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銀行理財自營有多少

銀行理財自營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7 02:13:05

『壹』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和代銷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很多年輕的投資者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原因非常簡單,銀行的理財產品非常的多,而且還分為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以及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很多人對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是根本不清楚的,下面就給大傢具體的分析一下。

團隊和投資方向是不一樣的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的團隊在組成,一般都是一些富有經驗的投資方面的人才,而且他們的投資方向大都是證券債券或者是風險比較低的基金,所以購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那句話風險性比較小,因為本身投資的領域風險就比較小。

而銀行所代銷的理財產品,他們的投資方向和他們的團隊幾乎和銀行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所以在這一方面也是銀行自營產品和代銷產品最大的一個區別,另外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要自己先去了解各個產品的特性以及類型,然後再去決定是不是該進行投資。

『貳』 銀行代銷理財和自營理財的區別

一般代銷理財代銷人不對產品的品質做保障而自營理財需要品質保障
1.發行的主體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毫無疑問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產品,通常會有一個完整的系列,比如某銀行的理財是某某元共享等等,會有明確的標志,代銷的理財產品是代銷機構所發行的產品,比如某銀行代銷某保險公司產品,那就會說明是代銷某某保險公司產品,某某保險系列產品;
2、風險等級要求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固定預期收益類產品,相對而言,風險低,只要求投資者的風險測評是保守型投資者或以上等級即可,但是如果代銷的是公募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要求是穩健型投資者或以上才能參與;
3、參與門檻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相對參與門檻比較低,一般5萬起步,代銷的理財產品門檻就不確定,如果是保險產品,門檻不高,但如果是私募基金理財產品,要求就比較高,一般是要求單筆100萬以上起步;
4、風險承受能力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風險低,一般本金很少會發生虧損,流動性也比較好,但是代銷的理財產品,比如保險,流動性就比較差,如果是公募基金,就很有可能發生本金的虧損。
拓展資料:1.銀行產品代銷是指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渠道,向客戶銷售該行合作機構的相關投資產品。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通常有:基金、信託產品、保險產品、黃金等。其中,基金和保險產品需要代銷資格,沒有取得代銷資格的商業銀行,不能代理銷售基金和保險業務。
2.銀行代銷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品牌的投資理財產品,一般銀行代銷產品需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經過行內規范的審批流程,才能面向銀行客戶銷售。很多商業銀行從客戶利益角度出發,對代銷產品設立嚴格的准入機制,篩選符合標準的產品發行方合作。代銷產品應由總行統一引入、審批和渠道管理,未經總行審批或授權,分行不得自行組織代銷產品。
3.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是銀行代銷的產品,所以銀行不負責代銷產品的管理,需要發行機構自身信用作保障。也就是說如果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那麼責任由發行機構或者投資者承擔。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客戶經理在代理銷售行為中存在違規行為,比如銷售誤導、刻意隱瞞產品風險、未經授權銷售產品、銷售監管都門禁止的產品等(也就是所謂的「飛單」),則銀行及其客戶經理要承擔相應的違規銷售責任,賠償客戶的部分或全部損失。

『叄』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種類有哪些最好具體點,是種類不是分類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

理財顧問服務,是指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與規劃、投資建議、個人投資產品推介等專業化服務。商業銀行為銷售儲蓄存款產品、信貸產品等進行的產品介紹、宣傳和推介等一般性業務咨詢活動,不屬於前款所稱理財顧問服務。

在理財顧問服務活動中,客戶根據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管理和運用資金,並承擔由此產生的收益和風險。

綜合理財服務,是指商業銀行在向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託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

在綜合理財服務活動中,客戶授權銀行代表客戶按照合同約定的投資方向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肆』 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

銀行理財有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有代銷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比如代銷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機構發行的理財等,投資者在購買理財時可以仔細查看理財合同,理財合同中有發行機構、投資期限、產品屬性、風險等級、到賬時間、預期收益等情況。

