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為什麼做理財

為什麼做理財

發布時間: 2022-04-17 21:38:46

A. 為什麼現在的人需要理財

一、為什麼要理財?

首先明確一點,理財的目的不是財產迅速增值,而是保值的基礎上穩定升值。這里,保值是第一位,升值是錦上添花。

如果你在資金量很少,企圖通過錢生錢的方式一勞永逸財富自由,那麼你一定會陷入概率學意義上贏面低於50%的賭博,黃金、石油、現貨期貨、美元這種高杠桿游戲確實能以小博大,但是All

in之後的傾家盪產比比皆是,控制好風險率用極少的資金博一把是可以的,然而很遺憾極少的資金意味著贏了也不等同於一夜暴富。所以很多大佬都說控制風險是理財極為重要的藝術,而在我看來,這就是保值的內涵。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理財界最有名的一本入門書籍,是Robert
T.Kiyosaki寫的《富爸爸窮爸爸》。這也是我在大學畢業以後看的第一本理財類書籍,當年青澀的我如獲至寶,覺得看完此書財富金山定在眼前,現在想想真是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簡稱智障。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強調的最重要理念就是:

1.讓金錢為人工作,而不是人為金錢工作

2.購買資產而不是負債。

第一點很容易理解,就是通過理財的方式讓金錢二十四小時不停生錢,其實存銀行獲得利息也是其中一種方式,只不過錢的獲利效率低了點(笑),起碼得跑過通貨膨脹吧。

第二點可能稍難理解,舉個例子吧,在Robert看來,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股票、提升技能的培訓等是投資行為,而購買華麗的衣服、最新款的iPhone、新汽車均是購買負債。
所以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是什麼呢?資產就是可以給你帶來現金流入的產品,而負債則是導致資金流出的產品。

具體分析一下,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股票,在穩妥的投資下是可以獲得現金流入的,提升技能的培訓是對人主體的投資,而遵循技多不壓身的傳統規律,變得優秀是可以帶來現金流入的。

另一方面,華麗的衣服、新款iPhone、新汽車不僅存在到手就折舊的風險,而且對這些產品的維護、使用均會產生現金流出。不過,看待事物也要一分為二,經濟學講究「效益」,引申出了諸如「邊際效益」、「效益最大化」等許多概念。而值得一提的是,「效益」這個詞本身的內涵是豐富而模糊的。如果購買一台新的iPhone可以為你帶來極大的持久的愉悅和工作方便,購買一台汽車可以為你省去大量的通勤時間,你那麼這個行為本身的邊際效益是很大的,那就果斷買。如果購買的物品與節約時間相關性很大的話,我私以為也是屬於資產,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對於這句話的認可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加深的。

二、理財原則

1.保值(穩妥=總體低風險)

2.確保一定現金流,或者流動性很好的理財產品

3.分散投資

這三個原則非常好理解,在此原則上,我試著給出一個比較折中的理財方案。有小夥伴一定會提到廣為流傳的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如下圖:

圖3 流動性說明

做幾點說明:

1.風險高低和流動性好壞是根據個人偏好定義的;

2.資產以10萬元為例,投資比例應每3-6個月做一次調整,以動態適應個人狀況;

3.此表為推薦資產配置,每個人需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再次警告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四、關於保險

每當我對身邊的人提起保險,他們總是一臉懷疑地看著我,眼神里都是「你是不是轉行做保險了」……這個現象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陸長期以來的保險營銷策略導致了公司和投保人之間的互相不信任,一方面人們不願意被「忽悠」參保,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對於主動投保人也提防「騙保」行為。

在財富積累階段,最難以承受的就是意外和疾病帶來的大量資金消耗,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重大意外和疾病可以瞬間摧毀一個普通家庭的積蓄,甚至背上負債。還記得投資的第一原則嗎,保值。保險就是在我們遭受重大意外等小概率事件時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保證資產價值不過分縮水以小博大的最好投資。大多數人情願每年為幾十萬的車買保險,卻總是幻想意外與自己無關。

