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金融產品
1. 金融產品包括哪些東西
所謂金融產品是指資金融通過程的各種載體,它包括貨幣、黃金、外匯、有價證券等。就是說,這些金融產品就是金融市場的買賣對象,供求雙方通過市場競爭原則形成金融產品價格,如利率或收益率,最終完成交易,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
對於金融產品,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分類,我們這里敘述幾種主要的分類方法。
(一)根據產品形態不同可分為三類,即貨幣、有形產品,無形產品;
1)、貨幣。隨著貨幣制度的變化,它的形態也發生變化,從實物貨幣如貝殼、布帛等發展到金屬貨幣如金、銀、銅,最後出現了代用貨幣即紙幣。
2)、有形產品。這類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公債、短期國債、外債、民間債、公司債券、短期國庫券、流通存單、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本票、預填日期支票、以實物償還的債券、有獎債券、股票、支票、保險單、儲蓄等。
3)、無形產品。即金融服務,大體分為八個方面:放款、存款、國外服務、轉帳儲蓄、地點或時間性服務、信用服務等。
(二)按發行者的性質劃分,金融產品可分為直接金融產品和間接金融產品
直接金融產品是指最後貸款人與最後借款人之間直接進行融資活動所使用酌工具,由公司、企業、政府機構等非金融機構發行或簽署。主要有以下幾類:公司債、股票、抵押契約,公債券、國庫券。
間接金融產品是指金融機構在最後貸款人與最後借款人之間充當媒介,進行間接融資活動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幾類:銀行券、銀行票據、可轉讓存款單、人壽保險、金融債券、各種借據。
(三)以信用關系存續的時間長短,可分為短期金融產品和長期金融產品
短期金融產品一般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的貨幣市場的信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幾類:各種票據、可轉讓存款單、國庫券。
長期金融產品則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資本市場的信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幾類:股票、債券、各種基金。
(四)根據服務行業不同可分為:銀行類金融產品、保險類金融產品、信託類金融產品、證券類金融產品、財務公司類金融產品和租賃類金融產品。
2. 什麼是金融產品謝謝
1:7倍的杠桿,上海金交所黃金白銀T+D,交易時間覆蓋亞歐美洲三個時間段,一手黃金現在差不多是6萬-7萬的樣子,建議用深發展。
2:100倍杠桿,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國際黃金(國際黃金)24小時交易時間,最低需投入10000美金,可找尋會員機構。
3:5倍杠桿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推出的大宗商品投資包括原油,焦炭,螺紋鋼,熱卷板等一系列投資基本10000RMB左右就可以操作
4:期貨,風險過高,由於沒有晚盤,風險過高,一般老百姓不建議操作
5:股票,1:1 由於主力資金全面推出,操盤手要幫助主力資金解套,所以需要老百姓墊資,不建議操作。
綜上所述,可以考慮的投資產品就3種,如果你是穩健型的投資者,本人建議是做上海金交所黃金白銀TD,如果晚上操作的時間比較多,建議做國際黃金,但是必須得設好止損,如果喜歡投資長線,建議能源類的也就是渤海交易所的,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夠滿意~
希望採納
3. 什麼是ABS金融產品
ABS金融產品是指證券化的資產,ABS即資產證券化的意思。資產證券化是指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再向資本市場進行出售以籌集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可以提高經濟中的融資效率,但如果不加以監管,任由其規模擴大的話,會帶來很大的風險。
模式特點
(1)ABS融資模式的最大優勢是通過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債券利率一般較低,從而降低了籌資成本。
(2)通過證券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是ABS不同於其他項目融資方式的一個顯著特點。
(3)ABS融資模式隔斷了項目原始權益人自身的風險,使其清償債券本息的資金僅與項目資產的未來現金收入有關。加之,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債券是由眾多的投資者購買,從而分散了投資風險。
(3)什麼金融產品擴展閱讀
隨著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ABS融資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籌資者和投資者的重視。凡是可預見未來收益和持續現金流量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開發項目,都可利用ABS融資方式籌資。
很多國家和地區將ABS融資方式重點用於交通運輸部門的鐵路、公路、港口、機場、橋梁、隧道建設項目;能源部門的電力、煤氣、天然氣基本設施建設項目;公共事業部門的醫療衛生。供水、供電和電信網路等公共設施建設項目,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BS融資模式
4. 金融產品有哪些
債券,股票
5. 金融產品有哪些特徵
金融產品指的是各種具有經濟價值,可進行公開交易或兌現的非實物資產,也叫有價證券,金融產品如現金、匯票、股票、期貨、債券、保單等。
一個金融產品是一系列具體規定和約定的組合。雖然不同的金融產品有著不同的具體規定和約定,但是,每一個金融產品通常都應具備至少如下方面的內容。
發行者。任何金融產品都必需有其賣主,即發行者。
認購者。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從金融市場上購買他想買的任何金融產品。
期限。金融產品的期限有長短之分,在一般情況下,貨幣市場上的產品期限比較短,資本市場上的產品期限比較長。
價格和收益。價格是金融產品的核心要素。收益率是金融產品的另一個核心要素,它表示該產品給其持有者帶來的收入占其投資的比率。
風險。可以認為金融產品的投資風險是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預期收益損失的可能。
流通性。流通性是金融產品的一大質量指標,那些不可流通的金融產品在市場上只能以較低的價格發行。
權力。金融產品作為一種財產權憑證,可以賦予持有人與該產品類別相對應的權力,比如債券持有人作為債權人,擁有到期時獲得本金和利息的權利以及公司破產時剩餘財產的優先索償權。股票持有人作為公司的股東,有權參加股東大會,有權選舉公司董事以及有權參與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等。
6. 金融產品的定義
金融產品指的是各種經濟價值的載體,如現金、股票、期貨等。比如我們說張三很有錢,不過他的3百萬塊錢都買了股票,現在這些股票的市場價值還不到1百萬。從這個列子中,我們看到價值在不同的載體中轉換並存在。除極少數情況下,如金條、金磚等,這種載體往往是以非實物的有價證券形式存在,因此也稱為金融資產。此外,由於金融產品又能用來贏利,所以又稱為金融工具。上述張三用錢買股票就是想用股票這個金融工具去賺錢。
7. 金融產品都有那些啊
現金,期貨,債券,匯票,保單,股票
