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世界中心多少年了
① 二戰後紐約進一步確立世界金融中心地位額歷史條件
簡單點說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使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紐約擊敗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② 華爾街的歷史
地理上的華爾街
美國一本關於華爾街的暢銷書《客戶的遊艇在哪裡?》中,引用了這么一段話:
「美國有一個古老而充滿敵意的笑話說:華爾街是這樣一條街,它的一端是一條河,另一端是一座墳墓。」
地理上的華爾街的確是一條長不過500米的小街,它的最東邊是紐約的東河,最西邊是華爾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就埋葬於此。華爾街的名字Wallstreet,來源於早年定居紐約的荷蘭裔移民為抗擊英國人入侵而修建的一道木柵欄牆。這個笑話一方面說明富可敵國的華爾街在地理上不過是一條區區小街;另一方面,它折射出美國社會中一直存在一種對華爾街厭惡和嘲諷的心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華爾街是一個自私、貪婪和充滿罪惡的地方。
《客戶的遊艇在哪裡?》出版於1940年,講的是二十世紀早期在華爾街上發生的故事,作者是一位華爾街著名的股市操盤手,叫弗里德里克·施威德。他在徹底厭倦了華爾街的生活後離開了華爾街,寫作了《客戶的遊艇在哪裡?》這本書,引起轟動。他在引用了這個笑話後補充道,「這個笑話雖然十分生動,但卻並不完全。它忽略了兩者之間的『幼兒園』。」他的意思是說,華爾街就是位於一條河與一座墓地之間的「幼兒園」。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覺得,在股市每天的漲漲跌跌中,華爾街的人們所作所為非常愚蠢和可笑。
無獨有偶,50年之後的1989年,出現了另外一本有關華爾街的暢銷書《說謊者的撲克游戲》,作者叫邁克爾·劉易斯,和施威德一樣,他也是一名厭倦了華爾街的生活之後離開華爾街的出色操盤手。在《說謊者的撲克游戲》一書的卷首,邁克爾·劉易斯也同樣引用了這段話。
兩本書前後相隔了50年,華爾街的形象在這50年裡似乎沒有太大的改善,在很多美國民眾的心目中,華爾街依然是一個金錢的游戲場所,是一個富人的天堂。
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
雖然,地理上的華爾街非常小,而在真正的意義上,華爾街是美國的資本市場乃至金融服務業的代名詞。
毫無疑問,現在當我們說起華爾街,是指這個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它早已遠遠超越了這條小街,也超越了紐約市最繁華的市區——包括華爾街在內的紐約金融服務區,而發展成為一條遍布美國全國的金融服務網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華爾街已經跨越了國界,擴展到全球的各個角落。所以,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不僅包括每天在華爾街上忙忙碌碌的幾十萬人,也包括遠在佛羅里達的基金經理、加州「矽谷」的風險投資家或美國投資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員,等等。事實上,作為美國金融服務業的總稱,華爾街實際上已經代表了一個自成體系的金融帝國。
經典政治學給世界強國所下的定義為:「其利益必須被其它國家所考慮的國家。」 因此,今天的俄羅斯雖然經濟非常落後,但它仍然是一個世界強國。按照同樣的道理,華爾街本身也已經強大到了一個世界強國的地步,盡管它並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根據2004年美聯儲數據,美國的資本市場(也稱作證券市場,通常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等)的規模已遠遠超過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2004年,美國股市的市值達到17.2萬億美元,是美國GDP (12萬億美元) 的143% ;美國債市市值達到36.9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308%。而在更早些的2000年,這兩個數字還要更高些。
2001年9月11日,位於華爾街附近紐約金融區的世界貿易大廈遭到恐怖襲擊,紐約交易所停止交易,這一刻,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幾乎停擺,華爾街這個金融帝國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歷史上的華爾街
華爾街的歷史長達三百多年,又與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其它重大事件相互糾纏,錯綜復雜。簡要地概括,它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歷史階段,中間穿插了兩個轉型期和三次戰爭,其發展還受到兩種針鋒相對的理念的影響。
第一階段:華爾街的童年期
華爾街的童年期是從年到十九世紀末期。現在的紐約(New York)最初是荷蘭殖民地,是荷蘭裔移民的聚居地,當時叫做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普遍將新阿姆斯特丹市政委員會成立的那一年,即年,當做華爾街童年期的開始。