操作起來很簡單,選擇大陸的知名公司,無非平安、太平洋、人壽等,每年買一份意外險和一份重大疾病險,小提示:保險越年輕買越實惠。近年來也流行去香港買保險,香港保險性價比高,當然前提是必須親自去香港簽合約。

五、關於股票

就我自己經驗而言,投資基金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投資某幾只股票,務必放長線釣大魚,眼光放長遠一點,時間一定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投資需趁早,更重要的是保持學習的狀態,你的努力定會迎來回報。

六、關於互聯網金融

2016年底開始,我定投的產品就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了,因為也是選了比較穩健的理財平台,專服務體驗也很好,可以滿足我10%的年化收益率,又不用花時間去管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互聯網金融的第一反應是P2P,但其實還有P2B。P2B是個人對企業投資,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所有信息,知道錢借給誰,借款方如何做抵押,相對比較放心。
但P2B同時也是最難做的,因為需要平台有足夠的產品源及風控能力。

我就說說怎麼判斷自己投的平台穩:

1.基本指標:銀行存管、信息披露、風控系統、三級等保……硬核過關

2.歷史記錄:從沒有逾期記錄,甚至節假日有時候還提前還款

3.企業風格:不是高大上,但是小而美;標的有就上,沒有就不上,不做假標

4.平台活動:不用高息返現來吸引投資,這家平台最近做的活動就是注冊投資送500京東購物卡的,比起其他平台來說,其實蠻普通的,但是有總比沒有好。100紅包+500京東卡

5.客服水平:一家尊重客戶的公司,任何時候提問,客服都會第一時間相應,如果有什麼不滿,可以直接在客戶群吐槽,連CEO有時都會出來和客戶溝通,有什麼說什麼,沒有什麼可美化的

6.信息渠道:有個專門的論壇無界部落,是投資者可以任意發言的,可以看到其他人在這里理財的感受。還有公司員工每周都會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反正我看著挺踏實

其實我投資的麻袋、桔子、小金,都還可以,但是整體來看還是這家最安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們就按照我這個標准挑就對了

B. 為什麼要學習理財呢理財對我們的好處

首先,為什麼要學習理財,因為人活在世界上,從出生開始到老去,都在與錢打交道,而一個人掙的錢往往抵不過支出的錢,所以我們需要理財才能安穩的過好一生。

那麼理財對我們有以下好處有很多,讓我們不再成為月光族,讓我們可以在該花錢的時候能拿的出錢來,同時能通過理財獲得額外收入,我覺得這幾種好處就已經能讓大多數人受益了。

如果要學習理財,應該盡早開始。

C. 人為什麼要理財理財真的很重要嗎

理財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在自己現有生活的基礎上,通過盤活各種資源,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手段,一方面維持現有的財富,另一方面為以後奠定更好的基礎。

所以,理財很重要。

從自身狀況出發,理清現狀

有很多關於理財的模型、套路、系統、產品等,但是很多內容都和自己的需要的計劃不太一樣。

這是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導致結果千差萬別。比如:性別、年齡、學歷、財富實力、愛好、工作性質等等,最終決定了每個人對理財的看法都不同。

理清現狀,需要梳理自己的資產負債情況,算算自己手裡可以用於投資的資產還剩多少,再結合市場情況進行下一步的安排。

有些朋友手裡沒錢,卻總想著通過購買金融產品致富。其實,像這種情況,最應該做的是靠工作先掙錢。這就屬於典型的缺少對現狀的了解。


綜上所述:理財很重要。你需要做的,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份屬於自己的計劃,讓財富向你靠攏。

D. 為什麼要理財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首先,我們來說下「什麼是理財」,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及債務的減少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第三方理財(機構理財)、家庭理財、個人投資(理財)等。

