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全股票交易助手功能介紹
『壹』 股市中的換手率是怎麼回事多少是正常的。
「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
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
(在中國:成交量/流通總股數×100%)
高低影響情況
一般情況,大多股票每日換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70%的股票的換手率基本在3%以下,3%就成為一種分界。那麼大於3%又意味著什麼?當一支股票的換手率在3%——7%之間時,該股進入相對活躍狀態。7%——10%之間時,則為強勢股的出現,股價處於高度活躍當中。(廣為市場關注)
10%——15%,大庄密切操作。超過15%換手率,持續多日的話,此股也許成為最大黑馬。
中外差異
世界各國主要證券市場的換手率各不相同,相差甚遠,相比之下,中國股市的換手率位於各國前列。
『貳』 如何平衡企業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一個只考慮今天的企業,當然不會有明天。相反,今天優秀的企業,其實都是由昨天決定的--昨天在技術開發、人員培訓、市場培育和組織優化等不能馬上提高短期利潤的項目上,花了比大多數企業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平衡企業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在不危及企業生命時,企業長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這是重要原則,其他原則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
2、當企業利益與顧客利益發生沖突時,把顧客利益放在企業利益之前。
3、當員工利益,股東利益和企業利益發生沖突,排序的原則應該是企業,員工和股東。
4、必須弱化周期性的財務考核對連續不斷的業務影響。
5、績效評估的量化指標最多起一般作用,非量化指標至少要同量化指標一樣重要。
6、人事政策原則必須以內部培養為主,外聘為輔。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叄』 哪個證券公司的交易軟體支持設定策略自動下單
近些日子,一則“哪個證券公司的交易軟體支持設定策略自動下單? ”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有些軟體呢,裡面是提供了條件單的功能,就是你設置某種條件,如果達到了這個條件,系統就可以幫助你自動買入,或者自動賣出的操作。還有呢,你可以自己做程序,去進行策略的自動下單,這樣是比較靈活的。如果不懂怎麼做,可以去花錢找程序員幫你做。其實呢,這個就相當於是量化交易了,讓電腦自動去執行高勝率的交易策略,自動賺錢。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軟體自帶功能有些軟體呢,裡面是提供了條件單的功能,就是你設置某種條件,如果達到了這個條件,系統就可以幫助你自動買入,或者自動賣出的操作。這個功能還是蠻好用的,我自己就經常在使用這個功能。我是使用的同花順這個軟體,大家如果需要使用也可以去下載。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肆』 換手率是什麼意思換手率的高低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簡單的說。百分之一的換手率,就是100份股票裡面有1份股票交換了所有者。
換手率低,不能說主力沒有關注,很有可能是主力正在建倉。
通常來說,換手率高將加大股票上升或是下跌的力道,增大當日漲跌對於趨勢的影響。所以改變原來走勢,並有大換手率,則趨勢基本得到確認
『伍』 朋友推薦自動交易軟體,用過的請評價一下。
要是那麼有用,誰還自己操作,不要相信。還不如我的無敵指標
『陸』 股票上漲換手率比下跌換手率低說明什麼意思
換手率就是當天成交量和流通盤的對比。一般都用個股的換手率和大盤的換手率做個對比來判斷個股或一個板塊的活躍程度。
它有時能說明一切問題,有時又什麼都沒用。(主力即可以在底部50手80手地慢慢無量建倉,也可以在高位1000手2000手地對倒派發股票)
單一的用換手率來判斷漲跌是散戶一而再,再而三吃套的原因之一。
