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100萬理財怎麼做風控

100萬理財怎麼做風控

發布時間: 2025-08-25 20:12:57

1. 有100萬如何理財,100萬理財方案

很多人都說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這也說明了理財對我們的重要性。

對於每一位投資者,都需要在明確自己的投資屬性和偏好之後,先確定自己的目標,再適配相應的投資方式和產品,最後完成合理的資產搭配。

理財不只是對錢的打理,更是對自我的管理和貫穿整個人生的規劃。每個人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財務狀況的改變,因此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也需要對理財規劃不斷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我們通常會經歷5個家庭生命周期:單身期,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資產配置具體的話,舉個栗子。

1.余額寶,靈活隨取,一定要留一部分資金(特別是對錢要求流動性大的!必備余額寶)

2.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恆生國企指數,各市場間指數相關性較低比較好,可以避免同漲同跌,低谷時多買就好。

3.P2P:目前沒在投了,風向不太穩太,緩緩再說

4.P2B:推薦無界財富,這種企業項目還款能力比較有強,圖個安心。(一句話,用了3年,沒有逾期過。)

最近他們有注冊投資送500元京東卡的活動,推薦家人和朋友參加過,覺得不錯,你們感興趣也可以看(ps:此頁面才有獎勵)

100紅包+500京東卡

純屬良心推薦,不喜勿噴。建議對理財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體驗一下專業的論壇和服務,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5.股票:我個人是建議不要炒股,這個和經濟形式太相關了,比如地產類的,現在綠的讓人有點慌了.....要是有精力就去研究,沒有就算了。

6.保險:我覺得這種東西花點錢買個心安吧,畢竟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特別是給家裡的小孩和老人買一個,挺有必要的,我一般都是買重疾保險,那些「分紅險」我是不買的。

以上這就是我個人總結的資產配置方案,是比較適合我目前的情況的,當然後續還需要不斷調整,不過分散投資的理念是不會過時的。

2. 我有100萬閑錢該如何理財

100萬閑錢,理財首選存款,還有是買保險,其次是炒股,p2p,買基金,還有買國債等。但是想要得到高收益,就要進行合理規劃並且分散投資。

1、存款。

存款是一種比較保守的理財方式,是最穩定的理財,也是最基本的理財。雖然說存款的利率很低,但是存款也是必不可少的。

存款又分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100萬,也應該分出一小部分用在存款里。存款是以備不時之需的。銀行存款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所以只需要分一小部分用在存款上就可以了。

理財要點:

1、做投資一定要用閑錢。

做投資一定要用閑錢,切不可用急需錢來做投資,因為那樣很容易出現錯誤的判斷,最後做投資進來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可以考慮做些對沖,這樣可以把風險降至最低。

2、分析家庭的財務狀況。

現金流,未來買房買車,育兒計劃等都是要綜合在一起考慮的。理財的目的是能使我們的家庭生活過的更好,所以,謹慎穩健是比較重要的。

3. 請問一下P2P行業如何控制風險

P2P行業風險主要在於平台所屬公司的安全性。具體可查考如下

職能明確的風控部門

在信貸金融領域,根據不同借款額度,往往對應的是不同的風控審批手段。從業內看,超過100萬以上的借款基本採用與銀行相同的借款風控手段,實地真人考察,另外再加抵押物。而20-100萬之間,可以用類似IPC的風控技術,沒有抵押物,但較接近銀行審核手段,不能集中化審核,容易導致審核標准不一。

而P2P從本質上講,更多應該是專注於1-20萬之間的抵押借款,這是與銀行、小貸和擔保公司目前很難覆蓋的領域,融易理財正是選擇專注於這類型的借款客戶開發。在這種模式中,風險管理採用總部集中式的數據化風控模式,從而解決審核標准不統一以及審核人員快速擴張需要依賴長期經驗積累的問題。在總部風控部門設立方面,以愛錢進為例,主要分成三個部門:政策和數據分析部、風控審核部、催收部。

政策和數據分析部下面分成三個主要部分:一是政策制定團隊,包括確定目標人群、設計借款產品准入政策、核批政策、反欺詐政策、催收政策等,並固化到決策引擎系統和評分卡;二是數據挖掘分析,對逾期客戶進行特徵分析、產品盈利分析等;三是數據建模團隊,根據數據挖掘,對逾期客戶特徵數據進行建模分析。政策和數據分析部的三個部門工作相互關聯,工作成果是制定貸款產品政策,包括前端營銷、中台審核、後台催收的各項政策制度。

風控審核部主要包括初審部、終審部和稽核部,主要職責是審核判定借款人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結合決策引擎和評分卡等對客戶做出是否核批的決定。催收部按照客戶逾期時間長短,分為初催和高催,主要職責是根據催收評分卡和決策引擎,對逾期客戶進行催收工作。

小額分散原則

有了職能清晰的風控部門,對於以點對點借款為主要模式的P2P而言,要控制平台整體違約率在較低水準,還要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

先說一下「分散」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好處,即借款的客戶分散在不同的地域、行業、年齡和學歷等,這些分散獨立的個體之間違約的概率能夠相互保持獨立性,那麼同時違約的概率就會非常小。比如100個獨立個人的違約概率都是20%,那麼隨機挑選出其中2人同時違約的概率為4%(20%^2),3個人同時違約的概率為0.8%(20%^3),四個人都發生違約的概率為0.016%(20%^4)。如果這100個人的違約存在相關性,比如在A違約的時候B也會違約的概率是50%,那麼隨機挑出來這兩個人的同時違約概率就會上升到10%(20%×50%=10%,而不是4%)。因此保持不同借款主體之間的獨立性非常重要。

