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提高理財專業素質

如何提高理財專業素質

發布時間: 2025-08-11 08:40:07

① 什麼樣的理財師,才是真正優秀的理財師

優秀理財師必備准則

作為一名理財師,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過硬的專業素質還是強大的投資能力?其實二者對於理財師而言,都很重要,但遠不是最重要的。過硬的專業能力是成為理財師的首要前提,強大的投資能力則能為你成為一名理財師錦上添花。

在此基礎上,想要成為一名卓越的理財師,你還需要做到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被用戶信任的理財師。那麼如何做才能培養自己良好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呢?

誠實守信

從上學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對於理財師而言,做到誠實守信同樣很重要,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理財產品的收益程度、風險大小等都要在客戶購買之前如實告知。試想一下,如果你為了提升自己的業績,將高收益高風險的產品賣給了風險承受能力並不高的用戶,前期風險小收益高的時候,客戶可能會有一些收益,等到風險變得尤其高的時候,客戶一下子虧了很多錢,客戶承受不住,這一次可能也不會說什麼,等到第二次有購買理財產品需求的時候,他還會再來找你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想要維持好自己的客戶源,理財師就必須做到誠實守信。

利他主義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如果我把只有自己知道的好方法教給別人了,別人是不是會變得比我更優秀?其實不然,理財師想要變得優秀,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把你會的方法教給別人,比如給同行們分享一些自己覺得能有效提高業績的知識點、幫助自己的朋友在理財投資中避免一些坑和陷阱,為其帶來收益等。

只有做到以上這些,你的同行和朋友才會願意和你打交道,並向你輸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形成互惠互利的一種狀態。優秀的理財師應該學會分享,在分享中大家一起討論,為彼此創造出一些新的價值。

保守秘密

理財師想要幫用戶做好財富管理工作,用戶就必須將自己的信息毫無保留的告知理財師,如果理財師不能做到保守秘密,客戶告知你的信息,你轉頭就告訴了別人,又如何讓別的用戶信任你呢?客戶不信任你,你就無法了解客戶最真實全面的信息,這就導致你無法為其定製最合理的理財方案。

所以,作為一名專業的理財師,保守客戶的秘密也是一項必備素質,只有這樣,你才能維護好老客戶、開拓新用戶,實現你作為理財師的最大價值。

配圖來源:Pexels

② 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財技能

做出什麼樣的理財決定,就會對應什麼樣的理財結果。如果你在生活中,保證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卻又能做到最節省;選定投資的目標准確而合適;投資組合完美而受益又大;付出最少得到的回報最大……,那麼你就是一個合格的理財高手,你也充分利用了自己,把自己這個財富最大化利用了。

可是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這不僅要看自己的聰明程度還要看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自己的心理素質等等因素。

首先就要學會更多地賺錢,對於一般的個人或者家庭來說,主要的收入來自於工資,工資是你房子、結婚、車子、孩子……的保證。沒有更多的錢,就沒有大投資的錢,所能拿出來的理財資金也很有限。如果自己能夠首先賺了足夠的錢,那麼你就會有更多的資本在投資上,就可以做更冒險的投資,得到更多的回報。

第二就是要學會更多的理財知識,理財的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方式裡面又存在著不同的方向,基本知識就像一個大學的課程。不了解自己的專業,不明白基礎知識怎麼去做理財?例如一個簡單的買保險,保險的種類,保險的手續,你需要的是哪種保險,買保險的時候你要注意什麼,面對推銷員的花言巧語你能不能夠理智地對待?很多的問題都是要考慮的。

再例如你想買股票,股票開戶的程序是什麼你知道嗎?K線圖是什麼意思,怎麼去分析你又知道嗎?怎麼在眾多的股票裡面挑選一個合適?這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理財不是簡單地把錢存在銀行就可以了,而是要運用知識與技巧科學分析,合理選擇。

股神巴菲特並不是一開始就會購買翻番十多倍的可口可樂股票。他最初的投資經歷和所有沒有取得成功的投資者一樣:打聽內幕消息,泡在交易所看走勢圖表和找小道消息。但是如果巴菲特一直這樣做下去,或許現在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散戶,或者早已破產。巴菲特始終沒有忘記向已成功人士求取真經。他先是跟隨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學習,後又向知名投資專家費雪求教,並且在好友芒格的幫助下,開始形成了自己投資風格,經過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終於成為一代投資大師和世界巨富。