趨勢、空間、時間和換手率是相互依賴的關系,目的為了判斷建倉、拉升還是出貨。
1、做股票的唯一準則是——趨勢為王。
2、低位換手率非常高,並不意味著主力在吸貨,特別是股價還在下跌趨勢里的時候,常常是繼續派發的表現。
3、股價翻了一倍兩倍,某一段時間又開始換手率增加,看起來好像「充分換手洗盤」,結果通常都是給散戶下套。
4、拉升時如果一隻股票當天換手率超過10%(新股或剛上市不久的股票除處)通常表明主力在盤中開始派發了。
5、低位主力通常拿不到多少籌碼,所以散戶最容易上當的就是一隻股票突破長期下降趨勢後的回調中,股價不陰不陽,換手率低下,散戶一賣,主力照單全收,這一階段換手率比上漲時小得多,但是主力能拿到的籌碼卻不少。
6、行情初始階段某隻股票連續三天以上換手率大的嚇人,都是一天10%以上,股價連連狂升,請注意,這一定是本輪的領漲股之一,主力資金雄厚不管三七二十一有多少套牢盤獲利盤正在一概通吃,請及時跟進!(當然要看一下股東戶,老莊股就別碰。)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柒』 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中求得平衡
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聽起來很哲學,很戰略的,也很虛。其實不然,它幾乎是管理者每天要做的事。
年底做預算,CEO找來他的手下,向他們說:我們的利潤不應該比今年還少,請每個部門都看看如何「增產節約」。否則,我們都沒有存在的價值了。銷售總監說:我們現在賣的還是五年前開發的產品,對手這兩年推出的新產品都比我們的好,我們至今還能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主要是我們產品價錢低,但是要想再增加銷售份額,一定要有能讓客戶眼睛一亮的新產品才行。
可是CEO心裡清楚:負責新產品開發的總工帶著助手,去年跳槽加入競爭對手,公司至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開發主管,其中一個原因是公司不想付超過30萬的年薪請這個職位的人,否則,就會打破整個公司薪酬體系的平衡。因此,明年最多是對現有產品進行一些小打小鬧的修改,不可能有全新的產品面世。
於是,CEO咬著牙說:不能開源,就必須截流!每個部門要重新算賬,能省的地方就要省。會後,CEO和財務總監關上門,面對企業的間接成本動開了腦筋。他們知道,這幾乎是惟一能使預算變得好看的方法了。因為降低任何間接成本的開支(人員培訓,產品研發,市場開拓,設備更新等等)都會馬上帶來短期利潤的增加。
可是,除非這些間接成本有水分,否則強制降低間接成本的方法一定會導致業務質量下降,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影響。然而,這種影響是緩慢的,至少不會馬上在短期的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相反,增加間接成本的投入,比如:新市場的開發和員工培訓的投入,馬上就會減少當期利潤,但,效果卻不會立刻體現出來,也有可能根本就體現不出來。誰能保證新市場的開發一定能成功?誰能保證培訓的人員一定能管用?
然而,一個沒有新市場和新鮮血液的企業,怎麼會有美好的未來?
這就是管理者經常要面對的企業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工作。
當管理者經常像文章開頭那位CEO採取現實主義的打補丁方法時,企業離關門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商業社會集體實踐結果表明:大多數企業是短命的——歐美日三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限公司平均壽命不超過13年!
一個只考慮今天的企業,當然不會有明天。相反,今天優秀的企業,其實都是由昨天決定的——昨天在技術開發、人員培訓、市場培育和組織優化等不能馬上提高短期利潤的項目上,花了比大多數企業更多的精力和資金。
可是哪個企業沒做過百年老店的夢?企業在決策時都試圖兼顧長短利益,但,能夢想成真的為什麼如此之少?我們觀察和研究的結果是:
現實中的大多數企業不能正確平衡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關系。
