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金融系和亞楠金融專碩哪個好
⑴ 廈大的王亞南院和經濟學院的區別
亞南院是一個實體性的教育科研機構,注重於國際合作和課題深入研究,他的主要組成部分一些研究中心,科研是重心。
經濟學院嘛,是和我們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的一樣,設一些系、專業,然後學生在其中接受教育、也做課題研究寫論文之類的,比如說學金融工程、國民經濟統計學,之類的,這個就比較泛一點,我覺得理論上育人和科研五五開,但實際上科研的實際含量估計占不了那麼大比例。
總之,亞南院科研絕對是不馬虎的,育人也是很有特色,偏向於國外一些大學的模式。
⑵ 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是不是在經濟學院中地位不高啊還是因為亞楠院太...
經濟學院中地位最高的是金融系。經濟學院和王亞南研究所各有千秋,經濟學院就業相對更高,王亞南學術研究實力更強。看你規劃是什麼了。出國當然是王亞南更容易。獎學金都差不多吧。廈大的獎學金還是可以的。
⑶ 廈大金融系的學碩和專碩 求助11年考上的學長學姐!!
只有金融碩士,各個專業裡面沒有專碩,不過金融碩士和其他專業的貌似不會有啥差別,可能要求會相對寬松一點要考廈大金融的話,不建議直接奔專碩去,並不比其實專業好考,甚至初試的淘汰率更高
⑷ 請問廈大、浙大和南大金融專碩的就業情況如何哪一個就業好一些
1、廈大、浙大和南大金融專碩的就業情況都不錯。沒有公開資料所以沒法進行比較,總的來說應該差不多,就業的差異不會太明顯,因為三個學校的實力和名氣都差不多。
2、名校研究生的就業都不會差,具體還是要看各人的機會和能力,因為入職都需要經過不同層次的考核。從用人單位來說,錄用職員主要看教育背景(培養單位的名氣和專業實力)、實習經歷和面試考核。
⑸ 廈門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這四所大學的金融專碩哪個相對容易一些
你好,專碩一般比學術型碩士要好考,因為專碩錄取名額相對多很多。不過學術型碩士專業厲害的學校,專碩一樣厲害。你列出的四所大學,南開大學和廈門大學的金融學都是相當厲害的,所以考取難度比較大,吉大和湖大相對要弱一些,所以要容易很多,個人覺得湖大是四所中最好考的吧。
⑹ 廈門大學的王亞楠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學院
經濟學院有五系一所兩中心 包含了經濟類的各大專業 亞楠是獨立於經濟學院的 主攻金融和計量 學生都是獨立於經院培養 自己開課 自己考核 亞楠的學術是不錯 但是讀研還是要看你的興趣 是想讀博還是就業 畢竟亞楠那裡對學術要求很高 課程很重 全英文教學 基本上以讀博為要求指導碩士 經院相對而言就是普通的研究生培養基地 較輕松一些 但應用較強
⑺ 王亞南經濟研究院 如果單純從就業來看的話 研究生畢業後廈大的經濟學院和王亞南經濟研究院 哪個就業更好
肯定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就業更好,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入學條件更高,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目標是培養知識結構與國際接軌、科研水平高、綜合素質好、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學生。參考如下。
2005年6月,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為基礎、依託於"985工程"二期項目的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 ,或用英文首字母縮略"WISE")應運而生。 WISE是一個實體性的教育科研機構,下設計量經濟學研究中心、金融經濟學研究中心、勞動經濟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王亞南學術思想研究中心、現代統計學研究中心、計算與數據中心、廈門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中心、SAS計量經濟學卓越中心、康奈爾合作中心以及高級教育培訓與咨詢中心。
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目標是培養知識結構與國際接軌、科研水平高、綜合素質好、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更加註重課程內容的國際化與課程體系的規范化,通過精心的教學安排、精湛的教學互動、精彩的第二課堂和精良的培養模式,全力打造廈門大學"數量金融"的新品牌。
⑻ 廈大的金融考研學碩的好還是專碩的好
學碩比較好
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只有感興趣的東西,才會真正投入的去學。
要選擇與自己文化基礎相適應的專業,以保證學習的順利進行。比如你的數學基礎比較好,
邏輯思維比較靈活,則可以考慮選擇理工類的專業
⑼ 廈大金融專碩怎麼樣
廈門大學金融系介紹
一、辦學歷史悠久,區域優勢明顯
廈門大學於1921年在商學部設銀行科,1928年正式設立「銀行學系」,迄今已有80年多年的辦學歷史。除了國內學術界、政界和金融界外,廈大金融學的畢業生遍布東南亞商務部門和金融界,有的成為院校的著名專家教授。本學科點在東南亞,尤其在南洋地區享有盛譽。
本學科點是中國東南沿海和經濟特區唯一一所國家級重點金融學科(全國排序第三位),對該地區的金融教學與科研具有引導、示範和帶動作用,並可輻射台港澳和東南亞,區位優勢相當明顯!
