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股票交易制度的看法
❶ 我國股票交易制度
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和基金交易實行」T+1」的交易方式.
也就是說投資者當天買入的股票或基金不能在當天賣出,需待第二天進行交割過戶後方可賣出;投資者當天賣出的股票或基金,其資金需等到第二天才能提出。
T+1本質上是證券交易交收方式,使用的對象有A股、基金、債券、回購交易。指達成交易後,相應的證券交割與資金交收在成交日的下一個營業日(T+1日)完成。
拿A股來說,假定你T日買進A股1手,在T日的時候只是登記了這筆交易,那1手A股並沒有轉到帳戶上,所以不能在T日當天賣出。因此,在「T+1」日的時候這一手A股已經轉到了你的帳戶上了,所以你就可以選擇賣出了。
❷ 「股票發行交易制度」 對股價的影響
「股票發行交易制度」這只是一個政策制度,政策的完善對股市穩定發展有好處。對股價有什麼影響?股價是一個價格,影響股價是主要因素不是這些東西,而是某公司的基本面。
不知道你是不是問的某一個將上市的公司的股價?要是你問的是對整個股市的影響,那可能要說的更多了。
❸ 融資融券對我國的證券交易制度有何影響
一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將更多信息融入證券價格,可以為市場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過高和過低,可以通過融資的買入和融券的賣出促使股票價格趨於合理,有助於市場內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
二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資金和證券供求,增加市場的交易量,從而活躍證券市場,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三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變證券市場單邊式的方面,為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
四是;融資融券可以拓寬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的應用渠道,在實施轉流通後可以增加其他資金和證券融通配置方式,提高金融資產運用效率。
國家在美國以及周邊國家嚴令做空的氛圍下毅然出台融資融券是有著其深遠意義的。
國家的本意是給 機構一個避險對沖的工具 。
當機構預判股價有下跌的風險時候,從券商融得股票作為避險工具,類似於買了看跌期權。他實質上可以起到對沖穩定盈利的作用,而並不是希望機構「趁火打劫」一路暴做空來牟取暴利;此外政府也考慮到我國特殊的國情:「大小非解禁」!因此在行情逐漸走好,股指漸漸走高的時候,大小非一旦套現離場的話,那麼機構同樣可以利用融券進行避險,這樣不至於在和大小非交手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所以,國家此舉完全是按照上述思路利國利民的一項綜合考慮。
其實融資融券的一些主要法規最初已經在06年就已經下達了,當時已經具備了出台融資融券的各種硬體條件。但是由於當時牛市初顯威力,因此推出做空避險機制似乎必要性不大,因此國家就暫時沒有推出這個政策。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融資融券國家本意不是為了打壓或拉抬股市,更多的是從避險機制、對沖以及資本市場衍生工具的完善這個角度考慮的,而並不是從推出後要給股指帶來多少點的漲幅或者跌幅。
國家本意很好,但是依然需要法治監督
正如許多股民朋友所擔憂的那樣,融資融券如果監管不嚴就會偏離以上國家出台的實質和本意進而造成投機性操作嚴重。這一切都必須要有更為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監管等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才可以杜絕大家以及政府所不想看到的種種不良效應。經權威數據顯示:大部分新興資本市場在推出融資融券後散戶基本都很快被殺光。例如:韓國等。可見帶有高杠桿性質的衍生品在推出時一定要輔以嚴刑峻法,監管部門更要時刻注意對市場波動的風險監控,切實的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綜上所述:國家推出融資融券的本意大家要客觀的分析,不可隨波逐流的陷入網路「謾罵派」的陷阱。國家依然是人民的國家,出台每項政策一定是要考慮到人民的利益的。但是同時政府也要清楚任何高杠桿的衍生品一旦監管不當必將帶來難以想像的滅頂災難,例如現在讓美國頭疼的次貸衍生品危機等。因此把融資融券作為完善資本市場對沖避險的一環才是比較客觀的評判。
❹ 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對於股票交易實行的是什麼制度
T+1交易制度:當天買,第二天才能賣。
