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雄獅集團股票交易記錄
Ⅰ 新中國建立後到改革開發前中國汽車發展史
東風轎車:1958年由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研製,開創了中國轎車生產的先河。這是一款曾令全中國人民興奮不已的轎車。商標是一條騰飛的金龍,代表東方巨龍的發達和自強,與車頭前毛澤東主席手書的「東風」兩字相互輝映。毛澤東同志乘坐了這輛轎車後,曾高興地宣布:坐上我們自己的小汽車嘍!
上海牌:建國後上海生產的最早的轎車。曾是中國僅次於大紅旗的行政用車。60年代上海里弄新娘子出嫁,一部上海牌轎車做婚車能引起全弄堂的轟動和羨慕;桑塔納的誕生讓它走完了歷史旅程。
CA770:1965年一汽生產的紅旗CA770型三排座高級轎車。這款氣宇軒昂,氣勢不凡的車,在老百姓心目中曾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是權力地位的象徵。許多四十歲以上的中國人至今記得,每當紅旗牌轎車行駛在馬路上,行人都會向它行「注目禮」。最終這款承載了無數政治榮光的車因「不夠經濟」停止生產。
北京212:由北京汽車廠生產。曾是供部隊高級指揮員使用的越野車。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長時期受到了部隊和地方百姓的歡迎,一度影響巨大。被譽為能征服任何路面的、物美價廉的中國越野車先驅。合資改進後產品予以新概念「新城市獵人」,包括BJ2020VB、BJ2020VE兩種車型。
桑塔納:中國第一款合資生產的轎車,由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出品。因好用、皮實成為中國老百姓心目中好品質車的象徵。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依然生命力旺盛,可見對中國轎車市場影響之深遠。
捷達:一汽大眾的主力車型。自落戶於中國的那天起,始終堅持優秀品質和質朴的造車理念,在國內不斷地創下了多項第一。目前在市場上仍保持領先地位。
夏利:1987年天津市汽車工業公司最先生產。國內最早進入家庭的主力車型之一,也是國內計程車市場保有量最大的車型。八十年代,夏利轎車以其出色的性能成為當時的低端商用車和少數富人的私家車,在大街小巷,「紅色夏利」是當時一道靚麗的風景,至今已經超過100萬輛。
富康:1995年開始在中國武漢合資生產的富康轎車其實就是雪鐵龍ZX的翻版,由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出品。是最早進入中國家庭的的家用轎車之一。8年多來,累計生產了大約30萬輛。曾以實用征服了第一代私家車用戶。但如今喜新厭舊的老車主卻開始嫌它有點兒土了。
奧迪A6:四個連環圈圈標志的黑色奧迪,是中國人眼裡公認的豪華車。而奧迪與一汽集團共同生產的奧迪A6,至今仍大量裝備政府機關,成為中國當代豪華轎車的傑出典範之一。
POLO: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出品。以時尚造型影響了中國當代白領。也是中國第一輛與世界同步推出的家庭轎車。活潑而又靈動的俏皮造型,富有力度而自信的線條,賦予了她一張富有青春活力而極具親和力的面孔。巧妙迎合當代都市白領追求時尚的心理。成為汽車時尚的一個標志元素。
CA10:1956年7月13日,這是一個讓中國人自豪的日子,12輛解放CA10下線。
首批生產的解放CA10原型車為前蘇聯斯大林汽車廠出產的吉斯150,不過,一汽人並沒有將前蘇聯的散件直接拿來組裝,首批車就有一半的重要零件是自己生產的,再SKD組裝而成。該車空車重3·9噸,載重4噸,馬力達到90匹,四行程的六缸發動機,最高速度可以達到65公里/小時。
奧迪100:在1988年,奧迪公司授予中國一汽代號為「C3」的奧迪100生產許可證,並於當年組裝499輛汽車。1991年,一汽大眾正式開始生產奧迪100,當時主要是為了滿足公務車市場的需要。由於技術先進,外形漂亮,在當時供不應求。官車市場的巨大容量為奧迪帶來豐厚了的利潤,也確立了奧迪100的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地位,成為新一代「官車」的代表。
中國第一汽車:中國一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總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始建於1953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名奠基.
