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機構有哪些
A. 中國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
第四類,在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以上各種金融機構相互補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1、中國人民銀行 2、政策性銀行
3、商業銀行 4、保險公司
5、信託投資公司 6、證券機構
7、財務公司 8、信用合作組織
9、其他金融機構
其中其他金融機構包括:
中國郵政儲金匯業局:以個人為服務對象,以經辦儲蓄和個人匯兌等負債、結算業務為主。
金融租賃公司:根據企業的要求,籌措資金,提供以「融物」代替「融資」的設備租賃;租期內承租人只有使用權。
典當行:以實物佔有權轉移的形式為非國有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臨時性質押貸款。
B. 簡述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
按我國金融機構的地位和功能進行劃分,主要體系如下: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2、金融監管機構。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
3、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於1979年3月13日,當時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管;1993年4月,根據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及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國家局,是依法進行外匯管理的行政機構。
4、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5、政策性金融機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業務的開展受國家經濟政策的約束並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指導。
6、商業性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機構和保險機構三大類。
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證券機構是指為證券市場參與者(如融資者、投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險機構是指專門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在華從事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分公司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
(2)我國金融機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產生和發展
最早的金融機構是銀行,它起源於古代的銀錢業和貨幣兌換業,貨幣兌換業規則是現代銀行業的先驅。古代銀錢業及貨幣兌換交易大多發生在寺廟周圍,及在中世紀西歐數月依次的定期集市上。從商人陣營中逐漸分離出來的貨幣兌換商,最初只為各國的朝拜者和國際貿易兌換貨幣,並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持續擴大和發展,為避免自己保管貨幣和長途攜帶貨幣的不便和風險,部分異地貿易商和國際貿易商便將貨幣交由擁有良好保管設施的貨幣兌換商保管,並委託後者辦理異地支付、結算業務。
現代意義上的銀行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當時,地中海沿岸各國和地區經濟發展較快,貿易也異常活躍,處於地中海中心的義大利成為當時世界的貿易和金融中心,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銀行。此後,隨著世界商業貿易、金融中心逐步北移至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銀行業擴展至西北歐其他國家。
社會的日趨細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及其引致的多元金融需求,促成了其他金融機構的產生和發展。各類專業銀行,如投資銀行、不動產抵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逐步出現;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金融公司、典當行等專業化金融機構,也漸次出現並在各自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C. 中國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 有政策性銀行3家,商業銀行425家(大型銀行5家,股份制銀行141家,農村商業銀行214家,外資銀行65家),農村合作銀行190家,村鎮銀行667家,農村信用聯社1990家,資金互助社47家,信託公司69家,財務公司134家,金融租賃公司18家,汽車金融公司14家。 相關微博: 綜合金融服務商:農商行的前景不被看好,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貸款產生的不良多,農商行的風險更是要偏大一些。」一位信託人士稱,不少民資投資城商行和農商行就是為了銀行上市產生的溢價,如上市閘門不打開,農商行的股權其實比較尷尬,估值的情況也不一樣。
D.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有那些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是銀行、保險、證券。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編碼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宏觀層面統一了中國金融機構分類標准,首次明確了中國金融機構涵蓋范圍,界定了各類金融機構具體組成,規范了金融機構統計編碼方式與方法。
該《規范》對金融機構的分類:
貨幣當局
1、中國人民銀行;
2、國家外匯管理局。
監管當局
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
1、銀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3、農村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4、農村資金互助社;
5、財務公司。
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
1、信託公司;
2、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3、金融租賃公司;
4、汽車金融公司;
5、貸款公司;
6、貨幣經紀公司。
證券業金融機構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3、期貨公司;
4、投資咨詢公司。
(4)我國金融機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1、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機構
E. 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有哪些
中國的金融監管部門有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的是「一行三會」的管理構架,中國銀監會負責監督管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和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中國證監會負責集中管理全國期貨和證券;中國保監會負責監督全國保險市場;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貨幣政策的制定。
拓展資料:
金融監管是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如中央銀行、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對金融交易行為主體作的某種限制或規定。本質上是一種具有特定內涵和特徵的政府規制行為。金融監管可以分成金融監督與金融管理。
金融監督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金融監管是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總稱。綜觀世界各國,凡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無不客觀地存在著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管制。
從詞義上講,金融監督是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金融監管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監管是指中央銀行或其他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規定對整個金融業(包括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實施的監督管理。廣義的金融監管在上述涵義之外,還包括了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和稽核、同業自律性組織的監管、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管等內容。
(1)維持金融業健康運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減少銀行業的風險,保障存款人和投資者的利益,促進銀行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2)確保公平而有效地發放貸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資金的亂撥亂劃,防止欺詐活動或者不恰當的風險轉嫁。
(3)金融監管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貸款發放過度集中於某一行業。
(4)銀行倒閉不僅需要付出巨大代價,而且會波及國民經濟的其它領域。金融監管可以確保金融服務達到一定水平從而提高社會福利。
(5)中央銀行通過貨幣儲備和資產分配來向國民經濟的其他領域傳遞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可以保證實現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的傳導機制。
(6)金融監管可以提供交易帳戶,向金融市場傳遞違約風險信息。
F. 屬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哪些
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行是不同的兩個概念。2018年之前,我國有458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包含22種金融機構類型,具體有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 、貸款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等等。
而銀行只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里的其中幾類,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等。
1.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
1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如果你在某處看到或聽到「3家政策性銀行」,那便指的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如果是「2家政策性銀行」,指的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這3家其實是同胞兄弟。1994年的時候,國家一起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到了2015年,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從政策銀行序列中剝離。但目前很多人還是習慣將國家開發銀行與政策性銀行並列統計。
所以我們提到三大政策性銀行時,其中仍包括國開行。狹義來說,國開行是開發性金融機構,這也是對它最准確的定位。
那開發性金融機構到底和政策性銀行有什麼不同?
