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市場的風險特徵
Ⅰ 股票交易,一般要面臨哪些風險
總的來說,一般要面臨的風險有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由於一定因素的影響,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價格普遍下跌,給所有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它主要是由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等宏觀因素造成的,這種風險是無法解決的,投資者只能通過做空來規避。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一般是指某一特定股票或某類股票的影響。如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市場銷售、重大投資等因素。這些因素會導致某隻股票或某類股票的價格下跌,但對其他股票沒有直接影響。
在倉位控制上,投資者應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決定倉位,要適當減倉,持有一些股票進行靈活操作。買入時,在股票投資時,往往把握不住最合適的買入時機。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投入股市,股市下跌時你可能會蒙受重大損失。階段賣、分段賣法和分段買法類似,其具體做法是在某一價格時賣出第一批,在股價跌到一定價格時賣出第二批,以後再以不同的價格賣出第三、第四批。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可以在價格上漲時立即停止拋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買入股票。總之,我們知道股票交易的風險確實是無處不在的,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有哪些風險,以便更好的學習防範股票風險的方法,選擇一個好時機進行買賣,真正獲利。
Ⅱ 進行股票交易時所遭遇的交易風險都有那些
你好,股票風險包括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宏觀經濟風險、社會和政治風險、市場風險、金融風險、經營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性風險、利率變動造成的風險、物價變動產生的風險、市場本身各種因素引起的風險等。
Ⅲ 股市交易中的風險都有哪些能否具體分析一下
股票市場風險是指買入股票後,在預定時間內不能以買入價格以上的股票賣出,產生賬面損失或以買入價格以下的股票賣出,造成實際損失。再分為系統風險、政策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市場風險等。
不要盲目跟風,在股市交易中往往伴隨著不必要的恐慌,成為操縱股市的大投機商的犧牲品。一些大投機商經常利用市場心理,炒作股市,抬高股價,使一般投資者認為追上去是有利可圖的,你追我追一直在把股價推到最高點;這一次,投機者會大幅拉低價格,普通投資者不知道該做什麼,害怕不得不盲目跟風,沒有任何理由,拋售股票,使得股票價格下跌得更慘。在盲目跟風的推動下,繁榮與蕭條常常讓投資者暈頭轉向,讓投機者獲利。貪婪與賭博心理學有關。在股市賺錢的時候,這種人很可能會暈頭轉向,像個賭徒,不停地漲到輸光。另一方面,如果他們在股市上失敗了,他們經常把所有的錢都投到股市上。他們中的大多數最終都被毀了。
Ⅳ 什麼是市場風險的特徵
市場風險也是金融體系中最常見的風險之一,它是指在交易平倉變現所需的期間內,交易組合的市值發生負面變化的風險。市場組合的收益是各項交易產生的收益和虧損的總和。任何價值的下降均會形成相應期間內的一項市場損失。
衡量市場風險並不適合使用金融工具的持有時間為指標,因為銀行可以在此期間的任何時候將其變現了結或運用對沖來規避未來價格變化可能導致的損失。實際上,其風險指的是在變現了結市場交易所需的最短時間內市場價值的波動。這就是為什麼市場風險只是存在於變現期間的原因。變現期雖然很短,但在市場不穩定的條件下,幣值的波動仍會很大。如果恰好這些市場工具的流動性又很差,那麼要將其售出就得做出大幅度讓價。變現期越長,大幅度市值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來說,變現期的長短因工具的種類而異。外匯交易一般較短(一天),而—些衍生工具則流動性較差,變現期一般較長。無論屬於哪種情況,監管當局都會制定規則,設定變現期的長短。
市場風險是通過一系列市場參數的波動性反映的,這些市場參數包括利率、股票指數、匯率等。這種不穩定性以市場波動性計量。為反映市場工具的市值變動情況,需要把波動性與靈敏度結合起來考慮。靈敏度反映市場參數的—定變化對該工具市值的影響程度。同時使用市場參數的波動性和市場工具的靈敏度,便可量化市場價值的變動情況。控制市場風險,是指把給定的資產負債組合的價值波動控制在指定的范圍內。這個范圍可以以組合的敏感度表示,也可以價值表示。設好了范圍,就可以通過經常調節資產負債組合靈敏度來實現風險管理。
市場風險主要包括流動性風險和外匯風險
Ⅳ 投資市場的風險有什麼特徵