拓展資料: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預期收益的類型,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主要趨勢有哪些?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業內專家表示,今後傳統金融銀行理財與互聯網加強合作與優勢互補將成為主要趨勢,搜易貸等P2P理財將傳統銀行嚴密的信貸審核機制和強大的數據管理機制與互聯網信貸審核技術相結合,不僅能使得融資服務覆蓋到更多小微企業,還能夠幫助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伍』 重慶有哪幾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是自營

建行。
中國建行理財產品有很多,包括自營的和代銷的。自營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型和不保本型,選擇保本型就不會虧本,風險較低,但是收益不高;而代銷的理財產品風險高,而且通常不保本,就是投資失敗會虧本,但是收益也高,主要是基金,保險,外匯,貴金屬等產品。

『陸』 為什麼銀行沒有自營理財了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銀行承擔管理責任和風險責任;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銀行僅承擔誠信銷售的責任,即在銷售過程中沒有誇大收益,沒有隱藏風險,履行了風險告知義務,沒有欺騙購買者的行為即可;銀行對代理的理財產品沒有風險審查責任,也不提供風險保證。也就是說,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與在其它渠道銷售的同樣的理財產品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沒有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收益高,購買者更多的是考慮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的收益性。特別是銀行以前的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更讓購買者覺得像存款一樣安全。曾經在近百萬億的理財產品總量中近30萬億是銀行理財產品,其中保本類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仍超過5萬億元,保本類理財產品占銀行理財產品的六分之一。
以前由於銀行保本理財的存在讓大家形成一種誤解,即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安全的、沒有風險的、收益是有保障的,而銀行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對一些出現一定風險損失的理財產品有的是發行新的理財產品以彌補上一款理財產品的損失,有的是銀行通過資金池的方式彌補個別理財產品的損失。從而造成大家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沒有風險的假象。

『柒』 銀行有不少的理財產品,哪些是比較好的

銀行有很多的理財產品,主要包括了兩大類,一類是由銀行自己運營以及銷售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全程都是由銀行操盤的;另一類是由其他機構負責運營,銀行只負責銷售的理財產品。兩類產品各有各的優勢和缺點。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還是很多的,如果我們對於這些理財產品沒有一定的認識,那麼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果想要更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那麼要去熟悉一下理財產品背後的資產情況,有利於你對理財產品的選擇。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捌』 中國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類型有哪些

中國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類型:
目前中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主要分為自營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兩大類,其中中國銀行發行管理的自營理財產品按照監管要求將逐步壓降。
【自營理財】,開放式的凈值型產品主要為日積月累產品,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主要為封閉式的平穩智薈系列產品。
【代銷理財】,中行代銷的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均為凈值型產品,包括各種開放形態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有現金管理類產品、覆蓋各個主要期限的固定收益類的產品、策略更為豐富的固收增強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使用公允價值估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凈值波動完全體現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由客戶享受投資收益,同時風險自擔,具有信息透明、風險收益體現客戶自主性的優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玖』 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還是代銷其他機構的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我們熟知的主要有自營類理財產品和代銷類理財產品兩種類型,其實還有一種叫做銀行託管理財產品。

以下著重分析一下銀行自營類理財和代銷類理財如何分辨。

「自營類」理財產品

銀行自己通過具備理財產品開發資質的獨立法人公司或者專業理財業務部門發行的理財產品,我們稱之為「自營類」理財產品。

銀行自營類理財產品安全性較高,因為以銀行自身信用作為背書,合規性有保障。

一般來講,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會有風險評級,風險由低到高劃分為R1-R5級,分別對應著保守、穩健、成長、進取、激進五個類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來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自營理財產品辨別方法有以下幾種方式:

1、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來甄別。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有理財產品發行人或者產品管理人的信息,如果這些主體是銀行,那麼就屬於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比如下邊這幾類,就都屬於銀行發行的自營理財產品,也很好分辨:


相對於「自營類」理財產品,「代銷類」理財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發行,而是銀行代理銷售的,比如基金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發行的理財產品。而銀行只負責銷售收取傭金,並不參與這類理財產品的管理。

所以「代銷類」理財產品一旦售出,無論出現何種風險,責任歸發行機構和投資者承擔,與銀行無關,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員工為了獲取高額傭金匯報在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

銀行「代銷類」理財產品如何辨別?