首先,金融發展是一環扣一環,循序漸進的,因此金融產品可分為基礎證券如股票、債券等,和衍生(高級)證券如期貨、期權等兩大類;其次,根據所有權屬性,金融產品又可分為產權產品如股票、期權、認股證等,和債權產品如國庫券、銀行信貸產品等兩大類。前者是產權關系,後者是債權關系。再者,根據預期收益判斷,金融產品又可分為非固定收益產品如股票、期權、基金等,和固定(也叫結構型)產品如各種債券和信貸產品。最後,根據時間長短,風險程度和交易場所等,金融產品又可分為短期產品、長期產品、低風險產品、高風險產品、貨幣(市場)產品和資本(市場)產品等很多類別。
8. 什麼是金融產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金融產品和人們的生活聯系日趨緊密。然而,人們對金融產品的理解不盡相同。
以信用卡為例,持卡者既可以享受便捷的消費,也可以顯示身份的高貴;對於銀行而言,信用卡是一種針對個人消費的信貸工具,可以帶來利息和費用收入;對於信用卡組織(如VISA、銀聯等)來說,信用卡不僅能夠招攬顧客,提高銷售額,而且能夠降低結算風險。
金融產品是指金融機構為市場提供的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的綜合體。狹義的金融產品是指金融機構創造的、可供客戶選擇的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的金融工具。廣義的金融產品是指金融機構向市場提供的,並可由客戶取得、利用或消費的一切產品和服務。
金融產品也指金融機構通過開展各類業務活動為客戶提供的各種類型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儲蓄、信貸、結算、證券投資、商業保險和金融信息咨詢等。
(1)金融產品與實物資產的關系:很多金融產品都是由實物資產演變而來的。如微軟公司的股票是由微軟公司的實際資產演變而來的,微軟公司的股票期貨和期權又是由微軟公司的股票演變而來的;房屋抵押證券是由房屋而來的。
(2)金融產品、金融資產和金融工具之間的關系:金融產品是各種經濟價值的載體,如現金、股票和期貨等。比如,張三用300萬元買了股票,現在這些股票的市場價值不到100萬元。
9. 金融產品包括什麼
衍生產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譯。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金融衍生產品通常是指從原生資產(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由於許多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在資產負債表上沒有相應科目,因而也被稱為「資產負債表外交易(簡稱表外交易)」。金融衍生產品的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
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國際上金融衍生產品種類繁多,活躍的金融創新活動接連不斷地推出新的衍生產品。金融衍生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1)根據產品形態。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四大類。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因此,期貨交易流動性較高,遠期交易流動性較低。
掉期合約是一種為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更為准確地說,掉期合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合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掉期合約。掉期合約中規定的交換貨幣是同種貨幣,則為利率掉期;是異種貨幣,則為貨幣掉期。
期權交易是買賣權利的交易。期權合約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期權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化合同,也有在櫃台交易的非標准化合同。
(2)根據原生資產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即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細分,股票類中又包括具體的股票和由股票組合形成的股票指數;利率類中又可分為以短期存款利率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長期債券利率為代表的長期利率;貨幣類中包括各種不同幣種之間的比值:商品類中包括各類大宗實物商品。
(3)根據交易方法,可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文易。
場內交易,又稱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進行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參與者收取保證金、同時負責進行清算和承擔履約擔保責任的特點。此外,由於每個投資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設計出標准化的金融合同,由投資者選擇與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數量進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個場所進行交易,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動性較高的市場。期貨交易和部分標准化期權合同交易都屬於這種交易方式。
場外交易,又稱櫃台交易,指交易雙方直接成為交易對手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有許多形態,可以根據每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設計出不同內容的產品。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具體要求、出售衍生產品的金融機構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場外交易不斷產生金融創新。但是,由於每個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雙方相互負責進行的,交易參與者僅限於信用程度高的客戶。掉期交易和遠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櫃台交易的衍生產品。
據統計,在金融衍生產品的持倉量中,按交易形態分類,遠期交易的持倉量最大,占整體持倉量的42%,以下依次是掉期(27%)、期貨(18%)和期權(13%)。按交易對象分類,以利率掉期、利率遠期交易等為代表的有關利率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占市場份額最大,為62%,以下依次是貨幣衍生產品(37%)和股票、商品衍生產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間,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規模擴大了5.7倍。各種交易形態和各種交易對象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整體上呈高速擴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