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票漲停板限制制度
『壹』 為什麼中國股市有漲跌停限制
摘自網路.
每天漲,不能超過10%;每天跌,也不能超過10%,這就是漲停板制度。
不知不覺之中,漲跌板制度已經伴隨了我們將近10年,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制度並不是中國股市的"原配",而是始於1996年12月16日政策打壓股市的"變種"。10年前的中國股市彼時彼刻正經歷著有史以來的第一波跨年度牛市。上證指數從500多點起步,一路過關斬將直奔1000點而去,盡管有喊話,盡管有禁令,但是狂熱的市場並沒有把管理層放在眼中,
香港97年回歸的預期刺激著投資者欲罷不忍,眼看著市場可能會失控,人民日報的本報評論員文章終於出現在新聞聯播之中,"正確認識當前的中國股市"的後果是可以預見,為了抵消這種後果的後果,也為了切實地降低這種風險的風險,管理層同時對漲跌停作出了限制,滬深股市在連續三天跌停之後才漸漸完成硬著陸。
其實,在股市的T股價格上實行限制,並不是國際慣例。為了防範風險,成熟市場一般會對指數跌幅超過10%作出停市的安排,但這種停市一般也就是半個小時,目的還是緩和場內投資者的情緒,降低非理性的操作,減小羊群效應。比如最近日本東京股市就為活力門事件引發的恐慌而停過市,印度股市也在跌幅超過10%的時候停過市,但是個股的漲跌上卻沒有這樣的限制,因為作出這樣的限制是和股市價值發現的功能不相稱的,也是矛盾的。
的確,在沒有漲跌板限制的日子裡,股市漲起來驚心動魄,跌起來也驚心動魄。很多老股民也許還都記得"二橋一嘴"鼎盛時期的風光,外高橋、浦東金橋大比例送股之後當天盤中就能填滿權,當天就能帶動市場掀起新一輪的漲幅。當然在遭遇"健康問題"這樣的謠言擾市的時候,個股也都能跌出30%甚至40%的跌幅來。
中工國際作為全流通的第一股,上市當天的走勢讓看慣了漲跌板限制的投資者極不適應,不光投資者不適應,就是管理層也極不適應。明明知道,這是機構的操縱,但是查起來未必能夠把罪名落到實處。50元,為什麼就不是投資者沖動的後果呢,誰又能規定股市上的投資者都是一種理性的抉擇呢?誰讓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停板限制的呢?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琢磨,一琢磨,問題就出來了。為什麼上市首日可以不設限制,而在平時卻要加以限制?如果首日不加限制有其合理性,那麼平時的限制合理性在哪裡,如果不合理,是不是應該取消?如果不應該取消,那麼上市首日是不是也應該設漲停板
如果漲跌板取消會有什麼風險沒有,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心頭。取消了漲跌板只會活躍市場,加快交易節奏,價值發現可以一步到位,價值回歸也可以一步到位.那麼,取消漲跌板會不會助長市場的投機熱情,換句話講,對市場是利好還是利空?方泉認為是中性的消息,水皮則認為在目前的市況中會構成一個推動指數向上的利好,會刺激市場的震盪幅度,加大市場對游資的吸引力度,恰恰是因為是利好,管理層現在未必能下得了這個決心。
這個決心是不好下,不過牛市裡不下,熊市裡就更不好下,晚下不如早下,下了也就下了
『貳』 一隻股票在當天里要上漲百分之多少才能漲停版有什麼相關的規定嗎
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即規定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超過後停止交易。
我國證券市場現行的漲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保持市場穩定,進一步推進市場的規范化。制度規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類證券在一個交易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不帶「st」標志的股票,漲停板是10%;
帶「st」標志的,只能漲跌5%,也就說漲停板是5%;
『叄』 什麼情況下,股價不受漲跌停板限制
一般在下列幾種情況下,股票不受漲跌幅度限制:
1、新股上市首日(價格不得高於發行價格的144%且不得低於發行價格的64%)。
2、股改股票(S開頭,但不是ST)完成股改,復牌首日。
3、增發股票上市當天。
4、股改後的股票,達不到預計指標,追送股票上市當天。
5、某些重大資產重組股票比如合並之類的復牌當天。
6、退市股票恢復上市日。
(3)我國股票漲停板限制制度擴展閱讀:
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為例,漲跌停板制度的具體規定如下:
第一,期貨交易所實行漲跌停板制度,由交易所制定各期貨合約的每日價格最大波動幅度。
第二,當某期貨合約以漲跌停板價格成交時,成交撮合實行平倉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但平當日新開倉位不適用平倉優先的原則。
第三,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以下簡稱單邊市)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某一交易日收盤前5分鍾內出現只有停板價位的買入(賣出)申報、沒有停板價位的賣出(買入)申報。
或者一有賣出(買入)申報就成交、但未打開停板價位的情況。連續的兩個交易日出現同一方向的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情況,稱為同方向單邊市。
在出現單邊市之後的下一個交易日出現反方向的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情況,則稱為反方向單邊市。
第四,當某期貨合約在某一交易日(該交易日稱為Dl交易日,以下幾個交易日分別稱為D2、D3、D4、D5、D6交易日)出現單邊市,則D1交易日結算時該合約交易保證金按下述方法調整:
銅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7%,收取比例已高於7%的按原比例收取;鋁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7%,收取比例已高於7%的按原比例收取。
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7%,收取比例已高於7%的按原比例收取;燃料油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10%,收取比例已高於10%的按原比例收取。
