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票交易所新規
❶ 滬深交易所強制退市新規的重點解讀
滬深交易所強制退市新規重點解讀
滬深交易所近期對強制退市規則進行了修訂,這些修訂旨在加強市場監管,保護投資者利益,並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以下是新規的重點解讀:
一、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規則
新增連續3年以上財務造假直接退市: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若連續3年以上進行財務造假,將直接面臨強制退市。這一規定從2020年年報開始計算,即最近4年的財務數據都將被審查。若觸發此條件,公司將無條件退市。
調低造假金額及比例:對於財務造假的金額和比例,新規也進行了調整。之前的規定是2年累計造假金額超過5億且比例超過50%,而新規則調整為1年造假金額超過2億且比例超過30%,或2年累計造假金額超過3億且比例超過30%。這一調整從2024年年報開始實施,新老劃斷,給予部分公司整改的機會。
造假即ST:新規還規定,只要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造假行為,無論金額大小,都將直接被ST(特別處理)。這體現了交易所對財務造假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二、規范類強制退市
新增三項直接退市規則:新規新增了三項規范類直接退市規則,包括股東非法佔用資金限期內不整改、會計師事務所對業績報告有意見或否定超過三年、公司控制權出現問題。這些規定旨在加強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防止內部混亂和違規行為。
新老劃斷實施:對於規范類退市規則,新規同樣採取了新老劃斷的實施方式。在規則發布前已經出現的問題,不按照新規則處理;但在新規發布後出現的問題,將嚴格按照新規則執行。
三、財務類強制退市
提高業績虧損公司營業收入要求:新規將業績虧損公司的營業收入要求從1億提高到3億。這意味著,若上市公司業績虧損且營業收入低於3億,將面臨退市風險。
提高ST或*ST公司摘帽要求:同時,新規也提高了ST或*ST公司摘帽的要求。這有助於提升市場的整體質量,減少潛在的風險點。
四、交易類強制退市
提高市值退市門檻:新規將市值退市的門檻從3億提高到5億。這一調整是基於過去幾年市值退市規則實施效果不佳的考慮。提高門檻後,預計因市值退市的公司數量將有所增加。
面值退市規則未變:盡管市值退市門檻有所提高,但面值退市規則(即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仍然保持不變。這意味著,若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低迷,仍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五、對投資者的建議
避免投資連續虧損的個股:投資者應謹慎選擇投資標的,避免投資連續虧損的個股。這些公司往往存在較大的退市風險。
不參與炒作ST股票:ST股票通常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市場炒作行為,避免盲目跟風。
關注公司控制權問題: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還應關注公司的控制權問題。若公司控制權出現問題,可能引發內部混亂和違規行為,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和股價表現。
綜上所述,滬深交易所的強制退市新規旨在加強市場監管、保護投資者利益並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些變化,並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以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