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最大影響到了哪個國家
① 08年金融危機哪個國家損失最大
美國了啦~~~
1.美國的金融危機的原點是什麼??
由於房地產的突然下跌,貸款購房者以房屋上漲所帶來差價還款方式的斷裂,從而造成大量的房貸壞賬,而這些房貸又由像雷曼兄弟這樣的金融公司打包,以證券化的方式銷售給全世界的投資者,這就是所謂的「次級債」風波。只要購買了「次級債」的投資者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這樣的投資者遍布全世界。
2.基本的發展過程
首先是房地產壞賬造成雷曼兄弟的倒閉,緊接著傳導至投資銀行與對沖基金,各種的投資風險被迅速放大,銀行間的拆借利率大幅提高,對實體經濟融資造成了巨大影響,各國央行不得不大幅度的向本國市場注資。但人們對次級債的損失誰拿錢來填補,怎麼填補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並沒有及時給出答案,股票市場最終喪失人心,開始暴跌,從而造成整個社會資產的快速縮水,現在是一發不可收拾。
3.對中國的影響
應該說基本都是負面的,出口受打擊,外匯儲備的安全也受到極大的威脅,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匯率沒有放開,外資的金融投資還較低,基本不會出現韓國那種外資大量逃離,本國貨幣快速貶值最終造成經濟崩潰的情況。
② 歷史。受經濟危機影響最大的是哪個國家
冰島:國家破產
在一個被寒冷的北太平洋氣流吹過,密布著火山和間歇泉的國家裡,之前人們所需要擔心的只有火山爆發和海船失事。但現在,他們需要面臨新的危機——金融災難。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在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找到了銀行業的受害者。而冰島,很可能是第一個面臨著破產前景的國家。
亞洲:
·韓國:可能淪為「亞洲版冰島」
·巴基斯坦:面臨破產危機
·日本:出現首家破產金融機構
③ 誰是受金融危機最大的國家
金融危機最厲害的當然是美國,這不用多說~~至於你說的中國是受金融危機最輕的,那並不對,只是相對美國而言,中國算輕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美國經濟屬於高位經濟,中國只不過在地位,那麼跌起來的慘重當然是美國大的多,但是按比例放小,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利損失也不小了~只是中國政府有意抗著~有些數據並未公開,~還有就是,中國的製造業相對出口的是底端產品,這也挺重要,這次金融危機受影響的是高端產品~比如汽車業,還又金融業,而中國出口的都是廉價產品,金融危機下廉價產品是比較受歡迎的~
④ 金融危機那個國家損失最大呢
如果危機持續,政策上沒有準確的應對,那麼受傷害最大肯定是我國。第一點,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最高,發達國家的進口低迷對我們的沖擊最大。第二,我國的保障制度還不完善,老百姓不敢花錢,拉動內需還只是停留在口號上。
⑤ 金融危機波及哪些國家
韓國比較嚴重。
近幾個月,全球初級產品價格出現了向下深幅調整。9月末石油、金屬、橡膠等產品價格,比今年最高價位普遍下跌了20%,高的超過40%。經過此輪行情調整,尤其是美國8500億美元救市方案實施後,下一階段全球初級產品價格走勢如何再次成為人們的關注熱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經過高台跳水,全球初級產品價格已經觸底,美國8500億美元救市方案實施,以及全球通力協作,將使得世界經濟得到提振,從而推動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8500億美元救市方案的實施,確實可以增強經濟信心,避免金融形勢進一步惡化。不僅如此,近期內大量資金注入市場還有可能導致美元貶值,從而推動初級產品價格上漲。但總體來看,全球初級產品中期行情還將弱勢運行,難以出現持久性強勁反彈,這個趨勢主調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全球初級產品中期價格行情弱勢運行,最主要因素是美國消費能力出了大問題。最近10年來,全球經濟發展失衡,美國人在消費問題上長期「寅吃卯糧」,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一般民眾,大多負債累累,過度透支了未來消費,甚至是沒有償還能力的消費,比如「次級貸款」。有資料表明,8500億美元救市方案實施後,美國政府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將達到創紀錄的8%以上。包含政府的債務,美國總負債將達到或接近10萬億美元,幾乎佔美國GDP的70%,從而將美國債務推向195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次貸危機的爆發,還使美國債券信譽受到沉重打擊,發行新債遭遇很大阻力,因而一段時期內美國將處於消費「還債」階段,這就使得今後美國人的消費能力顯著減弱。
8500億美元救市方案實施,即使產生一定的近期消費刺激作用,但最終只能是進一步加劇美國對未來消費能力的「透支」程度。因為美國政府自己並沒有多少積累節余,巨額資金的籌集幾乎完全依賴發行債券,依靠向各國告貸,再有就是開動印鈔機,大量印刷鈔票。
不僅如此,因為「次貸危機」爆發,並由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蔓延,向歐元區國家蔓延,產生大量失業,收入水平下降;因為股市、樓市、債市價格急劇下跌,導致財富大幅縮水;因為金融機構銀根吃緊,信貸普遍收縮,這就使得美國人的消費能力受到了很大損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8500億美元刺激效應。
當然,救市實施使得大量資金注入市場,有可能再度引發美元貶值。盡管美元貶值短期內可以推高初級產品價格,但卻因此導致美國和全球市場購買力更多縮水,對消費能力形成新的沖擊。
