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金融去哪個城市
A. 金融行業適合江蘇哪個城市
金融行業最適合蘇州吧。因為蘇州。合資企業多。打工的也多。所以經濟流通方便在這里掙錢應該更方便吧
B. 做金融去哪個城市最好
比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業發展情況: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各有特色,各領風騷。當然,規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實力的比拼還需要從區域經濟發展、商業環境、城市基礎設施、人才集聚效應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根據一家國際權威機構編制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五個維度:商業環境、金融業務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及城市聲譽、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這些標准遴選出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國內城市按照上述標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會覺得很不爽,就因為我霧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負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數據你也會為北京鳴不平。當然,更多的還是從金融業務規模來講。
金融行業規模
從金融資產總額、金融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金融業稅前利潤等來看,北京都大幅領先上海及深圳,雖然其GDP落後上海2300億元。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銀行業實力比拼
決定金融實力的絕大部分因素是銀行業。北京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為主,而上海雖只有交通銀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但擁有22家外資銀行金融機構,縮小了與北京的資產總額差距。深圳的銀行業相比北京上海較弱,從北京的銀行法人機構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銀行業人均擁有資產1.46億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擁有資產約0.8億元。
按照北京銀行業金融機構4000億元假設(實際遠遠不止4000億元,還未計算信託、財務公司、金融租賃等其他銀行業機構),則北京的人均產值359萬元、上海288萬元、深圳585萬元;
利潤率即使按照10%計算,實際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頭,遠遠不止10%,這樣計算人均收入:北京36萬、上海29萬、深圳59萬,中位數也是41萬元。
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深圳蓮花山公園的相親牆上面秀優越的好多都是銀行員工了。
不信,有圖有真相~
證券業實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擁有法人證券機構數量相當,但管理的資產規模北京卻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這也不難理解,北京有四家國有大行、巨型國有資本,對於二級市場股票投資、股票承銷發行、財務顧問等並沒有那麼重視,反倒是深圳後來居上,資管規模及增速都領先。注意,這是2014年的數據,2015年增速估計不會這么高了,因為這一輪牛市(哦,不,應該說上一輪了)正好是從2014年7月開始的。
但北京的證券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上,遙遙領先上海及深圳,國內非金融機構通過股市籌集的資金額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國最大的兩家「賭場」(噓噓,小點聲)。
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對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C.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後去哪些城市發展比較好
您好,金融的就業一般在銀行、證券公司、會計事務所、基金公司、投資銀行、金融監管單位等。具體看你個人意願,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D. 想往金融、投資領域發展,到哪個城市比較好
首先,你如果想成為理財規劃師,那當然去大城市,但是你要明白一點,大城市競爭力大,如果你沒又好的文憑和證書!你是沒辦法進入的,去了也白去~所以你如果要轉行金融業,我覺得你先去做你的機械專業的工作,因為那比較好找工作,然後邊工作邊讀書,把商學院文聘拿下來!還有 一點好處你知道是什麼嗎?因為你每個月有自己的錢,那你把這些錢進行投資,這時候不只是投資,是你學習與投資結合,你不是在學金融嗎?那投資應該不是問題,我推薦你先投資股市!因為你去工作,也是這些方面,再去投資權證期貨外匯,這時候你不會想去什麼地方工作了,因為那隻是給別人打工!你自己投資有能賺錢,又輕松,又能學知識,又有固定收入,如果你還想去,那就去吧,因為你條件滿足了,證書也拿出了,學歷也又了,不會沒人要的,投資領域只叫你有本事,那就是高薪水,因為你就收傭金就可以發財了!
E. 從事金融服務行業在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上海市場最大、發展程度最高、最發達、私募最多。毫不含糊的說。
但我三個里我最喜歡深圳。可以選國外的話,倫敦是我比較喜歡的,雖然總體比不過紐約,但交易氛圍比紐約要好。
F. 未來打算從事金融行業,是去成都發展好,還是上海好啊
建議去上海。金融中心,發展機會會很多的;
理財銷售說白了就是營銷,推銷銀行的各類產品,如存款、貸款、保險、基金、理財產品等;
外資銀行相對來說壓力會很大的;
如果想進銀行在上海機會很多的,進上海的券商做分析也很好的。
供參考
G. 金融/證券/期貨/投資行業在哪個城市發張比較好
您好,當然是金融發展比較迅速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當然也可以在一些剛剛起步的二線城市發展, 那樣機會會比較多,比如一些省會城市!
H.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後去哪些城市發展比較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I. 中國金融中心是哪個城市
廣義的中國來說國際化程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按貿易量算,最大的貿易中心是上海。
如果只算中國大陸,則上海,憑借國內交易量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和貿易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海港,成為全國的金融和貿易中心。
法蘭克福號稱歐洲的金融中心,與紐約、東京、倫敦並列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據說有銀行300多家其中外國大銀行100多家。歐中中央銀行也在法蘭克福。美茵河畔銀行大廈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頓之稱。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東京、香港和倫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