第三就是認識自己的心理素質。明確自己的心理素質如何,能不能承受大的打擊與失敗,再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並且逐漸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簡單來說,要想把自己這個財富利用得更好,就要提高自己,讓自己可用的資源更多。

自己是自己的財富,如果自己都不存在了,那財富還怎麼存在呢?即使賺了很多的實際財富,又能有什麼作用呢?我們說過,理財就是要讓生活過得更好,生活更加幸福,快樂。當你的身體財富因為不恰當的賺錢而消耗過量的時候,再也不是幸福的生活了,這是和我們理財的原則相違背的。

看見過很多的人,隨意地墮落自己的靈魂,不好好想怎麼去提高自己或者家庭的生活質量,就知道享受,空耗父母給的智慧和身體。等到最後,信息跟不上時代了,身外錢財也沒有了,身體也不好了才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利用自己年輕的時候,這已經晚了。

還有一類人就是所謂的「工作狂」型的人物,就知道掙錢,從不知道休息是何物,也不知道生活質量是什麼,反正只要工作就是了,一天到晚都埋在文件裡面出不來,吃飯也沒有規律,周末也沒有休息。這樣的人,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健康。

現在,這樣的人到處都是,工作狂很容易就患上一大堆的毛病,不管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他們的健康總是得不到保證。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年輕的富翁擁有無數的金錢,有著高不可攀的地位,生活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由於積累財富的時候患上不可救治的毛病,雖然支付了昂貴的醫療費用,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保住人命。生命沒了,健康沒了,一切都沒有了,以前的財富都變成了肥皂沫。

有人形象地比喻過,假設你的金錢是一個零,友情是一個零,你的公司是一個零,你的家人是一個零……只剩下健康是最前面的一,那你將擁有全世界,擁有很多很多的財富。但是,假設這個健康不存在了,那麼你將擁有的就是一長串的零,沒有意義了。

不管是上面的哪一種,都對你是不利的,明白自己就是自己最大財富的人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充分利用自己來理財、來賺錢。他們會不斷地提升自己,最大化自己的個人財富,讓自己這個財富創造更多的實際財富。

同時,他們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就不會虧待自己,明白自己的存在才是最好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是這樣的意思。

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和條件,同時也要善待自己。

自己,一個公平存在的財富,每個人都擁有的財富,讓我們每個人都以健康、飽滿的狀態去尋找你身邊的財富吧。

③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財規劃師

隨著中國理財市場的升溫,理財規劃師這一職業也逐漸被很多人關注,各種理財規劃師的培訓認證體系也浮出水面,如美國的CFP、CWM;香港的RFP;中國的國家職業標准等。面對眾多的認證體系,對想要從事理財規劃師這一職業的個人來說就面臨一個選擇的問題。筆者認為無論選擇哪一個培訓認證體系,對個人的職業生涯來說都是有益的,系統地學習理財規劃的理念、知識和方法,對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都有積極的作用。但是,考取了理財規劃師的證書不代表你已成為一個合格的理財規劃師,也不代表你的客戶會接受你。你最終能否為客戶所認可,關鍵是你能否為客戶理出"財"來。
"財"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投資增值,如股票、房地、實業等;另一方面是"省出錢來",你要
幫助客戶合理管理現金流,合理安排消費支出,使客戶財務健康。做到後者相對容易,而前者實現起來較為困難。例如股票投資,股票投資是金融投資品種中最好的長期增值工具,但同樣面臨巨大的風險,你要指導客戶進行投資,你自己首先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你就要嘗試自己去做股票投資,沒嘗過梨子的人是不知道其中的滋味的,否則,你對客戶的"指導"也就是"蒼白"的,沒有實際意義的。再有,隨著中國產權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多的個人會成為公司的股東(私有化),指導客戶進行股權投資,也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否則你就無法成為客戶的顧問。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財規劃師,你就要不間斷地去學習,獲取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識,古人雲"
腹有詩書語自華",你只有成為一個在理財方面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規劃師,你才可能獲得客戶的信任。你面對的客戶,尤其是中高端的客戶,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廣博的見識,你要想讓他們信任你,你首先要說服他們,你要記住:他們自己可能對理財知之不夠,但他們通過與你交談,他們能判斷出你是否專業、你是否很"懂",如果他們認為你"素質"不夠,他們就會離你而去了。