漲跌停板制度:普通股票每天最多漲跌幅是10%,st類(連續虧損)股票每天最多漲跌幅是5%。
❺ 關於股票交易的問題
我國實行的是T+1交易制度。第一天買的股票,只能在第二天才能賣。
第二天,你要賣的話,在開盤時間就可以賣出,在漲停的情況下很好賣。但跌停的情況下,你很難賣出。
❻ 求助 我國股票交易制度的演化
1990年12月19號開盤.漲跌副限制為5%,T+1
1990年12月27號-1月4日.漲跌幅為0.5%
1991年5月17日起.漲幅為1%.跌幅為0.5%
1992年2月18日起.漲跌副為5%
1992年5月21日.無限制漲跌副
1996年12月13日 滬深兩交易所發出通知,決定自16日起對在兩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和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價格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
2008年09月19日 改為單邊徵收 稅率保持1‰
2008年4月24日 從3‰調整為1‰
2007年5月30日 從1‰調整為3‰
2005年1月23日 從2‰調整為1‰
2001年11月16日 從4‰調整為2‰
1999年6月1日 B股交易印花稅降低為3‰
1998年6月12日 從5‰下調至4‰
1997年5月12日 從3‰上調至5‰
1992年6月12日 按3‰稅率繳納印花稅
1991年10月 深市調至3‰,滬市開始雙邊徵收3‰
1990年11月23日 深市對買方開征6‰印花稅
1990年6月28日 深市對賣方開征6‰印花稅股票。
2008年4月24日 由3‰調整為1‰
❼ 我國的股票市場為什麼是實行T+1交易制
因為中國市場別稱作政策市場,就是國家對股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而國家制定T+1是為了防止股票市場股價的過度投資,保持股票市場的穩定。
T+0交易曾在我國實行過,但因為它的投機性太大,所以,自1995年1月1日起,為了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防止過度投機,股市改為實行「T+1」交易制度,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同時,對資金仍然實行「T+0」,即當日回籠的資金馬上可以使用。
這些了解下就行了,新手入市為了保障以後在股市的盈利,前期先買幾本書學習一下,了解些股票的基本知識及操作程序,然後結合模擬炒股去練習,我那會用的牛股寶模擬,裡面大盤行情和實盤是同步的,知識也很全面,這樣學起來,會很有意義。祝你成功!
❽ 股票交易制度
中國是政策性的市場,市場價值規律只是附庸了。中國最牛的股神其實就是國務院總理。或許是句玩笑話吧。
言歸正傳,第一,對公司,個人的管理程度不夠。說是實名。真的是嗎?身份能真正確定嗎?被基金 老鼠。鑽空子。
第二。機構推薦就一定是對的嗎?一般推薦就跌吧。還有今年重倉地產的,該哭了吧。取消機構推薦。最多做個預測
第三,跟風太嚴重,一個交易所,所有大戶幾乎商量控股幾乎差不多。這樣很容易控制股票價格。這個幾乎每個營業廳都有這現象。一起拉。一起賣。
第四。外資肯資助,我們干什麼不敢吃?他們對賭中國人民幣升值。我們怎麼不先吃了。然後再少吐點給他們呢。他們幫我們投資有什麼不好呢?只要處理的好。為什麼怕我們吃虧?
第五。名嘴真的就強嗎?我看就是靠張嘴吧。我記得07年,那些在電視上的專家,會炒股嗎?記得有個人私底下回答說。我不炒股。炒股票干什麼,我這樣動動嘴錢就到手了。這些人就是誤導大家。與其全滅了 。讓大家輕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何必讓他們誤導。全關閉。
第五,開戶必上課,要不很多人好盲目。。。多宣傳啊。。現在的 很多還很盲目的。。
❾ 請問股票里的(T+1交易制度)究竟是什麼
比如說,你今天買了股票,不過今天不可以賣,必須是明天才可以賣。T是日期的意思,T+0就可以了打個比方吧,T是周二,那麼T+1就是周三。
❿ 股市T+0交易制度,散戶是好是壞呢您的看法是什麼
如果A股市場實施T+0交易制度的話,對散戶是有利的,利大於弊。
A股成交之初是以T+0交易制度的,但最終以保護中小投資為由,修改為T+1交易制度;隨著A股市場各項制度已經逐步完善起來,A股市場已經開始放開T+1交易制度,施行T+0交易日,這樣會對散戶更有利,主要理由有以下兩點。
理由一:因為T+1交易制度是一種不公平,不公正的交易制度,反而成為超大資金的收割利器,同時成為散戶交易的絆腳石,對散戶非常不利。
而A股市場只要有賺錢效應,只要與國際成熟股市接軌,對於散戶就是最有利的;當然目前管理層也是正在向T+0交易制度靠攏,尤其隨著注冊制出來後,科創板和創業板施行20%漲跌幅,北交所股票放寬到30%漲跌幅,只要什麼時候取消股票漲跌幅限制,A股同時也會施行T+0交易制度,相信很快會推行的。
總結起來,通過以上兩大理由已經足夠說明A股市場施行T+0交易制度更適合散戶,對散戶是最有利的,相信大部分散戶都是支持T+0交易制度的,支持T+0交易制度的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