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國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⑴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哪個
梵蒂岡概況 國名: 梵蒂岡城國(TheVaticanCityState,StatodellàCittàdelVatican)。 面積: 0.44平方公里。 人口: 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奉天主教。 首都: 梵蒂岡城(CittàdelVaticano)。 梵蒂岡城國(The Vatican City State),簡稱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簡言之,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面積0.44平方公里,國中宮院、教堂、圖書館、郵局、電台、火車站、飛機場等設施一應俱全。人口830人,另有3000名雇員。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都梵蒂岡城。 梵蒂岡盡管很小,它仍然是一個國家,在聯合國派有觀察員,具有一個國家的地位,是歷史上教皇國的延續,是一個特殊形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早在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教皇國是個神權國家,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梵蒂岡。1929年2月11日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認為梵蒂岡這塊地方屬於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 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梵蒂岡的國徽集中說明了教皇在城國的地位。國徽的圖案是:兩把交叉著的天國鑰匙,托著教皇登基時的帽子。這種稱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層,象徵著教皇擁有的神權、立法權和司法權。關於「神權」,當時在西方是封建專制的靈魂,和東方的「皇帝」起一樣的作用。 在梵蒂岡,一切權力集中於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職人員。教皇任職是終身的,但不能世襲。教皇死後,有紅衣主教團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選票選出新教皇。屆時,各國紅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岡,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進行選舉。如264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當選的。他原是波蘭人,原名卡羅爾·沃依蒂瓦,他是四個半世紀以來第一個非義大利人教皇,登基後不久,他便為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紀30年代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審判「不公正」。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它自已的一整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組成。梵蒂岡和近12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 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生活如何呢?人民收入靠什麼呢?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有馳名世界、「價與天齊」收藏豐富的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綠草如茵的後花園,有自己的貨幣。1980年財政的公開收入,旅遊、郵票收入200億里拉,占總收入3%;不動產的收入110萬里拉,佔2%;特別財產的利息收入600億里拉,佔9%;宗教事業銀行利上交2700億里拉,佔40%,向教皇贈送的貢款900億里拉,佔13%;教施捨款2250%億里拉,佔33%。梵蒂岡的貸幣與義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岡有自己國家的郵政、電訊系統,設有國際信息通訊社和梵蒂岡廣播電台。廣播電台建成於1957年,它的電台每天24小時以36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地廣播。梵蒂岡有自己的報紙《羅馬觀察家報》、雜志《教廷文匯》月刊,每年還出版《教廷年鑒》。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講拉丁語的國家。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有「聖使」、「代理聖使」和「相當宗教代表」。「聖使」相當於大使,「代理聖使」相當於公使,「宗教代表」則僅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執行外交職權。梵蒂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派有常駐觀察員。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羅馬派有駐梵蒂岡的使節。通過他們控制駐在國天主教教士的活動,並參加國際政治、經濟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岡還是一個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它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房地產,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據西方報刊估計,梵蒂岡在北美和西歐國家的投資歷高達幾百億美元,它的黃金和外儲備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的摩根財團是梵蒂岡資產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岡的財產狀況素不公布,銀行業務極端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一是梵蒂岡銀行,又稱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梵蒂岡的金融事務,直接對教皇負責,並接受紅衣主教都督委員監督。該行成立於1942年,凈資產約30-40億美元,與世界上200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梵蒂岡城國的教皇委員會,負責經營梵蒂岡電台、鐵路、郵政電訊和其他機構。三是羅馬教皇資產管理處,下分一般部門和特別部門。一般部門主要掌管在義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凈資產近20億美元。據估計,梵蒂岡在義大利擁有40多萬公頃土地。梵蒂岡資本滲透到義大利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特別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它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約有6億美元。 梵蒂岡的國旗,由黃和銀白色兩個垂直長方形構成。傳說黃和銀白兩色是彼得的兩把鑰匙顏色。靠旗正角一邊的銀白色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按他們的商務禮俗,容易為他們爽快的作風所昧而疏於防範,可是,他們是絕對不馬虎的。當地人在飲食上,對麵食的吃法挺講究,拜會一定事先約。宜穿三件式的西裝。 一顆子彈可以打出國界,必須是狙擊槍
