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里的群體心理
Ⅰ 做股票的心理
其實我覺得做股票和其他的投資一樣的,都是一個道理,兩種心態。
道理就是一種想要賺錢的投機心理。
另外的心態就是,貪婪和害怕。
每當上漲的時候你的貪婪會讓你不想拋,想要再漲高一點再漲高一點,然後到了下跌的時候,你承受不了自己害怕的心態,所以一旦跌了,剛開始,你還可以自己安慰一下,然後就等跌到自己承受不了的時候,就拋了,這樣的話,不是肯定是要虧的嗎?
所以說,我想要怎樣克服這樣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吧,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比較的賺錢吧。
Ⅱ 股市交易中群體行為的陷阱有哪些
你好,股市常見陷阱:
陷阱一:對倒放量拉升,這是盤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盤口現象
主力利用「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升的時候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敲,持續的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來吸引場外跟風盤的進入,來達到自己趁機出貨的目的。
陷阱二:藉助利好放量大漲
一般的當個股在分布中報、年報業績優異的時候,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者有題材出現的時候,主力機構一般都能夠提前的掌握好各有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利好兌現的時候,利用人們紛紛看好買進時,往往順勢的放量上漲,趁機減倉或者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陷阱三:藉助利空大幅的殺跌
這種情況下多數會出現在大盤個股已經持續下跌的時候,一旦出現了利空消息,主力就經常會採取放大利空的效應,利用大手筆的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的製造恐慌性破位下行,或者大幅的殺跌,誘騙心態不穩的散戶拋售股票,來達到主力借機快速的收集籌碼的目的。當主力在建倉之後進行震倉洗盤的時候,也會採取這種手法的。
陷阱四:逆市放量上漲
有些股票本身就是跟隨大盤同步下跌的,或者逆市抗跌、構築平台整理,某一天在大勢放量下跌,個股都翻綠的時候,而這股卻逆勢飄紅,放量上攻,這相當的吸引眼球,這時候很多投資者就會認為,這股逆勢上漲,這股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消息,或者有大量的新資金入駐。於是就大膽的跟進。卻沒想到這股只有一兩天短暫的行情,之後就加速下跌了,導致很多股票在放量上攻當天跟進的人套牢。
陷阱五:縮量跌不深
縮量跌不深,成交量萎縮就意味著拋壓在減弱,這屬於正常的價量配合關系。然而很多累積升幅巨大的個股主力機構就會利用投資者的這種慣性的思維,利用縮量陰跌方式,緩慢的出貨,讓在高位套牢的投資者產生縮量不會在深跌的麻痹思想,喪失了警惕性,就錯過了及時止損出局的最佳機會,一步步就進了深套的陷阱了。
陷阱六:高送配送出現之後的填權
高送配送出現之後的填權,一般在個股大比例送紅股啊、用公積金轉送何配股消息公布前,主力通常都會講股票炒得很高。這時候,一般散戶都會有畏高症,不會在高價追高買進,而主則會再進一步拉抬也沒有辦法吸引到跟風盤。只能等待送紅股或者公積金轉送的機會了。一旦股票大幅的除權,價位上馬上會便宜很多,在去利用填權行情炒作和和散戶都喜歡追漲的心理,在除權了之後開始大幅的拉抬股價,造成了大量踴躍買進的假象,這時就會趁機大肆地出貨。因此,對於除權的個股必須要復權。讓股價波動保持這一種連續性,避免掉入到陷阱。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Ⅲ 請問什麼是細分群體的心理特徵
我國居民消費群體的分析與研究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 方言 2002年8月5日
近10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資料顯示,不同消費群體之間的消費與投資傾向已發生較大變化,了解目前各消費階層的構成、消費心理和行為以及投資去向,對於把握國內不同群體消費需求的變化,指導生產,引導消費,開拓市場將起到—定的作用。
不同消費群體收入差距日趨擴大
