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世紀是什麼
❶ 世紀金融貸款平台正不正規
貸款平台是正規的,如果你有貸款需求的話,直接聯系貸款客服,只要徵信良好,沒有不良記錄的話,就可以辦理貸款的。
❷ 金融業的歷史發展是什麼
金融業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 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公元前5~前3世紀在雅典和羅馬先後出現了銀錢商和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在歐洲,從貨幣兌換業和金匠業中發展出現代銀行。最早出現的銀行是義大利威尼斯的銀行(1580)。1694年英國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銀行──英格蘭銀行,這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確立了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此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業迅速發展,並對加速資本的積聚和生產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信用活動為中心的銀行壟斷與工業壟斷資本相互滲透,形成金融資本,控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命脈。 中國金融業的起點可追溯到公元前 256年以前周代出現的辦理賒貸業務的機構,《周禮》稱之為「泉府」。南齊時(479~502)出現了以收取實物作抵押進行放款的機構「質庫」,即後來的當鋪,當時由寺院經營,至唐代改由貴族壟斷,宋代時出現了民營質庫。明朝末期錢庄(北方稱銀號)曾是金融業的主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票號、官銀錢號等其他金融機構。
❸ 上世紀的金融是什麼樣子的呀
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就是一個經濟社會中有些單位有閑散的資金,有些單位資金短缺,例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缺少資金,而家庭往往有儲蓄,所以說金融就是把閑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給資金短缺的企業用,作為回報,給予資金出讓方一定好處,比如利息、股息等等。
金融產品一開始只有外匯交易、股票和債券,剛開始的股票市場可沒有現在那麼先進,是用電子交易平台的。一開始都是紙張化交易,非常繁瑣。
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西方發達國家流行起了金融產品創新。於是例如期貨、期權交易等產品迅速被開發出來,這些工具一開始是用來套期保值或者說在國際貿易中銷售交易使用的,但是後來逐漸演變為投資和投機者的工具。
這些金融創新產品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只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就可以借入大筆的資金進行炒作,保證金比例往往只有借入資金的很小一部分,投資者的負債遠超其自身的資金實力,往往導致一夜暴富或者一夜一貧如洗。
例如這次次貸危機其實就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給那些次級信用的人一定數量的貸款,再將此類貸款組合成一種證券進行交易,是一種非常高級的金融創新產品。
現在的金融和上個世紀70年代後的金融差不多,但是和70年代以前相比金融產品豐富了許多。
金融創新本沒有錯,錯就錯在監管不到位。這次美國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不過應該肯定的是,美國是全世界金融最發達的國家,所以他們的資金融通也最有效,資金的使用效率亦最高,故而不能因為這次金融風暴就全面否定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的金融產品創新,應該肯定的是這是未來我們的發展趨勢。
❹ 世界金融發展史世界金融發展史
金融的發展史五六百年前,由於受到交通工具和生產技術的限制,人類的金融貿易活動通常還無法突破國界。但這一狀況在此後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迅速得以改觀。 發生在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大大縮短了人們之間原有的時空距離。跨國性質的貿易交往、債權債務清算以及資本轉移等活動不僅演繹出了最初始形態的國際金融現象,而且從一開始就包涵著有關國際金融紛爭與協調的跌宕起伏。 此後,隨著人類社會分工網路的擴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國際金融協作盡管長時間內都處在較低層次,但總體進程則不斷呈現出加速趨勢。特別是進入20世紀,人類社會在經歷了先後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沉重打擊之後,為了重建國際貨幣金融秩序以求生存和發展,不同主權國家之間展開了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協調與合作。從1922年4月的熱那亞世界經濟與金融會議,到1936年10月的「三國黃金協定」,再到1944年7月的「布雷頓森林協定」以及其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立,都是典型的例證。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自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至今,國際貨幣金融秩序進入了「無制度」時代。美元等各主要國際性貨幣的匯率經常出現巨幅波動,便捷的電子化交易系統使得規模龐大的國際游資形同「幽靈」、在全球范圍內「四處游盪」,不同國家金融市場之間的「傳染效應」越來越明顯,金融危機爆發的頻率和破壞性急劇攀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金融領域的利益沖突日漸明顯……這些問題構成了現階段國際金融領域的鮮明特色,同時也決定著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際金融的協作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得到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歐洲中央銀行和單一貨幣歐元的出現,象徵著20世紀人類社會將國際金融協作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參考資料: 《國際金融報》 (2002年01月04日第六版) 貨幣的發展史 1.關於貨幣的起源有多種學說,中國古代貨幣起源學說主要有先王制幣說和交換起源說,西方貨幣起源說主要有創造發明說、便於交換說和保存財富說,但是這些學說都未能科學完整地解釋貨幣的起源。馬克思用勞動價值理論科學地闡明了貨幣產生的客觀必然性,馬克思認為貨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必然產物。 2.幣材是指充當貨幣的材料或物品,通常具有價值較高、易於分割、易於保存、便於攜帶的性質。貨幣產生以來,許多不同的物品曾先後充當過貨幣材料,形成了不同的貨幣形式,大致而論,貨幣形式的演變經歷了從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紙制貨幣——存款貨幣——電子貨幣的發展過程,實物貨幣是貨幣產生初期採用的貨幣形式,金屬貨幣曾在許多國家長期流通使用,紙制貨幣、存款貨幣和電子貨幣是現代貨幣形式。 3.實物貨幣是以自然界存在的物品或人們生產的物品充當貨幣材料的貨幣形式。中外歷史上實物貨幣種類很多,中國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實物貨幣有貝幣、谷帛等。但是許多實物貨幣都形體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攜帶,且價值不穩定,因此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 4.金屬貨幣是以銅、銀、金等金屬作為貨幣材料的貨幣,其中以貴金屬黃金作為貨幣材料是金屬貨幣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金屬貨幣有兩種形式:一是稱量貨幣,二是鑄幣。金屬貨幣具有價值穩定、易於分割、易於儲藏的優勢,金屬貨幣的局限性主要是攜帶不便,金屬貨幣的數量受金屬貯存和開采量的限制,不能靈活適應經濟發展對交易媒介的需求。 5.紙幣包括三種:一是國家發行的紙制貨幣符號,二是商人發行的兌換券,三是銀行發行的紙制信用貨幣——銀行券。目前各國流通中使用的現鈔絕大部分是國家授權由中央銀行發行的不兌現的銀行券,又稱法定貨幣或現鈔,它不以金、銀作為發行保證,是純粹的信用貨幣。 6.存款貨幣是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帳結算的活期存款,與現鈔相比,存款貨幣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優點,現代發達的商品經濟中,絕大部分交易支付都利用存款貨幣來完成。 7.電子貨幣是通過電子網路進行支付的貨幣。電子貨幣可以代替現金和支票進行支付,對傳統的貨幣發行和流通產生了重要影響。
❺ 世界上「金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誰是最早給金融定義的
金融業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 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公元前5~前3世紀在雅典和羅馬先後出現了銀錢商和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在歐洲,從貨幣兌換業和金匠業中發展出現代銀行。最早出現的銀行是義大利威尼斯的銀行(1580)。1694年英國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銀行──英格蘭銀行,這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確立了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此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業迅速發展,並對加速資本的積聚和生產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最早給金融下定義的是:法約爾。
金融理論:
在經濟學中的歷史相當之短。經濟學家們很早就意識到信貸市場的基本經濟職能,但他們並不熱衷於分析更多內容。因此,早期對金融市場的觀點大多直觀,主要是由實踐者形成的。最早對金融市場的理論框架,尤其是路易舍利耶的成果 (1900) ,基本上被理論家和實踐者共同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