⑵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面積有多少在哪裡靠什麼發展
梵蒂岡.國名: 梵蒂岡城國(The Vatican City State,Statodellà Cittàdel Vatican)。 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 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宗教:信奉天主教。 貨幣單位:歐元。 國際電話區號:379。 首都:梵蒂岡城(Cittàdel Vaticano)。右圖為梵蒂岡城國的地圖。 國旗: 呈正方形,由金黃色和銀白色兩個豎長方形組成。傳說金黃和銀白兩色是耶穌12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右側的白色旗地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國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岡城國的標志。為盾徽。盾面為紅色,其上有兩把交叉著的鑰匙和一頂羅馬教皇的三重冠冕。紅色在歷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顏色;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兩把鑰匙傳說是基督給聖彼得(《聖經》中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間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皇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岡的首腦,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所以皇冠為三重。 教皇:約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當選第265任天主教羅馬教皇,稱為本篤十六世。 自然地理 面積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的所在地。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簡言之,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 簡史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公元4世紀開始,羅馬城主教利用羅馬帝國的衰亡,乘機掠奪土地,6世紀時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稱為「教皇」。 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堡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 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梵蒂岡。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政治 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教皇自稱「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教皇由紅衣主教2/3多數選出,終身任職。紅衣主教團是教皇的咨詢機構。教皇的選舉是梵蒂岡神聖而庄嚴的事情。由於教皇的任職是終身制,新任教皇的選舉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後才慎重舉行。新任教皇必須得到2/3以上的選票才能當選。 梵蒂岡的國徽集中說明了教皇在城國的地位。國徽的圖案是:兩把交叉著的天國鑰匙,托著教皇登基時的帽子。這種稱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層,象徵著教皇擁有的神權、立法權和司法權。關於「神權」,當時在西方是封建專制的靈魂,和東方的「皇帝」起一樣的作用。 在梵蒂岡,一切權力集中於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職人員。教皇自稱為「基督在世代表」,教皇任職是終身的,但不能世襲。教皇死後,有紅衣主教團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選票選出新教皇。屆時,各國紅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岡,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進行選舉。如264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當選的。他原是波蘭人,原名卡羅爾·沃依蒂瓦,他是四個半世紀以來第一個非義大利人教皇,登基後不久,他便為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紀30年代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審判「不公正」。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它自己的一整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組成。梵蒂岡和近12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 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民政機構。在許多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資,又有大量黃金和外匯儲備,是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境內有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等宮廷建築,內有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梵蒂岡博物館、圖書館與美術館藏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珍貴文物和藝術作品。 梵蒂岡的運輸系統是一個小型系統,沒有機場和高速公路,只有一個直升機場(被使用為首腦官員參觀梵蒂岡情況)羅馬向梵蒂岡提供第二個機場服務。 經濟 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有馳名世界、「價與天齊」收藏豐富的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綠草如茵的後花園,有自己的貨幣。1980年財政的公開收入,旅遊、郵票收入200億里拉,占總收入3%;不動產的收入110萬里拉,佔2%;特別財產的利息收入600億里拉,佔9%;宗教事業銀行利上交2700億里拉,佔40%,向教皇贈送的貢款900億里拉,佔13%;教施捨款2250億里拉,佔33%。梵蒂岡的貨幣與義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岡有自己國家的郵政、電訊系統,設有國際信息通訊社和梵蒂岡廣播電台。廣播電台建成於1957年,它的電台每天24小時以36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地廣播。梵蒂岡有自己的報紙《羅馬觀察家報》、雜志《教廷文匯》月刊,每年還出版《教廷年鑒》。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講拉丁語的國家。