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美國金融市場多少年

美國金融市場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2-04-07 16:26:33

A. 美國股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B. 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

由於幾千年封建制度和文化,中國金融完全由政府控制(證監會),發展不遵循經濟規律。美國文化講求自由,所以包括金融在內都要求自由發展拒絕政府全面干預,所以其金融發達

C. 美國金融危機會持續多少時間啊

美國金融危機由次貸危機引起,影響到房地產及地產行業鏈各個環節,影響到銀行貸款及銀行由此衍生的金融產品各個環節,包括風險投資資金在各行業的投資可能比原計劃提前收回、各國金融市場如股票基金市場的投入回收提前,如中國股票市場的熱錢迴流等,由此引起的相關行業企業的資金鏈緊張或斷裂導致企業倒閉或變賣等或引起的產業升級周期,所以具體的持續時間至少3-5年或更長,但危機完後全球的金融、產業鏈應該會優化許多!

D. 美國金融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

路透阿姆斯特丹9月4日電---荷蘭一家報紙周四援引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魏霖克的話報導稱,當前金融危機將持續數年. 魏霖克稱:"對於危機會持續多久我無法做出准確的預期,但確定的是目前尚不見終點." 大部分金融危機平均持續兩至三年,這次也將持續數年.歷史告訴我們不要太急於樂觀,但也不要太悲觀." 魏霖克補充稱,荷蘭經濟形勢比近些年要好,歡迎政府做出廢除擬提高銷售增值稅的決定,並補充稱,若勞動力成本下降,荷蘭或能經受住這場"金融風暴"的考驗 這是在網上看到的資料: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E. 美國的金融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

美國金融危機拖累全球市場重挫,而國內A股市場在中資金融股的影響下大幅下挫,受此影響港股在中秋節假期過後的首個交易日創下新低,43隻藍籌股無一倖免。周三,由於美國政府出資850億美元拯救AIG,美國三大股指全線反彈,港股跟隨美股早盤高開,但盤中受累於中資銀行股的表現,港股掉頭向下,收盤再度大幅下挫,恆生指數跌破18000點關口。周四,隔夜美股暴跌,國內銀行爆出持有更多的雷曼公司債券,加上A股的再度暴跌使得港股早盤低開後大幅下挫,恆生指數一度跌幅達7%,國企指數更是一度下跌10%,但午後隨著香港金管局注資15億港元用以向本地銀行系統注入必要的流動性及A股反彈的刺激,港股市場上大規模的買盤令大盤瞬間反轉,收報17632點,大市成交量激增1022億港元。周五,由於美國財政部傳出考慮成立類似於上世紀80年代「解決信託集團」的機構,從而抽走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上所有壞賬,美國三大股指全線大漲;另外,中央也推出單邊印花稅及匯金公司開始於二級市場上吸納金融股。美國股市強勁反彈及我國政府救市措施為港股帶來了強勁上漲的動力。

目前對於動盪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場來說,症結所在應是經濟下行周期與房地產市場衰退重合在一起,這一問題單純依靠貨幣政策很難出現起色。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宣布為AIG提供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這使得美國股市暫時得以回穩,但筆者認為,AIG的骨牌效應還將延續。無論是雷曼還是AIG,無論是申請破產保護還是受制於融資壓力,兩家公司都是要在市場上變賣資產的,那麼買家是誰呢?美國政府出資的850億美元貸款,其利率是美國同業拆息上再加8厘,也就是說AIG預計要付給美聯儲相當高的拆借利息。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美聯儲的注資行為就是救市,日後還會有不少出現問題的金融機構在市場上變賣資產,越來越多的賣家將會出現,賣家的問題一日不解決,美國股市是很難穩定下來的。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在雷曼宣布破產保護後,各國央行紛紛向市場注資。在我國,令人期待已久的救市行動終於出台,人民銀行宣布調低貸款利率,這是自2002年10月以來的首次降息,同時下調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此條政策的出台顯示出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基調正在由「反通脹」為主轉向「保增長」為主,市場憧憬未來出台全面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及放鬆信貸控制等政策的可能性加大,但是由於全球金融風險加大,中國本年度的經濟增長面臨了嚴重的挑戰。此外,中央也推出單邊印花稅及匯金公司開始於二級市場上吸納金融股,這也給「久旱逢甘霖」的A股市場注入了一股上漲的動力。然而在今年難得一遇的金融風暴的洗禮下,救市措施能否見效顯然成了疑問。