大多數企業在日常決策時,一旦面臨今天的壓力和誘惑,就容易忽視明天的利益,因為今天的壓力和誘惑的確是實實在在的,於是,大多數企業也就經常把長期利益放到短期利益之後。而百年老店的管理者則知道:企業的明天是由今天決定的,因此要盡量頂住短期的壓力和誘惑,把企業長期利益放到短期利益之前。
可是為什麼百年老店的企業就能把企業的長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
原因是它們採取了與大多數企業不同的長短利益平衡原則。如果你的企業真想成為百年老店,下面這六條平衡原則就應該是你盡量遵循的。
第一個原則:在不危及企業生命時,把企業長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這是最重要的原則,其他原則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
這個原則最難把握,因為很多管理者往往把自己的職業生命同企業的生命混為一談。比如,文章開頭的CEO,他更在意當利潤下降時,董事會可能炒他的魷魚或減少他的獎金,於是就把企業短期利益放在長期利益之前。實際上,這是管理者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企業之前,這是完全錯誤的(在下面第二個原則中論述)。可惜,這樣的管理者很常見。盡管企業的生命同管理者的職業生命完全是兩回事,可是誰把著方向盤,誰的聲音就會大。
因此,當一個CEO經常為財務數字,特別是為利潤數做短期業務安排時,這本身就是一個清楚無誤的信號——這個管理者經常會把個人利益放在企業之前。這是企業不幸中的最不幸,如不能改正,就必須換人。
很多上市公司在為自己忽視長期利益的做法辯護時,常常說:股東年初都說要重視企業戰略,可是一到年底就只看利潤了;利潤一下降,就罵人和拋股票!因此,為了保持股價上長,至少不下降,我們每年不得不做一些能立即使利潤增加的事。然而經濟學的原理早就證明:市場是理性的—不要認為別人傻!股票上漲乏力,恰恰反映出股東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沒有信心。這樣的公司要麼是戰略錯誤,要不就是沒戰略,再不就是只說不做的戰略——沒有執行力。此時,那些試圖增加當期利潤的短期手段只能反映出管理者的無能,不僅贏不到股東的支持,反而會更進一步損壞公司的長遠利益。
企業的戰略必須是每天做的事,比如:這個事業部是增加人員,還是減少人員?那個項目是繼續投入資金,還是暫緩?一個不斷虧錢的部門是發獎金,還是不發?企業戰略目標就是通過這些日常決策體現出來,企業的未來也就由這些經常性的平衡決定了!因此,千萬不要假設股東們傻到會相信:一個每天想方設法組裝別人最新車型的企業能成為汽車行業的領導者。
那麼什麼是危及企業生命的事情?不是銷售額的短期下降,不是當年利潤的降低,而是現金流不夠,是公司破產,是被兼並和收購這類能使企業不復存在的事情。因此,根據這個原則,企業在能正常運作時,應盡可能把長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多做為明天打基礎的事。然而,這個原則最考驗企業和管理者的定力——能不能頂住股東的責備,能不能容忍同行的優秀,能不能抵禦短期利益的誘惑?
企業的明天是靠今天做出來的道理聽起來簡單,但,真正明白它則需要經歷商場上的大起大落。這同一個人沒有經受過婚姻的困擾,不可能理解婚姻為何物的道理一樣!
第二個原則:當企業利益與顧客利益發生沖突時,把顧客利益放在企業利益之前。
這是第一個原則的直接引伸,因為企業要想生存不僅需要今天的客戶更需要明天的客戶。在企業要平衡的原則中,這個原則引起的爭論最多。把顧客的利益放在企業利益之前,並不是讓企業放棄追求利潤的本能,而主動讓利於顧客。這如同一個正常社會可以鼓勵人的利他行為,但不可以壓制人的利己追求。說明這個原則的最好例子是,當某個行業出現超額利潤時,比如:在目前石油價格大幅波動情況下,石油公司是不是應該平抑油價?當房地產價格飛漲的情況下,地產商是不是應該主動降低房價?答案是:不應該!同樣當某個行業處於低潮時,企業也不應該尋求納稅人的保護。企業與客戶在市場中是平等的,正常交易時雙方利益不發生沖突,因為都是自願,各方必須獨立承擔自己的風險。
任何原則的應用都是有條件的,把顧客利益放到企業之前的原則是當企業和顧客利益發生沖突時,企業才應該限制自己追求利潤的本能,先考慮顧客利益。比如:汽車製造的質量問題和用戶的使用問題分不清時,汽車製造商就應該負主要責任;當房屋的防水或結構發生問題,即使按法律預留的維修基金用完或保修期已過,發展商也應負責到底;當顧客用2萬元錢購買的超平電視在保修期剛過就壞,廠家也應該負責,因為價錢便宜、技術成熟的顯像管電視一般可以保證10年以上,客戶高價淘汰耐用的舊電視,除了追求新穎之外,還體現了顧客對電機機品牌的信賴,因此,注重長遠利益的企業就不應該讓顧客吃虧。