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有「聖使」、「代理聖使」和「相當宗教代表」。「聖使」相當於大使,「代理聖使」相當於公使,「宗教代表」則僅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執行外交職權。梵蒂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派有常駐觀察員。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羅馬派有駐梵蒂岡的使節。通過他們控制駐在國天主教教士的活動,並參加國際政治、經濟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岡還是一個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它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房地產,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據西方報刊估計,梵蒂岡在北美和西歐國家的投資歷高達幾百億美元,它的黃金和外儲備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的摩根財團是梵蒂岡資產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岡的財產狀況素不公布,銀行業務極端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一是梵蒂岡銀行,又稱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梵蒂岡的金融事務,直接對教皇負責,並接受紅衣主教都督委員監督。該行成立於1942年,凈資產約30-40億美元,與世界上200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梵蒂岡城國的教皇委員會,負責經營梵蒂岡電台、鐵路、郵政電訊和其他機構。三是羅馬教皇資產管理處,下分一般部門和特別部門。一般部門主要掌管在義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凈資產近20億美元。據估計,梵蒂岡在義大利擁有40多萬公頃土地。梵蒂岡資本滲透到義大利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特別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它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約有6億美元。 按他們的商務禮俗,容易為他們爽快的作風所昧而疏於防範,可是,他們是絕對不馬虎的。當地人在飲食上,對麵食的吃法挺講究,拜會一定事先預約。宜穿三件式的西裝。時間十分寶貴,約會最宜訂在一大早或午餐後一兩個小時內。對人熱情友善,重視禮貌,表現客氣。 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外交 梵蒂岡同161個國家和地區有正式外交關系,在聯合國設常駐觀察員。 與中國關系:梵蒂岡與中國無外交關系。 梵蒂岡廣播電台 (Vatican Radio) 羅馬天主教廷創辦的國際宗教廣播電台,1931年2月從梵蒂岡城播出,1939年正式設立,是教皇和世界各地天主教徒聯系的紐帶,世界上最早開辦的的宗教性國際廣播電台。1997年時使用33種語言對世界各地廣播,短波發射機最大功率500千瓦。該台以傳播天主教教義、轉播聖彼得教堂的彌撒、報道教皇和羅馬教廷的活動為主要內容。音樂節目以古典音樂為主,從60年代末起,增加了為青年教徒播送有宗教內容的流行音樂。經費來自宗教團體和個人自願捐贈。
⑶ 梵蒂岡的經濟在世界排第幾啊
國名:梵蒂岡城國(TheVaticanCityState)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奉天主教。首都:梵蒂岡城
梵蒂岡城國(The Vatican City State)簡稱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簡言之,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面積0.44平方公里,國中宮院、教堂、圖書館、郵局、電台、火車站、飛機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Piazza San Pietro)位於廣場的西南面,是全世界的第二大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的,於公元326年落成。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天獨厚教堂,並於是1506年破土動工。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這裡面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藝術傑作主要有三件:
一是米開朗琪羅24 歲時雕塑作品。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盡轉手。這里所表現的聖母痛苦狀與開朗琪羅以後的作品迥然不同。
二是貝爾尼尼的雕制的青銅華蓋。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持撐,足有5層樓房高那麼高。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桿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東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三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彼得廣場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前,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這個集中各個時代的精華的廣場,是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爾尼尼設計於1667年並花去11年時間建成的。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 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廣中央矗立著一座高插雲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據說此碑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高 25.5米,重320噸)。據說聖人聖彼得在這里被掛在倒十字架上。左右兩邊的噴泉,右邊是瑪德爾諾17世紀時修的,左側的是貝爾尼尼設計後來修的復製品。在廣場兩側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令人好奇的是,站在麗個噴泉之間的圓形白色大理石處,觀望兩側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這是貝爾尼尼匠心設計的透視效果。面向聖彼得教堂的右手側的建築物里有教皇的書房。教皇每個星期天的正午,出現在最頂層右邊第二個窗口向廣場上聚集的人們祝福。