東風汽車:也稱「二汽」是1969年才開始在湖北的十堰市建造的,它生產「東風牌」卡車、「富康牌」轎車以及後來的「愛麗舍」轎車等等。二汽原屬國務院計劃單列管理,九十年代改名東風汽車公司,有員工12萬人。
從地域上看,二汽所在的十堰市位處湖北、四川、陝西三省交界,深入中國腹部;從地形上看,群山環抱,只有一條鐵路和公路通進來。套用歐陽修的文章,「環堰皆山也」,非常適合描述二汽所在的十堰市。
建設二汽,最早於1952年底提出,但正式開始建設,已到1969年,其間經歷了前後17年、「兩下三上」的漫長波折。
北汽-------------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先驅之一,集北京汽車工業五十年之大成;是北京五十年汽車工業發展的濃縮;是北京汽車民族品牌的代表。
北京汽車:北京汽車製造廠創建於 1958年,由朱德委員長親自題寫廠名,是國家繼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後,興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車生產企業。2001年按現代企業制度創建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中文簡稱 「北汽有限」、英文簡稱「BAW」)。
上海汽車集團:600104,公司簡稱「上海汽車」。2006年經過重組,上海汽車成為目前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65.5億股,合並總資產864億元,職工總數3.3萬人,公司目前控股股東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公司是目前國內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最大的微型車製造商和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2006年度以134.4萬輛的整車銷量,居全國汽車大集團之首。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集中了世界500強企業上汽集團與汽車產業鏈相關的資產和業務,旗下企業主要從事汽車和零部件的生產、銷售、開發、投資及配套服務,2005年共向中國及海外市場銷售整車超過105萬輛。
上汽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上汽汽車)於2006年2月22日正式成立。上汽汽車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份)和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資60%和40%組建,初期投資為36.8億元人民幣。
目前,上汽汽車的各項工作已全面啟動,將同步建設上海和儀征兩個生產基地,中期規劃將形成年產轎車及變形車30萬輛和發動機40萬台的生產規模。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車計劃推出RV車、中級車、緊湊型車等5個平台超過30款車型,混合動力車也將在其間推出, 從而形成與國際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相同步的、價格從6.5萬元至30萬元、覆蓋主流乘用車領域各個細分市場的寬系列產品線布局。
上汽(集團)股份投資18億元建立的上汽工程研究院將和上汽海外研發中心將共同成為上汽汽車 的技術研發基地,致力於自主品牌新產品研發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為上汽汽車自主品牌的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上汽汽車作為國際化品牌的經營者,將依託上汽集團20多年合資合作所積累的技術、製造、采購、營銷和管理優勢,以國際化的視野,創造性地集成全球優勢資源,以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滿足消費者高品位需求,以優秀的國際合作團隊,打造中國汽車領導品牌,進而成為全球汽車業不可或缺的力量。
[編輯本段]公司業務
公司主要業務:汽車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包括動力傳動、底盤、電子電器等)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與汽車業務密切相關的汽車金融。
[編輯本段]集團下屬
公司下屬主要企業:乘用車分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海申沃,上汽通用五菱、韓國雙龍汽車等整車企業;汽車齒輪總廠、聯合汽車電子等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企業;以及上汽財務公司等汽車金融企業。
[編輯本段]大事記
1955年12月 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成立。
1958年03月 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與上海市動力設備製造公司合並,成立上海市動力機械製造公司。
1958年09月 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第一輛小轎車,命名「鳳凰牌」。
1960年01月 上海市動力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上海市農業機械製造公司。
1964年02月 鳳凰牌轎車改名為上海牌轎車,至1975年形成5000輛年生產能力。
1964年12月 上海牌SH-760型轎車開始成批生產,年產量為50輛。
1969年04月 上海市農業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
1978年11月 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開始企業性公司試點。
1982年06月 上海轎車項目代表團赴西德訪問,與德國大眾簽署桑塔納轎車試制協議。
1983年04月 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組裝成功。
1984年10月 中國汽車工業公司、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中國銀行上海信託咨詢公司與西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
