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改變南北戰爭的例子
㈠ 求歷史上經典的金融戰爭
我只想說,這都不是絕對的,寫貨幣戰爭的作者,並非能預知未來!這單方面可以說是作者的片面觀點! 1.貨幣穩定和貨幣主權,不能完全理解為只能二選一,不能一棒摧死!現在看來,或許這個定理是正確的,因為他是以美國的觀點來反映中國貨幣!美國是沒做到,二者結合!美國貨幣是得到了主權貨幣的稱號,但是他們的貨幣並不穩定!可是中國呢!不一定,這和很多方面有有關系!國家,文化,人民!這只能說,在中國貨幣走向主權的路上才能反映出這個定理是否正確!中國在其他金融學者的以前對中國的判斷上,和定理上,有很多都超越了!都是超呼預期的!所以我覺得貨幣戰爭這書的想法是新奇的,作者也有很多理論和預期正確的,但是也有很多觀點是片面的,或許現在認為是對的,但是等時間的推移,或許這個判斷並不正確!因為未來是一個不可預料的時間! 2.對於任何外匯長期看了都會對黃金貶值!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也並不是一定的! 這可以人為干預!我為什麼這么說,只叫一個國家能做試驗,我保證,這個國家的外匯對黃金長期看是升值的!呵呵!那麼我闡述下這句話的意思! 為什麼說外匯長期看了都會對黃金貶值呢,那麼我們就要看這兩個的本質!首先外匯,就是別國貨幣,只是一張紙頭,他們想多發就多發!自然,每個國家的貨幣流動性肯定是越來越多的,不會越來越少~那麼黃金的本質呢,是礦物,是稀缺資源!這也可以用到,供需問題!黃金的世界需求量,永遠是越來越需求的,供應會越來越少~所以黃金必定漲!(長期看~)而貨幣呢,由於世界各國經濟的增長,世界上貨幣的流通量也大大加大!這里我們還要分析很多問題,這就先說個別問題,理解就可以了,首先一個國家發行過多貨幣,會使其過貨幣超過需求,貨幣貶值!那麼對於不管黃金還是什麼物品都是升值的,這只是其中一點~另一點是,黃金的開采和世界貨幣的增長,黃金的開采永遠跟不上世界貨幣的增長量的,因為一個是實體,而貨幣說難聽只是發行紙頭而已!所以這就有區別了! 那麼你要問,為什麼我剛說,這不一定呢,而且我那麼肯定的說,如果只叫讓一個國家做實驗,那麼就可以讓這個國家的貨幣永遠對黃金升值呢!原因很簡單,這個國家每年都對本國貨幣做緊縮狀態,就是回籠本國貨幣!那麼貨幣流通量減少,而他們的經濟在增長,貨幣自然升值,因為跟不上市場經濟的需求了,那麼這時候來說,貨幣比黃金要值錢,貨幣自然升值,這都是供需問題! 不知道你明白不明白!哪裡不明白,請補充問題!
㈡ 不可忽視的美國南北戰爭的金融策略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但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南北戰爭是一件對美國歷史無比重要的事。
為什麼會最終以北方聯邦政府勝利呢?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最終能夠取勝的原因有多種方面,比如有軍事上,經濟上,政治上的多種原因。我們今天來看看其中的金融原因
不論人類哪場戰爭肯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南方早就從軍事上做好了准備,南方軍隊素質高, 軍火工業發達,而且得到英法等國的援助。南方想通過速戰速決打敗北方,北方軍隊剛開始時節節敗退,戰爭資金就開始告急,北京的聯邦政府必須在短時間內籌集到一大筆長期的資金,否則軍隊的開支就無法維持下去,那麼則會以南方勝利告終, 北方當時財政部就決定發行5個億的美金國債,但是當時由於軍事上北方處於非常不利的情況,沒有銀行家願意認購,北方的政府變得非常被動,此時一個叫庫克的銀行家想出一個方案,之前的國債都是向「為富不仁」的金融大亨來出售債券,而銀行家庫克則改變思路准備向美國的普通家庭來兜售國債。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 為了讓普通美國家庭可以購買國債,將債券發行的面額降低,一直降低到50美元
2, 僱傭了大量的金融中間商,深入到美國的中部,西部的各個農村,進行地毯式的銷售
3, 用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向民眾傳達信息,買債券是一個「愛國+投資」雙贏舉動,一方面你可以享受國債6%的利息,而且利息是免稅的,同時只要北方政府取得成功,這個債券就會大漲價,民眾可以分享國家的勝利果實。
銀行家庫克這么一個銷售策略大獲成功,北方政府在一年之內籌集了4個億的資金,這些資金馬上轉換成糧食,軍備,醫葯送到戰場上,使戰場上的供給從未斷過。
而美國的南方此時資金也開始告急,軍隊的補給跟不上,軍隊戰鬥力就開始下降,南方政府又作了一個特別錯誤的金融決策,為了籌集戰爭資金,南方政府在一年內印刷發行了17億的鈔票,這些鈔票「嘩」地涌到南方市場上,南方物價飛漲,整個南方的經濟就迅速地崩潰了。
從南北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金融策略能夠決定資金的集聚效率,同時影響雙方的軍事力量,最終會決定哪方會取得戰爭的勝利。 美國南方的將軍最後說:我們不是輸給了北方的士兵,而是輸給了北方的金融。北方政府向民眾發行的債券是攻不可沒的!