(一)城市與農村兩大消費群體的消費差距繼續擴大。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860元,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9倍,差距倍數擴大了16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城市居民的一些隱性收入和社會福利情況,收入差距更大。從凈增額看,2001年農村居民全年人均純收入2366元,凈增113元,城鎮居民凈增580元。城鎮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凈增總額比農村居民高出4.1倍,城鄉居民收入比擴大到2.90:1,生活消費支出比率擴大到3:1。
(二)城鎮居民之間特別是高低收入群體消費差距懸殊。住戶調查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城鎮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基尼系數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00年的0.32。占城鎮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戶戶均年收入13311元,佔10%的最低收入戶年收入只有2653元,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擴大為2000年的5.02倍。從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階層收入增速呈階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增長越快,中等偏上收入組以上的收入增長均快於全國平均增速。收入差距相差懸殊,意味著社會財富越來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購買力出現嚴重的分布不均。
(三)農村居民之間消費群體的消費差距擴大。農村住戶調查資料按純收入進行五等份分組,2000年最低收入組農戶和較低收入組農產人均純收入分別是802元和1442元,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組農戶、較高收入組農戶和高收入組農戶人均純收入是2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別增長了1.6%、3.3%和6%。
不同層次收入群體消費狀況
(一)低收入群體的消費狀況。這一群體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崗職工,或已經出了再就業服務中心但仍然沒有找到工作的人。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齡大、知識層次和再就業能力較低,他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其次是「體制外」的人,即那些從來沒有在國有單位工作過,靠打零工、擺小攤養家糊口的人,以及殘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進城的農民工。四是較早退休的「體制內」人員,這部分人主要是從集體企業退下來的,工資水平非常低。低收入消費者的家庭年人均收入為2500—5000元,其消費以基本生活消費為主,影響這一層次居民消費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緩慢。由於收入水平越低,消費需求相對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將對促進整體消費帶來較大效用。
(二)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狀況。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者家庭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到25000元之間,這部分消費者的收入基本穩定,在滿足日常消費之外略有結余,但是受近幾年體制改革的影響,消費傾向下降很快。而且這一消費群體的家庭佔到城鎮家庭總數的60.98%,收入佔到居民收入總數的58%,是我國消費的主體部分,他們的消費行為對我國整體消費狀況的影響是最大的,對這一層次居民消費的啟動將直接關繫到經濟啟動的成敗。
據我國城鎮居民家庭基本情況調查結果的資料顯示,目前中等收入消費群體占據較大比重,處於「多收少支」和金融資產積累階段。這部分居民屬溫飽型消費群體,其基本的消費需求已經滿足,正積聚資金向更高一層的消費提升。但由於住房、醫療、教育等各項改革的集中推進,使這些居民預期支出大增,有錢也不敢花,即期消費變得縮手縮腳,消費行為更加謹慎。大量的購買力沉澱下來,以獲得「未來安全」需要。目前在城市居民中仍有相當—部分消費者抱有中長期的消費行為。