(1)、公司理財。公司理財主要是根據資金的運動規律,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提高資金運用效果,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公司理財的一般步驟:

a、科學的投資決策。確定最佳投資方向和流量,以期獲得最佳的投資效益——籌資決策的基礎。

b、科學的籌資決策。合理選擇籌資方式、規模和結構,對比分析預期籌資效益與籌資成本,以期最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又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c、科學的收益分配決策,正確確定企業利潤留存與分配的比例和合理的股利政策。


曾經有位偉人說過,「時間就是財富」,合理使用時間,其實也是一種理財。 魯迅說:「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寫作。」,奧斯特洛夫斯基借保爾的說:「當我們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則說:「凡是較為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網路知道的我說「理好時間財,實現人生夢!」。所以說,人人共有的時間,如果你珍惜它,它就是財富,你忽略它,它便一錢不值,你就一事無成。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就因為他在24小時當中跟我們做了不一樣的事情(會理「時間」財)。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把時間管理做得更好,必須提升做事的效率。時間管理是一門縝密嚴謹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讓我們實現快樂而現實的成功人生。理好「時間財」不是讓我們去應付時間,而是讓我們去親近時間,熱愛時間。時間是人生存在的資本。對於搶占陣地的戰士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於精明能乾的商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辛勤勞作的農民來說,時間就是財富;對於運籌帷幄的軍師來說,時間就是勝利。


對於正在看問題的您來說,「理好時間財」就是做一個「搶占陣地的戰士、精明能乾的商家、辛勤勞作的農民、運籌帷幄的軍師」!

E. 為什麼要選擇理財

理財五個小知識,小智理財教你怎麼做

不管是家庭還是個人,生活中都離不開理財,而理財並非不僅僅為了理財而理財,而是需要有比較有明確的目標、有計劃、有打算的。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理財,別人會說你敗家。一個女人不懂得家庭理財,別人會說你不會過日子,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理財規劃好,使你的生活過的更加的明確和直接。下面小智理財給大家介紹下理財的五個小知識點。

理財小知識一:6個注意事項

1、每天讀點理財常識,知識積累越來越多,理財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2、女人一定要理財,理財後你會發現自己擁有了一座金山,相信我

3、從零開始理財,從小錢開始

4、儲存活期的錢越多你就越窮,不論你是定存,理財產品、基金、國債一系列投資都比你的錢用來存活期好。

5、此生第一筆投資千萬別選擇股票,股票風險極高、不要眼裡只有收益,當你的投資心態還不夠成熟以及知識儲備不夠是,你很容易把自己變成一個賭徒。在你沒有足夠的自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時,最好通過低風險來培養自己的能力。

6、不要使用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和取現功能。不管有沒有利息,這樣產生高昂的額外費用是跑不了的。

理財小知識二:三個小環節

理財要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1、攢錢

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

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P2P理財

3、護錢

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

理財小知識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財?

理財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元,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理財小知識四:理財的兩個好習慣

1、節儉

少打一次車,少做一次美容,吃飯少點一個菜,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去投資,讓錢生錢。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李嘉誠生活的節儉是盡人皆知的。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扣,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2、記賬

每天記賬,不行的話三天記一次也可以。記賬會讓你清楚每一筆開銷去了哪裡,也有利於養成計劃花錢的習慣。

理財小知識五: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參與理財的錢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理財、定期理財,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等。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總結:多種組合分攤風險。理財的方式一般是多種組合合理搭配就像配菜一樣。這樣可以減少風險的程度。

F. 為什麼要投資理財

為什麼要找理財師買產品,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作為普通人,想要真正通過自己投資實現財富增長相對而言還是有點困難的,一是沒有時間,二是缺乏相應的知識,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依靠理財師幫助我們進行財富管理。為什麼這樣說呢?