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現貨市場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隨著交易方式、交易內容日益復雜,這種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市場風險也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現貨市場風險的客觀性也來自現貨交易內在機制的特殊性,現貨交易具有杠桿放大效應等特點,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此外,現貨市場風險的客觀性還來自股票市場本身的風險。現貨市場之所以產生,是出自規避產品市場風險的需要,影響股票市場的各種因素也會導致現貨市場的波動。為了規避股票市場的風險,股票市場投資者通過現貨市場將風險對沖,現貨市場便成為風險轉移的場所。
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現貨市場的風險與股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其一,現貨交易實行保證金交易,具有 「杠桿效應」,它在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
其二,現貨交易具有近、遠期性,相比未來不確定因素多,引發價格波動的因素既包括股票市場因素,也包括現貨市場因素。
風險的可控性 盡管現貨市場風險較大,但卻是可以控制的。
從整個市場來看,現貨市場風險的產生與發展存在著自身的運行規律,可以根據歷史資料、統計數據對現貨市場變化過程進行預測,掌握其徵兆和可能產生的後果,並完善風險監管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對現貨市場風險進行控制,達到規避、分散、降低風險的目的。
對於單個投資者來說,現貨市場風險主要來自於現貨價格的不利變化,這也是期貨交易中最常見、最需要重視的一種風險。除此之外,對於初次進行現貨交易的新手投資者,還可能因為對現貨市場制度和規則了解不夠而帶來風險。投資者可通過認真學習相關規則避免此類風險。
現貨市場採取的「T+0」交易方式,為投資者及時止損化解風險提供了條件。在市場中,盡管由於保證金交易制度使得投資者的收益和風險有所放大,但實際上,只要投資者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交易計劃,遵守交易紀律,現貨交易的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Ⅵ 為什麼股市有風險具體表現在什麼方面
當債券市場表現良好,股票價格暴跌時,這種關系似乎是相反的。例如,在2000 – 03年的最後一次經濟衰退期間,雖然銀行通過投資債券賺取了大量資金,但股市卻陷入低迷。了手搓的鑽木取火法,還有用火弓的取火方
Ⅶ 股市風險的類型
1、政策風險
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造成股票收益的損失,這在新興股市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財稅策的變化,可以影響到公司的利潤,股市的交易策變化,也可以直接影響到股票的價格。此外還有一些看似無關的策,如房改策,也可能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
2、利率風險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的交易價格是按市場價格進行,而不是按其票面價值進行交易的。市場價格的變化也隨時受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當利率向上調整時,股票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從而導致整個股價下滑。
3、購買力風險
由物價的變化導致資金實際購買力的不確定性,稱為購買力風險,或通貨膨脹風險。一般理論認為,輕微通貨膨脹會刺激投資需求的增長,從而帶動股市的活躍;當通貨膨脹超過一定比例時,由於未來的投資回報將大幅貶值,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投資的實際收益下降,將給投資人帶來損失的可能。
4、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股票投資活動中最普通、最常見的風險,是由股票價格的漲落直接引起的。尤其在新興市場上,造成股市波動的因素更為復雜,價格波動大,市場風險也大。
Ⅷ 主要交易產品的風險特徵有哪些
1.即期
即期交易可在世界各地的簽約方之間進行。由於時區不同,需要向後推遲若干時間,以執行付款指令及記錄必需的會計賬目。這就是慣例規定交付及付款最遲於現貨交易後兩天執行的原因。交割日(或稱起息日)也是外匯交易合同的到期日,在該日交易雙方互相交貨貨幣。
2.遠期
遠期產品通常包括遠期外匯交易和遠期利率和約。
遠期外匯交易是由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的日期,依交易時所約定的幣種、匯率和金額進行交割的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是最常用的規避匯率風險、固定外匯成本的方法。
遠期利率合約為另一種主要的遠期交易產品,是指交易雙方同意在合約簽訂日,提前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協定利率的期限)的貸款利率或投資利率的一種合約,協定利率的期限通常是一個月至一年。遠期利率合同是一項表外業務。
3.期貨