(三)高收入群體的消費狀況。生活寬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關注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傾向也出現明顯變化,投資意識日益高漲。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費時追求精神消費和期盼消費,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為消費熱點,追求時尚化與個性化日趨明顯。2002年,25.6%的高收入家庭准備購買通訊設備(包括電腦),19.9%的高收入家庭准備購買貴重家電,14.4%的高收入家庭准備購買住宅(包括裝修、傢具),12.8%的高收入家庭准備購車。另有16%的高收入家庭准備投資股票,6.1%的高收入家庭准備投資商業和服務業。
農村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消費狀況
目前我國農村除個別的仍十分貧困地區以外,經濟水平大體可分為三個消費層次:
一是溫飽型消費,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元,占調查家庭總數的30%左右(1998年統計)。這部分家庭整體生活已進入溫飽階段,消費以生活必需品為主,邊際消費傾向強烈,對各類消費品的消費需求呈數量擴張,但由於購買力有限,有效需求明顯不足。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大部分地區、中部小部分地區以及東部少數地區。
二是溫飽向小康過渡型消費,人均年收入在2000-3000元,占調查家庭總數的50%左右。整體生活水平處於溫飽向小康過渡階段,對消費品的需求已由數量擴張過渡到質量提高階段,具有—定購買實力,消費觀念處於由農村向城鎮轉化階段,對日常消費品、生產資料以及家電產品的需求已開始對品種、質量、品牌、檔次表現出明顯的關注,但要實現消費能力的升級還需要一定時期的積累。主要集中在中部大部分地區、東部和西部部分地區。
三是小康型消費,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占調查家庭總數的20%左右,多分布在東部大部分地區、中部小部分地區和西部少數地區。這部分家庭整體生活已步入小康,由於其手持現金和存款已具有滿足消費意願的能力,因此傳統的生產生活消費品基本飽和,特別是住房消費大多已經完成,消費熱點開始向家電產品轉移,消費結構的升級願望強烈,消費觀念明顯趨向城市化。而占農村家庭總數5%左右、年收入超過30000元的富裕家庭,已開始消費大屏幕彩電、家庭影院、電話、空調、微波爐等高檔商品。
分層次促進居民消費
擴大內需,啟動消費,應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消費政策和稅收政策,調節收入分配關系,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一)高收入群體:科學引導促進大額消費。應建立相應的消費環境和投資環境,引導這一群體消費,吸引投資。盡量促進他們在旅遊、文化以及大件物品上的消費,關鍵是豐富其消費內容,提升消費品位,引導其消費方向。如開發適合這—群體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項目,減少對汽車和住房等消費的行政性干預,同時積極改善這些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最終達到促進消費的目的。
(二)中收入群體:改善預期,增加即期消費。對於這一層次的消費群體,刺激其消費主要應以穩定收入和改變其心理預期為主。其一要給他們以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信心,其二要盡快出台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改革的明確方案,對未來的支出狀況更加明朗,從而改善心理預期,增加當期消費。對於中等偏上收入者可以以消費信貸等方式引導一部分人首先購房、買車;對於中等收入者可以增加其文化娛樂消費;對於中等偏下收入者可以增加其耐用消費品的消費與換代。
(三)低收入群體:增加收入,提高購買力。政府可以考慮以稅收和補貼方式調整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補貼,加大對低收入群體扶持的力度。如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增加對失業(下崗)人員的補貼,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等等。
(四)農村居民:增收減負。對於大部分農民而言,收入水平低是制約其消費的主要原因。要增加消費,增加收入是關鍵。在當前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其他產業吸收第—產業的剩餘勞動力,使農民副業之外的收入有比較大的增長。同時加快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通過改善農民的收入狀況,從而使居民的各種需求轉變為現實的消費,以帶動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http://www.yuxi.gov.cn/health/newsjk.asp?id1=20020805144655
