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融化需要多少溫度
⑴ 鈦熔點是多少溫度
純鈦的熔點為1678℃。加入合金元素後(鈦合金),合金的熔點一般都要降低,而且一般會隨合金元素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更大。
所以,鈦合金的熔點一般會低於1678℃,且因為合金元素的不同及量的不同而有差異。
【若有疑問,歡迎再提 ————晨星為你解答】
⑵ 鈦的熔點和相變點溫度是多少
熔點為1668℃,
在低於882℃時呈密排六方晶格結構,稱為α鈦;
在882℃以上呈體心立方晶格結構,稱為β鈦。
⑶ 鈦合金在多少度下融化
鈦合金沒有固定熔點,只有液相線和固相線的講法,每種鈦合金都不一樣,要廠家自己測。
應溫度很高,很難精確測量。
鈦合金特點: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
原理:
鈦合金是以鈦為基礎加入應用了鈦合金的產品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鈦有兩種同質異晶體:882℃以下為密排六方結構α鈦,882℃以上為體心立方的β鈦。
⑷ 岩漿溫度有多高多少小時能夠熔化一塊鈦合金.
在晴朗的天氣和良好透視的情況下,熔岩流的顏色和相應溫度的關系:
白色
≥1150℃
金黃色
1090℃
橙色
900℃
亮的鮮紅(櫻桃紅)
700℃
暗紅色
550~625℃
隱約可見的紅色
475℃
而鈦合金的熔點不確定,因為:鈦合金中的元素不知,無法知道熔點。時間,與岩漿溫度、鈦合金形狀和內部元素決定。
所以:無法判斷。
望採納。謝謝。
⑸ 關於鈦合金釺焊材料
釺焊是鈦以及鈦合金與其他金屬最簡單可靠的連接方法,亦可用於鈦與鈦合金的微型復雜件的連接。釺料是釺焊必不可少的材料,通常按其熔化溫度范圍分為兩大類:鎵基,鉍基,錫基,鉛基,鎘基,鋅基等,鈦及其合金很少用軟釺料釺焊。液相線溫度高於450°C的稱為硬釺料。主要包括:鋁基,鎂基,銅基,銀基,鎂基,金基,鈦基等,目前對於鈦及其鈦合金的釺焊,應用較普遍的銀基,鋁基及其鈦基三類。而銅基釺料由於形成脆性的金屬間化合物而一般不宜使用。
由於鈦的高溫活性強,釺焊一般在真空或氬氣保護下進行。鈦容易與釺料合金化,故易於釺焊。但此時應容易形成金屬化合物,引起接頭脆性,為此應選擇合適的釺料或降低釺焊溫度,縮短釺焊時間以便不形成脆性的金屬間化合物。
α鈦合金 Kβ接近0的合金為α鈦合金,這類合金幾乎不含β穩定元素。
此類合金不能熱處理強化,主要優點是組織穩定、耐蝕、易焊接。缺點是強度低,壓力加工性差。工業純鈦的使用溫度可達250~300℃,TA7使用溫度可達450℃。
近α鈦合金 Kβ<0.23的合金一般屬於近α鈦合金。
由於β相中原子擴散系數大,原子擴散快,易於發生蠕變。為了例提高蠕變抗力,在(α+β)鈦合金中必須降低β相的含量,因而發展了所謂的近α鈦合金,這類鈦合金中所含的β穩定元素的含量一般小於2%。
(α+β)鈦合金
Kβ=0.23~1.0的鈦合金一般屬於α+β鈦合金,也稱兩相鈦合金。這類鈦合金中的鋁當量一般控制在8%以下,β穩定元素的添加量為2%~10%,主要是為了獲得足夠數量的β相,以進一步改善鈦合金的壓力加工性和熱處理強化能力。
大量的密排六方晶格的α相,是良好的高溫特性、低溫特性和良好的可焊性的保證。而一定量的β相則是合金具有良好的工藝塑性和可熱處理性的保證。
低鋁當量兩相鈦合金的鋁當量小於6%。這類鈦合金一般含有較多的β穩定元素,β相數量及穩定程度較大,退火狀態下β相在組織中約佔10%~30%,淬火後的β相數量可達到55%,這類鈦合金具有中等的強度、塑性、蠕變抗力和熱穩定性,使用溫度在300~400℃范圍。
高鋁當量兩相鈦合金的鋁當量大於等於6%。這類鈦合金中除含有較多的鋁、錫、鋯外還含有適量β穩定元素,尤其是鉬和釩,有些合金中還添加了微量硅,是目前在400~500范圍內使用最廣的鈦合金。
β型鈦合金
Kβ>1的鈦合金一般為β型鈦合金
Kβ=1~1.5的鈦合金為近β型鈦合金.有時也稱過渡型(α+β)鈦合金,這種合金退火狀態為α+β兩相,所以有時也稱為過度型α+β合金,即可按兩相鈦合金看待。但在淬火時,β相可由高溫保留至室溫,或發生ω相變,使組織中全部為淬火狀態的亞穩β相或亞穩β+ω相。因此,又將其歸類在β合金中。
Kβ=1.5~2.5的β鈦合金為亞穩β合金,這類合金平衡狀態仍為α+β兩相,β相含量超過50%,但在一般退火冷速條件下,β相即可保留至室溫,使組織中全部為退火狀態的亞β相,當然,亞穩β合金中β相的穩定性高於近β合金。
⑹ 鈦合金可以融化嗎
鈦的熔點高達1668°C,如果是合金,可能更高,只要你能達到這么高的溫度,就能融化。
⑺ 關於鈦合金
1.鈦合金的發展