美國消費屬於全球性最終消費,在世界最終消費中占據30%的比重,具有全球經濟「火車頭」功能,因為美國「消費還債」,最終消費能力減弱,勢必使得世界初級產品需求一段時期內處於低迷階段。這可以從中國初級產品進口增速急劇回落中得到證明。據統計,2007年中國石油、鐵礦石、橡膠三大產品進口總量為54932萬噸,同比增長15.8%,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5個百分點,比2004年更是回落了22個百分點。 今年1—7月份累計,全國石油、煤炭、鋼材、銅、橡膠等10種重要初級產品進口總量為7779萬噸,同比下降8.4%。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初級產品進口國和中間消費國,其進口量增速急劇回落,甚至下降,反映了現階段全球初級產品消費確實出現了削弱。
由此可見,全球需求顯著減弱,將極大抑制下一階段初級產品價格行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整體經濟下行、需求不足情況下,何來價格上漲動力?因此,世界初級產品中期行情將弱勢運行,即使美元貶值也只是推動短期價格反彈,過後還要跌落,甚至是更大幅度跌落。這是最根本的、統率全局的主導因素。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
⑥ 金融危機受害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金融危機潛在的最大受害國是中國
我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因為我國已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國,美國財政部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金額由此前的6962億美元,調高至最新的7274億美元,仍為第一大持有國。 數據同時顯示,中國去年11月末持有的美國國債就已經超過7000億美元大關,為7132億美元。這意味著去年12月份,中國凈增持美國國債142億美元。在各個月份中,又數去年10月份我國凈增持美國國債的力度最大,單月增持額為659億美元。
此外,根據美國財政部同時公布的年度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各類證券類資產的初始報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共計持有美國證券類資產達1.205萬億美元,較2007年6月底增加2830億美元。上述數據僅包括來自中國境內的投資,離岸中資機構及中國委託境外機構的投資不包含在內。
在不久前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方上浦曾表示,美國財政部發布的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的數據不僅有外匯儲備,也可能包括了金融機構的投資。由於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影響進一步深化,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國債債權人將套得更深。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國央行目前正為如何處置所持美國國債感到左右為難:如果央行停止購買美國債券,其原有投資將陷入虧損,因為購買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如果繼續購買,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將導致虧損。除了收益率損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債券還將遭受匯率損失和價差損失。 盡管遭遇多重風險,央行目前卻無法停止繼續購買美元債券,因為這將導致美元貶值,引發中國原有投資進一步損失。這一兩難處境是人民幣匯改滯後所造成的,由於結售匯機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額外匯儲備,也不得不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而美元一旦惡化,「我們是天下第一大戶」,風險自然最大。央行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1.95萬億美元。而外匯儲備中確有7274億是美國的國債,比例是否過高?美元外匯是否需要這樣大的儲備?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和專家認為這樣的比例是否合理?是不是我國外匯管理投資的重大失誤?能否修正?也許有專家還堅持認為目前投資美元產品是在「抄底」,當然也有人認為不是「抄底」而是「墊底」,並且是無可奈何的「墊底」。能否調整我國的外匯投資策略?這將是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金融專家們研究的課題。
除此而外,還有更大的金融和經濟風險。美國是一個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盛行的國家,美元繼續下行,美國人有可能會主動創造一種新的貨幣對外發行,這對於美國國內的公民來說,會有一些影響,但新幣的產生將會弱化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新幣的推廣和使用,也將使美國民眾的認可程度及全球理念進一步強化,更是一種美國經濟的提振劑,有利振興美國經濟。如果是這樣的話,可就是害了原來擁有美元的國家,會被美元貶值後拖垮經濟,導致經濟的雪崩,也可能導致各國局面的混亂。現在中東和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完成了對美元及美元資產的絕大部分減持,減少了這種風險的存在和影響,而中國卻不然,不僅沒有大量地減持美元,而相反,我國在增持美元及美元的金融產品,當然有一些是被動的,但很多還是主動的,是部分官員及部分專家所倡導的增持美元,還可能沉浸在美元美夢之中。而美國人清楚地知道各國對美元的持有量,所以,由換算造成的影響,他也會根據政治影響力和信息渠道加以控制,這些都是可控范圍,所以無需擔心各國會對美元的這次變動產生抵觸,可悲的是美國人正利用它所擁有的金融信息和政策方向對美元的走向進行調控,在適當的時候推出新幣,這種情況出現的話,我國可以肯定是最吃虧的,而中國吃虧不僅僅在於美國人提供的信息不公開,無從了解方向,更在於可能導致機會的錯失和無可奈何的被動接受。現在看美國人是有可能這樣搞的,這就是假如有一天金融危機進一步加深,深度達到迫使美國人更換貨幣才能解決的地步,那麼我國的問題要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和想像到的還要嚴重。