理財師能夠更客觀地給你投資建議

面對基金的時候,我們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到自律,尤其是在面對金錢時的貪婪和恐懼,所以很多人都是牛市末期進入市場,對於熊市就不再關注了。對於這類人而言,就特別容易出現在高位站崗,而失去地位介入的機會。

作為理財師,他們離市場更近,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他們都會參與,所以在越是低點的時候,理財師越是會拉人買基金,或者做定投。

理財師可以從配置角度提升整體收益

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紛繁復雜,作為理財師,不僅可以通過篩選不同的基金加深對產品的了解,還可以通過綜合配置各種產品,如銀行理財、貴金屬、外匯、股票等,根據資產配置原則來規劃用戶家庭財富的整體增長。

比如你有一百萬的資金,分別配置了權益基金、債券類資產和其他配置,在權益類基金當中又有主題型的和穩健全市場的,如果在你購買的產品類型中有某一產品出現下跌的情況,相對於整體而言,你的損失也會比較小。

理財師背靠金融機構,更易篩選出優質產品

理財師所在的金融機構往往都有產品研究團隊,隨著基金數量的不斷增加,准入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所以用戶找理財師買基金的話,他所看到的產品其實已經是做過一遍篩選的了,對於用戶而言,選出合適的理財產品更是簡單了不少。

投資機會的提醒

作為理財師,他們肯定也是希望用戶能夠賺錢的,所以每當市場有投資機會的時候,理財師們都會給出合理建議。比如之前的可轉債基金、戰略配售基金等,這些新基金機會的提醒和產品的解釋,相較於用戶自己去了解而言,理財師會講解的更清晰。

理財師的個性化服務

來自於金融機構的理財師對於投資者來說是相對安全的,因其有牌照,不會出現「跑路」這類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理財師可以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給出不同的投資建議,並在這個大框架下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服務。

總的來說,投資理財的核心目的是為了賺錢,而賺錢的前提是專業靠譜。所以,對於不太了解行業的人來說,選擇一個靠譜的理財師,才能更好的提升盈利的概率。

配圖來源:Pexels

G. 為什麼要理財做好理財規劃的重要性

【導讀】近期聽到比價多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理財?」「沒錢怎麼理財?」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而是一個可持續循環的過程。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錢多與否,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下面小編用兩個小故事,來解答做好理財規劃的重要性,跟錢多錢少無關。接著往下看。

故事:老王買瓜

老王拿著5塊錢到瓜園預定西瓜,瓜農說這錢連半個西瓜也買不到,老王不甘心,他軟磨硬泡,瓜農被他弄煩了,順手指了指瓜地里一個還沒成熟的小西瓜說:「好瓜買不了,你就預定這個小西瓜吧。」

瓜農本以為他都這么說了,老王會放棄,誰知他竟爽快地答應了,花了5塊錢定下了這個尚未成熟的小西瓜。

瓜農不解:「小西瓜又不能吃,你要它有什麼用?」老王說:「反正交了錢這個小西瓜就是我的了,過兩個月我再來拿。」兩個月後,老王抱著已經瓜熟蒂落的大西瓜高興而去。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沒錢不要緊,拿小錢買「小西瓜」,只要你能耐心等待,再丑再不起眼的小西瓜,總有瓜熟蒂落的一天。理財要從小事做起,要從任何一個小細節約束自己。

沒有自我約束、紀律、節儉、耐心,總是指望著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心態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故事:托馬斯的存款

英國一名71歲的老人托馬斯,上世紀60年代在銀行里存了120英鎊現金,這筆錢在當時看,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資產了。可是,托馬斯後來卻將這筆存款忘得一干二凈。

直到最近,他的妻子在家中的抽屜底下發現了3張50多年前的存摺。專家稱,通過50多年,托馬斯當年的120英鎊存款,如今已經翻了58倍,變成了大約7000英鎊。

如果當年托馬斯用120英鎊進行抵押貸款購房,那麼他擁有的房子現在已經價值18萬英鎊了,也就是說房價翻了大約600倍;

如果他在當年花120英鎊購買一箱皮特拉斯城堡的葡萄酒,到今天這箱葡萄酒的價值也已升到1.5萬英鎊,相當於翻了120倍……

有閑錢,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起來,最終的結果也將有巨大的差異。理財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增值或者不貶值,更重要的是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障你財務狀況的持續健康。