金融不僅能夠在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個人,企業,以及一個城市的興衰,背後其實都是金融的力量,金融能夠幫助我們突破時間與地域的限制,進行快速有效的資金積聚,從而實現我們的目標!
㈢ Day2:金融第二定理-資金的聚集
人類兩大約束:時間和資金。人類的資金約束不是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是會在某些關鍵的節點上面臨著一大筆錢的困境。比如對個人來講,結婚,買房,生病,出國留學…在這些節骨眼兒上我們特別需要籌集一大筆資金。對於企業來講,創業,研發投入,項目投產…每個發展的節點,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再比如戰爭勝負,城市興亡,這些更需要資金的聚集。
越是偉大的事物,越是要求大資金的快速集聚和有效配置,而這種功能只有金融能夠實現。
舉個例子:
一、南北戰爭的勝負是「債券發行」
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唯一的一次內戰,北方當時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徹底改變了美國的命運。但是在這樣一場偉大戰爭的背後,其實是金融的較量。
開始時,北方軍隊資金告急,需要在短時間內籌集一大筆長期資金來維持部隊的開支。此時財政部發行5個億美金的國債,但是因為軍事不利,沒有銀行家願意認購。這時一個銀行家改變思路,向金融大亨兜售債券轉為向普通的美國家庭兜售債券。為此他做了下面幾件事:
1.為了讓普通家庭都有購買力,他就勸財政部把債券發行的面額降低,一直降到50美金;
2.僱傭了大量的金融中間商,深入中部、西部的各個農村,各個小地方去,進行這種地毯式的銷售;
3.他發動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在媒體和傳單上他都傳達一個信息:買債券是一個「愛國+投資」的雙贏舉動:一方面你可以享受國債6%的利息,而且利息是免稅的,另一方面,只要北方取得勝利,這個債券就會大漲價,你可以分享國家的勝利果實。
這一個銷售策略大獲成功,庫克在一年之內為北方聯邦政府籌集了4個億的資金,這些資金馬上就被轉換成了糧食,軍備,醫葯,源源不斷送到了戰場上。
持久的戰爭,南方資金告急,與北方聯邦不同的是,南方聯邦為了籌集資金,在一年內發行了17億的鈔票,這些鈔票涌到市場,導致物價上漲,經濟迅速崩潰。
所以,資金集聚的效率最後決定了軍事力量的對比,所以在戰爭的勝負手背後,其實是金融的力量。
二、紐約繁榮的背後也是金融「資金集聚」的力量
紐約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但在19世紀的時候,它還是一個無名的港口小城。紐約的崛起主要依靠是伊利運河。
修運河的首要問題是錢,估算整個投資需要700萬美金,當時美國全年的財政收入是2200美金,這時銀行家提出發行伊利運河債券,採取分期發債的方式,第一筆發行的資金用來修第一段運河,結果債券很快銷售一空,100萬美金迅速到位,工程如期開工。兩年後,第一段運河開通後大獲成功,當年收益高達25萬美金?