「小額」在風險控制上的重要性,則是避免統計學上的「小樣本偏差」。例如,平台一共做10億的借款,如果借款人平均每個借3萬,就是3.3萬個借款客戶,如果借款單筆是1000萬的話,就是100個客戶。在統計學有「大數定律」法則,即需要在樣本個數數量夠大的情況下(超過幾萬個以後),才能越來越符合正態分布定律,統計學上才有意義。因此,如果借款人壞賬率都是2%,則放款給3.3萬個客戶,其壞賬率為2%的可能性要遠高於僅放款給100個客戶的可能性,並且這100個人壞賬比較集中可能達到10%甚至更高,這就是統計學意義上的「小樣本偏差」的風險。

對應到p2p網貸上,那些做單筆較大規模的借款的網站風險更大。這也是為什麼包括人人貸、有利網以及融易進這些對風控要求較高的平台,堅決不做抵押類大額借款的原因。

數據化風控模型

除了堅持小額分散借款原則,用數據分析方式建立風控模型和決策引擎同樣重要。小額分散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借款客戶數量眾多,如果採用銀行傳統的信審模式,在還款能力、還款意願等難以統一量度的違約風險判斷中,風控成本會高至業務模式難以承受的水平,這也是很多P2P網貸平台鋌而走險做大額借款的原因。

可以借鑒的是,國外成熟的P2P比如LendingClub,以及都是採用信貸工廠的模式,利用風險模型的指引建立審批的決策引擎和評分卡體系,根據客戶的行為特徵等各方面數據來判斷借款客戶的違約風險。美國的專門從事信用小微貸業務的Capital
One是最早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判斷個人借款還款概率的公司,在金融海嘯中,Capital
One公司也憑借其數據化風控能力得以存活並趁機壯大起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美國第七大銀行。

簡單點說,建立數據化風控模型並固化到決策引擎和評分卡系統,對於小額信用無抵押借款類業務的好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決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依靠人工審核造成的高成本;二是解決人工實地審核和判斷所帶來審核標準的不一致性問題。在國內,目前包括人人貸、融易理財、拍拍貸都在積極推動數據化風控模型的建設,這也是監管層所樂於看到的。

因此,除了小額分散的風控原則,P2P網貸風控的核心方法在於,通過研究分析不同個人特徵數據(即大數據分析)相對應的違約率,通過非線性邏輯回歸、決策樹分析、神經網路建模等方法來建立數據風控模型和評分卡體系,來掌握不同個人特徵對應影響到違約率的程度,並將其固化到風控審批的決策引擎和業務流程中,來指導風控審批業務的開展。

最後,回到P2P的社會效益這一原點問題上,P2P網貸是為了實現普惠金融的一個創新,它的初衷是讓每個人都有獲得金融服務的權利,能真正地把理財和貸款帶到了普通民眾的身邊。P2P網貸的出現,填補了我國目前傳統金融業務功能上的缺失,讓那些被銀行理財計劃和貸款門檻拒之門外的工薪階層、個體戶、農村的貧困農戶、大學生等人群也有機會享受金融服務。而服務這一龐大的群體,如何設計安全、合理的商業模式和恪守風控第一的准則,確保廣大投資者的權益更應成為p2p行業從業者放在第一位思考的問題。

4. 投資基金如何風控措施呢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總會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風險總是存在的。做為管理者會採取各種措施減小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損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避免在風險事件發生時帶來的難以承擔的損失。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風險自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

風險保留包括無計劃自留、有計劃自我保險。無計劃自留。指風險損失發生後從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損失前做出資金安排。當經濟主體沒有意識到風險並認為損失不會發生時,或將意識到的與風險有關的最大可能損失顯著低估時,就會採用無計劃保留方式承擔風險。一般來說,無資金保留應當謹慎使用,因為如果實際總損失遠遠大於預計損失,將引起資金周轉困難。有計劃自我保險。指可能的損失發生前,通過做出各種資金安排以確保損失出現後能及時獲得資金以補償損失。有計劃自我保險主要通過建立風險預留基金的方式來實現。損失控制不是放棄風險,而是制定計劃和採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控制的階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實際發生的損失。

熱點內容
如何選基金好還是自選好 發布:2025-10-20 08:28:25 瀏覽:418
股票股利會影響股票價格嗎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477
期貨鎳的一個點是多少 發布:2025-10-20 08:11:46 瀏覽:386
理財通定期收益怎麼算 發布:2025-10-20 08:04:13 瀏覽:782
如何解決股市身份被冒用的問題 發布:2025-10-20 08:00:25 瀏覽:412
股市最高的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10-20 08:00:23 瀏覽:767
多少基金公司持有寧德時代 發布:2025-10-20 07:44:38 瀏覽:744
如何理解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科普 發布:2025-10-20 07:36:49 瀏覽:443
哪些基金沒有c類 發布:2025-10-20 07:31:13 瀏覽:159
銀行如何判定錢流入股市 發布:2025-10-20 06:51:50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