期貨是在交易所里進行交易的標准化的遠期合同。1972年,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首次進行國際貨幣的期貨交易。1975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開展房地產抵押證券的期貨交易,標志著金融期貨交易的開始。
已經開發出的金融期貨合約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利率期貨;二是貨幣期貨;三是股票指數期貨。
期貨市場本身具有兩個基本的經濟功能:一方面,期貨交易具有規避市場風險的功能。另一方面,期貨交易有助於發現公平價格。
Ⅸ 股票投資的風險有哪些方面
你好,股票的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部分,包括:政策風險、宏觀經濟周期、國際性危機、匯率利率的重大變動、政治及戰爭等不確定因素、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投資者操作失誤的風險、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
股票投資的具體風險
1.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動引起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前面已經說過,股票價格與利率水平成反比。股票價格的升降又是決定資本利得或權失從而決定股m投資收益率的關鍵因家。與此同時,當利率水平上升時,公司的經營成本增加,盈利減少,股息和紅利都要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股票的投資收益率。
2.購買力風險
股票投資的名義收益中包含著真實收益和通貨膨脹補償。當發生非預期的通貨膨脹時,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偏離預期收益.即實際購買力會偏離預期購買力,這就是購買力風險。
通貨膨脹使企業高估其利潤,較多地使用短期負債,借貸成本增加和流動性降低,所有這些都會姍加企業的風險,使得用於發放股利的資金減少,從而影響投資者的收益水平。即使企業的名義利潤增加.普通股的名義股利隨之上升,但由於股利的增長速度往往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速度,因而實際投資收益下降。優先股的股息是固定的,通貨膨脹的上升則意味著其購買力的下降。並且,在通貨膨脹時期,資本收益率通常較高,因此,股票的價格將會下跌,導致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
3.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於證券市場行情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這種行情變動可通過股票價格指數或股價平均數來分析。因政治經濟的宏觀因素,股份公司的微觀因求.以及技術和人為因素等個別或綜合作用於股票市場,致使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大幅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的風險。
股票市場行情變化會給投資者帶來經濟利益或扭失.當出現看漲市場時.股一票價格通常會上漲,投資者獲利的機會較大,當出現看跌市場時,股票價格通常一會下跌.投資者就可能遭受經濟損失。對於投資者來說,只要他持有股票或繼續進行股票的交易活動,那麼,他就面臨股票市場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股票市場最大風險是股市風潮風險。從西方國家的股市來看,股市風潮經常發生,還會發生股市危機。當股市危機發生時,股票價格一落千丈,給投資者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例如.1987年10月19
H,美岡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一天之內暴跌508.32點,跌幅高達22.6%,使投資者很失了5000多億美元。
4.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由於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使投資者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公司經背狀況是企業股票行市的晴雨表。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時,股價就可能上漲。當公司的經曹狀況欠佳,出現盈利下降時,會減少股東的股利收人,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也會出現下跌的趨勢,影響股票投資者的收益。由此可見.公司的經首狀況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帶來程度大小不同的風險。普通股的主要風險是經營風險,公司盈利的變化既會影響普通股的股息收人,又會影響股票價格。