F. 美國金融業很成熟嗎

是的,美國金融業的發展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在長期的發展中,它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長期戰略,這體現了大國發展的特點。通過對美國金融業的冷眼觀察,我們可以更全面、系統地了解美國金融業的特點。 從年到1999年,美國金融業從華爾街的一條普通街道發展成為世界金融的核心產業,對全球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美國有很多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等。外匯、貨幣、股票、債券、期貨等金融市場也五花八門。還有各種復雜的法律法規和專業權威的監督體系。這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非常高效和多產,但也容易發生意想不到的風暴和代價高昂的危機。金融,既令人羨慕又令人恐懼,往往難以捉摸。
拓展資料:
1.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美聯儲也警告稱,美國面臨著嚴重的金融風險,但在美元貨幣政策的支持下,目前的金融市場迅速恢復。許多人希望從美國金融業的研究和分析中找到一些規律。事實上,美國的金融業可以在成功與失敗的積累中不斷修補和改革自己,逐漸成長。究其原因,在於美國的金融業基礎深厚,與美國的經濟和社會息息相關。因此,在研究美國金融時,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准確地理解它的脈絡。有時候你越深入,就越錯過要點。
2.如果你冷眼旁觀,你就能看得清楚。首先,保險是美國金融的基礎。保險一直是美國金融的基礎。美國金融市場似乎並不缺錢。相反,錢太多了,人們會被淹死。錢從哪裡來?事實上,除了美聯儲放出的錢,美國金融機構的錢更多的是多年來積累起來的「舊錢」,這些錢被投入保險公司。巴菲特說它是投資者乾的,但它實際上是保險乾的,而保險是取之不盡的水源。
3.當保險業搖搖欲墜時,美國金融的基礎就會動搖。如果從這個基礎上看,為什麼美聯儲會在負利率上搖擺不定?最重要的是,負利率對保險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美國金融業的基本模式一直是資本體系,美國人向保險公司繳納大量稅款,然後由保險公司將其稀釋為各種投資類別和環節。

G. 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持續幾年

全球金融市場上泛濫成災的流動性突然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受到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影響,全球金融危機的幽靈已經現身。

各國中央銀行聯合行動,提供巨額流動性的做法似乎僅僅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投資者擔心,可能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受到美國的次級貸款市場危機的影響,更擔心這次危機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穩定。資金如驚弓之鳥,逃向安全之地。政府債券隨之高漲。美元也暫時受到追捧,因為很多投資者發現已經無路可逃。之前盛行的日元套利交易受到很大的挫折,日元迴流本土,導致日元升值。

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後最大的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即將到來。這次危機的策源地不在新興市場,而是在世界金融中心——美國。從1998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到之後的網路泡沫崩潰和美國經濟衰退,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一直採取降低利率的方式刺激經濟增長,大量的流動性湧入金融市場,導致了資產價格的泡沫。