巨大的收益刺激了投資者的熱情,伊利運河的債券開始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熱捧。資金不斷流入工程大為加快。1825年整條運河通航,美國國內的貿易和全球的貿易源源不斷的湧入紐約,紐約瞬間變成美國東部乃至世界的貿易和金融中心。
紐約繁榮的奇跡背後也是金融的力量,沒有近現代的金融工具和市場的發展。這種跨區域,跨時間的大規模資金集聚,其實根本就是沒有辦法想像的。
總結:
1.為戰爭中北方取勝的關鍵在於資金集聚能力,北方的債券發行功不可沒;
2.紐約的崛起得益於伊利運河,而伊利運河這種大工程是主要靠債券發行集聚的資金;
3.銀行、債券、股票,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是在幫助人類將散落的、點狀的資金累積起來,投入到最需要資金的地方。個人、企業、戰爭、一個城市的興衰,背後其實都是金融的力量,它幫助我們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進行快速有效的資金積累,從而實現了目標。
個人感悟:
資金集聚的兩個重要條件:
1.良好的信用,南北戰爭和伊利運河發行債券都是以國家信用背書,有保障。
2.可靠的收益:南北戰爭中北方債券年息6%且無息,伊利運河第一期工程的成功產生了巨大收益使得更多人買伊利運河債券。
㈣ 美國南北戰爭對美國人民的影響是什麼
不從表面的歷史 而從金融角度分析:
美國南北戰爭:
1836年—1857年 國際銀行勢力以除掉了哈里 森約翰.泰勒 兩人總統,此兩人都死與砒霜。以及緊抽美國流通貨幣 自造了1836和1857金融危機,但還是無法讓美國第二銀行建立。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美國加州發現了巨大的金礦:舊金山。
看到美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金融越來越難以操控時,挑動內戰,分裂美國就成了國際銀行家的當務之急。
「毫無疑問,把美國分裂成南北兩個實力較弱的聯邦是內戰爆發前早就由歐洲的金融強權定好了的」。——德國首相俾斯麥
「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軸心」的銀行家們正是美國南北戰爭的幕後黑手。國際銀行家們做好了充分准備,就等戰爭開打,然後大發戰爭橫財。他們在策動戰爭的過程中,慣用手法是兩面下注,無論誰勝誰負,巨額的戰爭開支所導致的政府巨額債務都是銀行家們最豐盛的美餐。
在戰爭爆發初期,南方的軍事進攻節節得手,英法等歐洲列強又強敵環俟,林肯陷入了極大的困難。銀行家們算準了此時的林肯總統國庫空虛,不進行巨額融資戰爭將難以為繼。
銀行家們開出了利息要求高達24%到36%,林肯總統立即指著門讓銀行家們離開。這是一個徹底陷美國政府於破產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國人民將永遠無法償還這筆天文數字的債務。林肯開始發行政府自己的貨幣:綠幣。為贏得南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可靠的金融基礎。
北方的物價指數僅僅溫和地從100增長到216。南方物價指數在同期內從100飆升到2776。
當他們(國際金融家)明白過來美國將逃出他們的掌握時,林肯的死期就不遠了。當林肯解放了黑奴,統一了南方以後,立即宣布南方在戰爭中所負的戰爭債務全部一筆勾銷。在戰爭中一直為南方提供巨額金融支持的國際銀行家們,損失慘重。為了報復林肯,更是為了顛覆林肯的貨幣新政,他們糾集了對林肯總統不滿意的各種勢力,嚴密策劃了刺殺行動。最後發現和指派幾個行刺的狂熱分子實在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林肯被刺後,在國際金融勢力的操縱下,國會宣布廢除林肯的新幣政策,凍結林肯新幣的發行上限為不超過4億美元。
1972年,有人問美國財政部,林肯發行的4億5千萬美元的新幣到底節省了多少利息。經認真計算,幾個星期之後財政部的回答是:因為林肯發行美國政府自己的貨幣一共為美國政府節省了40億美元的利息。
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雙方在美國中央銀行系統的建立這個金融制高點上進行反復的殊死搏鬥,前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因此被刺殺,多位國會議員喪命。外加一位沙皇。直至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系統的成立,最終標志著國際銀行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