理財規劃師是一個對個人知識、操作能力要求都很高的職業;是一個可以從事一生的職業;是一個人越老越值錢的職業;是一個令人嚮往的職業;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是一個不斷面臨挑戰的職業;是一個需要不斷戰勝自我的職業;如果你選擇了這一職業,就意味著你選擇了挑戰人生,挑戰自我。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財規劃師,你就要不斷地學習、實踐,不斷地完善自我,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腳下。

首先,要成為職業規劃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這些工作經驗需要在相關的工作領域進行相應的積累,例如:HR崗位、企業管理崗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崗位、心理咨詢服務領域、相關機構的職業咨詢領域等。同時也適宜學校的職業發展中心、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人事部門)、私營機構等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如職業教練、職業輔導人員、職業和勞動力市場信息資源的管理人、人力資源事業發展的協調者,人員招聘安置專家以及勞動力發展人員等人群。這些崗位可以為未來的職業規劃師提供豐富的工作經歷。

在工作經驗方面的要求,是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規劃師的人士所必備的,因為從事過相關的工作,一方面能更好地與被咨詢者進行交流,理解被咨詢者的心理狀況;另一方面,由於曾經在一些相關領域工作,會關注於這一方面的最新知識和市場動態,這就增強了對職業規劃知識的上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在上面提到的王先生,很明顯在工作經驗上具有符合成為職業規劃師的經歷,他具有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會在他從事職業規劃師工作時擁有比別人更強的優勢。

其次,要成為職業規劃師,在學習經歷上也有一定的要求,這牽涉到在進行職業規劃師培訓的時候,所需要的學時的不同。對於不同專業來說,盡管職業規劃師可以由跨專業的人士來進修並取得職業資格,但不可否認,那些擁有心理學等專業的人士比其他專業的會更容易在專業上適應這個行業。
再次,在具有專業知識的同時,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規劃師,還需要在自身涉獵的領域上有所擴展,也就是能夠擁有廣闊的知識面以及不斷學習的能力。職業規劃師的職業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要在工作中不斷與各方面的人保持接觸,這就需要咨詢師擁有極強的學習和領悟能力,就能在交談中迅速地把握某一特定行業的規律,為被咨詢者提供更為詳盡具體的建議。
需要學習的內容: 在理財規劃實際工作中,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目標在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八個具體規劃當中體現,集中表現為以下八個方面:
1.必要的資產流動性。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所以理財規劃師在現金規劃中既要保證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又要考慮現金的持有成本,通過現金規劃使短期需求可用手頭現金來滿足,
預期的現金支出通過各種儲蓄活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2.合理的消費支出。個人理財目標的首要目的並非個人價值最大化,而是使個人財務狀況穩健合理。在實際生活中,減少個人開支有時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通過消費支出規劃,使個人消費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
3.實現教育期望。教育為人生之本,時代變遷,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教育費用持續上升,教育開支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客戶需要及早對教育費用進行規劃,通過合理的財務計
劃,確保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備的風險保障。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

5.合理的納稅安排。納稅是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理財規劃師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
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理財規劃師可以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
財務自由的層次。

7.安享晚年。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8.合意的財產分配與傳承。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迴避的部分,理財規劃師要盡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客戶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世代際相傳。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渡,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融體制也在進行著深入的變革。期間,住房、醫療、教育以及養老等社會福利制度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使得普通老百姓對於金融理財服務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復雜。然而,我國的金融理財業起步較晚,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也參差不齊。誠然,我們也引入了諸如CFP國際金融理財師這樣一些培訓認證體系,培養了大量的持證人員,但是,如何讓這些「洋為中用」的東西真正的實現本土化,如何讓我們的理財師真正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理財師呢?

一、理財師的角色定位 對於理財師的角色的理解,正確的應當是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 專業人士。然而,受近年來金融機構以產品銷售為理財模式的影響,讓社會大眾對於理財師的理解,難免有些管中窺豹,只一見斑:如果和銀行打交道,那麼理財師就是賣理財產品的;如果和保險公司打交道,那麼理財師就是賣保險的;如果和私募打交道,那麼理財師就是搞投資的。久而久之,在社會大眾的眼中,理財師不過就是一推銷金融產品的銷售人員罷了。

