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 2022-05-05 15:42:25

⑴ 理財產品怎麼買最合適

要買到合適的理財產品需要以下條件:
1、要找對機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公募基金這些機構監管完備,我們的資金安全能得到保障。

2、明白理財產品的類型:除了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之外,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就是基金產品,公募基金的風險從低到高主要分為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四個類別。

3、要認清風險:自己要對所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有所認識,現在市面上一般把理財產品的風險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五個級別。級別越低,賺錢概率就越高,但是回報率就越低;級別越高,回報率也就越高,但是不一定的能賺到錢,而且還可能產生較高的虧損。

(1)如何購買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哪些人適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1、散戶:炒股的話,沒有大量的資金不是十買九虧,就是錢都給手續費打交道了,最後弄個白忙活,炒房的話至少得有個首付款吧,銀行理財一般都是3到5萬不等,但銀行理財是沒有門檻的,大部分平台起投金額低至百元,相對於傳統理財,銀行理財更親民,投資門檻低。

2、不懂金融知識的人:股票、外匯、貴金屬等等還真不是金融小白可以玩的,沒有一定的相關金融知識的話,怎麼玩完的都不知道為什麼。相對而言,銀行理財更平民化,類似銀行存款,到期回款,基本上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

3、上班族、業余時間少的人群:銀行投資理財不需要像股票、外匯等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要盯著。 銀行理財做好資金安排就好,很多銀行的用戶體驗已經越來越好了,比如還款日歷、回款簡訊提醒、自動投標等功能。對平時沒多少業余時間的人,又想投資理財的話,真可以考慮銀行投資理財。

4、短期可支配大量資金的用戶:相對別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有著比較顯著的流動性優勢。目前的銀行理財,有很多投資期限是1到3個月,也有靈活的回款方式選擇,相對而言,資金的流動性還可以。理財產品期限有6個月到一年以上不等,適合中長期的理財投資者。

⑵ 銀行理財產品怎麼買最合適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買最合適,以下是一些分析: 一、根據收益類型,銀行理財分為三類:
一是保證收益類,二是保本浮動收益類,三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
其中前兩者都保本,由銀行提供擔保,不存在虧損的可能,第三類在理論上是有可能虧損的,並且最壞的情況是本金全部損失,但實際上虧損的概率不到1%。

二、當前非保本理財收益率比保本理財收益優勢明顯。建議投資者購買風險等級為2級的非結構性非保本理財,不僅收益高,而且風險偏低,收益不達標的情況非常少。 不過,看到超高收益(如5.5%以上)的理財產品要提高警惕,看看是否是以下情況之一:私銀客戶理財、高凈值客戶理財、結構性理財、風險等級為3級的理財。

三、一般來說,規模較大的城商行和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收益率會更高,而且發售的都是針對普通投資者的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 期限選擇方面,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長,3~12個月最佳。「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不僅收益低,而且到期後還要續購,如果不及時操作就會產生資金站崗問題,而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流動性又太差,除非你能保證這段時間資金絕對不會動用。」

四、根據承諾的收益值來判斷其是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數的銀行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都是相對不會太高,安全性相對好一些的項目。對於這樣的高收益的理財,最好還是先詳細閱讀產品說明,弄清楚資金的最終流向,尤其是如果投資方向是股票、外匯的,其風險必然高,肯定不能保證穩定或者固定的收益,因為由於有較大的波動性,其收益也很可能是大起大落的。
五、一些產品,銀行並非發行方,而只作為銷售渠道方,代理銷售,產品不是他們開發的,而銀行只作為一個銷售平台,比如說基金、信託、私募資管,這些都不叫銀行理財,都只能算銀行代銷的理財。
投資者如果想要拿到合同標示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那麼選擇銀行類固收理財,是非常明智的。

⑶ 農行手機銀行如何購買理財

農行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的步驟如下:
1、打開農行掌上銀行,輸入手機號和密碼登錄掌上銀行。
2、想買基金的話,就點基金。沒有在農行做過簽約的,要需要點擊基金進去設置。
3、選擇基金管理,在基金管理裡面,有兩個步驟,先做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測評完之後,就可以進行基金簽約,然後購買想買的基金。
4、想買理財產品的話,如果未在農行做過簽約,也同上面購買基金產品一樣的步驟,完成風險承受能力測評之後,就可以進行簽約,然後購買想買的理財產品。

農行手機銀行查看理財收益的方法是:登錄農業銀行掌銀APP,按照「投資→理財→我的理財→歷史交易明細」的順序查看理財收益。目前,通過農行手機銀行可以查詢一個月以內的通過掌上銀行辦理的交易。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不同理財產品的理財收益到賬時間會有所差異,因此,存在一些理財產品的理財收益暫時不會顯示出來的情況。