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有馳名世界、「價與天齊」收藏豐富的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綠草如茵的後花園,有自己的貨幣。1980年財政的公開收入,旅遊、郵票收入200億里拉,占總收入3%;不動產的收入110萬里拉,佔2%;特別財產的利息收入600億里拉,佔9%;宗教事業銀行利上交2700億里拉,佔40%,向教皇贈送的貢款900億里拉,佔13%;教施捨款2250億里拉,佔33%。梵蒂岡的貨幣與義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岡有自己國家的郵政、電訊系統,設有國際信息通訊社和梵蒂岡廣播電台。廣播電台建成於1957年,它的電台每天24小時以36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地廣播。梵蒂岡有自己的報紙《羅馬觀察家報》、雜志《教廷文匯》月刊,每年還出版《教廷年鑒》。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講拉丁語的國家。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有「聖使」、「代理聖使」和「相當宗教代表」。「聖使」相當於大使,「代理聖使」相當於公使,「宗教代表」則僅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執行外交職權。梵蒂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派有常駐觀察員。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羅馬派有駐梵蒂岡的使節。通過他們控制駐在國天主教教士的活動,並參加國際政治、經濟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岡還是一個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它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房地產,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據西方報刊估計,梵蒂岡在北美和西歐國家的投資歷高達幾百億美元,它的黃金和外儲備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的摩根財團是梵蒂岡資產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岡的財產狀況素不公布,銀行業務極端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一是梵蒂岡銀行,又稱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梵蒂岡的金融事務,直接對教皇負責,並接受紅衣主教都督委員監督。該行成立於1942年,凈資產約30-40億美元,與世界上200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梵蒂岡城國的教皇委員會,負責經營梵蒂岡電台、鐵路、郵政電訊和其他機構。三是羅馬教皇資產管理處,下分一般部門和特別部門。一般部門主要掌管在義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凈資產近20億美元。據估計,梵蒂岡在義大利擁有40多萬公頃土地。梵蒂岡資本滲透到義大利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特別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它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約有6億美元。
按他們的商務禮俗,容易為他們爽快的作風所昧而疏於防範,可是,他們是絕對不馬虎的。當地人在飲食上,對麵食的吃法挺講究,拜會一定事先預約。宜穿三件式的西裝。時間十分寶貴,約會最宜訂在一大早或午餐後一兩個小時內。對人熱情友善,重視禮貌,表現客氣。
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⑷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梵蒂岡,位於歐洲。
【綜述】
梵蒂岡城國(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是一個「國中國」。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國界以梵蒂岡古城牆為標志。梵蒂岡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簡介】
國名:梵蒂岡城國(英語:The Vatican City State, 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 拉丁文: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 面積:0.44
人口:572人,常住人口僅223人;主要是義大利人。
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宗教:信奉天主教。
貨幣單位:歐元,
國際電話區號:379。
首都:梵蒂岡城(Città del Vaticano,Vatican City,the Holy See city)
國花:白百合
國旗:呈正方形,由金黃色和銀白色兩個豎長方形組成。傳說金黃和銀白兩色是耶穌12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右側的白色旗地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國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岡城國的標志。為盾徽。盾面為紅色,其上有兩把交叉著的鑰匙和一頂羅馬教皇的三重冠冕。紅色在歷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顏色;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兩把鑰匙是主給聖彼得(《聖經》中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間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皇自稱是主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岡的首腦,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所以皇冠為三重。
國慶日:2月11日,即《拉特蘭條約》生效之日。
教皇:約瑟夫·拉青格樞機主教在2005年4月19日的第265任教宗選舉中當選為慈母教會第265任天主教羅馬教宗,按照教會慣例,改名為本篤十六世(Bendict XVI pp. 265)是羅馬教會的第8位德國教宗。
【氣候】
梵蒂岡屬亞熱帶的地中海氣候,年降雨量一般為500~1000毫米之間。
【地理】
梵蒂岡位於歐洲,面積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邊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伯多祿廣場、聖伯多祿大殿、宗座宮、教皇避暑勝地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另外,有一條「密道」從著名的聖天使堡通向梵蒂岡城內。簡而言之,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
【歷史】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公元4世紀開始,羅馬城主教利用羅馬帝國的衰亡,乘機掠奪土地,6世紀時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稱為「教皇」。 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 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義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聖座於義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後,更主導成立了義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義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義大利王國的公職。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政治】