鈦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結構金屬,鈦合金因具有比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等特點而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認識到杴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繼對其進行研究開發,並得到了實際應用。
第一個實用的鈦合金是1954年美國研製成功的Ti-6Al-4V合金,由於它的耐熱性、強度、塑性、韌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較好,而成為鈦合金工業中的王牌合金,該合金使用量已佔全部鈦合金的75%~85%。其他許多鈦合金都可以看做是Ti-6Al-4V合金的改型。
20世紀50~60年代,主要是發展航空發動機用的高溫鈦合金和機體用的結構鈦合金,70年代開發出一批耐蝕鈦合金,80年代以來,耐蝕鈦合金和高強鈦合金得到進一步發展。耐熱鈦合金的使用溫度已從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A2(Ti3Al)和r(TiAl)基合金的出現,使鈦在發動機的使用部位正由發動機的冷端(風扇和壓氣機)向發動機的熱端(渦輪)方向推進。結構鈦合金向高強、高塑、高強高韌、高模量和高損傷容限方向發展。
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還出現了Ti-Ni、Ti-Ni-Fe、Ti-Ni-Nb等形狀記憶合金,並在工程上獲得日益廣泛的應用。
目前,世界上已研製出的鈦合金有數百種,最著名的合金有20~30種,如Ti-6Al-4V、Ti-5Al-2.5Sn、Ti-2Al-2.5Zr、Ti-32Mo、Ti-Mo-Ni、Ti-Pd、SP-700、Ti-6242、Ti-1023、Ti-10-5-3、Ti-1023、BT9、BT20、IMI829、IMI834等[2,4]。
鈦合金可以分為α、α+β、β型合金及鈦鋁金屬間化合物(TixAl,此處x=1)四類。2. 鈦合金的新進展
近年來,各國正在開發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新型鈦合金,努力使鈦合金進入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民用工業領域陽。國內外鈦合金材料的研究新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溫鈦合金。
世界上第一個研製成功的高溫鈦合金是Ti-6Al-4V,使用溫度為300-350℃。隨後相繼研製出使用溫度達400℃的IMI550、BT3-1等合金,以及使用溫度為450~500℃的IMI679、IMI685、Ti-6246、Ti-6242等合金。目前已成功地應用在軍用和民用飛機發動機中的新型高溫鈦合金有.英國的IMI829、IMI834合金;美國的Ti-1100合金;俄羅斯的BT18Y、BT36合金等。表7為部分國家新型高溫鈦合金的最高使用溫度
⑻ tc4鈦合金熱處理淬火溫度多少
固溶處理:910-940度;保溫0.5-2h/水淬
時效處理:520-550度;保溫2-4h/空冷
Ti-6Al-4V(TC4)屬於國標鈦合金,執行標准「GB/T 2965-2007」
Ti-6Al-4V(TC4)在常規狀態下硬度在30HRC左右。
Ti-6Al-4V(TC4)兼有α及β兩類鈦合金的優點,即塑性好、熱強性好(可400℃在長期工作)、抗海水腐蝕能力很強,生產工藝簡單,可以焊接、冷熱成型,並可通過淬火和時效處理進行強化。主要應用於飛機壓氣機盤和葉片、艦艇耐壓殼體、大尺寸鍛件、模鍛件等。
Ti-6Al-4V(TC4)還具有良好的低溫工作性能。在-196℃以下仍然具有良好韌性,用於製造低溫高壓容器,如火箭及導彈的液氫燃料箱等。
Ti-6Al-4V(TC4)化學成分如下圖:
TC4鈦合金力學性能:
規定殘余伸長應力σr0.2/MPa≥825,
伸長率δ5(%)≥10,
⑼ 鈦金屬的熔點是多少度
鈦是鋼與合金中重要的合金元素,鈦的密度為4.506-4.516克/立方厘米(20℃),高於鋁而低於鐵、銅、鎳。但比強度位於金屬之首。熔點1668±4℃,熔化潛熱3.7-5.0千卡/克原子,沸點3260±20℃,汽化潛熱102.5-112.5千卡/克原子,臨界溫度4350℃,臨界壓力1130大氣壓。鈦的導熱性和導電性能較差,近似或略低於不銹鋼,鈦具有超導性,純鈦的超導臨界溫度為
0.38-0.4K。在25℃時,鈦的熱容為0.126卡/克原子·度,熱焓1149卡/克原子,熵為7.33卡/克原子·度,金屬鈦是順磁性物質,導磁率為1.00004。
摘自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