政策性銀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服務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開發性金融機構用官方的話來說,是更高級階段的政策性銀行。
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為主動服務於國家戰略,但對項目有選擇權,依託信用支持。
簡單來說,政策性金融機構仍為「國家兜底」,雖然現在基本可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但不排除在特定年份、特定項目局部賠錢。 而開發性金融機構「市場運作,中長期保本微利,實現財務可持續」,這是開發性金融區別於政策性金融的最大不同之處。
所以有人說,開發性銀行介於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之間。
2. 廣義的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部分內容我都在前面具體介紹過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3.住房儲蓄銀行
我國唯一一家住房儲蓄銀行叫中德住房儲蓄銀行,由中國建設銀行和德國施威比豪爾住房儲蓄銀行合資,於2004年在天津正式開業。
住房儲蓄銀行,光聽名字,就知道它與住房息息相關。
我們國家在80年代成立了2家住房儲蓄銀行。一家是蚌埠住房儲蓄銀行,一家是硯台住房儲蓄銀行。隨著90年代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逐漸取代住房儲蓄銀行的職能。2家銀行開始轉型,蚌埠住房儲蓄銀行被當地的城市信用社合並,煙台住房儲蓄銀行更名為恆豐銀行。
現在,中德住房儲蓄銀行的成立並發展,也是因為住房公積金的覆蓋率不足,許多私企或者小企業的員工,沒能享受到住房公積金政策。這部分人群就可以在住房儲蓄銀行得到類似的服務。
模式很簡單,客戶與住房儲蓄銀行簽訂《住房儲蓄合同》,然後每個月有規律地存入一筆錢,日後達到一定條件後,就可以從銀行里貸款。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都很低,叫「低存低貸」。
這和我們在體系內的住房公積金是一樣的運作模式。每個月,我們都會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存入到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非常地低。等我們要買房或者裝修時,又可以從公積金中心進行貸款,而且貸款利率又遠低於商業貸款。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他們實際上因銀行而生。
我國銀行在初期一段時間內,只是服務於政府和國有企業,相當於國家的出納。這種非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必然帶來了奇高的不良貸款率。後來,國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1999年的時候,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爛賬收走。從此,銀行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了自己的業務模式。
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四大AMC,所以以後看到AMC,大家要知道說的是哪一類金融機構。
現在四大AMC都陸陸續續轉型,市場化運營,做一些投資類的賺錢的項目。
5. 貸款公司
這里的貸款公司和我們經常在大街小巷看到的小額貸款公司有些不同。貸款公司是指由銀保監會審批,在農村地區設立的專門為縣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貸款服務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
G. 中國的金融機構主要有哪些,面臨哪些風險
我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資金公司和管理基金等,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
金融機構面臨的金融風險主要有:
(1)金融市場風險。由於金融市場因素的不利變動而導致的金融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其中,利率風險尤其重要。
(2)信用風險。由於借款人或交易對手的違約而導致的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還包括由於債務人信用評級降低,致使債務的市場價格下降而造成的損失。
(3) 流動性風險。一種是由於市場交易不足而無法按照當前的市場價值進行交易所造成的損失。另一種是指現金流不能滿足債務支出的需求,迫使機構提前清算,從而使賬面上的潛在損失轉化為實際損失,甚至導致機構破產。
拓展資料:
一、定義:金融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jīn róng。
金融_富醣業姆⑿小⒘魍ê突亓畹姆⒎藕褪棧兀嬋畹拇嬡牒吞崛。愣業耐吹染沒疃=鶉冢_INANCE或FINAUNCE)_褪嵌韻鍾凶試唇兄匭掄現螅迪旨壑島屠蟮牡刃Я魍ā#ㄗㄒ檔乃搗ㄊ牽菏敵寫喲⑿畹酵蹲實墓蹋烈宓目梢岳斫饢鶉謔嵌幕醣揖醚А#┙鶉謔僑嗣竊誆蝗范ɑ肪持薪凶試純縉詰淖鈑排渲鎂霾叩男形=鶉詰謀局適羌壑盜魍ā
二、種類和內容:
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等。
三、其他:金融是一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未創造價值,按照陳志武先生的說法,金融交易是一種將未來收入變現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錢今天來花。明天的錢花的多了,是否會造成通貨膨脹。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傳統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貨幣資金的流通的學科。
而現代的金融本質就是經營活動的資本化過程。西方定義,《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字典》,指資本市場的運營,資產的供給與定價。其基本內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場,風險與收益,替代與套利,期權定價和公司金融。黃金曾一度成為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貨經濟時代,商人只能進行對口的交易,以物易物。
因此,人類的經濟活動受到巨大制約。在金本位經濟時代,價值與財富是以實物資產——黃金為依據和標准,這種客觀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然而,作為價值流通的載體,黃金不利的一面如搬運、攜帶、轉換等不便的物理條件限制,使它又讓位於更為靈活的紙幣(貨幣)。
H. 目前我國有哪些具體的金融機構
我國金融機構按其地位和功能劃分大致有以下四類:①貨幣當局。又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機構體系的核心,沒有這個銀行,國家的貨幣運轉就會發生紊亂。中央銀行是發行貨幣的銀行,只有它能發行貨幣,它是銀行的銀行,當銀行沒有錢的時候,可以向中央銀行借錢,中央銀行是整個社會最終的支付者。②銀行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商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③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合作社及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貸款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④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包括外資、僑資、中外合資的銀行、財務公司、保險機構等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業務分支機構及駐華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