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筆均量怎麼查
㈠ 請問怎樣在通達信分析軟體中看到當天成交筆數,而計算每筆平均成交量呢
每筆均量,需要你用排序的辦法查看,步驟是,比如你要看的股票在自選股里,先摁F6,然後選擇報價,股票排名,選擇每筆均量排名。看這個需要你長時間跟蹤才能發現裡面的貓膩
看成交筆數摁F1
看分價表摁F2
㈡ 什麼軟體里有「均筆成交量指標」
由於交易所沒有在行情庫中公開發布成交筆數數據,因此目前在軟體中,市場股票的成交筆數,是指通過行情系統接收到的成交次數,而不是真正的撮合成交次數。而數據分析家籌碼雷達的成交筆數是交易所公布的。
筆均量=成交量/成交筆數。每筆成交均量是使用成交量除以滬深交易所公布的個股成交筆數。
每筆金額=成交金額/成交筆數。
每筆均量與成交量的區別
成交量反映了整個市場的交易量的水平。每筆均量是市場每筆成交的水平。
筆均量分析原理,每筆均量在分析中的特殊意義
筆均量只反應主力當天的參與程度。主力吸籌和出貨要有一個過程。反映了主力機構參與(控盤)的程度。筆均量一般不能用於橫向對比。排序要用筆均額。發現主力要通過個股現在數據與歷史數據進行自我對比進行。
許多不少投資者產生了消息是造成股價變動根本原因的誤解,整天忙於打探各路消息。一年到頭,解套和被套的循環。
筆均量就是一天平均每一張合同的成交量,合同數和行情接收的筆數是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大家體會一下你下一張300手合同的單在分時圖上分兩三筆成交就可理解其中的不同了。正是因為主力的運作和散戶不同:其資金量往往較大,所以每張合同的數量就會比較大。當這些合同較多時,當天的平均量就會較大。筆均量就是利用這個來觀察主力的活動的。
當然主力可以用軟體把同一數量的股票分成很多合同來降低筆均量,這樣筆均量就沒用了。不錯主力是可以這樣做,但是,這也是需要相當的成本的(多了每筆的過戶費用)。但這一般只能用在收籌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不是我們的介入點,所以不知也罷。隨著收籌的完畢,主力必然要令股價有異常的波動,要令股價有所波動就要用大手筆的成交。大家不防想一下,下一張100萬的單可能可以讓股價波動幾毛錢,將其分成100張1萬的單股價能波動多少呢?所以股價波動是主力活動的結果,其幅度與主力的資金實力相關,主力如果想把資金分散,那麼他就變成散戶了。這是必然的!
㈢ 如何計算筆均量,怎麼查看總成交筆量
總均量的除筆數=筆均量
㈣ 請問什麼股票軟體有均筆成交量
我用的是官網的cctv證券資訊量化平台,數據都齊全,也是朋友特別推薦給我的。用過之後深刻感觸到cctv的軟體新聞咨詢更新快,每天的收盤點評說的到位,有一針見血的效果。而且我身邊的朋友都說好!
㈤ 均筆成交量在哪個軟體里有啊。我找了幾乎所有的軟體都沒看見這個指標。在什麼地方,怎麼弄出來呢。謝謝了
股票里不是有個均價嗎?當每筆成交後,它的均價就顯示.那不是均筆的均價和成交量都顯示了嗎?
㈥ 在同花順裡面怎麼找到均筆成交量這個指標
建一個副圖公式即可:
筆均量:VOL/VOLAMOUNT,colorwhite ;
㈦ 誰告訴我股票的每筆均量 如何查
在行情分析軟體里的報價表裡就有每筆均量這個數據,例如通達信的漲跌排行或者自選股這個報價頁面,表格里就有這一欄,將頁面移到右邊就可以找到.
㈧ 筆均量在那裡可以看到
我用是齊魯證券通達信v8.00版本
裡面可以看每筆交易,就在分時區間統計這個功能里,在股票的分時圖上點擊郵件,菜單選項中就可以看到
㈨ 什麼股票軟體有均筆成交量
求有陰陽成交量和每筆成交均量指標的股票軟體
懸賞分:15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2
天
0
小時
如題,陰陽成交量即是主動性買盤成交量的總耿耽鈍甘墁仿惰濕伐濺額和主動性賣盤成交量的總額。然後在日k線圖表上顯示出來:以零軸線為基準,將主動性買盤的成交量以紅色柱型體在零軸線以上表示;將主動性賣盤成交量以藍色柱型體在零軸線以下表示.
每筆成效均量=成交量/成交筆數
答案:同花順最好用.有免費版的,支持網上交易,劃線,等等都非常好...
㈩ 股票的筆均量參數是怎麼回事哪個字母表示
每筆均量是指某隻股票當日的總成交量與當日的總成交筆數的比例,也稱作「每筆成交量」。
每筆成交量的大小,顯示出某股的交投活躍程度和大資金進出的力度大小。與換手率僅反映交投活躍情況相比,每筆均量還可有效的反映大資金的買賣增減。某隻股票有時在同一股價區間換手率相同,但筆均量卻發生明顯的變化,則多意味主力行為已發生了變化。
每筆均量識別莊家
每筆均量只反應主力當天的參與程度。主力吸籌和出貨要有一個過程。反映了主力機構參與(控盤)的程度。筆均量一般不能用於橫向對比。排序要用筆均額。發現主力要通過個股現在數據與歷史數據進行自我對比進行。
1、當股價呈現底部狀態時,若「每筆成交」出現大幅跳升,則表明該股開始有大資金關注,若「每筆成交」連續數日在一較高水平波動而股價並未出現較明顯的上升,更說明大資金正在默默吸納該股。在這段時間里成交量倒未必出現大幅增加的現象。當我們發現了這種在價位底部的「每筆成交」和股價及成交量出現明顯「背馳」的個股時,應予以特別的關注。一般而言,當個股「每筆成交」超過大市平均水平50%以上時,認為該股已有莊家入駐。
2、機構莊家入庄某股後,不獲利一般是不會出局的。入庄後,無論股價是繼續橫盤還是呈現「慢牛」式的爬升,其間該股的「每筆成交」較莊家吸納時是有所減少還是持平,也無論成交量有所增加還是萎縮,只要股價未見大幅放量拉升,都說明莊家仍在盤中。特別是在淡靜市道中,莊家為引起散戶注意,還往往用「對敲」來製造一定的成交假象,甚至有時還不惜用「對敲」來打壓震倉,若如此,「每筆成交」應仍維持在一相對較高的水平。此時用其來判斷莊家是否還在場內,十分靈驗。
3、若股價放量大陽拉升,但「每筆成交」並未創新高時,應特別提高警惕,因為這說明莊家可能要派發離場了。而當股價及成交量創下新高但「每筆成交」出現明顯萎縮,也就是出現「背馳」時,跟庄者切不可戀戰,要堅決清倉離場,哪怕股價再升一程。由此,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當「每筆成交」與其他價量指標出現明顯「背馳」時,應特別引起我們的注意。同時,應注意「每筆成交金額」(股價×每筆成交量)。因為10元/股的每筆成交顯然比5元/股的莊家實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