怎麼在盤面上顯示股票的漲停原因
① 怎麼從股票軟體上看得出股票的漲停或跌停
漲停跌停指股票交易過程中,為限制漲跌幅,設置一定的幅度,若達到這一幅度,即漲停或跌停·
並不是說漲停或跌停了就不能買賣了,只要你想買,你仍然可以排隊買進,也可以在跌停板上掛單賣出手中的持股。漲跌停板是證券管理部門為了防止過度的投機而採取的一種措施,是指一隻個股每天的最大漲跌幅度不能超過前一交易日的百分比。普通的股票最大漲跌幅為前一交易日的10%。特別處理股每天的最大漲跌幅不能超過前一交易日的5%。對價股份上市日或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② 怎麼知道股票漲停了,在K線上有什麼標志。
不一定,如果走勢很穩的股票突然漲停,日K線形態會是一根長陽
如果連續漲停,除了第一根以外,全都是向上排的一字線,這是因為每天開盤就被封死在漲停價位上
如果追捧的資金不夠強力,股價分時一度掉下來,但收盤又被封死漲停的話,日K線就是T形
③ 股票軟體中漲停板怎麼看,漲停的股票怎麼標記的
在股票軟體行情界面,可以按股票漲跌幅排序由大到小,漲幅最高的排最前,10%為漲停。在漲停股票的個股界面,可以看到賣單上方為空。
如下圖,第一幅是按排序篩選漲停股,第二幅是漲停個股圖:
關於漲跌幅度設置,證券市場分兩種一種是不設漲跌幅限制如港股,一種設漲跌幅限制如中國A股。設有漲跌幅限制的證券市場,日內委託價不得高於漲停價,不得低於跌停價,如果超過限度報價將被系統拒絕,如上圖,該股當日漲停價為22.82元,高於22.82元的委託單都將不能報入場內。
④ 通達信如何實現在分式圖顯示當天漲停原因
通達信如何實現在分式圖顯示當天漲停原因?
這個首先需要編寫公式,在分時圖中使用。
因通達信沒有漲停原因的鏈接,所以還需要外接。
不是想怎麼就可以做到的
⑤ 股市中波動率在盤面怎麼顯示的,由什麼代表請具體回答新手
定義:首先將指定區間按照設定的周期分割為若干個樣本區間,然後計算指定周期的平均收益率標准差。例如:指定周期=月,則計算結果為為月收益率的標准差。
公式:波動率={∑[(Ri-∑Ri÷N)^2]÷(N-1)}^0.5 1、根據計算周期(日指交易周期;周、月、季度、年均指日歷周期)在所選時間段內拆分出N個區間(頭尾包含的不完整日歷周期捨去)。 2、獲取每個區間最末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EPi和最初一個交易日的前收盤價BPi。 3、如果所選收益率計算方法是「普通收益率」則以「EPi÷BPi-1」作為區間內的收益率Ri;如果所選收益率計算方式是「對數收益率」則以「Ln(EPi÷BPi)」作為區間內的收益率Ri。 4、根據以下公式確定計算結果。
簡介波動率是標的資產投資回報率的變化程度的度量。
從統計角度看,它是以復利計的標的資產投資回報率的標准差。
從經濟意義上解釋,產生波動率的主要原因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a宏觀經濟因素對某個產業部門的影響,即所謂的系統風險;
b特定的事件對某個企業的沖擊,即所謂的非系統風險;
c投資者心理狀態或預期的變化對股票價格所產生的作用。
但是,無論原因如何,波動率總是一個變數。[1]
分類波動率有下列4種:
(1) 實際波動率。
實際波動率又稱作未來波動率,它是指對期權有效期內投資回報率波動程度的度量,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隨機過程,實際波動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或者說,實際波動率是無法事先精確計算的,人們只能通過各種辦法得到它的估計值。
(2) 歷史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是指投資回報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它由標的資產市場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即St的時間序列資料)反映。這就是說,可以根據{St}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出相應的波動率數據,然後運用統計推斷方法估算回報率的標准差,從而得到歷史波動率的估計值。顯然,如果實際波動率是一個常數,它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則歷史波動率就有可能是實際波動率的一個很好的近似。
(3) 預測波動率。
預測波動率又稱為預期波動率,它是指運用統計推斷方法對實際波動率進行預測得到的結果,並將其用於期權定價模型,確定出期權的理論價值。因此,預測波動率是人們對期權進行理論定價時實際使用的波動率。這就是說,在討論期權定價問題時所用的波動率一般均是指預測波動率。需要說明的是,預測波動率並不等於歷史波動率,因為前者是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理解和認識,當然,歷史波動率往往是這種理論和認識的基礎。除此之外,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預測還可能來自經驗判斷等其他方面。