紐約早期的迅速發展和金融業在紐約的興起,與荷蘭人的商業精神有相當大的關系。盡管資本主義的早期萌芽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開始,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是到了17世紀中葉在荷蘭逐漸完善的。當時的荷蘭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體系,包括銀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等,金融體系的發展催生了荷蘭的經濟起飛,使得這個面積很小的歐洲國家,一度成為了世界強國之一。當荷蘭人移民到北美,他們將資本主義的商業精神帶到了新阿姆斯特丹。
在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國人攻陷,這個城市從荷蘭人手裡轉到英國人手裡,並被命名為新約克郡(New York,簡稱紐約),以獻給當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和繼承人,約克公爵(Duke of York)。但是紐約的市民保持了荷蘭人熱愛商業、熱愛掙錢的文化。今天在紐約工作和生活的人,還能體會到紐約這種崇尚金錢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商業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往往對金錢越崇尚。
.....全文見網址
③ 世界金融中心轉移到美國時間
二戰以後吧。
二戰以前的中心是英國和德國,二戰徹底整垮了整個歐洲的經濟,全拜希特勒所賜,美國起來了,二戰前美國經濟就發展很快,但是由於歐洲勢力的強大以及長期的資本主義積累,霸主地位仍然是由英國和德國把持。
④ 世界金融中心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國)
地址:[ 羅湖 東門商圈 ] 深南東路4003號 類型:商業綜合體
級別:甲級 開盤時間:2011年1月
簡介:世界金融中心,是茂業集團在21世紀推出的經典力作,由旗下的崇德置業(深圳)公司全面組織運營。項目位於深圳羅湖高級商務、金融中心區,人民銀行深圳分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發展銀行總行、招商銀行總部、各大商業銀行深圳分行、國貿大廈、地王大廈都分布在其周圍800米以內。 物業管理公司:崇德物業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客梯數:8部
物業管理費:29元/平米·月 電梯品牌:三菱
空調類型:集中式中央空調 電梯有無分區設置:是
空調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08:00到20:00、星期六至星期日08:30到12:00 貨梯數:1部
車位月租金:700元/月 地上車位:100個
網路通訊:電信、聯通、長城、鐵通、移動、衛通 地下車位:500個 開發商:深圳茂業(集團)有限公司 總樓層:50層
標准層高:3.8米 總建築面積:34500平米
凈高:2.42米 標准層面積:1700平米 大堂層高:18米
外牆:玻璃幕牆 結構:剪力牆結構
是否涉外:否 是否可注冊:是
⑤ 美國金融危機歷史
美國金融危機20年一個輪回
歷史彷彿總是充滿了巧合,即便是金融危機也總是經歷著輪回。對於美國所經歷的金融危機來說,其似乎總在大約每20年便輪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國的經濟在繁榮與動盪中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蘇爭霸,但在1987年卻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導致了一場金融大地震,接著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國金融危機的輪回往往都標志著其經濟衰退期的一個開始。
輪回第一站
1819年,首先陷入危機的是英國。英國當時的三大棉紡織工業中心——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資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國食品消費量比1818年減少三分之一。這場危機對美國、法國、德國正在成長中的紡織工業和冶金工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由歐洲農業經濟復甦和世界農產品市價驟跌而引發的1819年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美國政界和企業界的領袖們都把它看作是人力所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
這次股市暴跌,對世界經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首先,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大受損傷。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債券市場和黃金市場的價格上漲,同時使匯率下跌,對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造成了破壞。
最後,2008年金融海嘯
其實從美國政府從2008年9月7日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之時,美國金融海嘯的徵兆就已經在蔓延。9日,雷曼兄弟信用評級遭標普列入觀察名單,再加上其與汗國開發銀行談判陷入僵局,雷曼當天股價驟降45%,拖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急挫2.4%,而這也預示著雷曼慘淡的前景。之後雷曼尋找買家計劃破產,而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不會再替金融機構出錢,雷曼最終於15日宣布破產,從而正式引發了席捲全球的這場金融海嘯。