D2交易日,銅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5%,鋁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5%,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6%,燃料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7%。
第五,該期貨合約若D2交易日未出現單邊市,即:銅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5%,鋁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5%。
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6%,燃料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7%,則D3交易日漲跌停板、交易保證金比例恢復到正常水平。
若D2交易日出現反方向單邊市,則視作新一輪單邊市開始,該日即視為Dl交易日,下一日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參照上述第四條規定執行。
若D2交易日出現同方向單邊市,則當日收盤結算時該合約交易保證金按下述方法調整:銅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9%,收取比例已高於9%的按原比例收取。
鋁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9%,收取比例已高於9%的按原比例收取;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9%,收取比例已高於9%的按原比例收取。
燃料油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l5%,收取比例已高於15%的按原比例收取。D3交易日銅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6%。
鋁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6%,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6%,燃料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為10%。
第六,若D3交易日未出現單邊市,即:銅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6%,鋁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6%。
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6%,燃料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幅度未達到l0%,則D4交易日漲跌停板、交易保證金比例恢復到正常水平。
『肆』 漲停板的交易制度
一隻股票,漲跌幅限制在昨日收盤價10%以內。
在不超過這個幅度內,仍然可以交易。
『伍』 中國是否會取消漲停板制度,理由
漲停板——證券市場中交易當天股價的最高限度稱為漲停板,漲停板時的股價叫漲停板價。 一般說,開市即封漲停的股票,勢頭較猛,只要當天漲停板不被打開,第二日仍然有上沖動力,尾盤突然拉至漲停的股票,莊家有於第二日出貨或騙線的嫌疑,應小心。
中國證券市場股票不包括被特殊處理A股的漲跌幅以10%為限,當日漲幅達到10%限為上限,買盤持續維持到收盤,稱該股為漲停板,ST類股的漲跌幅設定為5%,達到5%即為漲停板。
漲停板,是指當日價格停止上漲,而非停止交易。
我國滬深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基金交易實行價格漲幅限制,漲幅比例為10%,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價格漲幅比例為5%。股票、基金漲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漲幅價格=前收盤價×(1+漲幅比例),計算結果按照四捨五入原則取至價格最小變動單位。
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首個交易日無價格漲幅限制:
(一)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和封閉式基金;
(二)增發上市的股票;
(三)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的股票;
(四)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深圳證券交易所規定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首個交易日不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
(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
(二)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的;
(三)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陸』 國家不是規定了股票漲停版是10%,為什麼出現10.5%
有以下四種情況會出現股票的漲幅會在10%以上
1.今日漲停價=上一交易日收盤價*(1+10%) (結果到分,之後的數字要四捨五入到分)因為有四捨五入的過程,所以實際漲幅會有像你看到的情況.不會超過11%
2.新發行第一天上市的股票(股票名稱前面有個N)漲跌幅不受限制。第2天就恢復正常
3.分紅/送股後復牌,復牌當天不設漲跌幅限制。
4.股改復牌的股票,復牌當天不受漲跌10%的限制
『柒』 為什麼中國的股票每天地漲停,就是百分之十啊為什麼國外地就是沒有限制的呢
我國股票市場的漲跌停板限制制度與國外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盤,而是時間最長的股票交易,而是在漲跌停價位或漲跌停價位之內的交易仍可繼續股票漲停的意思,直到當日收市為止。
當日的股票漲停與跌停的意思,就是以昨天的收盤價為基準價,漲幅達百分之十為漲停。或者為跌停。st股、*st股漲幅百分之五為漲停意思。
『捌』 中國股市中股票漲停板天數有限制嗎
沒有這種限制的,只是每天有最大漲幅限制而已 開戶無地域限制,開戶享萬2無資金限制,資金量大萬1.5(包括過戶費和規費)左右,雙融傭金行業最低,華聯期貨開戶(期貨免費開通,手續費行業最低 ,可用文華財經),軟體支持同花順,東方財富,大智慧 ,
『玖』 我國股市的漲跌停製度什麼時候實施的,有沒有具體的參考資料!