這樣講的話,讓很多理財師難免覺得心理委屈:單位給工作的定位就是銷售人員,乾的事就是賣金融產品,薪酬所得也是按銷售業績分成。其實這不是理財師的錯,也不是用人單位的錯,而是以產品為導向和以服務為導向的兩種理財模式造成了理財師角色定位的偏差。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理財的盈利模式上作出根本的改變,讓用人單位和理財師的收入將不僅限於金融產品的傭金;另一方面,理財師也應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讓客戶願意為你提供的理財服務和咨詢付費,並感受到其中的價值。

二、專業才能成就卓越 如上所言,金融理財是一種專業化的金融服務,理財師的定位又 是一名專業人士,所以無論是對用人單位還是客戶而言,對理財師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理財師,相應的知識結構儲備是必須具備的。但是若想真正獲得成功,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財師,除知識結構儲備外,溝通能力和實務技能也必不可少。

在知識結構方面,理財師需要學習並理解與金融理財相關的各個門類的知識,包括金融理財原理和基礎知識、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投資規劃、員工福利、稅務籌劃、退休規劃等。在溝通能力方面,要著重訓練自己表達能力、聆聽和提問的技巧、識別肢體語言的能力以及識別客戶性格行為特徵的能力。在客戶理財計劃的實施階段,所有的計劃最終需落腳於金融工具,因此,熟練掌握一些理財工具能夠使你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 客戶,客戶,還是客戶 作為理財師,無論你是身在銀行、基金、保險或其他任何金融機構,客戶永遠是你業績的來源,而優質客戶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且各家金融機構都會爭相拉攏,因此如何更好的拓展和維系客戶,就顯得尤為重要。有的理財師容易沉迷於理財策略的研究和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客戶拓展的重要性,這就好比你空有一身好我武藝,卻不能為自己搭建一個施展的平台,到頭來只能平添許多惆悵罷了。

理財師雖然是作為專業人士,但是客戶的拓展仍然應視為其首要重任。在這兒我列舉兩個目前
具有代表性的客戶拓展方法,以供參考:

第一是以花旗等外資銀行為代表的准客戶名單法,即通過向第三方公司購買准客戶名單來發掘
和拓展優質客戶的方法(如購買豪車、別墅、高檔公寓等名單)。

第二是以興業等股份制銀行為代表的宣傳單法,即通過各種渠道將印有產品信息和聯系方式等資訊的宣傳單傳遞到准客戶手中來發掘客戶的方法。
四、持續的金融理財服務

一名優秀的理財師其大部分業績貢獻來源於為老客戶提供持續金融理財服務,同客戶拓展初期相比,持續金融理財服務投入的工作量要小,但業績的貢獻卻更大。

根據客戶情況及市場的變化,可以以定期或不定期為客戶提供以下一些持續性的金融理財服務:定期檢測財務規劃的執行情況、定期的市場分析報告、不定期的市場熱點解讀、年度理財規劃調整等。

④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金融理財師

具備這些,你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理財師

對於高凈值人群而言,做好財富管理顯得愈發重要。在這種大趨勢下,對於在理財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理財師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幫助用戶做好家庭資產的配置,才能真正實現用戶的財務目標呢?

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

「術業有專攻」,想要成為理財師,首先你得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最基礎的就是考取相關證書,如理財規劃師、金融理財師、證券等行業的相關證書,只有擁有了這類證書之後,你才有了踏進理財師這一行業的「敲門磚」。

當然,當你有了證書之後,並不意味著你就是理財師了,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理財師,必要的實操才是關鍵。只有真正進入到金融市場裡面摸爬滾打、不斷學習,才能更加快速地提高你在面對不同用戶時的應變能力,進而提升你的專業素養。

良好的職業道德

用戶想要做財富管理,必然會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想法都告知給理財師,作為理財師而言,必須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於客戶告知的相關信息都要做到概不外泄,不能利用客戶對自己的信任為自己謀私利。

雖然利益面前經受住誘惑很難,但如果我們只關注自己的業績考核,完全忽視用戶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向其推薦一些並不合適的產品,久而久之,我們和用戶之間的「距離」就變遠了。

精準的宣傳和營銷能力

想要用戶買我們的產品,首先得學會營銷,讓用戶先產生興趣。互聯網時代,理財師可以藉助多種渠道和平台,向目標用戶推廣我們的產品。如利用科發布文章的自媒體平台和當下用戶更青睞的短視頻平台,把自己的觀點更為廣泛的傳播給更多用戶。