下面一段話是網上銀行對理財產品認購的說明。可以參考。
1.您可以使用網上銀行已注冊的借記卡購買理財產品,購買前請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
2.選擇借記卡後系統自動顯示該借記卡可購買的理財產品。可購買的理財產品的種類與您借記卡開卡行有關,不同分行的借記卡可能顯示不同的理財產品。
3.點擊「產品名稱」可以查詢該理財產品的詳細信息;點擊「查看」說明書,可以鏈接至該理財產品說明書頁面;點擊「認購」按鈕可以進入認購該理財產品的頁面。
4.理財產品在募集期內支持7×24小時認購(募集期第一天的開始時間至募集期最後一天的截止時間)。

⑷ 理財產品怎麼買最合適

1、 首次投資最好選擇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
銀行的很多理財產品,除了自己發行的,還有不少是代銷的,代銷,即只提供一個平台,供第三方在此進行自由買賣。對於初次進行理財的人,當然是選擇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相對穩妥一些,畢竟我們對銀行更熟悉,也更信任。那麼如何辨別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呢。
首先就是要仔細的查看每個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其中就會對產品進行一個詳盡的描述,其中的產品登記編碼就可以幫助我們辨認,一般來說,以「C」開頭的編碼,只要能在「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查詢到,就代表它是銀行自行發售的產品。
除了以上的方法,也可以仔細的閱讀產品的合同,一般說來合同都會註明產品的發行方。再或者,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看產品的詳情頁,產品名字下方,是否標注「代銷」,如有標注,則不是銀行自身的產品。
2、 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選擇起息快,周期短的
有的理財會有一個封閉期,但是它們的封閉周期卻各有不同,而且開始計息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在利率相同的時候,這個差別還是很大的。就好比如果購買力30天的銀行理財,如果在購買50天以後才能拿回所有本息,則這樣的產品雖然表面上利率較高,但實際上由於存在20天的空置時間短,它的真實利率其實是更低一些的。
所以如果兩種理財的利率相同,相對來說還是應該選擇起息快,周期短的那一款。
3、 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風險等級的理財
銀行的理財產品通常會有五種級別,第一謹慎型(R1);第二穩健性(R2);第三平衡型(R3);第四進取型(R4);第五激進型(R5)。其中謹慎型理財以貨幣基金為代表,它的本金風險較小,而激進型,比如股票基金,本金損失的概率非常高,但是預期收益也會很高。從R1到R5的幾個類別,本金損失的風險概率基本上是遞增的。
所以,如果你資金積累不算豐厚,也更追求穩健的投資,那麼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更加適合選擇R1-R3這幾個類別的理財。
如果你資金足夠豐厚,是追求收益的進取型或者激進型的投資人,那麼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適當選擇R4-R5類別的理財。

⑸ 剛剛接觸理財,應該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如何去購買理財產品,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比如說去購買一些理財產品,本身上會是有一些門檻的。像去購買信託產品或者是去購買私募基金的話,這兩種理財方式它本身就是需要比較高的門檻。正常人可能是無法一下子拿出這么多的積蓄的,因此這個時候首先要明確自己有多少錢能拿來做理財投資。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做理財投資,它是需要拿閑錢來進行操作的,如果說把一些很重要的錢拿來做理財投資的話,那麼在往後的這種取用方面就不會特別的方便,這個時候可能會帶來其他的麻煩,因此做理財的話還是需要把閑錢放進去。或者是放到具有流通性的這種產品,這種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出來。

⑹ 怎麼購買中國銀行理財產品

如果您是首次購買中行個人銀行理財產品,如您購買的是中行自營的理財產品,請至櫃台進行理財服務簽約與風險評估後,方可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中進行購買;如您購買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則可通過線上完成首次風險評估,並會在您勾選同意相關協議後,自動為您簽約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協議。
您可登錄個人網上銀行點擊「理財—產品查詢與購買」功能操作。也可登錄手機銀行,在首頁點擊「理財」查詢在售產品的情況,可進行購買理財產品。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⑺ 怎樣買理財產品

購買技巧如下:
1、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理財產品: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風險等級R2及以下的產品,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風險等級R3及以上的產品。
2、根據投資期限選擇理財產品:對流動性要求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期限短或者進行理財;對流動性要求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期限長的理財產品。
3、根據收益選擇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風險越大,預期收益越高,在風險等級相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收益率高的理財。

拓展資料:
「理財」一詞,根據眾銀網數據中心統計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末端。隨著國內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網貸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哪裡能理財
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
1、銀行理財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4、APP理財
目前手機上出現了很多一系列APP理財方式,零起步資金,適合大眾所有人群。