我們清楚了銀行「自營類」理財產品如何判斷,「代銷類」理財產品的辨別自然是手到擒來。

如果產品說明書發行主體顯示的是XX保險公司、XX基金公司或者XX投資公司的字樣,必然不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屬於銀行代售;合同文本有非銀行的公章,也極有可能是銀行代售。

還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不是激進型投資者,屬於偏保守的,建議不要投資「代銷類」理財,更不要相信保本保收益,收益率特別高的理財產品,因為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銀行自營類理財和代銷類理財的區分方式。預期收益來講,銀行代銷類產品會明顯高於自營類產品,但是風險系數來講,銀行自營理財更為安全一些。

但是任何投資理財方式都是有風險的,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理性投資,獲取穩定的收益為主。

『拾』 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

銀行理財有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有代銷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比如掛鉤型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代銷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機構發行的理財等,理財根據投資標的分為5個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從小到大為R1到R5,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時,可以選擇風險等級R3及以上的理財,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時,可以選擇風險等級R2及以下的理財。
拓展資料:
投資理財的注意事項
一、不要相信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對很多人來說很有誘惑力,因為一夜暴富就意味著自己在短時間內即可擁有相當可觀的財富量,甚至是不用通過自己的努力即可獲得,比如彩票中獎。但大家也都知道,彩票中獎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如果有人和你說買某隻股票、進行某個投資就能獲得幾十倍的甚至幾百倍的收益,那其實和一夜暴富沒什麼區別。如果相信,最終的結局無疑是賠錢。
二、要有自己的判斷
市場上炒股的人那麼多,但真正會炒的又有幾個?買基金的人那麼多,但真正會挑基金的又有幾個,p2p整個行業都處於整改當中於是就有人說這個不能投,但你其實都不是很了解這行。正是因為有些投資者不懂行情,所以特別喜歡跟風。只要有所謂的專家說某個平台好,就跟風去投這個平台,只要大家說某個理財產品好也就跟風去買理財產品,往往只是跟風卻沒有自己的判斷的,常常會落的白忙活一場。
三、不做情緒的奴隸
情緒可以控制投資者的行為。比如投資者盈利時,就容易產生膨脹感,認為自己很有投資天賦,以至於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忠告,最後敗在了自己的一意孤行上;而當投資虧損時,又容易產生急於翻本的情緒,沖動之下投入大量資金,結果虧損更嚴重。無論哪種情緒,結局都不理想。只有時刻保持冷靜,不被情緒控制,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斷和決定,獲得利潤。
四、謹慎前行
經常會有投資者去各個平台薅羊毛,如果薅的好,還可以獲得很大一筆的收益,用得不好,血本無歸都是有可能的。盡管有利有弊,但普通投資者還是慎用為佳。因為當你無法把握市場未來的走勢,抓不準入市和出市的時機,薅羊毛在更多情況下只能起到反作用。尤其在市場不穩定的時候,更要以穩為主。

熱點內容
興全模式基金是哪個行的 發布:2025-07-15 17:00:18 瀏覽:639
注冊股市賬號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46:35 瀏覽:851
廣發期貨軟體5檔價怎麼打開 發布:2025-07-15 16:42:18 瀏覽:278
期貨交易中連續止損後該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16:34:13 瀏覽:255
中年人基金占個人資產多少合適 發布:2025-07-15 16:34:12 瀏覽:156
山西財大金融學就業怎麼樣 發布:2025-07-15 16:29:37 瀏覽:879
山煤國際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7-15 16:16:47 瀏覽:746
醫保賬戶金融賬戶怎麼查詢 發布:2025-07-15 16:11:13 瀏覽:317
個人品牌理財有什麼用 發布:2025-07-15 16:05:55 瀏覽:177
上海股票交易費如何算 發布:2025-07-15 15:59:07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