企業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還是以創造客戶為目的?在正常情況下看不出來,只有在處理這類沖突的灰色問題上才能體現出來;也正是在此時,排序的原則才有用武之地。
根據這個原則,當經銷商利益與企業利益發生沖突時,經銷商的利益應該排在企業的前面,因為經銷商也是企業的顧客。當然,經銷商的利益必須排在顧客之後。
第三個原則:當員工利益,股東利益和企業利益發生沖突,排序的原則應該是企業,員工和股東。
關於這個問題最沒有操作性的原則是,只強調共同利益——明天做大的蛋糕,而忽視今天的沖突。管理實踐告訴我們:凡是過分強調明天的管理者,其實是對這個原則不清楚,因此只能迴避矛盾。可是誰都不比誰傻,博弈論清楚地證明:今天的蛋糕分不公平,明天的蛋糕不可能做大!因為,人心不齊,泰山難移。因此管理者必須從邏輯上真正理解這三者利益的正確順序,在面對沖突時才能理直氣壯,在日常決策時才不至於困惑。
比如,當員工增加福利和長工資的要求,同企業增加生產設備發生沖突時,誰的利益因該排在前面?按這個順序,企業擴大生產的利益應該放在第一位,否則,員工的長期就業一定會有問題。再比如:把員工利益排在股東利益之前就意味:當業務下降利潤受影響時,企業不應該輕易裁員,因為訓練有素的員工在業務復甦時不可能馬上得到補充;因此犧牲股東短期利益,保持員工穩定是符合把企業利益排在最前面的原則。看到此,股東肯定不滿意:我們是企業的所有者,憑什麼我們的利益放到最後?可是絕大部分股東往往忘記:股東在企業的真正角色是投資人,投資者自然要承擔最大風險,因為也享受最大的收益。這就是企業清盤時,投資者的利益放到所有相關者利益之後的原因;同理,企業賺錢了,股東有成為世界首富的可能。
說明這個排序原則的最典型例子是2006年正在發生的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破產案。過去幾年這個公司一直在破產邊緣徘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它是美國最工會化的航空空司,員工待遇一直保持同行中最高。為使企業重獲新生,管理者同工會一直在談判降低工資和裁員。可是直到真正進入破產保護,員工才明白:如果公司破產,他們不僅要丟掉工作,他們的投資也會化為烏有,原來員工中有很多人是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東!於是,2006年4月在破產法官面前,他們終於同意大規模降薪和裁員。這是什麼?這就是三者利益發生沖突的正確排序—公司利益必須放到員工之前,員工利益放在股東之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在日常處理三者利益沖突時,西北航空公司的員工能明智地妥協,盡量把企業利益放在員工和股東之前……
第四個原則:必須弱化周期性的財務考核對連續不斷的業務影響。
企業運作本來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但,人類發明了日歷和會計,對企業運作的考核就變成了一段段的——要看每月、每季和每年經營情況好與壞。可是會計的常識是:考核間隔越短,財務數字所反映的企業狀況就越不準。然而股東不信,誰投資了,都忍不住要經常看究竟是賺還是虧?於是,全世界股東,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股東,就逼著企業每月、每季和每年作預算和報賬;企業也就雇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的會計,為不懂行但有權的股東們作越來越復雜的賬。然而,讓股東們意想不到的是:這樣的做法恰恰無助於他們發財夢想的實現。因為按日歷的財務考核制度不僅加強了企業對短期的注意,還使企業不自覺地產生了為考核而做事的傾向。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企業一到年底,就打廣告:財政年底清貨大酬賓,或者,接近季末和年底時,刻意安排營運,比如:不必要的加班,休息或過度向零售商鋪貨,使生產量或銷售量符合當期的財務數字。一個更習以為常的做法是對部門和員工的考核和獎懲也以財務報告期為准。於是,本來應該自然流暢的企業營運,反而像開車時經常進行不必要的剎車和加油一樣斷續局促。可惜,這樣的行為已變成大多數企業的習慣,絕大多數的企業管理者們都情願投入到這場荒唐的剎車和啟動的比賽!