始終保持學習

對於我們的用戶尤其是高凈值用戶而言,他們本身對理財投資市場就比較關注,除了關注市場動態之外,他們私下也會閱讀很多專業書籍來豐富自己。作為理財師,我們更應該保持學習,不斷更新自己對於行業的認知,以提高自己的專業度。試想一下,如果客戶想要與你探討某一業務,你作為理財師卻接不上話,只留下客戶自己在那侃侃而談,可想而知,你的專業度在用戶面前將大打折扣。

優秀的表達能力

作為一名理財師,除了要有一定的專業度,還要「能說會道」,通過條理清晰的邏輯讓客戶能真正聽懂你所傳達的理財觀念和方法,如果你說了半天,客戶聽得卻是雲里霧里,你就有必要好好練練,提高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了。

配圖來源:Pexels

⑤ 理財技巧有哪些 適合新手的5種理財技巧

適合新手的5種理財技巧如下:

  1. 習慣去記賬

    • 記錄開銷:每天的開銷都應該登記起來,以便了解自己的消費情況。
    • 設定預算:對每天的開銷做一定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 發現問題:如果發現某項開銷超標,及時進行調整,改掉不良消費習慣。
  2. 制定存錢計劃

    • 強制儲蓄:每月一發工資,就強制自己將一定資金存儲起來。
    • 銀行存儲:存儲的資金最好放在銀行中,既安全又有一定的利息收入。
    • 獎勵機制:當存儲金額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用部分資金來獎勵自己,增加存錢的動力。
  3. 合理使用資金

    • 理性消費:對自己的資金使用要合理,區分必要消費和非必要消費。
    • 平衡收支:既不能肆意揮霍,也不能過於吝嗇,以免影響人脈圈和生活質量。
    • 人情世故:在一些必要的人情世故上,要適當承擔費用。
  4. 資金用於投資

    • 低風險投資:新手最好追求低風險的投資,雖然收益較低,但有一定的保障。
    • 謹慎投資:不要盲目因他人的推薦而購買高風險產品,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
    • 多元投資:可以考慮將資金分散投資到多個領域或產品,以降低風險。
  5. 多投資自己

    • 學習理財知識:通過投資自己,學習理財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
    • 積累經驗: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了解投資方面的技巧,為未來的投資打下基礎。
    • 提升自我:投資自己不僅可以提高理財能力,還可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競爭力。

總之,理財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新手不斷學習和實踐。通過以上五種理財技巧,新手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財體系,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同時也要注意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⑥ 大學生如何理財及理財培養

現在大學生的理財願望十分強烈,對理財知識的學習也興趣濃烈,但對於究竟該如何理財,多數人仍是懵懵懂懂。即使是一些財經社團的骨幹,也管不好手中每月幾百元的生活費。所以,筆者認為大學生理財必須著眼於自身的理財項目,拓寬實踐途徑,培養理財素質。

首先,要用好助學貸款

現在,很多家庭困難的大學生,都面臨申請助學貸款的問題。據浦發銀行長沙分行有關人士介紹,助學貸款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國家助學貸款,對經濟確實困難的學生,經學校和銀行等部門的審批,政府給予貼息貸款。貸款利率比市場利率更優惠,這樣既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又可以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不過要記得按約定償還,因為是否守信履約,將被收錄進個人信用檔案,如果信用記錄好,這還會為大學生日後走進社會積累一定的信用資源。另一種是商業性助學貸款,由家長提出申請,只要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就可獲得貸款。因此,用好助學貸款是大學生理財的重要實踐之一。

