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顯示成本的股票軟體
❶ 什麼股票軟體有主力成本與散戶成本這兩個指標
近些日子,一則“什麼股票軟體有主力成本與散戶成本這兩個指標?”的問題,有不少的人都在問,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那麼,什麼股票軟體有主力成本和散戶成本這兩個指標呢?目前看來,市面上沒有一款軟體能夠真實的顯示主力成本和散戶成本這兩個指標的,這個估計只要交易所能夠知道了。其實所有的軟體也都是能看,因為如果你學會了技術分析的話,那麼大概看看形態就大概知道主力是在哪裡吸籌了。所以總結來說,直接顯示的軟體是沒有的,但是你可以自己去判斷。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所有軟體都沒有目前看來,市面上沒有一款軟體能夠真實的顯示主力成本和散戶成本這兩個指標的,這個估計只要交易所能夠知道了。而且主力買入基本上會分散非常多的賬戶去買入,也是難以判斷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❷ 買了股票後,同花順上顯示成本價和現股價,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買了股票後,同花順上顯示成本價和現股價,分別代表的意思是:
1.成本價是指買入股票之後包括手續費,傭金在內的所有費用;
2.現股價是指股票現在的價格,這個價格是一個動態的價格;
3.兩個價格都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決策。
不同股票軟體功能不一樣,顯示的數據也不一樣。同花順交易軟體受到很多投資者喜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軟體上面顯示的數據對投資者非常重要,買入成本價和現價對股票投資決策很重要。
我們可以根據買入成本價知道我們什麼價格能夠賺錢,現價格告訴我們現在股票的股價,這是股票未來走勢的一種預期,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現價格知道股票現在盈利還是虧錢,這可以作為我們的操作依據。
三、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決策
當我們買入股票之後,我們知道我們股票的成本價,同時也知道股票的現價格,根據這兩個價格,我們就知道我們是賺錢還是迎來,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依據。
成本價不會發生變化,股現價會發生變化,兩個價格對我們操作意義重大,很多人都會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決策。
❸ 關於股票軟體不能正常顯示股票成本的問題
股票轉託管都會遇到你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的。一般的股票軟體裡面是有一個修改成本價的功能的,我用的是廣發證券,就有這個功能。我建議你打電話給國泰君安,問問他們怎麼修改,手動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❹ 請問股票交易軟體里買入股票後顯示的成本價會不會和真正的成本有出入
在第二天的網上交易系統中的確可以查交割單(或歷史成交),那裡顯示的費用明細才是真正的費用。
我認為券商說的是對的,不會是忽悠您。
❺ 怎樣在軟體里查看一隻股票的成本
大智慧軟體里,K線圖頁面,選擇右下方
籌碼,會有顯示的,下方區域代表獲利盤,上方區域代表套牢盤,中間白線是價格平均成本線。
通達信軟體,或者同花順是看
"籌"獲利比例會有標注。
❻ 股票軟體顯示的成本價是什麼意思
買入股票後,在個人證券賬戶有一欄顯示成本價,成本價由兩方面組成:
1.成交價,買入股票後每股實際成交價。
2.手續費,買入股票時的傭金和過戶費。
例如,以每股10元價格買入某股1000股,傭金率按國家頒布的0.3%計算,過戶費為每1千股收1元(不足1000股按1000股收取),此時成本價為:
成本價=10+10*0.3%+1/1000=10.04元
❼ 關於 交易軟體里顯示的 股票參考成本價格
不可能這樣的。
除非你買了1萬股寶鋼股份,賣掉9900股,只剩100股,才會出現你所說的情況
❽ 有什麼軟體是可以算股票成本價的
我來幫你:假設你買了200股,成本價5元,交易手續費不足5元按5元算,忽略稅收、過戶費,則你支出200*5+5=1005元,全部賣出得200*5.5-5=1095元,則利潤=90元;
你5.10再買回200股,則支出5.10*200+5-90=935元,則每股935元除到每股為4.675元
這個計算好像沒什麼現成的軟體,你只要把你的交易手續費比例什麼的問清楚,自己到EXCEL里做個表格就能計算出來了。
❾ 炒股軟體里能看到主力成本線嗎
查看方法:在K圖界面---鍵盤輸入『CYC』---然後『回車』---就是了---當中綠色的那條『CYC∞』就是主力成本線。
主力成本線,即機構集中買入股票時的成本價位。它是從(OBV)能量潮變來。在同花順或天同證券軟體中,如果打入ZLJC,就會出現這個指標窗口,一般有三條線(短期(JCS,綠色)、中期(JCM,黃色)、長期(JCL,白色))分別反映短期、中期、長期資金的變化。
通過成交價和成交量的變化,及重要的成交密集區,我們可大致判斷其主力成本。主力成本作為一個有效的判斷阻力、支撐位的主圖指標,具體研判方法則如下:
(1)線條最長最密集的區間是成交堆積最多的價位區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區;
(2)如果股價由下往上運行,臨近或靠近密集區處有阻力;
(3)如果股價由上往下運行,臨近或到達密集區處有支撐;
(4)支撐位和阻力位一旦越過,支撐和壓力功能互換。
(5)該指標對判斷大盤及頭部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