盡管境況不佳的美國國際集團獲得了美國政府85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獲取了80%的股份,美國國際集團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狀況改善。美國金融機構資金流動性隨後繼續凍結,道指持續下挫,全球股市市值急速蒸發,數額高達數萬億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隨後也獲准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美投資銀行5巨頭自此消失。
盡管美國政府歷經艱辛最終通過了7000億美元救市法案,但美國股市危機陰影仍無法消散,即便是全球央行齊出手降息,全球股市仍急挫不止。我們目前還無法預知這場金融海嘯要走到怎樣的一個程度,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美國經濟或許無法避免陷入衰退的命運。
⑥ 世界金融中心的介紹
世界金融中心(World Financial Center)是美國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它的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西薩·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樓組成的建築群,從世界貿易中心有連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進入,空中走道經常有免費的藝術作品展覽,可以看到當今一流的攝影作品展。
⑦ 美國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是什麼時候
二戰以後吧。二戰以前的中心是英國和德國。二戰徹底整垮了整個歐洲的經濟,全拜希特勒所賜,美國起來了。 二戰前美國經濟就發展很快,但是由於歐洲勢力的強大以及長期的資本主義積累,霸主地位仍然是由英國和德國把持。美國原屬於英國殖民地,當時的條件惡劣,只有罪犯或是沒有辦法在歐洲大陸活下去的人才會千里迢迢的冒著生命危險去美國,殖民時期主要的經濟支柱是煙草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所以當時美國有大量的黑奴,日後也對美國的局勢有重大的影響。美國獨立後一種非常有效率的棉花機(應該主要是用於剝殼的)問世,這種機器大大解放了以棉花種植為支柱的文化,解放了生產力,大量的農奴就此進入工廠,北方的工業發展飛快,也激化了南北分期。獨立戰爭後美國經濟實際上已經騰飛,代表人物很多,比如安德魯卡內基,他發明了新式的煉鋼方法,使得鋼材從奢侈品變成廉價的工業品,高樓開始林立,修建鐵路變為可能,讓規模化汽車生產成為可能、第二位是洛克菲勒,之前的美國西部大開發,利用廉價的土地出售的方式激勵大眾去西部。美國的西部實際上是大片的沙漠,想開發難度很大,但是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和黃金,所以淘金熱成為當時最風行的詞語,另一方面,因為石油開採的風行,新式的石油勘探、開采技術被發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開采國(當時),石油變得廉價,這也使得汽車的誕生成為可能。下面就是最重要的人物,福特,汽車改變了美國,福特沒有能夠發明汽車,卻使汽車變成了家家戶戶都能擁有的交通工具,從前只有夫人能夠擁有汽車,每台汽車都要配一名工程師,這實在太昂貴了。福特改變了這個現狀。美國沒有身份證的,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只有駕照,說明每個人都有駕照。這一個時期還有特別有趣的事件,禁酒令。看似沒有關系,實際上影響著美國。禁酒令催生了一大幫的黑社會,如今美國的黑道家族多是由此起家,70年代美國的大麻滿地飛和禁毒也與之有關,其次是賣私酒的,她們改裝車輛,讓汽車跑得更快,所以美國的汽車比賽叫做私酒大轉彎。1929年金融危機影響了全球,正是人們覺得這樣工業實力強勁的國家,出口創稅的典型,她的金融系統是不可能垮塌的,牛市持續了18個月,最高一天交易成交量800萬股,隨後開始一瀉千里。此次金融危機的主要成因是生產力過剩,生產資料私有與民眾的普遍貧窮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石是不斷創造收益,以此來激發公司組織的活力,一旦不能夠再創造高收益,基石坍塌,組織就不能再激發活力。當時的美國就是這樣,資本家雖然有很多資金,但是貨品堆積,無人消費,百姓有著很強的需求,卻沒有資金消費,也就沒有購買力,購買行為也就不能成立,美國經濟的活力沒法激發出來,國家經濟舉步維艱,這也牽連到那些在美國投資的商人,同時由銀行串聯起來,影響到全世界。這樣的經濟危機是很可怕的,以為這不是單純的某一個組織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並且由於商業全球化,往往不是地區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危機。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二戰,美國依靠軍事訂單、鋼鐵訂單扭虧為盈,這其中當然有卑鄙的手法,比如說德國或者日本的許多工業品都是made in usa,英國法國和蘇聯也有許多made in usa。不管怎麼樣,二戰釋放了美國的市場,獲得了大量的訂單,並且,依靠戰時、戰後有償的經濟援助,美國又獲得大量的利息,主要用來建設國內的金融環境,中國國情來說是擴大內需。美國的內需很大,市場也相對開放。但是外國公司很難進入,比如德國的dhl雖然進入了美國市場,但是沒有能力競爭過ups和fedex,只能默默退出美國市場,但這使得美國的產業鏈很完善,比如當日本的紡織品進入美國,美國推出了qr系統,並且演化出各種其他行業的系統,而剛才說的快遞行業,美國整合出了世界港。