觸發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在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所謂的優質貸款市場主要是面向信用等級高(信用分數在660分以上)的優良客戶,而次級貸款市場(Subprime Market)主要面對那些收入較低、負債較重的人,他們大多是中低收入階層或新移民。 「ALT-A」 (Alternative A)貸款市場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龐大灰色地帶,它主要面向一些信用記錄不錯但卻缺少固定收入、存款、資產等合法證明文件的人。面向次級市場的貸款公司在最近幾年推出了很多新的貸款品種,如:無本金貸款(Interest Only Loan),3年可調整利率貸款(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5年可調整利率貸款,7年可調整利率貸款, 選擇性可調整利率貸款(Option ARMs)等。這些貸款的共同特點就是,在還款的開頭幾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時間之後,還款壓力徒增。這些創新刺激了美國居民負債買房,因為大家都在幻想房價會越漲越高,而利率則會保持在極低的水平。但是,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是難以持續的。近年美國住房價格回落、利率逐漸上升,次級市場上的借款人越來越難以按期償付貸款。2006年獲得次級按揭的美國人,有30%可能無法及時償還貸款。上萬甚至數百萬借款者將資不抵債。

抵押貸款的貸款者也將陷入資不抵債。不僅僅是那些次級抵押貸款,而且也包括接近次級貸款甚至優質貸款。很多金融機構之所以破產,不是因為只有次級貸款,那些集中於優質或接近次級貸款的機構也面臨著困難。接著倒下來的是開發商。很多小的開放商已經破產。在未來幾個月大的開發商也在劫難逃。

過去幾年如日中天的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權基金也面臨著困境。次級抵押貸款和ALT-A貸款的總額高達2萬億美元。投資銀行將這些貸款包裝成為債務抵押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兜售給投資基金、退休基金、保險基金以及外國投資機構等,而風險較高的CDO也被對沖基金看中。如今這些金融機構因為涉足次級抵押市場而出現的虧損開始浮出水面。6月份美國第五大投資公司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旗下的兩只基金已經出現虧損並引發美國股市大跌。據估計,對沖基金在次級債券市場上的損失可能超過了1000億美元,更多的損失可能仍然在隱蔽之中。

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出現危機之後,可能會進一步波及公司債市場。很多銀行手中積壓著大量無法出手的債券,估計總值超過2000億美元。公司債市場的低迷會影響到企業的融資成本。事實上,過去幾年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企業的破產率非常低。2006年美國破產企業只佔0.6%,但是按照歷史規律,較為合理的水平應該在2.5%~3%。之所以很多企業經營不佳卻仍然能夠表面風光,實際上是賴流動性過剩之助。一旦流動性枯竭,將會有更多的企業無力支撐,被迫出局。

各國央行通過提供流動性、充當最終貸款人角色,是否就能夠拯救金融市場呢?盡管在過去十年內金融市場經歷了多次風險卻都化險為夷,但是這次可能情況真的不一樣了。這次危機的性質不僅僅是流動性短缺,其根源是家庭和企業的過度負債,很多家庭和企業已經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僅僅提供臨時性的流動性支持,已經無法挽救其命運。況且,全球范圍內通貨膨脹抬頭,這制約了各國央行通過降低利率或提供大量流動性托市。過去十年之內,受到錯誤政策和貪婪慾望驅動而逐漸膨脹起來的泡沫,最終還是要以破滅收場。

H. 美國2008華爾街金融危機會影響美國經濟倒退多少年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熱點內容
貨幣當局如何改變貨幣供給 發布:2025-09-09 22:01:42 瀏覽:240
電商市值為什麼這么高 發布:2025-09-09 21:20:03 瀏覽:643
政府直投基金投資了哪些各股 發布:2025-09-09 21:16:48 瀏覽:604
辦理理財產品的資金如何提取 發布:2025-09-09 21:01:58 瀏覽:408
滬深退市的股票有幾只 發布:2025-09-09 19:32:17 瀏覽:584
期貨行情的周期是多少 發布:2025-09-09 19:31:39 瀏覽:745
鐵礦石期貨一手目前多少錢 發布:2025-09-09 18:15:47 瀏覽:870
貨幣供給中m為什麼垂直於橫軸 發布:2025-09-09 17:32:12 瀏覽:559
年底醫療基金和新能源哪個好 發布:2025-09-09 17:24:02 瀏覽:552
成都嘉實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9-09 17:24:01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