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金融的好處
A. 一張圖看懂中國金融體系(一)金融主體
一張圖看懂中國金融體系(一)金融主體
中國金融體系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涉及多個金融主體及其相互之間的交互作用。以下是對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金融主體的詳細解析:
1. 企業
- 目標:盈利
- 功能:創造價值,通過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來滿足社會需求。
- 金融活動:
創立階段:通常需要融資,如向商業銀行貸款,以啟動企業運營。
生產階段:可能涉及企業間的信用借貸,如預付款和賒銷。
盈利分配:凈利潤在扣除稅費、工資、利息等後,可用於再投資、發放股利或發展副業。
2. 居民
- 目標:資產增值和時間上的合理分配
- 功能:提供勞動力、資本和需求給企業和金融機構。
- 金融活動:
收入來源: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如利息)。
支出分配:消費和投資。消費為企業提供需求,投資則通過金融機構實現。
投資方式:包括股票、基金、銀行存款、房地產、保險和教育等。
3. 金融機構
- 目標:盈利
- 功能:提供各類金融服務,促進資金融通。
- 分類:
商業銀行:提供存貸款服務,減少借貸雙方的交易成本,並從中獲利。
非銀機構:
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交易和提供金融服務。
基金公司:管理投資者的資金池,進行理財管理。
保險公司:提供保險服務,以分擔風險和預防意外。
4. 國家
- 目標:借錢(通過發行國債)
- 功能:提供無風險國債和資本市場定價基礎。
- 金融活動:
財政收入與支出:稅收是主要收入來源,支出則用於解決市場外部性和促進社會公平。
國債發行: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發行國債來彌補財政赤字。
國債作用:作為無風險資產,為市場提供定價基礎。
5. 金融監管
- 目標:宏觀審慎、金融穩定和保護弱勢群體
- 功能:確保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防範系統性風險。
- 監管內容:
宏觀審慎:在宏觀層面上對金融體系進行監管,以防範系統性風險。
保護弱勢群體:如中小微企業,確保它們能夠獲得必要的金融支持。
維護競爭格局:確保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競爭。
總結
金融體系的本質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通過信用、杠桿和風險的管理,為實體經濟服務。在中國金融體系中,企業、居民、金融機構、國家和金融監管共同構成了金融市場的主體,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共同推動著中國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以下是一張簡化的圖示,幫助理解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金融主體及其關系:
(註:圖示為簡化版,僅用於幫助理解金融主體之間的關系,不代表實際金融體系的全部細節。)
B. 如何看懂互聯網金融模式
目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相關APP多入牛毛。我們今天想談談綜合性的金融平台類產品。幾句話看懂互聯網金融模式。
所謂移動金融的平台型產品,是指囊括了移動支付,多消費場景,理財產品,信貸產品,綜合資產管理,智能化投顧等多金融產品形態的聚合龐大體。我們也稱為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泛生態容器。
市面上,類似產品有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金融,網路錢包,壹錢包等。
首先我們從產品層面開始和大家聊起。
綜合看,每一個金融公司都有完整的產品分層框架和底層基礎架構。每一個模塊都有完整的團隊進行支撐,不同的模塊對產品經理的要求也差別很大。
大概歸納為如上圖示。
不同類型用戶的定義屬性和運營達成模型
產品的好壞最終還是會反應在用戶數據身上,所以了解不同階段給不同用戶帶來的價值和訴求點,針對性的提供合適的服務和產品是一種完整的閉環思考模式。我們從這個角度和大家聊下用戶的分類和對應不同消費及金融產品的業務特性和運營策略。
用戶分為4類:
基用戶,支付消費用戶,理財用戶,信貸用戶幾大類。每類用戶都多多少少有些重疊的行為。互相轉換共享流量,引導用戶習慣和產生黏性交叉是每個平台都在積極思考的問題。
1 基用戶:我們也稱為全新帳戶,指沒有綁定銀行卡的用戶。對於此類用戶的轉化是最難的第一步。
2 支付消費用戶:對於綁過卡的用戶,在平台完成一筆支付或消費後,即成為新到老的轉化。此步在行業內稱為綁卡量,對外宣稱的用戶數也多以此數據為准。類似用戶在銀行的開卡量,每個銀行都有對應的完成指標。公司對此用戶的營銷投入也比較看重。市面上看到的支付平台的返利較大金額的營銷活動也多為提升綁卡量而設計。業內成為拉新。
3 理財用戶:用戶對於理財的需求和平台的選擇十分慎重,此人可能是忠實的支付或者消費用戶,但是就是沒有買過理財。如何產生信任並產生第一次的愉快順暢的收益提現的快感很關鍵。
4 信貸用戶:此用戶群目前更為獨立,基本獲客渠道來自線上和線下。線上類似產品有白條,借唄,花唄,花漾卡等,線上審批線上使用,多依賴平台的自有場景進行資金消耗服務,如淘寶,京東商城等消費渠道。線下產品多集中在行業垂類貸款,如教育分期貸款,裝修貸款等。屬於專項信貸品質,依賴機構合作和機構線下推薦,使用和申請也集中在線下完成,線上APP只做為入口承載授信和還款的服務流程。這類用戶很低頻,每月只有一次還款行為。挖掘信貸行為外的消費和延展需求是留住促活的根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