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應對金融危機
1. 普通人該怎麼應對經濟危機,金融危機
普通人該應對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方法如下:
1、避免投資長期性風險資產。注意措辭,是避免,並不是完全禁止。如果遇到低估值優質資產,不排除可以潛伏。那麼這種長期性風險資產有哪些呢?
比如股權投資、股票等。股權投資一般起步價都是100w,有的可能300w甚至更高。但無論股權是投資於潛力的創業企業還是成熟的准IPO企業,風險都足夠大。首先創業企業可能由於經濟危機導致資金鏈斷裂,從而破產;Pre-IPO企業可能會因為監管政策導致IPO放緩或暫停以防止股市抽血。
而股票呢?雖然可以隨買隨賣,但在經濟危機中,股市是首當其沖受打擊的。所以別想著在危機前潛伏低估值優質股。
首先,危機前都是泡沫的狂歡,你根本不知道誰才是黑馬;其次,就算你知道了,這匹黑馬大概率會在危機中被錯殺。所以危機來臨時,股市有多遠跑多遠,等危機中後期再來淘寶也不遲。
2、建議投資長期性低風險資產。哪些是長期性低風險資產呢?如定投、指數基金、固收理財和銀行存款等。
定投,毫無疑問,在危機前期定投並經歷整個危機,定投基本會形成完美的微笑曲線,我們盡可以在危機中享受廉價籌碼。
指數基金也是一樣,俗話說買指數就是買國運、買未來,長期來看,指數都是向上的。所以無論是定投也好還是指基也罷,長期來看都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2. 應對金融危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至今尚未結束,國際金融環境錯綜復雜,剪不斷理還亂。雖然國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規,希望穩增長促投資,同時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扶持和降低小企業的賦稅。然而1月3日,馬雲在出席2018年世界浙商上海論壇中說到:「2019年可能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是也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了。」不管這句預言是否會成真,但民眾對未來經濟的預期確實不樂觀。假如中國真的爆發金融危機,我們作為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呢?
節流
1、學會儲蓄,減少沖動消費和高消費。如今眾多自媒體均鼓吹消費主義至上,帶起了一陣不良思潮。需知老一輩的中國人有著儲蓄的優良傳統,提倡量力而行,我們應有選擇性的學習和繼承。
2、避免加杠桿的投資。2014~2015年股市大漲,2016年房市起飛,許多人都加入了這兩波投資風潮,甚至有些人舉債來炒股炒房。如今經濟下行,金融前景晦暗不明,切忌盲目投資,舉債投資。
3、加強鍛煉,保持身體健康。毛主席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今醫療費用高昂,一場大病就能掏空一整個家庭的儲蓄,在金融危機到來的情況下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平日里應勤加鍛煉,定期體檢,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3. 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在金融方面)
首先,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白皮書指出,所有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嚴重風險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受到嚴格監管。為此,政府將推行以下六方面改革:
·成立金融服務監管委員會,以監視系統性風險,同時促進跨部門合作。
·強化美聯儲權力,監管范圍擴大到所有可能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的企業。除銀行控股公司外,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等也將被納入美聯儲的監管范圍。
·對金融企業設立更嚴格的資本金和其他標准,大型、關聯性強的企業將被設置更高標准。
·成立全國銀行監管機構,以監管所有擁有聯邦執照的銀行。
·撤銷儲蓄管理局及其他可能導致監管漏洞的機構,避免部分吸儲機構藉此規避監管。
·對沖基金和其他私募資本機構需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
其次,建立對金融市場的全方位監管。為此,白皮書建議:
·強化對證券化市場的監管,包括增加市場透明度,強化對信用評級機構管理,創設和發行方需在相關信貸證券化產品中承擔一定風險責任。
·全面監管金融衍生品的場外交易。
·賦予美聯儲監督金融市場支付、結算和清算系統的權力。