(4) 隱含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是制期權市場投資者在進行期權交易時對實際波動率的認識,而且這種認識已反映在期權的定價過程中。從理論上講,要獲得隱含波動率的大小並不困難。由於期權定價模型給出了期權價格與五個基本參數(St,X,r,T-t和ς)之間的定量關系,只要將其中前4個基本參數及期權的實際市場價格作為已知量代入期權定價模型,就可以從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ς,其大小就是隱含波動率。因此,隱含波動率又可以理解為市場實際波動率的預期。
期權定價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權有效期內標的資產價格的實際波動率。相對於當期時期而言,它是一個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預測波動率代替之,一般可簡單地以歷史波動率估計作為預測波動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歷史波動率作為初始預測值,根據定量資料和新得到的實際價格資料,不斷調整修正,確定出波動率。
波動率和時間的關系許多初學者認為,接近到期日,時間價值耗損速度加快,所以應該在接近到期日的時後。去放空選擇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市場的時間流逝,對於買賣雙方是平等的。您沒有辦法從時間流逝中討到任何便宜的。因為,您在接近到期日放空選擇權,雖然時間價值流逝的速度加快,但是,相對地,您放空選擇權所收取的權利金降低,兩相抵銷,您是討不到半點便宜的。
但是,波動率的偏高或偏低,確實會對買賣雙方造成不平等的差別待遇。也因此,操作選擇權的兩個重點,就是趨勢和波動率。如果您能夠兩者皆掌握得宜,則您可以賺很多錢。如果您只能夠掌握其中一個重點,則您最好是對另一個重點作避險的動作。
與波段幅度的關系一般人都會把波動率和波段幅度,兩者搞混在一起。其實,它們之間是相關而不相同的。
事實上,當行情出現大幅波段(不論漲跌)的時候,波動率也是會被帶動而上升的。但是,同樣的波動率在不同的情況下,卻會出現波段幅度變動巨大的情況。其中的原因,就是波段幅度是波動率的信賴區間,當標准差發生變動的時候,即使波動率完全不變,波幅的變動率還是非常驚人的。
這一點,在實務上尤其重要。當您放空勒式部位賺取權利金的時候,除了要注意在偏高的波動率情況下進場,您還要注意去檢查,過去幾天的波幅是否安全,因為,高幅度的波幅往往會吸引另一個高幅度波幅,導致波幅擴大,行情漲跌超過您放空勒式部位的損益平衡點。
實務上的做法就是,把過去5,10,15,20,25,30,35,40,45,50天期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之價差,做一個紀錄,拿來比較您所放空部位的損益平衡點,看看該部位的安全性如何,如果即將產生安全顧慮,則最好做一下部位調整。否則,部位調整是浪費手續費,壓縮獲利空間的毒葯。
期限結構眾所皆知,不同長短的波動率取樣期間,會造成波動率變動幅度出現不同的變化景觀。
一般言之,取樣期間愈短,波動率的變動幅度愈大,取樣期間愈長,波動率愈穩定。這種現象稱之為volatility cone。
波動率期間結構,除了有上述的短天期領先長天期的現象之外,它還有短天期回歸長天期的現象。這種現象稱之為mean reversal。
也就是說,當您記錄了一組5,15,30,60,90,150天期的歷史或隱含波動率,除了可以觀察短天期如何影響長天期的現象之外,您還可以觀察短天期如何回歸長天期的現象。
就實務的觀點言之,
如果短天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長天期之下,則表示波動率正呈現著下降的趨勢中,您可以盡量放空選擇權。只要,短天期突然跑到長天期之上,則您可以預期會有拉回下降的現象出現,您可以大量放空選擇權。
如果短天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長天期之上,則表示波動率正呈現著上升的趨勢中,您可以盡量做多選擇權。只要,短天期突然跑到長天期之下,則您可以預期會有拉回上升的現象出現,您可以大量做多選擇權。
這種現象跟移動平均線非常相似。差別只在於價位的移動平均線,長天期均線本身變化很大,而長天期波動率均線則少有變化,這樣子,反而是它的優點。
評等Wilder曾經發問過,什麼是高價?什麼是低價?
我們對於波動率也同樣可以發問,什麼是偏高的波動率?什麼是偏低的波動率?
