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交易性金融
❶ 交易性金融資產知識要點
有關交易性金融資產知識要點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有關交易性金融資產知識要點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一、概念解讀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這是金融資產的第一類,不能和其他三類進行重分類。
二、會計處理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包括三個步驟:
(1)取得
(2)持有期間
(3)處置
具體簡述如下:
(1)取得時,分三種情況:
a.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b.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所支付價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的,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c.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所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投資收益。
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
應收股利/利息(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投資收益(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實際支付金額)
(2)持有期間: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現金股利和利息。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債券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時,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具體分錄如下:
(1)收到買價中包含的股利/利息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利息
(2)確認持有期間享有的股利/利息
借:應收股利/利息
貸: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利息
(3)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
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調整賬面余額(雙方向的調整)
a.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b.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處置時
企業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將處置時的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分步確認投資收益)
(1)按售價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2)按初始成本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借:(或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或借)投資收益
1)通常公司會把計劃短期內出售的債券、股票、基金、權證等金融資產,放進「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取得該項資產的公允價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成本。相關交易費用算當期損益,從當期利潤表裡扣除。注意,只是“計劃”,最終是否是短期內出售了,與此無關。但企業一旦決定放進該科目,就不允許轉換成其他科目了。
2)放進「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的投資,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利潤表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影響當期利潤。持有期間收到的股利或利息,計入投資收益,進入利潤表。企業利潤,一般要靠企業對外交易形成。沒有交易,而使利潤發生變化的情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導致的利潤變動;另一種是由於匯率波動,導致持有外匯的價值波動。
3)公允價值,指正常交易中,一項資產出售所能收到,或者一項負債所需支出的價格。挺復雜的,很多造假都跟它有關系。作為普通投資者,大致先記住:有活躍市場報價的投資,市價就是公允價值(如果不是異常的關聯交易,通常可以把上市公司的買價,就看作公允價值)。沒有活躍市場報價的投資,一般需要專業機構進行評估一個公允價值。
4)由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利潤或虧損,雖然算進了當期凈利潤,但稅務局是不認的。也就是說,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利潤,稅務局不向你收稅。虧損,稅務局也不允許你從利潤里減。只有等你賣出時,產生了利潤,稅務局才收稅(若是虧損,允許你當期其他利潤里抵扣)。稅務局和公司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不同政策,是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重要源頭。
;❷ 什麼是非交易性
非交易性指的是與交易活動無關或不涉及實際交易的行為或事項。
非交易性的概念解析:
在金融市場和經濟活動中,交易通常指的是一種雙方基於價值認同,通過貨幣或其他資產進行交換的行為。與此相對,非交易性則是不涉及實際資產交換的活動,其主要特點是不以盈利或買賣為目的,或者說,這些活動雖然在過程中可能伴隨有交易的發生,但其核心目的並不是為了完成交易。
非交易性的具體表現:
1. 信息分析與咨詢:例如,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會進行大量的信息收集與分析工作,這些活動屬於非交易性,因為它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投資環境,而不是直接進行買賣交易。
2. 市場研究與預測:市場研究機構對市場的調研和預測,也是非交易性的活動。這些活動旨在了解市場趨勢和潛在機會,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
3. 監管與合規性活動:金融機構的合規管理工作,如政策解讀、風險評估等,也屬於非交易性活動。這些活動是為了確保機構業務符合監管要求,維護市場秩序。
4. 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例如交易所的運營、支付系統的維護等,這些活動是市場交易的基礎設施,但不直接參與交易活動本身。它們為交易提供必要的環境和工具,但不涉及具體的買賣交易行為。這些活動的目標是保障交易的順利進行和市場效率的提升。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閱讀財經新聞、學習投資知識等非直接參與市場交易的行為也屬於非交易性活動。這些活動有助於投資者提升投資能力、了解市場動態,但本身並不構成實際的交易行為。
總之,非交易性是與實際交易行為相對的概念,涉及那些不以直接買賣為目的的活動和事項。這些活動雖然可能伴隨有交易的發生,但其核心目的並不在於完成交易本身。
❸ 《資產負債表科目專輯》「投資性資產」全面解讀
投資性資產是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多種不同的資產類型,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性房地產是最常見的幾類。下面我們來逐一解讀。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短期獲利而持有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其價值變動直接影響利潤表中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時也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來源。交易費用作為當期費用從利潤表中扣除。
持有至到期投資則主要指各類債券,採用攤余成本法計算,其中的實際利率以貼現利率計算。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潤來源於每年的利息收入與實際買入價格與面額差值的分攤,計入資產負債表的「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為攤余成本余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其每年的公允價值波動計入資本公積,不計入當期利潤。當資產最終賣出時,與買價的差額計入利潤表,稅費從利潤中扣除。
長期股權投資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計算方式。按成本法計算,風險較小,被投資公司的分紅影響利潤表;而權益法計算則與被投資公司共同承擔經營風險。
投資性房地產分為成本法和公允價值折演算法兩種計量方式。成本法下,需要按期計提折舊,當期租金計入利潤表的其他收入;公允價值法下,資產價值波動影響利潤表,但容易被用於操縱利潤。
理解投資性資產的關鍵在於分析不同資產的計量方式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對於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關注投資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的比例關系,而非理解復雜的會計術語。經營型企業的股價表現更依賴於主營業務的業績,而投資型企業的股價表現則更多地受到金融市場行情的影響。
在A股市場中,投資性房地產成為許多上市公司的熱門投資領域。以美凱龍為例,其投資性房地產價值在2019年三季度高達830億,占非流動資產的近80%,顯示了房地產投資在企業資產結構中的重要地位。其他如方大集團、雪人股份、傳化智聯、步步高等公司也投資性房地產價值佔比很高,甚至有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超過凈利潤,展現出其在經營策略上的獨特性。
❹ 交易性金融負債
交易性金融負債:精要解析與會計處理
交易性金融負債,是企業在短期獲利模式下為融資而產生的債務工具,如應付短期債券。其核算范圍需滿足以下條件:
- 負債的主要目的是短期持有並可能出售或回購。
- 負債作為企業短期投資組合管理的一部分,採用短期獲利策略。
- 負債是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價值可以准確計量。
當企業能夠通過指定消除或顯著減少會計錯配,或者根據正式書面文件的管理策略進行公允價值管理,且關鍵管理人員知情時,可以將其指定為交易性金融負債。
在會計科目設置上,交易性金融負債通常在"本金"和"公允價值變動"等明細科目下記錄,衍生金融負債則歸入"衍生工具"科目。
賬務處理關鍵步驟如下:
- 承擔負債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交易費用計入"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貸記"交易性金融負債(本金)"。
- 資產負債表日,利息借記"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的差異記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 處置時,按賬面余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負債",實際支付貸記相關科目,差額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案例一中,甲公司錯誤地將債券指定為交易性金融負債,因為其回購承諾不符合直接指定條件。正確的做法是根據管理策略和風險管理原則進行分類。
案例二詳細展示了信用評級變動對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的影響:信用風險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為8,905,470元,這需要根據相關規則進行會計處理。
雖然案例分析深入,但這里我們關注的是基礎會計處理,具體案例分析的深入解讀和專業判斷,建議咨詢財務專業人士以獲取最准確的指導。
以上是對交易性金融負債的簡要概述,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解讀或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建議咨詢財務顧問或查閱相關會計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