⑻ 銀行理財產品怎麼買

1.選擇好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登錄銀行的官方網站了解相關的理財產品進行購買。
2.時間充裕可去銀行櫃台處詢問大堂經理,結合大堂經理的建議與自身需求,購買適合的理財產品。
3.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有手續費的,包括申購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等,總費用通常不超過0.6%。
拓展資料:
新手如何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我們行的理財產品大致分為,固定收入型、浮動凈值型,靈活開放型三個比較大的類別,這三個理財產品種類各有優缺點。
1. 固定收益型
固收類理財產品跟定期存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財產品,就向兩輛汽車在路上跑,都是四個輪子加上一個方向盤,遠遠看去都差不多,但只要你仔細分辨一下,就會發現有不同之處。
儲蓄產品說白了就是你把錢借給銀行,銀行承諾你到期返本付息,至於這筆錢銀行拿去干什麼你管不到,銀行承擔這筆錢有可能產生的風險,因為銀行承擔了風險所以給你的收益就會比較少,因為你不承擔投資所帶了的風險么,這個很合理。
而固收類理財產品大部分時候是銀行篩選出風險較低還款能力較強的且有資金需求的好企業,然後與企業協定一個相對較為合理的利率水平,並將他的需求包裝成為理財產品並對公眾進行發售。
所以一旦這個企業出現經營狀況不能及時兌付,這個風險是要由購買理財產品的人承擔承擔的,銀行只是起到幫助協調與追討的工作,並不對產生的損失承擔責任,所以即便是同一個的企業發行的貸款與理財產品,存款銀行包賠理財產品則需要客戶執行承擔損失。
2. 凈值浮動性
凈值浮動型跟傳統的固定收益型在表現形式上有些區別,但是實際上區別並不大,直觀的類比就像是高鐵與電動汽車的區別,雖然看上去相差巨大,但是在核心理念上基本上都是利用電能作為主要驅動的,只是相較於傳統固收類理財產品來說,凈值型的產品主要通過資本市場購買市場上高信用評級客戶的債券為企業進行融資,而固收理財產品一般不會經過證券市場,因為不能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所以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也叫做「非標准類資產」。
3. 靈活開放型
靈活開放性的產品一般都是各銀行相對比較熱銷的產品,像我行的「龍寶」「日新月溢」等產品基本上都是屬於這類,它主要具備資產靈活度高,收益穩健且安全邊際較高等特點,他的平均收益一般情況下都要比對標的活期儲蓄產品高尚4-8倍不等,特別適合有資金靈活資取需要的客戶。

⑼ 如何選購銀行的理財產品

1、看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風險狀況。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至於如何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

2、看投資方向。

因為資金投入方向與理財產品收益率直接相關,所以要關注銀行會把資金投向哪些方面。

另外,銀行並非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許多銀行理財產品是由銀行聘請的投資顧問負責管理,投資顧問一般由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擔任,其投資研究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控制能力。因此,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還應了解投資顧問的投資研究能力。

3、看產品期限。

想知道如何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一定要清楚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有長有短,一些半年期或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可能是在股市高位發行的,這類理財產品如果出現虧損,要想在短期實現翻本是很難的。

有的理財產品期限較長,設計的結構又比較好,即使現在虧損,但今後二三年內如果市場向好,這類理財產品完全有可能扭虧為盈。

4、看產品結構和贖回條件。

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產品的掛鉤標的;對於那些自己不熟悉、沒把握的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

而且有的理財產品不允許提前贖回,有的理財產品雖然能夠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贖回費用;有的理財產品有保本條款,但其前提是產品必須到期,投資者提前贖回就有可能虧損本金。

熱點內容
理財電話回訪為什麼必須本人 發布:2025-05-14 01:15:57 瀏覽:971
股票歷史價格app 發布:2025-05-14 01:00:15 瀏覽:934
南財金融學碩一年多少學費 發布:2025-05-14 00:54:48 瀏覽:396
上市公司財產保全對股票有影響嗎 發布:2025-05-14 00:53:43 瀏覽:516
虛擬貨幣杠桿怎麼平倉 發布:2025-05-14 00:49:37 瀏覽:499
股票交易總傭金和凈傭金 發布:2025-05-14 00:35:03 瀏覽:633
東方通股票交易軟體下載 發布:2025-05-14 00:33:30 瀏覽:755
國海證券退市股票 發布:2025-05-14 00:28:06 瀏覽:468
領航者股票交易系統 發布:2025-05-14 00:15:19 瀏覽:94
貿易戰怎樣影響股票市場 發布:2025-05-14 00:15:13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