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資產哪個是垃圾桶

金融資產哪個是垃圾桶

發布時間: 2025-08-07 10:38:42

❶ 公共基礎設施是指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社會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時具有什麼特徵的

公共基礎設施由政府會計主體控制,旨在滿足社會公共需求,並具備以下特徵:
1. 特定用途:這些資產專門用於公共服務,確保滿足公眾的基本需求。
2. 一般不可移動:公共基礎設施通常固定位置,如道路、橋梁、公園等,不可輕易遷移。
3. 是有形資產系統或網路的組成部分:它們構成了一個有形的、相互關聯的網路或系統,如交通、水利或電網。
公共設施是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供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根據具體項目特點,它們可以分為多個類別:
1. 教育設施:提供學習環境的場所,如學校、圖書館。
2. 醫療衛生設施: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建築,如醫院、診所。
3. 文化娛樂設施:供公眾休閑、娛樂的場所,如劇院、博物館。
4. 交通設施:確保人員和物資流動的基礎設施,如道路、機場。
5. 體育設施:提供體育活動和健身的場所,如體育館、運動場。
6. 社會福利與保障設施:提供社會保障服務的設施,如養老院、救濟站。
7. 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設施:提供政府服務和社區支持的場所,如政府辦公室、社區中心。
8. 郵政電信設施:提供郵政和通信服務的設施,如郵局、電信局。
9. 商業金融服務設施:提供商業交易和金融服務的建築,如銀行、商場。
城市公共設施與農村公共設施有所不同。城市公共設施包括:
1. 污水處理系統:確保城市污水的處理和排放。
2. 垃圾處理系統:處理城市垃圾,維護環境清潔。
3. 道路和橋梁:連接城市各部分,促進交通流動。
4. 市政設施搶險維修:保障市政設施的正常運作和安全。
5. 廣場和路燈:提供公共集會和照明設施。
6. 防空設施和綠化:保障城市安全和提供綠色空間。
7. 風景名勝區和公園:供公眾休閑和旅遊的場所。
城市公共設施根據是否收費分為兩大類。公共設施的設計原則包括:
1. 易用性原則:確保設施易於使用,例如垃圾桶設計應防止垃圾溢出。
2. 安全性原則:考慮使用者在使用設施時的安全,如兒童游樂設施應符合安全標准。
3. 系統性原則:設施之間應相互協調,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如便利設施、健身設施的合理布局。
公共設施的用途包括:
1. 提升小區環境:通過綠化、清潔設施等,保持小區整潔美觀。
2. 聚集人氣:免費公共設施可吸引居民,提高小區物業價值。
3. 增強社區聯系:公共設施提供交流平台,促進社區居民間的互動。

❷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製造的虛假財務信息

一、虛擬資產,隱藏債務,以虛增所有者權益

2.識別方法

從主營業務收入與應收賬款關繫上分析是否存在「白條」利潤。該問題分析一是看本期應收賬款發生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應收賬款與主營業務收入及其利潤的增長比例。如果應收賬款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過大,或者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應收賬款卻以更大比例增長,或者收入和利潤下滑,而應收賬款卻大幅度增長,都說明公司實際經營資金流入不足,資金大量沉澱,白條利潤存在,如果這種狀況長期不得以改善,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甚至導致公司無法持續經營狀況發生。另外,在進行該問題分析時,要特別關注報表附註中應收賬款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從中分析有否通過關聯交易虛構收入和利潤現象。

三、巧鑽會計政策漏洞,人為調節資產或收益

1.常用手法

會計政策是公司編制財務報告時所採用的具體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實務,不同的會計政策能夠產生不同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在現有的以會計准則為企業會計規范的模式下,對某一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往往有很多的會計處理方法。比如管理者可以選擇在存貨發出計量時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還是個別計價法,廠房設備折舊時採用直線折舊法還是加速折舊法,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由於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對公司的財務報告有很大影響,從而為管理層操縱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提供了機會。公司往往藉助於多種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後果,其主要方式有:

(1)改變折舊政策。如通過延長折舊年限的方法,或者通過改變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如改加速折舊法為直線折舊法)等來降低當期折舊費用,以增加當期利潤,同時又可以高估資產的賬面價值。

(2)通過改變存貨的計價方法和六大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人為調節各期利潤和資產賬面凈值。

(3)通過改變壞賬准備的計提比率或計提范圍來降低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和應收賬款的可變現凈值。

(4)運用不恰當的股權投資方法,人為調節收益。根據會計准則規定,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如果採用權益法,當被投資企業出現虧損時,投資企業必須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損失。但一些公司卻相機致宜,對於虧損的被投資企業,應採用權益法核算卻採用了成本法,不確認投資損失。

(5)運用不當的借款費用核算方法。借款費用包括借款利息、匯兌損益以及相關的金融手續費。按制度規定借款費用根據其借款的用途可將其計入開辦費、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某些上市公司藉此人為調節借款費用,應計入費用的卻予以資本化,從而達到人為調節利潤之目的。例如2001年被中國證監會處以警告並罰款100萬元的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報中,以多計資本化利息,少計財務費用等手段虛增利潤3415.17萬元。