管理的常識是:考核什麼,人們就關注什麼。因此,面對企業必須要做的定期財務考核,優秀的管理者應時刻提醒自己:財務報告只是汽車儀表盤上的油耗和里程數字,開車時偶爾瞄一眼是應該的,但,目光總盯著它就會出事。因此,要保證企業運作流暢,就必須沖破財務考核周期的人為限制,要根據企業運作(具體行業,項目和產品周期)的需要和員工作為人的需要,而不是以財政考核的周期來安排和考核工作,比如:對員工的獎勵就不應該等到月底或年末,因為行為心理學的常識是:獎懲應該及時;還有千萬不要把年平均銷售額,年利潤率這樣的指標當真,因為客戶培育,產品開發,業務運作和市場狀況更多是自然的過程——有時快,有時慢;有時好,有時壞,財務的平均數字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意義!這就是為什麼優秀的企業更關心非財務指標的原因,因為往往是非財務指標能更早和更准確地反映出企業的健康狀況。
第五原則:績效評估的量化指標最多起一半作用,非量化指標至少要同量化指標一樣重要。
企業今天的工作(短期利益的戰術實施)可以量化的多,比如:產量,合格率,市場佔有率,銷售額,利潤等等;企業為明天做准備的工作(長期利益的戰略實施)不可量化的多,比如: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和人員培訓等等。因此,再也沒有什麼比貌似公平,過度關注量化考核指標的方法更能使企業短視!量化考核指標越多,權重越大,企業就越不顧長遠。當花大價錢請咨詢公司做出考核體系的管理者,正陶醉於各部門的工作從此可以量化衡量時,企業的注意力也就從明天轉到了今天。比如:今年銷售業績不僅沒有增長,由於新的競爭者加入反而有所下降,但銷售部組織了10個銷售小組去開發邊遠市場,已同經銷商建立了關系,但是新市場還沒有實質的貢獻。如果只以量化指標來決定銷售部門的獎金,就會准確無誤地向員工傳遞一個信息:不能盡快見效的努力不被欣賞,盡管在邊遠地區工作艱苦,銷售基礎工作也很扎實,但,獎金是跟著今年銷售指標發的!
因此,真正關心明天的企業,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管理者每次在決定使用一個量化考核指標時,都必須強制選用一個非量化指標,並且賦予它和量化指標同樣的權重,以強制平衡企業短期和長期利益。比如:考核現有市場佔有率的同時,就需要又對新市場和新產品開發工作的考核相伴:有沒有開發新產品?開發了幾個?試驗進行到什麼程度?市場測試如何?毫無疑問,定性指標比定量指標難以把握,正因為如此,許多思維懶惰的管理者就習慣以量化指標更公平為借口,把困難,但對明天極為重要的工作考核(大多數是定性的)忽略了。但這樣做的同時,也就把明天忽略了。任何好的戰略都不可能馬上反映在企業短期財務指標上,企業今天的優秀其實同現任管理者的關系不大——他們是躺在昨天正確戰略的慣性上。
因此,如果想成為優秀的少數,就必須做大多數視為艱難的事情——考核明天——考核非量化指標!這就需要管理者,要更努力和用心地了解業務的真實情況——數字反映不出來的問題!
第六個原則;人事政策原則必須以內部培養為主,外聘為輔。
盡管企業實踐不斷證明:不僅空降CEO成功率非常低,外聘專才也往往同企業相排斥。可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企業都面臨要從外邊找人的情況。然而,像所有慣常的不是優秀的道理一樣,人才移植不能解決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因為企業是個有機體,它的器官首先要匹配,這就是好人不是招聘來的,而是培訓出來的道理。
人的出生要10月懷胎,人的成長至少要10年一劍。企業不可能快速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而人的成長需要時間。企圖快速成功的企業往往都快速失敗。那種認為企業是一部標准化的機器,壞了零件,從外邊買一個換上就行的做法,是企業注重短期利益的另一個典型表現。
其實,所有企業都面臨人才短缺,人才短缺的真正原因在於企業要生存和發展的沖動。越是好的企業,越需要人才,因為發展速度快;越是壞的企業,也越需要人才,因為企業只有在好多管理者手中才能起死回生!