梵蒂岡是一個宗教領袖制國家,梵蒂岡的元首——即教皇,由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在西斯廷禮拜堂內舉行的教宗選舉上選舉產生的,任期可達終身。由於教皇的任職是終身制,新任教皇的選舉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後才慎重舉行。 教廷雖有國家型態,但其存在乃建立於全世界教友之信仰基礎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於一般國家。其中樞組織包括: 國務院:綜理教廷行政,並掌理教宗之樞密事務,首長為國務卿。現任國務卿樞機喬萬尼·拉約洛為義大利籍。 國務院下設:一般事務組(掌內政)、外交事務組(掌外交),及九個聖部(Sacred Congregations):信理部、東方教會部、禮儀及聖事部、冊封聖人部、主教部、萬民福音部、聖職部、修會部及教育部。 宗教法院(Tribunals):聖赦院、最高法院及聖輪法院。 十一個宗座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s):平信徒委員會、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家庭委員會、正義暨和平委員會、一心委員會、移民暨觀光委員會、醫療牧靈委員會、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宗教協談委員會、文化委員會及大眾傳播委員會(以上各機關首長多由樞機擔任,任期五年)。 另有事務機關:宗座財務局、教廷財產管理局、教廷經濟事務局、教廷內務管理處、教宗禮儀處及分別掌理特定事務之委員會。此外,教宗為治理梵蒂岡城邦,另設有「梵蒂岡城國管理委員會」(Pontifical Commission for the State of Vatican City)。 聖座,是教宗及其顧問們在向下屬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會發出指令時所使用的正式名稱。作為全球天主教會的「中央政府」,教廷享有主權國家一樣的地位,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簽訂國際性條約或加入國際組織。教宗授權主教委員會負責管理梵蒂岡的日常事務。梵蒂岡的法律體系是基於教會的教規,當天主教教規不適用時,則使用羅馬市的法律。 聖座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權國家派出外交使節(例如教廷公使、教廷大使等),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國家派出的外交使節。但是由於國家面積太小,別國派往梵蒂岡的外交使節一般都在羅馬市設大使館。這樣造成的一個有趣結果是,義大利駐聖座大使館是設在義大利自己國境內。聖座同174個國家和地區有正式外交關系,在聯合國設常駐觀察員。對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無關經貿、軍事 。教廷主張與世界各國廣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以達到保障各國境內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權。是故,其外交基本方針是不與任何邦交國斷絕關系。
【生活】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通通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它自己的一整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 教皇本篤十六世
教和神父共145名組成。梵蒂岡和近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 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民政機構。在許多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資,又有大量黃金和外匯儲備,是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境內有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等宮廷建築,內有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最後的審判》和天頂畫《創世紀》;梵蒂岡博物館、圖書館與美術館藏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珍貴文物和藝術作品。 梵蒂岡的運輸系統是一個小型系統,沒有大型機場和高速公路,只有一個直升機場(被使用為首腦官員參觀梵蒂岡情況)羅馬向梵蒂岡提供第二個機場服務。梵蒂岡沒有理發店。
⑸ 最小的國家叫什麼名字
國名: 梵蒂岡城國(TheVaticanCityState,StatodellàCittàdelVatican)。
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奉天主教。
首都:梵蒂岡城(CittàdelVaticano)。
梵蒂岡城國(The Vatican City State),簡稱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簡言之,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面積0.44平方公里,國中宮院、教堂、圖書館、郵局、電台、火車站、飛機場等設施一應俱全。人口830人,另有3000名雇員。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都梵蒂岡城。
梵蒂岡盡管很小,它仍然是一個國家,在聯合國派有觀察員,具有一個國家的地位,是歷史上教皇國的延續,是一個特殊形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早在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教皇國是個神權國家,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梵蒂岡。1929年2月11日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認為梵蒂岡這塊地方屬於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
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梵蒂岡的國徽集中說明了教皇在城國的地位。國徽的圖案是:兩把交叉著的天國鑰匙,托著教皇登基時的帽子。這種稱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層,象徵著教皇擁有的神權、立法權和司法權。關於「神權」,當時在西方是封建專制的靈魂,和東方的「皇帝」起一樣的作用。
在梵蒂岡,一切權力集中於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職人員。教皇任職是終身的,但不能世襲。教皇死後,有紅衣主教團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選票選出新教皇。屆時,各國紅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岡,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進行選舉。如264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當選的。他原是波蘭人,原名卡羅爾·沃依蒂瓦,他是四個半世紀以來第一個非義大利人教皇,登基後不久,他便為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紀30年代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審判「不公正」。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它自已的一整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組成。梵蒂岡和近12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