2.識別方法

從會計政策的改變分析公司是否人為調節利潤。該問題分析主要從會計報表附註中對公司採取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政策變更情況說明入手,看公司有否濫用會計政策,以達到人為調節利潤的目的。一方面,看公司是否通過改變會計政策以增加利潤,如改變折舊計算方法、改變主要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降低壞賬准備計提比例、減值准備計提比例或沖回減值准備等增加利潤的現象。另一方面,看公司是否利用國家會計政策變更的機會,集中處理歷史遺留的壞賬,造成上市公司業績的劇烈變化,看是否將超期的應收款不予轉銷,該提折舊的資產不提折舊等現象。

四、利用關聯交易人為調節利潤

1.常用手法

當上市公司為維護形象或達到增資配股目的需要增加利潤時,往往利用關聯交易來虛增利潤。其一,關聯購銷。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出售產品,價格高出正常公允市價,而且是掛賬銷售(應收賬款)。而大股東往往最終未將產品銷售出去,形成企業集團的內部利潤。其二,轉讓、置換和出售資產。如廣電股份1997年11月將6926萬元的土地以21926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15000萬元的收益,同年12月又將賬面凈資產為1454萬元的一家下屬公司整體產權以941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7960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僅此兩項交易就帶來了22960萬元的收益,占該年度利潤總額9733萬元的235.9%。若剔除這兩筆交易,該公司1997年度實際上虧損了13227萬元,是關聯交易的「魔力」掩蓋了廣電股份的巨虧。其三,資金往來。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無視法規規定,進行資金拆借,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數額巨大的資金,而上市公司則通過計收資金佔用費來粉飾會計報表。如2001年猴王集團,三九醫葯、美爾雅,st九州等上市公司因未及時披露大股東和關聯方佔用資金而遭譴責和懲罰。其四,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通過不良資產抵債,或以非公允價格進行非貨幣交易等手段為調節器,以達到虛增資產,少計負債,虛增利潤之目的。

2.識別方法

(1)從往來賬項變動情況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及其風險。此問題分析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從中分析是否存在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又計提資金佔用費形成歷年利潤的現象,該事實發生,會一方面虛增公司資產;另一方面虛增公司利潤,從而導致公司資金緊缺,營運能力下降。所以,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

(2)利用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及其與同行業對比,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利用財務報表資料進行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分析公司的償債能力;利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分析企業資本營運能力;運用營業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成本費用收益率等指標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將各項財務指標與同行業進行橫向數據的比較,分析公司在同行業中的狀況及業績,分析指標是否異常,藉以分析其業績的真實性。

(3)通過有關指標對比,判斷是否存在不確認或少確認費用以虛增利潤的現象。從借款額度與借款費用增長比例,判斷借款費用的處理是否存在隱匿、轉移現象;從銷售收入與銷售費用的增長,判斷是否存在少計銷售費用的現象。如果銷售收入成倍增加,但倉儲費、運輸費等卻分文沒有增加或增加的比例很小,按一般邏輯也能推出該公司有造假現象。

五、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

1.常用手法

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有兩種做法,一是利用報表項目進行掩飾,在會計報表項目中,以「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作為調節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飾,通常是對重大事項如訴訟、擔保事項等隱瞞或不及時披露。

2.識別方法

從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了解公司的未來發展實力。投資者在取得有關財務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時,應關注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如公司所在行業說明,公司面臨的機遇與風險說明,公司重點投資計劃說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說明,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說明,關聯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說明,企業合並、分立的說明等。這些說明事項有助於投資者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

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會計信息與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債權人的信貸決策、對企業經理人員的評價、對企業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評估、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等,都密切相關。因此,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狀況,不僅影響到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投資者、債權人等群體的經濟利益,而且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然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卻大量存在,其數量之多、危害之大令投資者震驚,其對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制約效應,已經顯現。因而,有效解決會計信息造假問題,已成為我國會計界、經濟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熱點內容
炒股軟體怎麼用形態選股 發布:2025-08-07 10:44:53 瀏覽:972
金融資產哪個是垃圾桶 發布:2025-08-07 10:38:42 瀏覽:296
股票交易助手設置要點 發布:2025-08-07 10:38:41 瀏覽:455
從股票交易的錢轉到銀行時間 發布:2025-08-07 10:23:29 瀏覽:565
非證券類私募基金投資有哪些 發布:2025-08-07 10:18:11 瀏覽:721
如何加快股權投資和業務布局 發布:2025-08-07 10:05:38 瀏覽:571
樓房裝修基金多少錢一平方 發布:2025-08-07 09:53:17 瀏覽:887
退市長油股票診斷 發布:2025-08-07 09:38:11 瀏覽:861
理財顧問怎麼做好 發布:2025-08-07 09:38:11 瀏覽:367
活期理財利息一般多少 發布:2025-08-07 09:33:31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