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總是試圖盡可能地消除他所面臨的風險.並取得較一高的收益。為了減少股票投資的風險,必須進行分散投資,即把資產系統地分散投資在風險程度不同的兒種股票上,建立合理的資產組合.這樣.各項資產的總收益可以不變,但所承擔的總風險要比個別資產風險的合計數要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Ⅹ 股票投資風險的涵義及特徵
股票投資風險的控制
股票投資風險具有明顯的兩重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觀的、絕對的,又是主觀的、相對的;它既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又是可以控制的。投資者對股票風險的控制就是針對風險的這兩重性,運用一系列投資策略和技術手段把承受風險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1)風險控制的基本原則
風險控制的目標包括確定風險控制的具體對象(基本因素風險、行業風險、企業風險、市場風險等)和風險控制的程度兩層涵義。投資者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取決於自己的主觀投資動機,也決定於股票的客觀屬性。在對風險控制的目標作出選擇之後,接下來要做的是確定風險控制的原則。根據人們多年積累的經驗,控制風險可以遵循四大原則,即迴避風險、減少風險、留置風險和共擔(分散)風險。
① 迴避風險原則。所謂迴避風險是指事先預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斷風險產生的條件和因素,在經濟活動中設法避開它或改變行為的方向。在股票投資中的具體做法是:放棄對風險性較大的股票的投資,轉而投資其他金融資產或不動產,或改變直接參與股票投資的做法,求助於共同基金,間接進入市場等等。相對來說,迴避風險原則是一種比較消極和保守的控制風險的原則。
② 減少風險原則。減少風險原則是指人們在從事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不因風險的存在而放棄既定的目標,而是採取各種措施和手段設法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輕可能承受的經濟損失。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在已經了解到投資於股票有風險的前提下,一方面,不放棄股票投資動機;另一方面,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努力抑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削弱風險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獲得較豐厚的風險投資收益。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種進取性的、積極的風險控制原則。
③ 留置風險原則。這是指在風險已經發生或已經知道風險無法避免和轉移的情況下,正視現實,從長遠利益和總體利益出發,將風險承受下來,並設法把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確定承受風險的度,在股價下跌,自己已經虧損的情況下,果斷"割肉斬倉"、"停損",自我調整。
④ 共擔(分散)風險原則。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藉助於各種形式的投資群體合夥參與股票投資,以共同分擔投資風險。這是一種比較保守的風險控制原則。它使投資者承受風險的壓力減弱了,但獲得高收益的機會也少了,遵循這種原則的投資者一般只能得到平均收益。
(2)風險控制計劃
投資者確定了風險控制的目標與風險控制原則後,就應當依據既定的原則制定一套具體的風險控制計劃以便減少行為的盲目性,確保控制風險的目標得以實現。風險控制計劃與投資計劃通常是合並在一起的。有了如何更多地賺取收益的計劃,就有了如何更少地承受風險的方案。投資計劃是落實風險控制原則和實現風險控制目標的必要條件,同時,它又受後兩者制約。現有的投資計劃具體形式雖然很多,但大體上可以歸為三類:一類是趨勢投資計劃;一類為公式投資計劃;一類為保本或停損投資計劃。
① 趨勢投資計劃。這是一種長期的投資計劃,適用於長期投資者。這種投資計劃主要以道氏理論為基礎,認為投資者在一種市場趨勢形成時,應保持自己的投資地位,待主要趨勢逆轉的訊號出現時,再改變投資地位,市場主要趨勢不斷變動,投資者可以順勢而動,以取得長期投資收益。
趨勢投資計劃的另一個典型代表是哈奇計劃,又稱"百分之十投資計劃",它是由美國著名投資家哈奇先生發明的。
其基本內容是:投資者對某段時期(通常以月為單位)股票價格平均值與上段時期的最高值或最低值進行比較,平均值高於最高值10%時賣出,低於最低值10%時買進,其中月平均值採用周平均值之和的算術平均數計算。
② 公式投資計劃。這是一種按照定式投資的計劃。它遵循減少風險、分散風險和轉移風險等風險控制原則,利用不同種類股票的短期市場價格波動控制風險,獲取收益。具體有等級投資計劃、平均成本投資計劃、固定金額投資計劃、固定比率投資計劃、可變比率投資計劃等。這些計劃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基本相同,主要特點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各種方式都把資金分為兩部分,即進取性投資和保護性投資。前者投資於價格波動比較大的股票,其收益率一般比較高,風險也比較大;後者投資於股價比較穩定的股票或投資基金,收益平穩,風險也比較低。