第三,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受不當金融行為損害。白皮書指出,為了重建對金融市場的信心,需對消費者金融服務和投資市場進行嚴格、協調地監管。政府必須促進這一市場透明、簡便、公平、負責、開放。為此,白皮書建議:
·建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以保護消費者不受金融系統中不公平、欺詐行為損害。
·對消費者和投資者金融產品及服務強化監管,促進這些產品透明、公平、合理。
·提高消費者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行業標准,促進公平競爭。
第四,賦予政府應對金融危機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避免政府為是否應救助困難企業或讓其破產而左右為難。
·建立新機制,使政府可以自主決定如何處理發生危機、並可能帶來系統風險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美聯儲在向企業提供緊急金融救援前需獲得財政部許可。
第五,建立國際監管標准,促進國際合作。為此,白皮書建議,改革企業資本框架,強化對國際金融市場監管,對跨國企業加強合作監管,並且強化國際危機應對能力。
希望採納
4. 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裁掉沒有必要的人員,並增加其他人員的一定獎金
穩定民心,加強生產力
要有投資,但是不要太多,要穩住
轉換現金,銀行已經很多時候負利率
增加對外交流,看看其他企業如何應對的
實在不行太困難的話停一陣,等待金融風暴稍有好轉,這不代表你的公司垮了,總比虧了好
總之,就要守,不可輕舉妄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有人預言2022年會出現金融危機,你會怎麼應對
總結三句話:廣積糧、緩稱王、高築牆。
現在不要做任何投資!什麼買房、買車,不買了,現在什麼都不要買,盡可能把資產變現,等到22年底的時候,看到什麼資產低於了市場價,就可以買,一樣的操作。
永遠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在中國有老闆開工廠賺了錢,就把所有錢都投到工廠,買機器設備、買地、買廠房,結果一夜之間人工智慧降臨,原先工廠的成產線全部OUT,這老闆還干不幹?一個金融危機、一個市場風波、一個行業的震動一夜回到解放前。
金融危機的到來往往具備突發性:
會造成整個社會活動瞬間停滯,或者是出現一些超出我們所有人想像以及認知的事情。所謂有錢有糧,心中不慌,我們在這個環節中准備好應急經濟,那麼我們就能在金融危機平息後贏得先機。因而這個時候,盡量少參與投資,現金為王,降低個人杠桿是最需要我們去做的。
總的來說,金融危機就是一次全世界范圍內的債務大於收入的危機,所以針對於我們個人來說,若是金融危機期間收入大於支出,那麼我們是不用太擔心的,若是收入小於支出,那麼我們一定要學會開源節流,盡量把現金儲蓄起來。另外,切記不要生病,一旦生病那麼醫療費用和收入都會出現極大的變動。
6. 國家怎樣應對金融危機
1、政府要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進一步擴大內需;
2、抑制價格的結構性上漲,防止通貨膨脹;
3、出台措施,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4、保證中小企業的資金供應,進一步促進就業、再就業,防止工人大量失業;
5、對個人而言,要謹慎對待股市、樓市的投資;要謹慎對待跳槽;要謹慎的處理商業投資行為
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6�1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7. 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期間想以炒股等投資方式來盈利是不可能的,不要抱有這方面的幻想。金融危機的時候,加上通貨膨脹等不利因素,能不賠錢實際上就是賺錢。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做一些行業對沖,或者對沖基金。比如可以同時購買買美元和黃金,美元和黃金之間有很強的對沖性。也就是說,美元跌的時候,黃金必漲;黃金跌的時候,美元必漲。如果是傑出企業家,比如我們的李嘉誠先生,應對金融危機的方法就是停止投資,持有大量現金,以穩定的現金流打底,資產負債率不超過20%。記住,金融危機,不要抱有投機心理,大家都在賠錢,我們只要不賠錢,就是賺錢。
8. 我們該如何面對金融危機
作為普通人我們做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能努力保住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上要節約,免得哪天工作丟了飯都吃不上。工作已經丟了的也不要太痛苦,自己好好充充電,學點東西,提高自己,反正金融危機下拚命找工作也找不到好的,四處碰壁反而更難過。如果個人能力提高了,金融危機之後還會找到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