1985年03月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03月 上海汽車拖拉機工業聯營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
1991年11月 為集中力量發展桑塔納轎車,上海牌轎車停產。
1993年08月 上海桑塔納達到年產10萬輛能力,國產化率突破80%。
1995年04月 上海大眾與德國大眾、巴西大眾聯合開發成功桑塔納2000型。
1995年09月 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1995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簽定基礎協議。雙方計劃在上海建立一個汽車合資企業和合資技術開發中心以及其他相關項目。
1997年01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合營合同與章程。
1997年03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簽署合營合同與章程。
1997年06月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1月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發行3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7.02元/股,股票代碼600104。
1998年12月 上海通用項目建成,別克新世紀下線。
1999年01月 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和江蘇省儀征市汽車工業公司聯合組建的「上汽集團儀征汽車有限公司」合同簽約儀式在揚州舉行。
2001年03月 上海汽車首次實施配股方案,向原股東每10股配售3股,共配售4.2億股,配售價8元/股。
2002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參股通用—大宇項目正式獲得國家批准,通用大宇汽車科技公司在韓國漢城正式宣布成立。
2002年11月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廣西柳州舉行掛牌。
2004年03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與遼寧省、山東省的有關企業正式簽署沈陽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山東大宇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協議;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各擁有沈陽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和山東大宇汽車發動機公司25%的股份,上海通用汽車持有50%的股份。
2004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3年度117.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首次進入《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排行榜,列第461位。
2004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韓國雙龍汽車公司簽署了收購雙龍汽車公司48.92%的股份的合同。
2004年12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實施改制重組,設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每10股送3.4股的比例向全體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使所持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權;隨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改承諾,在二級市場投入10億元資金按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股改後的59.8%增至67.7%。
2005年12月 上汽實現整車銷售105萬輛,提前兩年完成年產100萬輛目標。
2006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5年合並報表143.6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再次躋身《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行列,排名第475位。
2006年10月 上汽正式發布了首款自主品牌中高檔轎車榮威(Roewe)750。
2006年11月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共同簽署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汽車全球合作夥伴協議》。
2006年12月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正式完成向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32.7503億股A股的相關股權變更工作,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
2007年06月 經國務院國資委和上海市國資委批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83.83%股權劃轉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擁有,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成為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與上汽菲亞特紅岩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在重慶舉行了成立揭牌奠基儀式。
2007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合並報表18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402位。
