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匯金持股多少中國銀河金融控股
Ⅰ 中國銀行的大股東都有誰
1、中國銀行的大股東都有:中央匯金 、 香港中央結算 、 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ltd等,詳細的可以登陸和訊個股數據查詢:http://stockdata.stock.hexun.com/
2、大股東 (Substantial Shareholder)任何人士擁有股本的10﹪或以上的權益。 大股東是公司存在的基礎,是公司的核心要素;沒有股東,就不可能有公司。從一般意義上說,股東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或向公司出資者。.
Ⅱ 大家好,我們國家的各大銀行都是國家控股吧,那麼國家對這些銀行的控股權佔多少呢
肯定都超過51%的
中國銀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67.53%)控股
工商銀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35.4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35.33%) 看似兩家,其實還都是國有,加一起70%還多了
農業銀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44.48%)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43.70%)
建設銀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57.09%)
Ⅲ 關於銀河證券
銀河證券是國內證券公司中排名前三大的,比較正規。不同的地方,證券公司的政策不一樣,有些地方的小證券公司,傭金比大證券公司的還低,大證券公司的網路保證會好些。
證券公司破產概率較低,破產後也沒關系,你的股票是在你股東卡上,那是上證和深證,證券公司只是為你提供買賣平台,買賣服務的,這家倒了,換另一家就好了。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
公司藉助獨特的歷史、品牌和股東優勢,行業內覆蓋較廣的營業網路和規模領先的客戶群,以及綜合全面的業務實力,為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智庫咨詢、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投資管理、國際業務等綜合金融服務。
致力於成為在亞洲資本市場上領先的投資銀行和具有系統重要性的證券業金融機構。
公司設立:
2007年1月26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收購原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8月成立,性質為國有獨資證券公司)相關業務及資產。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1.37億元。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為控股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為實際控制人。
公司上市:
H股:
2013年5月22日,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6881.HK)。
A股:
2017年1月23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1881.SH)。
Ⅳ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4)中央匯金持股多少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
Ⅳ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介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成立於2005年8月8日,注冊資本70億人民幣,出資人為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其中,中央匯金公司出資55億元,財政部出資15億元。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首家公司名稱里明確帶有「金融控股」字樣的控股公司。公司經營范圍為證券行業投資。
Ⅵ 中央匯金公司是什麼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匯金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由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
根據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對國有商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直接控股參股金融機構包括六家商業銀行、四家證券公司、兩家保險公司和四家其他機構。
主要職能是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出資額為限代表國家依法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行使出資人權利和履行出資人義務,實現國有金融資產保值增值。匯金公司不開展其他任何商業性經營活動,不幹預其控股的國有重點金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

(6)中央匯金持股多少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擴展閱讀
中央匯金公司是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國有獨資投資公司,代表國家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匯金公司原由國務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領導小組指揮運作,現並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它是中國金融穩定局的窗口。有關金融穩定的行政性措施是由金融穩定局制定並執行的,而市場化的措施則是由中央匯金公司來操作。因此,匯金公司是國務院維護金融穩定、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一個 「工具性」公司。
對於匯金公司的定位,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公司成立之初,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對它的職責是這樣闡述的:用外匯儲備向商業銀行注資不是財政撥款,而是一種資本金投入。中央匯金投資公司作為出資人,將督促銀行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力爭使股權資產獲得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和分紅收益。
Ⅶ 中國銀河資產正式獲批開業,它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經審核,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注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目前,AMC行業從政策性向商業化不斷發展完善,形成如今“5+N+銀行系+外資系”的格局。其中,“5”指四大AMC以及剛獲批開業的銀河資產,“N”是指地方AMC和非持牌AMC,銀行系AMC(AIC)指商業銀行設立的從事債轉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外資系橡樹(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冊。
Ⅷ 匯金公司直接控股哪六家商業銀行,哪四家證券公司哪兩家保險公司
共控股7家銀行:
1、 國家開發銀行;
2、中國進出口銀行;
3、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公司:
1、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險公司:
1、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中央匯金持股多少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擴展閱讀
相關爭議
匯金公司雖然名為公司,但有觀點認為它仍是政府機構,由於國資委不負責管理金融類國有資產,所以匯金公司被認為是「金融國資委」。此外,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用於國有企業因制度和機制的原因產生的虧損,也遭到部分學者專家的質疑,在程序上也有如吳敬璉等人認為匯金公司應取得人大財經委的授權。
匯金公司本身充當國家外匯管理功能,國內企業創匯後,都要結匯換取RMB,最後都匯合到匯金公司。所以由匯金公司在國內用外匯投資、注資金融企業,這些企業又必須再換匯,這些外匯又會回到匯金公司手裡。
外匯每轉一個圈子,就多印刷等量的RMB,形成貨幣貶值,損害每個人民幣的持有人。2003年底結束了幾年的通貨緊縮,膨脹開始了。
Ⅸ 匯金公司投資了哪兩家證券公司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泰君安證券公司。
中央匯金公司主要控股參股金融機構包括: 匯金公司控股金融機構:
1、 國家開發銀行;
2、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9、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0、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1、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2、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