本學科點在1983年和1986年先後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本學科點設有金融學、金融工程和保險學三個專業,涵蓋了銀行、證券和保險三大領域。在高層次教學科研的帶動下,本學科教學與改革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以張亦春教授為總召集人的九院校教育部重點項目「金融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獲得中國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二、師資力量雄厚,梯隊合理
本學科點現有教學和科研人員共47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員23人(博導19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員15人、講師及助教9人,高職稱佔比達80.9%。
三、科研水平高,成果豐碩
近5年,完成國家級項目6項、教育部項目4項。目前在研項目16項,其中國家級的有7項。出版著作27部(其中15部教學用書),論文數百篇。科研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12項。
四、學術交流活躍,渠道暢通
本學科點有穩定的國內外學術交流關系。先後與美國的康耐爾大學和加州大學、加拿大的達爾豪西大學和聖瑪麗大學、法國巴黎商學院、日本東京大學、中央大學商學部等建立了院系際關系,與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菲律賓、台港澳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本點有兩位教授是亞太金融學會(APFA)理事。
五、教學科研手段先進,現代化水平高
教育部和學校「211工程」投入375萬建設本點金融工程實驗室,這些資金的投入極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本點的辦學條件,使本點的教學科研手段達到了國際水平。2002年,在教育部「211工程」一期驗收中被評為標志性建設成果。如: 「全球財經金融信息系統實驗室」擁有道?瓊斯全球財經金融信息接收系統、可供100名學生同時接收每日即時數據、分析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外匯、股票、債券、期貨、利率等信息。再如: 「金融模擬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可用於《金融工程學》、《保險精算學》、《管理信息系統學》等課程教學和研究生的自由上機。
六、主要研究方向
(一)金融理論與政策方向
1、「馬克思與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的比較與應用研究」是通過歷史的系統的比較,研究它們之間的共通性和相異性,是一項學科基礎理論建設。有利條件是廈大經濟學院具有王亞南《資本論》研究和經濟學說史研究的堅實基礎。
2、「金融制度安排與金融風險研究」是以加入WTO後新的金融環境為背景,研究我國金融制度供給的選擇、風險與防範等問題。前期研究有:張亦春教授已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制度變遷中銀行風險集中與控制」,現在正在研究的邱崇明、張亦春教授牽頭的教育部社科重大項目:「入世後中國貨幣政策環境的變化與現實選擇」。
3、「農村金融保險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含11個子課題,主要是研究農業產業化與金融保險支持的理論、政策與實踐問題,已經取得了一批初期成果。
(二)金融市場與金融工程方向
1. 發展和完善國外金融產品定價理論,研究適合中國國情的金融產品定價理論。
2. 應用實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網路等理論和技術,研究中國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和投資者的行為特徵。
3. 應用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論,進行金融產品的設計、定價和風險管理。
本學科點80年代初開始研究金融市場,從1987年承擔國內第一個金融市場的國家級科研課題起,至今出版有關金融市場的專著和教材15部,論文300多篇,始終瞄準國內外學科前沿並結合中國實際。如:運用康奈爾大學洪永妙教授的「廣義譜域法」研究中國股市有效性,得出中國股市「弱勢無效」;再如:張亦春教授主編的《金融市場學》,2002年榮獲中國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材二等獎;並被教育部選為研究生用書。該方向5部書獲省部級一、二等獎。目前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社科基金2項,教育部基金2項。該方向與本校數學系的「金融數學」協作,教學科研實力雄厚。
(三)保險理論與政策方向
1、保險與金融相互滲透互動發展的市場要素和運行機制研究。
2、金融型保險產品市場定價理論與定價模型研究。
3、保險市場與金融市場的交叉風險和保險業的經營風險定量研究。
保險方向的特色是:以金融型保險為平台,研究我國保險市場宏觀調控、風險量化和監管等一系列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該方向與本校數學系的「精算學研究中心」協作,教學科研實力雄厚。
(四)國際金融與台港澳、東南亞金融方向
1、國際金融理論、政策和實務研究;
2、中國大陸與台港澳及東南亞國家的金融合作和發展研究;
3、台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國家金融體系的非穩定性與貨幣危機研究;
4、台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國家金融資本對外投資研究。
中國與東盟已經達成十年內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所以上述課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現實意義和超前意識。
廈門大學擁有「台灣研究中心」和「東南亞研究中心」兩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本學科點以這兩個「中心」為依託,研究我國「兩岸三地」和東南亞國家金融的合作與發展,以及海外華人金融資本等,形成了本學科點發展的一大特色和優勢。80年代至今,相關內容的書有21部,發表論文2百餘篇。在研省部級基金2項。
⑽ 廈門大學研究生專業哪個專業好啊我想後年收拾收拾考廈門大學研究生!
本人大四,之前都在找廈大的本本碩碩了解就業形勢。
但對於個人決定,應該考慮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讀研的目的。好工作?科研?
如果是工作,那要的好工作是什麼,在什麼地方,什麼企業。明確好的定義,就找他們要什麼人。
科研,那真是要有興趣和耐力啦。
第二,我只能介紹一下廈大經管類的碩碩的就業啦,以我對於好工作的評判。
我認為,廈大讀經管的研究生,不值。我致力於北京、上海的,而廈大的碩碩們,能到北京上海大企業的,也是鳳毛麟角,還是有的。但真的沒有北上高校有競爭力。但考研的分數,不差太多。這是我個人理解,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保廈大經濟類的研究生的。
第三,若要讀研,專業就一定是自己的興趣和專長了,和自己未來工作息息相關。
我個人覺得,你問的思路有問題。應該先想好,我要讀什麼專業,然後是哪個學校這個專業好。
經管類專業知識並不難,如果本科是理工科,跨專業看些經管的書就是放鬆。但現在,對於我這個經管的本科生來說,如果讓我學個工科類的研究生,我學得來嗎?
第四,簡單回答下你的問題,在廈大這個層面考慮,不跟別的學校比較,只是校內各專業比較:如果是男生,讀廈大的會計不錯,這個可以作為首選,但是女生,不要讀會計;其次,廈大經院五系和亞楠院,和那些研究所,出來都差不多,出來就是看個人能力啦;除了經管類,廈大廣告、新聞、化學、海洋啥啥都挺好,但具體我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