2007年09月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汽車。
2008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7年度合並報表226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373位,第四次入選世界500強,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29位。
榮威(Roewe)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車品牌,於2006年10月推出。該品牌下的汽車技術來源於上汽之前收購的羅孚,但由於品牌「羅孚」的使用權被福特汽車公司從寶馬手中買走,因此上汽不得不自推品牌。
榮威的品牌口號為「創新傳塑經典」,表達了上汽以國際化的視野、創新的理念傳承國際汽車的先進技術,打造國際品牌新經典的決心和信心。
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股份」)正式對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為「榮威(Roewe)」,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口號為「創新傳塑經典」,表達了上汽以國際化的視野、創新的理念傳承國際汽車的先進技術,打造國際品牌新經典的決心和信心。上汽還同時宣布,其繼承了英國經典車型核心技術的首款產品,將於本月24日正式亮相。據了解,上汽與其海外(歐洲)研發中心共同開發的該款產品,在品質、技術含量、環保標准等各方面對原產品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傳承與重塑。至此,上汽打造的中國第一個中高級國際汽車品牌已正式進入商業化運作階段。
上汽集團、上汽股份董事長胡茂元認為,上汽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成為國內領先,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的大型汽車集團。打造自主的國際品牌,是上汽朝著實現這一目標邁出的堅實一步,並將使上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上汽集團副董事長、上汽股份總裁陳虹表示:上汽始終遵循高起點、國際化、跨越式的發展策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是我們的使命。以高起點的產品為基礎,「榮威(Roewe)」是一個具有全新文化內涵與價值取向的中高端品牌,它的發布是上汽實現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
據悉,「榮威(Roewe)」品牌將定位於中高端市場,其目標客戶是有知識、有修養,事業發展成功,勇於創新突破,積極向上,追求品味的消費者。 「榮威(Roewe)」品牌將為消費者創造出優雅尊貴、自信進取且富有內涵的品牌體驗,同時,上汽也力求以基於Rover(羅孚)75平台核心技術開發而成的「榮威(Roewe)」的首款產品為消費者傳遞「經典、創新、自主掌控」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以「成為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的汽車企業(集團)」為自身發展目標的上汽股份,其自主品牌命名充分體現了上汽「高起點打造國際化品牌」的差異化戰略思路。中高端轎車市場是集中考驗企業綜合實力與競爭力、且含金量最大的市場領域,自主品牌在此領域的突破,是中國自主汽車工業健康發展所必須跨越的一步。上汽直接選擇中高端的品牌定位,直面全球汽車巨頭強勢品牌的激烈競爭,令人期待,同時也充滿了挑戰。
榮威(Roewe)品牌命名詮釋
榮威(Roewe)品牌命名中西融匯,開放而不失於內斂,雍容而不失於自信,充分闡釋了上汽集團以自主掌控、自主創新的信念,傳承世界先進技術,全新塑造中國的國際品牌之決心與信心。
榮威: 榮威(Roewe)中文命名詮釋
「榮威」的中文命名融入了中國的傳統元素,體現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深厚的中國文化積淀,同時也傳遞出一種經典、尊貴的氣度。其中,「榮」,有榮譽、殊榮之意,「威」,含威望、威儀及尊貴地位之意。榮威合一,體現了創新殊榮、威儀四海的價值觀。
榮威(Roewe)外文命名詮釋
外文命名「Roewe」源自西班牙語Loewe,蘊含「雄獅」之寓意,以「R」為首意在傳達創新與皇家尊貴之意。Roewe按照英語習慣發音[』ru:ivi],同「榮威」的中文發音相似;如按照西班牙語習慣發音[』reui],則帶有中國「如意」的韻味。最後,「WE」暗含「我們」之意,體現眾志成城的精神與信念
榮威(Roewe)品牌標識詮釋
榮威(Roewe)品牌的商標圖案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經典、尊貴、內蘊的氣質,並突出體現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構圖形式相融合的創意思路。這與其即將向公眾亮相的首款產品風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經典盾形徽標 整體結構是一個穩固而堅定的盾形,暗寓其產品可信賴的尊崇品質,及上海汽車自主創新、國際化發展的堅強決心與意志。
色彩感觀 以紅、黑、金三個主要色調構成,這是中國最經典、最具內蘊的三個色系,紅色代表中國傳統的熱烈與喜慶,金色代表中國的富貴,黑色則象徵威儀和莊重。
核心形象 以兩只站立的東方雄獅構成。獅子是百獸之王,在中國宮廷大殿、私家豪宅的正門前,左右分別蹲座著石雕或銅鑄的雄赳赳的獅子,氣宇軒昂、凜然而不可冒犯,代表著吉祥、威嚴、莊重。在西方文化中獅子也是王者與勇敢精神的象徵,其昂然站立的姿態傳遞出一種崛起與爆發的力量感。雙獅圖案以直觀的藝術化手法,展現出尊貴、威儀、睿智的強者氣度。雙獅圖案以直觀的藝術手法,展現出尊貴、威儀、睿智的強者氣度。
符號寓意 圖案的中間是雙獅護衛著的華表。華表是中華文化中的經典圖騰符號,不僅蘊含了民族的威儀,同時具有高瞻遠矚,祈福社稷繁榮、和諧發展的寓意。
圖案下方用現代手法繪成的符號是字母「RW」的融合,是品牌名稱的縮寫,同時「RW」在古埃及語中亦代表獅子。此外,圖案的底部為對稱分割的四個紅黑色塊,暗含著陰陽變化的玄機,代表了求新求變、不斷創新與超越的企業意志。
Ⅱ 中國畫家誰最擅長畫虎
虎,乃百獸之王,威猛雄健,有王者之氣,歷來受到很多畫家的垂青,但畫虎的集大成者卻少之又少,那麼中國有哪些以畫虎聞名於世的藝術家呢?
我們都知道馮大中先生以「天下第一虎」的美名而享譽畫壇,也屬前輩殊不知,在中國畫壇,畫虎名家眾多,就讓小編為大家梳理下中國10大畫虎名家,看看都是哪路世外高人!