其次,要搞好開源節流

大學生從走進大學校門開始,就面臨日常理財的問題。其中,生活費的管理是開源節流的關鍵。浦發銀行行長史紅松建議,大學生不妨從記賬開始,並經常檢查刪減那些不必要的支出,這樣有利於收支平衡,搞好節流。特別是大學生開始與銀行打交道,了解最基本的金融常識,掌握了日常開戶、查詢、存取款、轉賬及網銀等相關業務。如何利用銀行業務使生活費在存儲中增值,規劃就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是開源項目之一。同時,搞好勤工儉學,也是目前最常見的大學生「開源」方式。在實踐中,大學生配合老師做研究、家教、到公司或企業兼職打工等等,都能幫助大學生增加收入。浦發銀行長沙分行理財師史紅松表示,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無論家境好壞,大學生都要想辦法找到增加收入的渠道,這樣既可減輕家庭壓力,又能豐富自身的理財實踐。據調查,美國約有 56%的大學生有較為穩定的兼職工作,曾經或打算兼職的同學超過了 90%。史紅松指出,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所需成本相對較低,社會一些工作通常也需要大學生的參與,例如浦發銀行長沙分行就經常在省會大學校園專門招聘大學實習團隊,讓他們帶薪協助做營銷服務工作。大學生找一份合適的校外兼職,為日後的消費打基礎,這也是大學生理財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第三,要掌握理財方法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由於所受的教育、校園環境以及年齡的特殊心理特徵,使他們具有自己特有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如何為自己的消費行為理財是大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可是大學生在理財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理財能力薄弱,理財知識匱乏,針對這些問題,大學生要從自身努力,掌握理財技能。這里,結合大學生理財實踐,總結了九種大學生理財方法:

1.利用簡單的會計方法來理財:學會記帳和編制預算這是控制消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實記帳並不難,只要你保留所有的收支單據,抽空整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況,從而對症下葯。大學生們應該給自己做一份月現金流量表,看看自己的每月支出與收入是否平衡,支出方面主要包括:飯費、電話費、交通費、衣服等相關開支,收入方面主要包括:父母的資助、兼職收入和相關稿酬等。科學的理財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收入大於支出,每月略有盈餘,或者個別月份出現負收入,但年終總體上要保持月現金流量表是正數。

2.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費原則:學生時代吃要營養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簡單實用,行要省錢方便。有的大學生討厭食堂的飯菜,動不動就吆五喝六去小餐館撮一頓;有的大學生討厭住集體宿舍,去外面租房。這些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筆非常昂貴的額外開支,最好還是悠著點。

3.從小事做起:生活中有很多小開支,這里幾元,那裡幾塊,看似不起眼,但積少成多就是一個大數目。集體生活中也許有些同學不太重視一些細微的地方,作為舍友就應該互相提醒,比如出門關燈、節約用水等,全宿舍同學一起來遵守和監督,使大家從學生時代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個人都能因此而受益終生。

4.要保證良好的資產流動和富餘的支付能力:現金為「王」,沒有必要的現金支付能力,常常會使自己陷入一種走投無路的境地,特別是遇到意外事件時,手持必要現金的重要性就更加體現出來。

5.理財應從改變習慣開始,把錢存入銀行:目前活期存款的收益只有 0.72%,稅後只有 0.56%。如果了解銀行的 1日通知存款和 7日通知存款產品,改變存款習慣,選擇提前 1天或者提前 7天通知銀行取款,收益將會達到 1.08%或者 1.62%(稅前 ),盡管總體收益不會太高,但仍能從中受益。

6.享受教育儲蓄的優惠政策:最高額度是 2萬元,利息收入是免 20%利息稅的。完全可以利用這樣的優惠政策,每年把下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放到教育儲蓄裡面,可以多出不少收益。

7.少量投入證券等高風險投資:可藉此「投石問路」,資金來源可從兼職所和父母贊助兩方面獲得,盡管大學生做投資具有一定風險,但作為一種嘗試,能為今後的個人理財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現在國內的證券市場投資門檻已經很低了,只要能夠有買 100股的錢就可以投資證券市場。目前大多數的股票價格都只有 2-3元,也就是說,只要有 200—300元,就可以玩轉大多數股票,即使賠錢也不會損失太大。

8.未雨綢繆是正道:大學生一般都有公費醫療,但是大部分學校的公費醫療都給學生報銷 70%大學生的日常活動非常多,如各種體育運動、外出遊玩,所以潛在意外風險很大。建議大學生們為自己上一份意外傷害險和意外醫療險,作為公費醫療的補充,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得到一些補助。而且意外險的費用很低,每年保費只有一百元左右,幾十塊錢的保費就可以保一萬塊錢的額度,只是一點點零花錢,就可以保一年的平安。

9.大學生應合理使用信用卡:因為大學生控制自己消費的能力較差,一不留神,信用卡就會透支,由於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一般不易及時還款,可能造成沒有必要的利息損失,甚至出現巨額透支,造成財務危機。所以建議大學生要合理使用信用卡。