當然這也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美國的消費是需要大量借貸維持的,當無法償還這筆貸款的時候,美國經濟會面臨考驗。當然,美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公司,有很廣闊的斬落縱深,蘋果手上的現金就有1000億美元。所以我認為,美國人現在是,將來的一段時間內也將會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⑧ 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後什麼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二戰結束前夕,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宣布成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前身)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使美元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拓展資料
1、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曾經沉重打擊了西方國家的經濟。但更為嚴重的是國與國之間缺乏合作,「我們不能同舟共濟」,以鄰為壑的國家競相貶值,互相爭斗的貿易保護政策,導致個別國家的危機最終蔓延到全世界,進而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背景。因此,尋求國際合作,實現世界經濟的協調發展,逐漸成為二戰爆發後主要國家政府的共識。1942年1月,包括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在內的26個國家在DC華府發表《聯合國聯合宣言》,表示支持《大西洋憲章》,決心共同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從1943年到1944年,在戰爭結束前,美國總統羅斯福開始醞釀戰後國際經濟合作。1943年春,美國邀請聯合國駐美國代表召開聯合國糧食大會,討論增加糧食生產和分配的問題。同年冬季,美國召開聯合國全國救濟和恢復會議,討論戰後各國災區人民生活的救濟和改善問題。
2、在國際經濟合作中,貨幣和金融問題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1943年4月,為了穩定各國貨幣價值,促進國際貿易,美國和英國分別提出了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隨後,美國財政部先後邀請包括中國在內的專家赴美進行深入磋商和討論,並於6月在華盛頓舉行了為期3天的專家會議。各國專家認為,國際資本流動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資本流動主要用於國際貿易,長期資本流動主要用於國際投資。未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任務應該是應對短期資金的供求,從而實現各國貨幣的穩定。長期的資金籌措應該由另一個機構進行,因此,美國財政部起草了一份關於建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的草案。1944年4月,美國正式公布了由各國專家起草的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方案。同年6月,美國財政部邀請各國代表在大西洋城召開籌備會議,為期近兩周,對基金和銀行草案進行討論和梳理。7月1日,布雷頓森林會議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小鎮華盛頓山酒店舉行,44個國家派出代表團參加。
3、舉行的會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球經濟蕭條和國家間激烈的貿易戰促使各國努力建立相對穩定的國際經濟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英國建立了密切的夥伴關系,並為國際會議做了認真的准備。1944年7月1日至7月22日,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會議通過了美國的建議,達成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協議。與會國同意建立一個國際貨幣體系,由新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其附屬機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管理。
⑨ 1944年以前,美國是世界金融體系中心么
不是。一戰之前是英鎊為主導,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就混亂了,表現為歐洲地位下降美元上升,直到1944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元主導資本主義市場。
⑩ 從美國百年金融史去看,美國主流資產都是怎樣
20世紀90年代晚期,美國網路泡沫股開始出現,一家提供售票服務股票代碼為TMCS的公司,在上市第一天上漲了300%;另一家跟它毫不相乾的、提供物業管理的公司,只因為代號TMCO與TMCS相似,股價也上漲了150%。
不管是在深交所還是納斯達克,投資者的盲目性一貫適用。根據經濟發展的時差和空間差,美國的昨天就像我們的今天,我們現在炒作的概念是美國原來炒過的。(看下圖)當互聯網概念火爆好像牛市要來的時候,不盲目跟風的人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