每天漲,不能超過10%;每天跌,也不能超過10%,這就是漲停板制度。
不知不覺之中,漲跌板制度已經伴隨了我們將近10年,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制度並不是中國股市的"原配",而是始於1996年12月16日政策打壓股市的"變種"。10年前的中國股市彼時彼刻正經歷著有史以來的第一波跨年度牛市。上證指數從500多點起步,一路過關斬將直奔1000點而去,盡管有喊話,盡管有禁令,但是狂熱的市場並沒有把管理層放在眼中,
香港97年回歸的預期刺激著投資者欲罷不忍,眼看著市場可能會失控,人民日報的本報評論員文章終於出現在新聞聯播之中,"正確認識當前的中國股市"的後果是可以預見,為了抵消這種後果的後果,也為了切實地降低這種風險的風險,管理層同時對漲跌停作出了限制,滬深股市在連續三天跌停之後才漸漸完成硬著陸。
其實,在股市的T股價格上實行限制,並不是國際慣例。為了防範風險,成熟市場一般會對指數跌幅超過10%作出停市的安排,但這種停市一般也就是半個小時,目的還是緩和場內投資者的情緒,降低非理性的操作,減小羊群效應。比如最近日本東京股市就為活力門事件引發的恐慌而停過市,印度股市也在跌幅超過10%的時候停過市,但是個股的漲跌上卻沒有這樣的限制,因為作出這樣的限制是和股市價值發現的功能不相稱的,也是矛盾的。
的確,在沒有漲跌板限制的日子裡,股市漲起來驚心動魄,跌起來也驚心動魄。很多老股民也許還都記得"二橋一嘴"鼎盛時期的風光,外高橋、浦東金橋大比例送股之後當天盤中就能填滿權,當天就能帶動市場掀起新一輪的漲幅。當然在遭遇"健康問題"這樣的謠言擾市的時候,個股也都能跌出30%甚至40%的跌幅來。
中工國際作為全流通的第一股,上市當天的走勢讓看慣了漲跌板限制的投資者極不適應,不光投資者不適應,就是管理層也極不適應。明明知道,這是機構的操縱,但是查起來未必能夠把罪名落到實處。50元,為什麼就不是投資者沖動的後果呢,誰又能規定股市上的投資者都是一種理性的抉擇呢?誰讓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停板限制的呢?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琢磨,一琢磨,問題就出來了。為什麼上市首日可以不設限制,而在平時卻要加以限制?如果首日不加限制有其合理性,那麼平時的限制合理性在哪裡,如果不合理,是不是應該取消?如果不應該取消,那麼上市首日是不是也應該設漲停板
如果漲跌板取消會有什麼風險沒有,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心頭。取消了漲跌板只會活躍市場,加快交易節奏,價值發現可以一步到位,價值回歸也可以一步到位.那麼,取消漲跌板會不會助長市場的投機熱情,換句話講,對市場是利好還是利空?方泉認為是中性的消息,水皮則認為在目前的市況中會構成一個推動指數向上的利好,會刺激市場的震盪幅度,加大市場對游資的吸引力度,恰恰是因為是利好,管理層現在未必能下得了這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