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股票交易故障
① 為什麼深市股票行情在14:57分後沒有成交價
你好,14:57開始通過買賣盤揭示收盤參考價格、匹配量和未匹配量。
② 為什麼深證股票14:57分後不能交易
從2006年7月1日起,深交所採用新交易規則:每個交易日的9:15至9:25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13:00至14:57為連續競價時間,14:57至15:00為收盤集合競價時間。
③ 深市股市交易時間最後3分鍾能不能成交
1 深市股市交易時間最後3分鍾能不能成交
可以成交
2 我撤單了,但電腦上顯示已報待撤,這是怎麼回事?
系統時間問題
3 如果撤單,一定不會成交
④ 深交所異常波動標准
深交所異常波動標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於主板股票,如果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則被視為異常波動。這意味著,如果一隻主板股票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的價格漲跌幅度超過了20%,深交所將會認定其交易存在異常情況。
其次,針對ST和*ST主板股票,其異常波動的標準是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2%。ST和*ST股票是指那些被特別處理的股票,通常這類股票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因此其異常波動的閾值相對較低。
此外,如果主板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均換手率與前5個交易日的日均換手率的比值達到30倍,且該主板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內的累計換手率達到20%,這同樣被視為異常波動。換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高換手率通常意味著股票的交易活躍,但同時也可能伴隨著較大的價格波動。
除了上述具體的數值標准外,深交所還規定了一些其他情形,如證監會或深交所認為屬於異常波動的其他情形。這些情形可能包括但不限於股票價格的突然暴漲或暴跌、交易量的異常放大等。
總的來說,深交所的異常波動標準是一系列用於監測和識別股票市場異常交易行為的指標。當股票的交易行為觸發這些標准時,深交所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以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公平。這些標准不僅有助於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有助於促進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異常波動標准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能根據市場情況和監管政策的變化進行調整。因此,投資者在進行股票交易時,應密切關注深交所的相關公告和規定,以便及時了解最新的異常波動標准。
⑤ 深交所異常交易細則
股票連續10個交易日內出現3次同向異常波動;連續10個交易日,日收盤價偏離度累計達到+100%(-50%);連續30個交易日,日收盤價偏離度累計達到+200%(-70%)。異常交易波動和顯著異常波動的區別主要是股價波動的幅度。對於000開始的深市:連續漲停觸發同向五變。為落實《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要求,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相關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可轉債市場高質量發展,7月2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細則》(以下簡稱《交易規則》)和《深交所上市公司自律指引第十五條》。
在早期階段,交易規則和自律准則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總體來看,市場各方普遍認同上述規則的制度框架和主要內容,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和建議。深交所進行了認真研究,吸收了一些意見。
交易規則根據可轉債的特點,在支持可轉債合理定價機制的基礎上,優化交易機制,加強交易監管,強化風險防控,有利於防止過度投機,促進可轉債市場健康長遠發展。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完善價格穩定機制。可轉債上市首日,設置全天高於發行價57.3%和43.3%的有效申報價格區間,保持現行20%和30%的盤中臨時停盤機制安排;從上市次日起,設置20%的漲跌幅限制。
二是加強對異常交易的監管。明確可轉債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明確可轉債異常交易行為的類型及相關監管措施,明確深交所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異常波動公告或停牌核查,或根據可轉債異常波動情況實施強制盤中停牌。
三是加強風險預警。在可轉債最後交易日的證券簡稱前加「Z」標志,充分提醒投資者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四是銜接債券交易規則。調整交易方式、申報數量單位等文字表述。,如將「競價交易」改為「撮合交易」,將可轉債超過漲跌幅限制的申報處理方式由「臨時交易主機」改為「無效申報」。
自律監管指引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結合日常監管實踐,進一步完善可轉債上市掛牌、轉股、贖回、回售等業務規范和信息披露行為,有利於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將定向可轉債納入規范范圍。規定了定向可轉債的上市、轉股、贖回、回售、還本付息、回購和注銷。
二是加強可轉債的信息披露。明確公司應在可轉債預期贖回條件和轉股價格修正條件觸發日前五個交易日進行預披露,並應在滿足相關條件時考慮和披露是否行使贖回權或修正轉股價格;未按規定審核披露的,視為本次未行使贖回權或修改轉股價格。不行使贖回權的,至少3個月內不得再次行使,以穩定市場預期。
三是優化贖回和回售的實施期限。規定可轉債觸發日與贖回日之間的間隔不少於15個交易日、不超過30個交易日,並預留3個交易日供投資者在停止交易後轉股,幫助投資者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規定可轉債回售條件觸發日至報告期首日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5個交易日,並督促公司及時實施回售,保護投資者回售權利。
此外,自律指引在嚴格短期交易監管、嚴格中介責任、加強風險提示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制度安排。同時,深交所修訂了可轉債相關業務指引和公告格式,增加了可轉債交易異常波動、嚴重異常波動等公告格式,提高了可轉債業務辦理的可操作性和相關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修訂了相關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加強風險揭示。
為推動上述制度安排的落實,深交所將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異常交易監管。根據交易規則制定和完善內部控制標准。加強對交易行為的研究分析,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監控指標。對引發異常波動或者嚴重異常波動的,應當採取嚴格的監管措施。執行強制停課的相關要求。二是壓實會員和客戶的管理責任。督促會員加強可轉債交易的前端監控。會員未履行職責的,深交所將及時採取相關措施,必要時進行非現場檢查或現場檢查。三是加強監管信息公開。通過官網、微信、微博等渠道及時披露重點監控可轉債名單。
上述制度安排不涉及一級市場融資政策的調整,不影響可轉債市場融資功能的正常發揮,不削弱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民營上市公司的服務支持。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夯實制度基礎,維護交易秩序,加強日常監管,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繼續推動可轉債市場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可轉債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