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生活如何呢?人民收入靠什麼呢?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有馳名世界、「價與天齊」收藏豐富的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綠草如茵的後花園,有自己的貨幣。1980年財政的公開收入,旅遊、郵票收入200億里拉,占總收入3%;不動產的收入110萬里拉,佔2%;特別財產的利息收入600億里拉,佔9%;宗教事業銀行利上交2700億里拉,佔40%,向教皇贈送的貢款900億里拉,佔13%;教施捨款2250億里拉,佔33%。梵蒂岡的貸幣與義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岡有自己國家的郵政、電訊系統,設有國際信息通訊社和梵蒂岡廣播電台。廣播電台建成於1957年,它的電台每天24小時以36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地廣播。梵蒂岡有自己的報紙《羅馬觀察家報》、雜志《教廷文匯》月刊,每年還出版《教廷年鑒》。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講拉丁語的國家。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有「聖使」、「代理聖使」和「相當宗教代表」。「聖使」相當於大使,「代理聖使」相當於公使,「宗教代表」則僅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執行外交職權。梵蒂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派有常駐觀察員。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羅馬派有駐梵蒂岡的使節。通過他們控制駐在國天主教教士的活動,並參加國際政治、經濟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岡還是一個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它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房地產,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據西方報刊估計,梵蒂岡在北美和西歐國家的投資歷高達幾百億美元,它的黃金和外儲備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的摩根財團是梵蒂岡資產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岡的財產狀況素不公布,銀行業務極端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一是梵蒂岡銀行,又稱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梵蒂岡的金融事務,直接對教皇負責,並接受紅衣主教都督委員監督。該行成立於1942年,凈資產約30-40億美元,與世界上200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梵蒂岡城國的教皇委員會,負責經營梵蒂岡電台、鐵路、郵政電訊和其他機構。三是羅馬教皇資產管理處,下分一般部門和特別部門。一般部門主要掌管在義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凈資產近20億美元。據估計,梵蒂岡在義大利擁有40多萬公頃土地。梵蒂岡資本滲透到義大利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特別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它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約有6億美元。
梵蒂岡的國旗,由黃和銀白色兩個垂直長方形構成。傳說黃和銀白兩色是彼得的兩把鑰匙顏色。靠旗正角一邊的銀白色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按他們的商務禮俗,容易為他們爽快的作風所昧而疏於防範,可是,他們是絕對不馬虎的。當地人在飲食上,對麵食的吃法挺講究,拜會一定事先約。宜穿三件式的西裝。時間十分寶貴,約會最宜訂在一大早或午餐後一兩個小時內。對人熱情友善,重視禮貌,表現客氣。
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⑹ 歐洲那個國家會比較神秘
歐洲比較神秘的國家是梵蒂岡
梵蒂岡城國,簡稱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同時它也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擁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有馳名世界、"價與天齊"收藏豐富的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綠草如茵的後花園,有自己的貨幣。簡言之,城就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面積0.44平方公里,國中宮院、教堂、圖書館、郵局、電台、火車站、飛機場等設施一應俱全。人口830人,另有3000名雇員。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梵蒂岡盡管很小,它仍然是一個國家,在聯合國派有觀察員,具有一個國家的地位,是歷史上教皇國的延續,是一個特殊形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梵蒂岡的國徽集中說明了教皇在城國的地位。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它自已的一整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組成。梵蒂岡和近12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岡還是一個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它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房地產,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教皇:約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當選第265任天主教羅馬教皇,稱為本篤十六世。
自然地理:面積為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國界以梵蒂岡古城牆為標志。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人口:0.1萬(2000年7月),其中常駐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奉天主教。
首都:梵蒂岡城(VaticanCity,theHolySeecity)
教皇:約瑟夫·拉青格樞機主教在2005年4月19日的第265任教宗選舉中當選為慈母教會第265任天主教羅馬教皇,按照教會慣例,改名為本篤十六世(BendictXVIpp.265)是羅馬教會的第8位德國教宗。
⑺ 平遙古城有什麼特色