所以,如果單說投資,肯定錢多的人選擇的產品種類更豐富,可是一個理財方案追求的是規劃合理,而不是限定在某個產品的最優投資配置。

沒錢時,就好好規劃現有的資產,然後通過理財讓財富更多的積累;有錢時,通過理財讓錢更好的增值。與其糾結有錢沒錢,不如把時間放在如何理好自己的這點兒財上。、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關於「為什麼要理財?做好理財規劃的重要性」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小編提醒大家炒股只是理財規劃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大家一定要理智分析與看待,這也是理財規劃師的重要性展現之一,作為新手一定要相信專業人才,且不可一意孤行,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H. 理財大講堂第1講:為什麼要理財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開銷會越來越多,比如,結婚、買房、生娃、贍養老人、供養孩子等等,對於工薪階層,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理財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所以說越早的進行投資理財,我們以後的生活壓力就會越小。理財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財富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麼只有盡早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才會更快實現目標,享受美好人生旅程。
量入為出、做好儲蓄,這樣有了余錢才能做好資產規劃,理財無非就是開源節流,我們要清楚的知道每筆錢花到的地方,盡量節省開銷,把多餘的錢用作投資,讓錢生錢,這樣財富的積累才會越來越快。巴菲特說過:「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錢勝過人找錢,要懂得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這句話詮釋了獲得財富的真諦,那麼我們要怎樣理財。
一、要積累原始資本
對於一些月光族來說,沒有什麼比不斷積累更重要了,原始積累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在工作之餘,要多拓展收入渠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吃喝玩樂個人享受上。比如說你性格外向,愛好唱歌講段子,業余時間就可以試試網路直播;如果性格內向,愛好讀書看報,那麼可以試試寫作或者開個網店,以此來獲取除工作之外的更多收入,讓自己每個月都實現盈利。原始資本的積累是一件需要時間和耐心的事,你需要做的就是堅持。
二、要保持本金穩定。
有了一定積累後,我們就要開始嘗試投資,但你的投資一定要保證本金穩定,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本金就是青山,柴就是收益,山在柴在,山沒柴沒。比如100元本金,第一年收益率100%,變成200元,但第二年虧掉一半,收益率-50%,你最後還是只剩下100元。這樣反復循環下去10年後還是100元,總收益率為0。如果本金安全,每年收益率5%,那10年後就變成163元,總收益率63%。這只是簡單的舉例,你可以找計算工具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測算。還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每年的積累會逐漸增加,終值會大幅提高的。投資理財有風險,我們要時刻記住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要追求超額收益。
憑借不斷積累和本金安全的投資理財手段,需要長期的毅力和心態,財富增值實現較慢。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追求超額收益獲取更大的回報。你可以拿出小部分資產用來進行高風險的投資,比如投資股票、期貨、外匯、黃金、基金、p2p網貸、房地產等,但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要記得及時的鎖定收益。同時也要多學習一些投資理財知識,看些優秀的理財文章和書籍,「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理財好文章看多了,用心記住了,自然你對理財的認知水平就會不斷提高,投資也會越順利。
投資理財一定要趁早,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越早的利用錢來生錢,那麼實現財富增值的時間就會越久,你也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來源:華哥選基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量看出 發布:2025-05-18 02:27:13 瀏覽:384
期貨軟體中怎麼合計總損失 發布:2025-05-18 02:13:33 瀏覽:516
場內買基金手續有哪些 發布:2025-05-18 02:05:42 瀏覽:712
恆暉兒童公益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5-18 02:01:08 瀏覽:168
虛擬貨幣電費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8 01:46:32 瀏覽:155
報金融專業要哪些科目 發布:2025-05-18 01:40:37 瀏覽:700
黃金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發布:2025-05-18 01:39:59 瀏覽:298
艾伯科技股票走勢 發布:2025-05-18 01:39:57 瀏覽:306
普通百姓如何通過金融模式翻身 發布:2025-05-18 01:20:46 瀏覽:851
股票怎麼樣會面臨退市風險 發布:2025-05-18 01:12:17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