姚少華, 1942年出生於北京藝術世家,自幼酷愛繪畫,為大風堂再傳弟子。擅長畫走獸,尤擅畫虎。師承一代宗師張大千得意傳人胡爽庵、何海霞等大師。作品在天安門城樓大廳、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等地均有收藏,並多次在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地展出,作為國禮贈送許多國家領導人。姚少華1999年榮獲聯合國頒發的「世界和平教育者獎」,現為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馮大中,1949年生於遼寧省。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美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畫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作品《蘇醒》、《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全集》;作品《蘇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及《中國百年畫集》;有18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另有數十件作品被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專業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馮大中的畫風嚴肅典雅,畫虎突破了程式化的俗套,賦予虎以人文之神韻,並創造了自己的藝術符號,堪稱'前無古人,後啟來者',被譽為'天下第一虎'。其以山水成名,山水畫境亦雄渾野逸,蒼潤博大,現自家面目。
杜軍,1960年生,北京市人,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副主席,中國山水畫創作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展覽部主任。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擅畫虎,亦作山水、人物、藝術風格追求雄渾野逸,蒼潤博大,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全軍美術展覽,並獲獎。
孟祥順(順者),嘯林山房主人,祖籍山東。1956年出生於通化,八四年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協展覽,五次獲獎,深受美術界、收藏家關注。2004年秋季北京當代國畫家大型拍賣會榮榜前十位。他以前所未有的超寫實藝術手法,創作了一批巨幅獅虎,以其極具視覺沖擊力的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內蘊,確立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和藝術語言,從而在當今畫壇獲得「畫虎國手」的美譽。
高偉,又名高英偉,嘯林齋主人。1961年生於青島膠南,祖籍山東諸城,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協理事,中南海特邀畫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榮譽理事,中國傳媒大學國畫創作室副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畫院院長,上海民族畫院副院長,盛世丹青書畫網簽約畫家。
田茂懷,1948年生於河北衡水。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北省書畫院副院長,河北科技大學客座教授,盛世丹青書畫網簽約畫家。
擅畫虎,兼工人物、動物。追求虎文化理念,以嬉笑怒罵、亦庄亦諧、擬人寓理的表現形式,推崇「真、善、美」,抨斥「假、惡、丑」,工、寫兼施,形成自己獨特的畫虎藝術風格,並有一定數量的年畫、連環畫、漫畫出版、參展。多幅作品先後入選第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均獲省創作金、銀獎。
近年來有數十件虎畫作品應邀赴國內外參展,獲獎或予收藏。畫家作品和傳略被收入《中國書畫名家大辭典》《九九中國百傑畫家精品集》《中國書畫名家畫集》《中國畫名家百虎畫集》《中國當代畫虎名家》等典籍並於2006年出版《田茂懷畫虎集》
Ⅲ 為什麼山東路工商銀行門口的石獅子一隻張口,一隻閉口。
民間習俗獅子是鎮宅神獸。也有避邪的作用,而且獅子的嘴一個張開一個閉合,兩者代表吐納之意,有些放麒麟,麒麟也是神獸,而且有助於風水,特別對那些門對水(河,江)的,有馱水的作用
銀行前面的獅子嘴巴一張一閉,張是招財,閉是守財,錢財只吃不吐的意思。
古老的廟前正門兩側的石獅左公右母,公獅張口注視來往信眾;母獅子閉口護子,表現傳統社會男尊女卑、各司其職的特性。
還聽說一種說法是它們在念佛號,一個「阿」,一個「彌」
很多銀行門口的並不是石獅,而是貔貅。
貔貅,音讀「皮休」,是龍的第九子。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稱為"辟邪"。
貔貅有鎮宅辟邪,趨財旺財的作用,所以股票交易所、銀行、賽馬、期貨等行業的機構喜歡在門口擺放貔貅。
貔貅為什麼有趨財旺財的作用呢?,據說貔貅沒有「屁眼」,只往裡進,不往外出,所以有斂財的作用。
這應該算是我國的傳統——在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Ⅳ 山東省中國人民銀行分行門口的那兩只是貔貅還是獅子啊
是貔貅,因為:中國人民銀行的行標【建國以後,毛主席把貔貅的圖象定為中國人民銀行的行標。】另外:貔貅具有:驅邪、擋煞、鎮宅其威力是無庸置疑的。相傳貔貅喜愛金銀財寶的味道,常咬回金銀財寶來討主人的歡心,故有言此乃招財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財的功用。貔貅在五行風水中帶火性,能招來大量的金錢,使世間財源自此打開.在家宅或工作地點的適當位置置貔貅,可收旺財之效。一般做偏行的人都認為「貔貅」會旺偏財的,所以他們都會在公司或營業地方擺放一隻貔貅,屬偏行的行業有外匯、股票、金融、賽馬、期貨等等。 以上資料來自:東海聖時水晶博物館,你可以網路一下,它旗下的水晶購物網上有很多相關的介紹的~~~
Ⅳ 國產汽車有哪些品牌
目前市場在售的中國汽車品牌共有130餘個(包括一些合資車企的國產車型),共1000多款車型。
知名國產品牌、銷量不錯的像:紅旗(知名,但是銷量不行,其他都是銷量不錯的)、長城、吉利、比亞迪、寶駿、傳祺、江淮、奇瑞、華晨、長安、榮威等等,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