⑦ 誰能告訴我四個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家
冰島、韓國、日本、俄羅斯
冰島是由於貨幣危機導致對冰島銀行和其貨幣的幣值產生擔憂,從而引發大量資本出逃,最終引發國家破產。
韓國自2007年末以來,在次貸危機沖擊之下,其外匯市場、資產市場動盪日甚一日,韓元兌美元和人民幣匯率大幅度貶值,韓國國際償付能力指標和信用等級顯著惡化,國內外普遍認為韓國再次爆發1998年式債務危機的風險甚高。
日本是高端消費品的出口大國,伴隨全球人均收入驟降的是人們大幅削減高端產品的消費,例如汽車和電子產品。09年初,日本的出口環比驟降了90%多。
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隨著能源價格的回落,俄羅斯出口大受影響,導致經濟學家預測09年為GDP零增長。
⑧ 2008金融風暴影響最大的國家是
是一個叫的冰島國家
2008年冰島金融危機是發生在冰島的一系列與環球金融危機相關的事件,這些事件直接影響冰島整個國家的經濟和銀行系統。冰島境內三家主要銀行都受到了影響,它們的控制權相繼被轉為國有。
9月下旬,冰島政府宣布Glitnir銀行被國有化。接下來的一周,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的控制權也被轉移到冰島金融監管局之下。不久之後,金融監管局又接管了冰島最大的Kaupthing銀行。
⑨ 金融危機對那個國家影響最大
1.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如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是蕭條得很了,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當然「會導致很多人的購買力下降」、「因為買東西的人減少(或者買得起的人減少),從而導致物價不得不下跌.不過不同的商品影響不一樣,奢侈品如汽車會影響大一些,日用品包括家電影響小一些,食品的影響會更小一些. 降得最快的當然是高檔消費品了.
2.金融危機主要對中國各行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影響。首當其沖是外貿行業;其次是製造業(從高檔消費品到一般消費品到食品影響遞減),再次是餐飲等第三產業。至於金融業,就我國資本項目控制下,和有效的信用調到控下,影響不是很大。
3.比起歐洲國家(如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是蕭條得很了),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去.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14日說,美國正陷於「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這場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美國第四大投行、有著158年歷史的老牌華爾街投行雷曼兄弟,由於次貸危機沖擊,成為繼貝爾斯登之後又一家傾覆的投行。
前後僅半年時間,華爾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資銀行竟然垮掉了三家。這讓人怎麼能不害怕呢?雷曼兄弟破產為什麼可怕?雷曼的象徵意義是什麼?還會有更多大型金融機構在這場危機中倒下嗎?將誘發系列全球動盪嗎.
聯合信貸前任高級副總裁,高級顧問劉海林在接受鳳凰財經訪談時表示,美國經濟損害不大 中國等新興市場可能受打擊最重 。
美國在世界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地位,一直處與領導地位,美國是有世界貨幣的發行權,那麼美國的貨幣政策也好,經濟政策也好,往往是站在全球角度來看的,所以它的經濟政策一方面是解決美國國內問題,另一方面實際要解決全世界的問題,美國是世界的軍事警察,也是經濟警察。這個事件發生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從它來說為了解決國內經濟問題,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寬松貨幣政策造成或者促使了世界流動性的泛濫,在這個過程中,流動性的增加其實對金融衍生產品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貨幣政策從全球角度來說,它也應該有一定的指向性,只要你客觀上去買單,幫助他解決經濟問題,按你說的,可能對他本生經濟打擊並沒有那麼大。
從全球目前情況來看,我們老說歐洲經濟增長緩慢,但是實際你恰含每次看,每次世界性的經濟撥冗受打擊最大的都是新行市場,比如以前的亞洲四小龍,最明顯的特點是經濟高速怎長,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經濟對外依存度非常大,同時在國內金融體制或者機構或者產品,完全五開放自己的市場,由於經濟高速發展有大量的外乎出事,這幾個條件是讓你能夠大起大活的基礎條件,因為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當時進口額就是美國、歐洲,如果美國近來出現問題,外匯儲備非常高,而且以美元為主要資產形態,如果美元再貶職,都會使你的財富大縮水
單個來說是冰島,國家都快破產了,但是冰島有歐盟的支持,受影響,應該能撐過去,不過其國家的經濟可能恢復不到以前的水平,但冰島很小,國際影響也小,而真正受到影響比較大的國家整體來說,是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危機可能使這些國家多年的發展成果毀於一旦,有些國家可能撐不過去,發生動亂,分裂
美國影響最大,
冰島最慘重,政府面臨破產,約合平均每人負債20萬美元。當然主流發達國家都遭到了很大的打擊。
中國外貿首當其沖,中國也屬於世界金融體系之內,所以也有很大的影響,失業率很大,經濟增長緩慢;機遇是中國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可以趁危機奪得更多的話語權。
提問者是干什麼的,關心到如此深刻的問題
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