平遙稱古陶地,是帝堯的封地。平遙古城原為夯土城垣,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前827年~前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也於軍事防禦的需要,在原西周舊城埂的基礎上擴建為今天的磚石城牆。 平遙古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且城。它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由於縣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遙古城內誕生了全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日升昌」的創立,在中國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標志著中國近代性質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和金融肌體中然生成。 迄今為止,這座城市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大體未動。城內及近郊古建築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同為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方面歷史發展的活標本。 平遙縣城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 一座城城牆。明、清兩代都有補修,但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為方形,牆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周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詐外又築以瓮城,以利防守。城牆上原有料敵台樓九 十西座,城門上原建城樓,四角處還有角樓,已大多殘壞,唯城牆依然如故。城內街道、市樓、商店等還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國明代縣城建置 的實物資料。位於太原市西南的平遙縣是全國僅存的4座完整古城之一。該景點完整無損,並於牆內建築渾於一體,具有旅遊和鑒賞價值。古城南與介休市 接壤,北於祁縣相鄰,是大運公路必經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古城內各種服務齊備,各種名吃、店鋪獨具特色,城外賓館、酒家、商場一應具全。 平遙牛肉以其純、真、鮮美名揚神洲。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報告以對平遙古城的評語為: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的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⑻ 美國有什麼著名景點
美國的著名景點有白宮、尼亞加拉瀑布、黃石公園、科羅拉多大峽谷、自由女神像。具體如下:
1、白宮
從1800年起,它是美國總統在任期內辦公並和家人居住的地方。1814年8月24日英軍焚毀了這座建築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復時為了掩飾火燒過的痕跡,詹姆斯·門羅總統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層白色的油漆。此後這棟總統官邸一直被稱為「白宮」。斯維加斯購物、度假產業而著名,是世界知名的度假聖地之一。
2、尼亞加拉瀑布
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的交界處,瀑布源頭為尼亞加拉河,主瀑布位於加拿大境內,是瀑布的最佳觀賞地;在美國境內瀑布由月亮島隔開,觀賞的是瀑布側面。同時,該瀑布也是世界第一大跨國瀑布。
3、黃石公園
是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1872年。黃石公園位於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的西北角,並向西北方向延伸到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8956平方公里。
黃石公園地處素有號稱「美洲脊樑」的落基山脈,是美國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西部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之間的熔岩高原上,絕大部分在懷俄明州的西北部。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最大的國家公園。
4、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為2724平方千米。1919年,威爾遜總統將大峽谷地區辟為「大峽谷國家公園」。
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條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瀉,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利福尼亞灣入海,全長2320千米。「科羅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紅河」,這是由於河中夾帶大量泥沙,河水常顯紅色,故有此名。
5、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坐落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附近的自由島,是美國重要的觀光景點。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徵,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嚮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⑼ 金融帝國2產品綜合報表顏色是什麼意思,有黃色,深綠,紅色,淺黃,都啥意思啊沒學過金融啊,懂的告訴
市場佔有率!開始游戲之前你可以設置自己公司的顏色(如:藍色),你生產產品(如:草莓)並且在商場銷售。那麼在綜合報表你就能夠看到你的草莓的市場佔有率,即藍色在餅圖中的面積。也可以看到系統玩家在草莓市場上的市場佔有率,以其他顏色表示(如:紅,黃綠,……)。當然,如果你的草莓市場佔有率很小(如:1%),那麼在餅圖裡面幾乎看不到啦色區域了。相反,如果你在草莓市場的佔有率很大(如:97%),那麼餅圖裡面幾乎都是你的公司的顏色(藍色),其他競爭對手的顏色就幾乎看不到了!如果你能保持很高的市場佔有率的話,那是相當好啦,尤其是你的股票表現。加油哦!我很喜歡玩!
看來你也比較喜歡經營類游戲啊!推薦《大航海家3》,很經典!我從白手起家、負債累累,到現在擁有上億資產,來至不易啊!這個游戲的錢就是一塊一塊的掙到的了!而《金融帝國2》里都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⑽ 發達國家名單中為什麼沒有梵蒂岡
因為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為0.449平方千米,只相當於北京天安門廣場那麼大。梵蒂岡既沒有農田,也沒有工廠,糧食和日用品均靠外國供應。除了旅遊收入外,該國的經濟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教徒捐贈、房地產和金融資產。
據西方媒體估計,梵蒂岡在義大利的地產達4647平方千米,羅馬舊城幾乎有1/4的地產歸其所有,而他在北美和西歐的投資則高達幾百億美元,並經常保持100億美元以上的外匯黃金儲備!正因為如此,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竟然贏得了「國際金融帝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