Ⅳ 股票投資心理分析的目錄
第一部分心理學與證券投資
第一章導論
一、關於市場
二、投資還是投機
三、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
四、心理學與股票投資
第二章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一、概述
二、心理過程
三、個性心理
第三章群體心理
一、群體與群體心理
二、對群體心理的一些早期研究
三、流言的心理分析
四、群體心理的感染效應
五、時尚或流行心理
六、正態分布
七、集群行為與去個性化
八、群體極化與群體思維
第二部分投資者心理分析
第四章股票投資中常見的一些心理幻覺
第五章股票投資中如何保持客觀性
一、恐懼心理
二、貪婪心理
三、過度交易的市場化行為
四、希望:最精緻的心理陷阱
五、克服習慣化的投資偏好
六、克服股市心理焦慮症
第六章避免外部影響堅持獨立思考
一、大眾媒體
二、市場傳聞與小道消息
三、專家與權威的意見
四、綠色草坪效應
第七章滿招損謙受益
第八章耐心是獲利之本
第九章遵守紀律堅持原則
第十章投資人情緒的調節與控制(上)
一、焦慮過度
二、固執己見
三、杞人憂天
四、拒絕承認事實
第十一章投資人情緒的調節與控制(下)
第十二章投資人的個性問題
一、優柔寡斷
二、賭性十足
三、完美主義
四、抑鬱心理
五、得意忘形
第三部分投資大眾心理
第十三章股票投資中的社會心理效應
一、從眾效應
二、時狂現象
三、暗示流言的作用
四、感染效應
第十四章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上)
第十五章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中)
一、美國:佛羅里達地產泡沫
二、英國:南海泡沫
三、泡沫膨脹期
四、泡沫破滅期
第十六章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下)
一、變通性
二、對未來不要妄加猜測
三、未來是由事件本身決定,而不是個人所能控制
四、一致性意見如何形成
五、歷史會重復,但相反意見者卻要認真對待
六、濫用相反意見理論同樣會走向反面
第十七章突發消息獲利良機
一、一個人人皆知的消息是需要打折扣的
二、我們如何通過分析市場對消息的反應而獲利
三、投資人的獨特選擇——丑聞投資
第四部分投資者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策略
第十八章成功投資者的心理歸因
一、沃倫·巴菲特
二、約翰·坦普爾頓
第十九章投資者需具備的心理素質
一、投資前的心理准備
二、辯證的思維
三、必備的心理素質
第二十章投資交易的一些心理策略
一、確立投資目標
二、確立投資理念
三、確立投資計劃
四、確立投資評估方法
第二十一章投資交易的十九條原則
一、心理調控
二、資金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Ⅳ 為什麼說成功的投資者都是遠離交易人群的成功的交易者都是孤獨的,都不輕易和人談股票等等所以一般的
我對此深有感受,我之前有個師傅,每天晚上要和他討論那些股票好,准備第二天買,但是早上有變化了,本來是應該根據股票早上的變化改變策略的,但是因為前天決定下來了,所以還是固執的買了,然後大跌虧損.可是我們都不好否定的.
如果否定了就是否定了我師傅,還有我.因為這樣的心裡作用,繼續持有,然後虧損加大.
還有我們早上9點多10點的時候頻繁通電話,但是那個時候是操作的最關鍵時候.4月30號9點40,照例,我師傅給我來電話,我是前一天買的當代東方,30號一開盤就跌,直到跌停的位置.
我剛掛掉電話才發現跌停的位置,我立馬慌了,竟然不知所措,然後鬼使神差的在跌停附近賣出.我當時一想,不對,其實那是我熟悉的洗盤方式.然後,當天這個股票早上跌停的位置拉回1.34的位置,第二天漲停.(我死都忘不了那次的心情)
所以操作的時候不要和別人討論.
股票本來就是一種變化無常,或者是變化很快的東西.當你和別人談論的時候,你就會得到某個結論,這個股票一定漲,或者一定跌的想法.做股票思維一定不能固化的,要有靈活的策略.行情變了,看法要變.條件變了,操作要變.形勢變了,什麼都變了.
股票講的是一種動態博弈.所以盡量不和別人討論股票.
還有就是和別人討論股票的時候很影響心理的,當虧了也捨不得割肉,賺了又不想賣.當跌了大家心情都不好,本來一個人心情不好沒什麼問題,兩個人的心情加起來就是雙倍了.
當有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就會消極的採取措施,等下再看吧,看看再說吧.炒股票最重要的不是怎麼買,很多人買入一個股票一分鍾就決定下來了,但是花幾天的時間都決定不下來是否要賣.重要的是知道還要跌的時候敢於割肉,漲了也不要太過樂觀,及時賣出.