如果我們把過去紀錄的歷史波動率,或隱含波動率的紀錄,利用高低評等的excel工具,就可以製作出簡單的波動率高低評等工具。
這種高低評等工具,其實在國外選擇權市場里,是一個很普遍的工具。比方說,Optionetics這個網站就搜集歐美主要期貨選擇權市場的波動率,將之一一做評等比較,依其波動率相對高低,羅列成一張表格。以供交易者決定如何在偏高的波動率情況下,放空選擇權,在偏低的波動率情況下,做多選擇權。
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原理,針對台指選擇權波動率,計算出它的相對高低。方法就是:
假設今天的波動率(歷史和隱含)是V,最近20天最高波動率=Vh,最低波動率=Vl,則今天的波動率評等就是:
(V-Vl)⁄(Vh-Vl)
計算出來的值介於1~0之間,如果該值大於0.85,就表示波動率偏高,小於0.15就表示波動率偏低。--波動率偏高就應該做選擇權賣方,波動率偏低,就應該做選擇權買方。
我們也可以把這些評等比值,利用Excel畫成一條時間系列曲線,以供交易參考。
當然,您也可以針對該比值做快速和慢速的移動平均線,這樣就成為一種KD指標。
⑥ 股票K線的問題(附圖),求其原因
連續漲停,開盤就漲停直到收盤,期間沒有振盪
原因可能是:
1. 莊家強拉
2. 特大利好
3. 長期停牌後復牌(停牌期間有重組等利好)
⑦ 有沒有公式,可以把昨天股票漲停的原因顯示在通達信K線界面上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請直接忽略以上公式、
你要是能知道漲停的原因,就能給你顯示K線上。
⑧ 在通達信里怎麼看漲停
一般行情軟體都可以查看到漲跌幅,具體是登錄行情軟體,在【行情】里點擊【分類報價】-【上證A股】(或深證A股),然後再點擊【智慧排名】-【漲跌幅】,所有股票就會按漲跌幅排列,漲幅最高的在前面,跌幅最大的在最後。
股票漲幅=(現價-昨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下面就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過根本的兩個法則對股市產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⑨ 股票的漲停根本原因是什麼,它遵循著什麼原理,很低級但很實際的問題,謝謝了
股票漲停,簡單來說,基本就是前期積蓄的能量的集中引爆。股票的能量是怎樣形成的呢?股票的能量簡單來說就是來源於股票賣出的惰性。股票的惰性賣出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由於股票在股票市場的被「唾棄」或被「遺棄」而形成,二是由於股票被「珍惜」或被「珍存」而形成的,三是由於股票被冷處理。賣出的惰性就是股票的能量,這是股票漲停或大漲的根本原因,追捧和跟風則是股票大漲或漲停的直接原因,而對流動表現出極大惰性的股票的突然大量的買進性操作就是引爆股票漲停或導致的導火索。當惰性明顯的股票出現活躍時,股票必然上漲。當長時間的惰性股票出現活躍時,由於在股票在供應的量的方面出現危機,往往就會長時間上漲;當極其嚴重的惰性突然出現較大的活躍時,由於股票的供應量出現嚴重不足,甚至斷層,這樣股票也就漲停了。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無論股票的惰性賣出來源於哪個方面,其表現就是成交額低、成交量小。因此,這樣也就可以利用這些成交量、成交額等的有關數據編制公式來繪制圖像,通過繪制的圖像來表現股票的能量積蓄情況,然後根據顯示的能量積蓄情況來判斷股票的漲跌趨勢、漲跌的強弱程度。 能量的積蓄情況通過什麼來分析判斷呢?通過運用價格、成交量、成交額等編制公式繪制圖像來描繪。引爆因素主要是什麼呢?是量比。前期積蓄了明顯能量的股票量比明顯增大(一般20以上),就基本會漲停,或者會接近漲停。
⑩ 在股票盤面上如果才能看出主力在進行對敲
對敲 對敲是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或實際嚴重影響股票、期貨價格或者市場持倉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
具體操作方法為在多家營業部同時開戶,以拉鋸方式在各營業部之間報價交易,以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
對敲是指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或實際嚴重影響期貨價格或者市場持倉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通俗地說是自買自賣,左手出右手進,籌碼從甲乙兩個(或是多個)倉庫之間來回倒。
對敲的目的:
一是將股價慢慢推高,為日後出貨騰出空間;
二是製造交投活躍氣氛,日線圖上呈"價升量增"的向多形態,在吸引跟風盤湧入後再一網打盡。
莊家操盤常用對敲,過去一般是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現在則變成了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法,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仍然運用對敲。
我國法律明令禁止對敲交易
莊家對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吸引散戶跟進或賣出.莊家經常在建倉, 震倉,拉高,出貨,反彈行情中運用對敲.本人認為莊家對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建倉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於低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沿10日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莊家在拉高建倉,然後出現成交量放大並且股價連續的陰線下跌,而股價下跌就是莊家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 這期間K線圖的主要特徵是:股票價格基本是處於低位橫盤(也有拉漲停的),但成交量卻明顯增加,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 這時的每筆成交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低位進行對敲散戶尚未大舉跟進).另外,在低位時莊家更多的運用夾板的手法,既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拋出手中股票;
第二:拉升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拉抬股價.莊家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 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升股民的期望值,減少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跟他搶著出貨).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有3位數以上, 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 這時的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價,不可能象吸籌時再投入更多資金, 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出現"價量齊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第三:震倉洗盤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莊家一般會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從盤口看在盤中震盪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制股票價格造成的;
第四:對敲拉高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 股評家也都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這時莊家開始出貨, 從盤口看往往是盤面上出現的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手筆,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而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小了,這往往是莊家運用比較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 散戶吃進的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出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第五:反彈對敲莊稼出貨之後, 股票價格下跌,許多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套牢, 成交量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這時莊家不會向以前那樣賣力了), 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