企業到了必須從外面找人才能應付今天的發展,是因為企業昨天沒有為今天培養這樣的人。因此要想長久和健康活下去的企業,就必須有自己的造血機能——能不斷創造企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制度。這種人事制度必須包括下面二個強制平衡原則:一、企業今天每從外面招一個人才,就必須有意識內部培養二個以上的人才,用這種二比一方式,保證企業內部提拔為主。二、為明天培訓人才必須成為各級管理者績效評估的強制項目——每個關鍵職位至少有兩個以上合格的繼位者 (如果沒有其他定性指標,這個指標的權重就應占總考核指標的50%)。
『捌』 股票自動化交易軟體哪個好
股票自動交易軟體,是一種新興的股票軟體,他可以幫助股票投資者按預設條件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交易。其交易概念為嚴格遵循股市運行規律,遵循股價波段走勢,自帶多種後市預期條件,結合設定者的投資經驗,嚴格執行投資人預設條件,條件達成時自動觸發交易。可有效實現博弈股市的必備工具等。
實戰股票自動交易軟體其實又叫程序化交易系統是指設計人員將交易策略的邏輯與參數在電腦程序運算後,並將交易策略系統化。
股票全自動交易軟體目前有通達信版、大智慧版和同花順、分析家版。一般的券商基本上是採用通達信的系統為主,交易軟體功能大同小異,一般的免費版看的東西基本上差不多,收費版能看到逐筆交易,免費版只能看到分筆交易。
「自動交易軟體」是搭配「下單軟體」來進行條件化、智能化、自動化的證券投資操作,能實現低買高賣、止盈止損、邏輯組合監視,總之就是幫助控制風險提高收益的一款軟體。這個概念首先是由昆明孔方兄公司提出,在「SNB股票自動交易伴侶軟體」中實現,目前受眾面廣支持者眾。
由於市面上大部分炒股軟體都是不能設置自動止盈止損和自動交易的,這給散戶朋友帶來很大不便。
這個工具能起一定的幫助。適用於所有通達信券商版本,也適用同花順的版本。
股票自動交易助手能做什麼?
一 基本止盈止損功能
二 下跌加倉和盈利加倉,解套模式
三 分批止盈止損
四 移動止損
五 內置十多種買入賣出條件單
六 預警自動買入賣出(飛狐,大智慧,金魔方,通達信)
七 股票池自動買入賣出(大智慧,通達信 )
八 高拋低吸交易策略
九 一鍵閃電下單,無縫集成到大智慧,通達信,飛狐的分析界面中。
十 支持大部分券商的融通融券自動下單
十一 可監控多個賬戶
十二 可顯示賬戶資金曲線變化
十三 高級用戶可在公式里實現任意交易策略
使用非常簡單,功能一點不少。全自動關聯幾乎所有券商的下單交易軟體。
『玖』 炒股軟體誰最好
有評分,供參考
同花順股票行情分析軟體
7.6分
大小: 13.63 MB
UP量化安全炒股衛士
2.0
8.4分
評論:1049條 大小: 791.2 KB
渤海財富終端
8.3分
評論:379條 大小: 23.97 MB
華泰證券網上證券交易分析系統
5.46
6.5分
支持帳戶綁定和動態口令的認證方式
評論:40條 大小: 24.74 MB
國信證券金太陽網上交易系統
6.3分
支持輸入創業版股票代碼查看創業版行情
評論:21條 大小: 15.24 MB
中國銀河證券海王星
2.46
5.7分
提供多界面自由切換、多種登陸模式
評論:34條 大小: 29.31 MB
招商證券智遠理財服務平台
2.38
評論:99條 大小: 28.89 MB
海通證券行情交易軟體安裝合集
6.5分
評論:20條 大小: 30.09 MB
中信證券至信版網上交易系統
8.19
6.3分
提供多界面自由切換,多種登陸模式
評論:17條 大小: 23.64 MB
中原證券集成版
5.78
6.9分
提供多帳戶登錄等交易服務功能
評論:17條 大小: 14.22 MB
中投證券超強版行情交易系統
6.88
7.5分
增加多個接入點,提高系統接入能力
評論:29條 大小: 23.4 MB
安信版行情交易客戶端
4.999
支持融資融券交易
評論:17條 大小: 14.64 MB
國泰君安銳智版
6.3分
突破傳統軟體模式,整合服務資源的新概念客戶端
評論:17條 大小: 19.97 MB
齊魯證券同花順
評論:16條 大小: 15.72 MB
平安證券e點通超強完整版
6.34
6.3分
評論:10條 大小: 16.33 MB
上證早知道(增強版)
3.2.84
8.1分
評論:64條 大小: 22.98 MB
國元證券領航網上證券交易系統
6.8分
分析功能強大
評論:2條 大小: 14.37 MB