第四,要注重培養財商

有專家指出,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除了勤工儉學之外,大學生應該進一步學習投資,這是培養財商的重要途徑。目前,很多大學生以為投資就是買股票、買基金或者炒匯,這其實是誤解。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大學生對金融知識了解太少,不懂得利用金融工具。因此,大學生必須了解投資市場,為今後步入社會後的個人理財積累一定的經驗。專家認為,大學生培養財商分為三個層次:初級階段以培養財務規劃的意識為目標,可以從堅持記賬和控制消費支出等入手,學會對錢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中級階段則通過對理財知識的學習,了解各類理財產品的特點,熟悉各種投資渠道,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模擬操作以積累經驗;高級階段則是適當進行投資,無論是股票、基金、外匯,都可以從實踐中摸索投資門道。因此,學校首先應當提供理財教育:

(1)學校應當為所有專業的學生在大學一年級時開設《財務管理》課程,作為其選修課程。

(2)學校可以不定期請有關金融行業的專家給學生作有關的講座,介紹一些最新的金融產品及其在理財活動中的應用,介紹一些先進的理財理念、理財方法,使學生能夠有機會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使學生在學生時代及走向社會的理財活動能夠與時代同步。

(3)學生管理部門也可以從學生中挑選一些個人理財搞得比較好的同學給其他同學傳授理財經驗和心得體會,或者找一些相反的案例,吸取失敗的教訓使其他同學避免犯相同的錯誤。

⑦ 成為個人理財師該怎麼努力

成為個人理財師該怎麼努力?很多人都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個人理財師,不但可以給自己理財,而且還可以幫別人理財,一方面自己會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會有不菲的收入,社會地位也會比較高,那麼對於理財小白來說,成為一個理財師需要怎麼准備並一步步實現呢?三益寶小編請教了公司的理財師小姐姐,她給出了一些建議,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說一下。

獲取理財師的資格認證。

學習理財師必備素質。

道德品質。無論是銷售理財產品還是協助客戶進行理財方案的規劃,對於理財師的道德品質都有著至高的要求。一個靠欺騙誤導客戶來達成業務目標的不誠信理財師,職業之路是很難展開的。每年因為誤導銷售而遭到客戶投訴的理財師比比皆是,這完全是自毀前途。

專業知識。理財師需要非常專業的理財知識,並且需不斷進修和深化。AFP 資格認證對於理財師來說,應該是基本門檻。CFP 資格認證對於理財師來說是一個需要爭取達到的階段。當然,除了這兩個基本證書外,理財師還需要掌握基金、證券、保險(放心保)、期貨、稅務等多個領域的基礎知識,獲取一些基本的從業資格證書。對投資特別感興趣的理財師,還可以考慮去考CFA 專業證書繼續進修。

理財經驗。考證容易,經驗積累難。理財經驗不僅包括對各種投資工具的投資研究經驗,還包括對客戶實際財務情況的判斷、規劃、分析、指導經驗,甚至還包括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判斷。一名優秀的金融理財師,一定是多領域均有涉及,經驗豐富的專家,而經驗只能隨著其職場發展逐步積累。

客戶資源。既然要理財,就涉及到客戶資源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客戶資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理財師職業道路上升的速度。理財師的工作,就是一個不斷和客戶打交道的過程,包括新客戶的開拓和老客戶的維護。客戶資源的優劣,更影響到所在金融機構對理財師的評價和職業上升的空間。

看了這些么多,你一定覺得「成為個人理財師該怎麼努力?」是個大大的工程吧,不過小編說的是,有付出就會有收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是永遠不會有錯的。我們三益寶的網站上有很多理財的知識點,平時也可以多看看。早一點努力,早一點成為心中想成為的那個人。

熱點內容
如何選基金好還是自選好 發布:2025-10-20 08:28:25 瀏覽:418
股票股利會影響股票價格嗎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477
期貨鎳的一個點是多少 發布:2025-10-20 08:11:46 瀏覽:386
理財通定期收益怎麼算 發布:2025-10-20 08:04:13 瀏覽:782
如何解決股市身份被冒用的問題 發布:2025-10-20 08:00:25 瀏覽:412
股市最高的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10-20 08:00:23 瀏覽:767
多少基金公司持有寧德時代 發布:2025-10-20 07:44:38 瀏覽:744
如何理解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科普 發布:2025-10-20 07:36:49 瀏覽:443
哪些基金沒有c類 發布:2025-10-20 07:31:13 瀏覽:159
銀行如何判定錢流入股市 發布:2025-10-20 06:51:50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