當你剛入門的時候要和別人經常討論,多學習別人的方法.當你對股票認識比較深了,不要和別人討論買賣某個股票.當你炒長線的話,多和別人討論,好看清楚長期走勢而不被短期變動而左右.當你炒短線,不要和別人討論.只會讓你錯過時機,影響判斷.當你決定買某個股票或已經持有的時候不要和別人討論,你不打算買的時候應該多和別人討論
Ⅵ 股民的哪些炒股心理必須要克服
初入股市的投資者朋友們,在操作過程中,心理上有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一些心理上的誤區,克服一些人性的弱點。為了讓股民朋友們盡快認識自身存在的缺點並盡快成熟起來,總結了以下9點在股市中人性存在的弱點。
好了,就講到這里吧,其實每個人都差不多,在剛進入股市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犯所有的錯誤,並從錯誤中學習糾正。隨著經驗的積累,不斷的學習,相信每個人都會克服這些所謂的人性弱點、心理。在股市中立於不敗之地。
Ⅶ 股票交易哪些心態會導致虧損 炒股心理
對於股票交易來說,以下幾種心裡因素都是不可取的:
不做資金規劃的賭徒心理
做什麼產品的投資,都必須要有資金的一個規劃管理,否則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有些人會抱著一夜暴富的僥幸思維進入這個市場,特別是哪些可以杠桿操作的產品,會用大比例的杠桿重倉下手,這也是很多錢前期賺大錢,然後又爆虧的原因。
這些人好多因為對投資市場不熟悉,賺錢慾望和強烈,然後全倉或重倉,在方向錯誤的情況下,不收手,然後陷的越來深,最終難以自拔,所以要防止賭徒心理。
手心癢頻繁交易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一天就不操作,心裡就是慌的。從而造成頻繁的買賣。在交易中,交易的越多,錯誤的概率就會越大。但是很多人就是明白這個道理,卻不能剋制自己。
這樣心態很容易就壞掉了,越做越錯。造成賬戶的嚴重虧損,就算要自救都要花很長時間,和較大的資金。
戀戰優柔寡斷
投資市場有賺,肯定也會虧錢,這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你整個交易過程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你又發現了,不要懷抱僥幸,該止損必須馬上止損。否則你虧15%不敢出,虧了60%你又更沒有勇氣出了。
所以,不願放棄,死不認錯,一方面是投機理念上的誤區,是虛榮心作祟,是心理上的障礙;可是投機不是賭博,僥幸和運氣不能永遠伴隨著你,要想穩定獲利,還是要靠自己真正的實力。市場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則,是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僥幸心理這一不良的交易習慣,要在自己的交易行為中,徹底根除,否則後患無窮。
害怕上漲小賺即可
成功的交易者講究「穩」、「准」、「狠」。所謂「狠」,就包含了抓到機會時絕不放手,努力擴大戰果以獲大勝的內涵,就是順應大的趨勢,輕舟直放,順流而下,爭取得到大勝的結果。只有當判斷大趨勢正確,讓倉單順勢大贏,才能彌補以前所發生的虧損並進而做到小虧大贏,然而很多投資者在現實中的做法卻是與此相反,大多卻是及時地「止贏」而落袋為安了!
很多時候交易者在贏取大錢機會時的心態會更不穩定,賬面上的浮動贏利會搞得交易者夜不能寢,食不甘味,對好不容易掙到的錢能否失去的恐懼會時刻折磨交易者平倉獲利,落袋為安。此時交易者的反應就是,一旦股票上漲了一點,就會坐立難安,怕煮熟鴨子飛了。這個時候,需要耐心在技術面和基本面嚴謹分析,自己不行請教專業人士,盡量最大化利潤。
總是虧損不做總結
前面已經說過,投資失敗是交易的一部份,很多人的困難的不是失敗,而是來自失敗之後的反省!是在失敗中學習,而使自己不會在以後的交易中重蹈覆轍!如果你不能在失敗中汲取教訓,吸收你本該得到的經驗,那麼你的失敗就白白地失敗了,那麼你的失敗就還會延續,那麼你最終得到的就仍會是失敗。
Ⅷ 股民的心理特點表現有哪些
平均值謬誤,「替罪羊」效應,賭徒效應,痛苦最小化傾向,沒有規律的規律,信息迷戀症等。
Ⅸ 股票散戶心理是什麼樣的
虧了捨不得止損 賺了捨不得止盈
不會分析大盤和板塊 只看手裡的個股
用感覺操作 而不是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統
都說那麼一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想炒股的投資的話,最好還是有自己的知識和操作體系。別人的建議也只是別人的,以訛傳訛,你最後聽到的消息也不一定正確。像馬光遠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每一次泡沫破滅之前,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知道;當每個人都在講泡沫的時候,那還未必是泡沫。所以消息那麼多,建議那麼多,但是林林總總誰知道呢?所以,炒股我建議還是先探索出屬於自己的操作體系,多看宏觀新聞,少糾結那些技術指標。
所以,建議可以跟著一些實戰派高手學習,可能更好一些。可以到牛人直播上選擇一些老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Ⅹ 買賣股票的一些心理問題
自己有把握看好的股票可以一路持股,沒把握漲幾個點就賣出。股票都是漲漲跌跌的,最理想的就是低吸高拋,所以叫做炒股,想炒菜一樣,翻來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