民生證券通達信
6.5分
評論:20條 大小: 5.53 MB
興業證券優理寶2011版
5.3分
支持通訊密碼和動態口令,安全性能全面提升
評論:3條 大小: 8.96 MB
長城證券網上交易烽火版
6.22
6.5分
評論:2條 大小: 38.63 MB
東吳證券專業版7.75.49.01
6.4分
評論:3條 大小: 7.69 MB
同花順財通證券7.60.50
評論:3條 大小: 7.93 MB
湘財金禾金融終端
9.046
5.0分
評論:1條 大小: 20.96 MB
華福證券同花順
評論:10條 大小: 8.43 MB
聯訊網上交易高端版
6.4分
評論:2條 大小: 12.11 MB
中航證券至誠版網上交易系統
6.27
6.6分
評論:3條 大小: 15.31 MB
廣州證券網上行情專業版
5.74
6.6分
評論:2條 大小: 6.32 MB
同花順模擬炒股
8.10.44
7.0分
評論:15條 大小: 14.98 MB
新時代通達信獨立委託
4.8分
評論:3條 大小: 6.4 MB
嶺南創富網上交易服務系統
4.9分
評論:4條 大小: 16.43 MB
銀泰證券錢龍金典版
5.5分
評論:1條 大小: 11.87 MB
中郵證券合一版網上行情分析及交易系統
5.9分
評論:1條 大小: 10.28 MB
主升浪控盤系統
2.2分
評論:5條 大小: 9.33 MB
同信證券如意理財服務平台
4.2分
評論:0條 大小: 15.35 MB
金字塔決策交易系統
4.1分
評論:6條 大小: 22.34 MB
小錢庄證券投資理財軟體
7.6分
評論:8條 大小: 5.17 MB
新東風交易大師
0.5分
評論:1條 大小: 20.55 MB
SNB股票自動交易伴侶
2.1.4
7.5分
評論:45條 大小: 12.79 MB
小錢庄股票管理軟體
1.5.7.4
7.5分
評論:3條 大小: 3.83 MB
金指南股票自動交易助手
0.5分
評論:18條 大小: 3.92 MB
金色香江行情交易軟體
v1.10
5.4分
評論:0條 大小: 9.34 MB
A計劃股票自動交易系統
6.2015.3.28
1.3分
評論:7條 大小: 23.7 MB
小閃客自動交易專業版
1.9.0.1
3.3分
評論:5條 大小: 6.16 MB
機智股票自動交易軟體
0.5分
評論:3條 大小: 7.29 MB
迅投交易終端軟體1.0.1.144
6.6分
評論:14條 大小: 16.96 MB
益全股票交易助手
0.7分
評論:1條 大小: 13.96 MB
小閃客自動交易經典版
1.9.0.1
評論:19條 大小: 6.15 MB
小閃客融資融券版
1.9.0.1
4.9分
評論:5條 大小: 6.07 MB
福星在線多品種交易
7.02
2.6分
評論:3條 大小: 2.39 MB
『拾』 做股票配資為啥要交保證金_
一則「股票配資時為什麼要及時追加保證金? 」的問題,是受到了高度的關注,我來說下我的了解。為什麼要追加保證金呢?這是因為我們配資之後,如果股價跌到了你的強制平倉線,那麼你就會被強制平倉,你的錢就會清零,追加保證金之後可以降低你的強制平倉線。但是最好不要隨意的追加,因為你買入一隻股票並且配杠桿,但是股票仍然跌到了這么低的位置,你應該及時止損才對。一般人最好不要隨意配資,這會加速你的破產。下面說說詳細情況。
一.為什麼要追加保證金
比如說我有1萬塊錢,進行了1:1的配資,那我就相當2萬塊錢在用,如果我的2萬塊錢的持倉跌了差不多50%,那麼我的本金就會沒掉,這就是強制清倉。但是你如果追加了保證金,你的強制清倉線就會被降低,可能你需要跌更多才會被強制清倉。那麼如果股票的價格漲回去,你就有可能回本。但是如果股票的價格繼續下跌,你將會被清倉的更多。
二.不要隨意的追加
最好不要隨意的去,因為虧損而無腦去加倉。這就跟你下跌了之後去補倉是一樣的道理,你越補可能越虧,最後導致你在底部割肉。這個甚至沒有機會給你拿回來,甚至會直接導致你被強制平倉。
三.一般人不最好不要配資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穩定交易系統的普通人,那我建議你不要去搞股票的配資,最好股票都不要去做。向來有10個人裡面,只有一個能人能夠賺錢的說法,這個確實是這樣子的,甚至比例可能更高。不打算長期來做這個,甚至把它發展成為自己的主業,那麼最好不要做這個,就是買買基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