第二,在兩種資金之間確定一個恰當的比率,並隨著股價的變化,按照定式對兩者的比率進行調整,使兩者的搭配能滿足預期的收益水平和風險控制目標。
第三,投資者根據市場價格水平的變化,機械地進行股票買賣活動。
③ 保本或停損投資計劃。保本或停損投資計劃是投資者在股市前途莫測、股價動盪不定時,為了避免或減輕投資本金損失,遵循留置風險的原則所採取的一類投資計劃。主要有兩種具體形式:一是保本投資計劃;另一是攤平投資計劃。
(3)風險控制的基本措施
在確定了風險控制的原則和計劃之後,採取什麼樣的具體控制措施,就成了投資者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① 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幾乎所有的投資者在投資股市之前,總是認為自己會取得成功,然而,事實卻往往並不遂人願,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投資者自我認識和評價上出現了偏差。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關鍵是要客觀地分析自己以下幾方面的准確情況:一是投資動機;二是資金實力;三是股票投資知識和閱歷;四是心理素質。這四個因素綜合在一起,決定了投資者是否該參與投資活動以及對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投資者必須按照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力來決定自己的投資行為和投資組合,才能避免虧本給自己造成的嚴重打擊,不再出現前幾年上海某股民購買延中股票後因帳面虧損3000元而自殺身亡的悲劇。
② 充分及時掌握各種股票信息。信息對股市的重要性就如同氧氣對於人一般,充分及時掌握各種股票信息是投資成功的法寶。掌握信息的關鍵在於獲取信息、分析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涉及到股市的信息范圍很廣,有反映系統性風險的宏觀信息(如總體社會政治、經濟、金融狀況信息)和反映系統性風險的微觀信息(如上市公司經營狀況信息、股市交易與價格信息、證券管理信息等)。投資者可以針對自己的投資目的或風險控制目標,有選擇地收集各種信息,收集的途徑主要有:新聞媒體、企業正式發布的各種資料、交易所信息網路、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專業書籍等;收集到各種信息以後,投資者還應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判斷信息的准確性以及可能對股市產生的影響;最後,利用已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資決策。在這過程中,信息的准確與否十分重要,否則不僅不能規避風險,反而會加大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上海股市中出現過的"廣華事件"就是由於我國一家權威證券報紙刊登不準確消息,誤導投資者造成的。
③ 培養市場感覺。所謂"市場感覺"是指投資者對股票市場上影響價格和投資收益的不確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以及正確判斷這些因素變動方向的"靈感"。市場感覺好的人,善於抓住戰機,從市場上每一細小的變化中揣摩價格趨勢變動的信號,或盈利,或停損;市場感覺不好的人,機會擺在眼前,也可能熟視無睹,任其溜掉,甚至於因此而蒙受經濟損失。要培養良好的市場感覺。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逐步積累經驗並加以靈活運用,同時要有耐心,經常進行投資模擬試驗,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4)風險控制的技巧
① 技術分析法。所謂技術分析,是指投資者根據股票的市場價格和交易量變動的趨勢及兩者之間的聯系,對市場未來行情作出預測,擇機買賣股票以期免受價格下跌造成的損失並謀取投資收益,這種技能的主要依據是統計數據和圖表。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道氏理論,主要工具有價格走勢圖表、移動平均線、乖離率、相對強弱指標(RSI)、騰落線(ADL)、成交量分析(OBV)、價量經驗法則等。
② 投資組合法。這是最能體現分散風險原則的投資技巧。投資組合又稱資產組合或資產搭配,是指投資者將資金同時投入收益、風險、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種資產上,藉助資產多樣化效應,分散單個資產風險進而減少所承受的投資總風險。有效的投資組合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即所選擇的各類資產,其風險可以部分地互相沖抵;在投資總額一定的前提下,其預期收益與其他組合相同,但可能承受的風險比其他投資組合小;投資總額一定,其風險程度與其他投資組合相同,但預期的收益較其他投資組合高。為了使自己所進行的投資組合滿足這三個條件,投資者應當使投資多元化。
投資多元化包括股票品種多元化、投資區域多元化和購買時間多元化。
③ 期貨、期權交易。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是一種新的金融交易品種,運用股票指數期貨進行保值交易的話,可以為投資者大大地減少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