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干什麼的
1. 金融主要是干什麼
金融說白了,就是配置各種資源的各種方法,方法有很多很多種,所有方法集合在一起就叫做金融學。
這里所說的資源,范圍非常大,不僅僅是金錢,還包括時間、知識、技能、專利、相貌 等等,所有有價值的,都可以算作是資源。
你還會問為什麼要配置各種資源,因為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要實現各種目的。
比如說,你想買一台5000元新發布的華為手機,這就是你的一個目的。但是手頭只有2000元,還缺少3000元,這3000元就是一種資源。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小明,他手頭就有3000元閑置的資金,於是通過金融,小明將3000元借給了你,你就可以實現買華為手機的目的了。
上面的例子中,小明也實現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獲取你支付的利息。
上面只是非常簡單的例子,實際上金融是非常復雜的。
金融不一定和錢(貨幣)打交道。
但是再復雜也逃離不了我總結的那句話。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慾望,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產生了各種配置資源的方法。好的方法經歷過實踐保留下來,不好的方法被淘汰了,保留下來的方法總結在一起就形成了 金融學。
2. 金融是做什麼的
做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等。
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
(2)金融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3. 金融專業是幹嘛的
金融學主要研究金融學、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證券、投資、信託、保險等行業進行投資理財和風險控制等。例如:基金、股票、債券的收益分析、風險評估和投資管理,財產、人身保險的銷售,銀行櫃台業務的辦理等。
《稅收學》、《公司金融學》、《國際金融學》、《金融會計學》、《金融計量學》、《證券經濟學》、《金融建模》、《金融衍生產品》、《模擬銀行業務》、《銀行會計學》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CFA、投資、國際金融、國際銀行、金融理財、金融統計、證券投資、證券與期貨、商業銀行金融、保險理論與運營。
就業方向
基金類企業:基金評估、基金管理、風險控制; 證券類企業:投資評估、證券投資; 信託類企業:資產管理; 保險類企業:保險銷售; 銀行:櫃台辦公、借貸管理。
考研方向
金融、金融學、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
金融專業的學校:
1.人民大學 考研難度:難(公平,招生規模不大 )
優勢:全國重點,在大學里,金融學的整體實力最強,從早年的黃達到現在的周升業都是金融學的有名人物;各個分科目實力平均,不論是貨幣銀行,證券投資還是國際金融都有一手.地區優勢明顯,學生素質高。
劣勢:官場氣息濃厚,思想守舊,老師因為在北京,無心教學,只想出名,常在中央台拋頭露面,學校在北京好象算比較破.
2.五道口 考研難度:難(公平 招生規模60人左右)
優勢:人民銀行的嫡系,這一點優勢無與倫比,學生水平高,基礎條件好(費用也高)注重實際,容易找到工作。
劣勢:學校太小,沒有大學的氣氛,官僚思想嚴重。沒有固定的老師。
3.西南財經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比較公平,招生規模大:250人左右 )
優勢:全國重點,金融學中的貨幣銀行學在全國最強,從他的碩士招生規模就可以看出來,校園環境好,清凈。同學多,金融系統里校友多,以後有好處。
劣勢:不注重數學,思想保守,區位沒有優勢,近些年走下坡路。
4.上海財經大學 考研難度:難(比較公平 參加聯考 招生規模100人左右)
優勢:全國重點,證券學好,貨幣銀行,國際金融一般,保險也可以,區位優勢明顯。
劣勢:金融學歷史短,原來隸屬財政部,沒有金融學傳統,老師水平一般(有一兩個還行,比如戴國強)
5.北京大學 考研難度:難(有傳言說在北京每年都有漏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兩個院招金融學碩士,招生規模一般,不大。)
優勢: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不用別的,只要是北大,出來就不愁。地方好,學校景色建設好。
劣勢:金融學一般,沒有什麼高人,經濟學家一群,但在金融學方面也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建樹。
6.廈門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比較公平,可能可以調劑 招生規模75人左右)
優勢:985全國重點,貨幣銀行,金融工程好,學校環境優美,有好的老師(張亦春)學生素質比較高。
劣勢: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區優勢。
7.復旦大學 考研難度:難(公平,參加聯考 招生規模中等)
優勢:985全國重點,全國僅次與人大的金融綜合性大學,在各方面都比較強,尤其是國際金融,貨幣銀行。接受西方知識比較新,學校氛圍也好,有幾個好老師(姜波克)。
劣勢:有寫老師有混日子的嫌疑,寫的書很爛。
8.對外經貿大學(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 考研難度:較難(公平,注意有兩個金融學,金融學院的容易 招生規模小)
優勢:全國重點,國際金融強,十分注重抓英語,注重實用能力,區位優勢明顯
劣勢:金融水平一般,合並的中國金融學院歷史太短,沒有金融學的傳統。老師水平一般。
9.南開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公平,招生規模75人左右,參加聯考)
優勢:985全國重點,從解放開始就樹立了自己在國際金融學的首席地位,保險精算也是全國最好,學校好,學生素質高
劣勢:貨幣銀行一般,近些年學校走下坡路
10.中央財經大學(原隸屬於財政部) 考研難度:較難(比較公平,自己學校好學生都不考 招生規模一般60人左右)
優勢:區位優勢,有好的學校條件,學生素質一流。
劣勢:非重點,金融學一般(最近幾年有上升趨勢),老師水平差。
11.東北財經大學(原隸屬於財政部) 考研難度:較易(公平,招生規模小)
優勢:環境好,上學可以當療養院,學生素質好
劣勢:非重點,金融學一般(近幾年還在下降),老師一般
12.西安交通大學(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 考研難度:挺難(比較公平,招生規模75人左右,注意今後上的研究生有的在蘇州上學)
優勢:名牌大學,貨幣銀行學比較好,原來人民銀行直屬學校(陝西財經學院),有幾個好老師
劣勢:學校不重視,致使原來的陝西財經學院的好老師有的已經流失,學生素質一般,地方不好。
13.湖南大學(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 考研難度:較難 (比較公平,招生規模小)
優勢:985全國重點大學,全國最早引如保險精算的學校,保險不錯,原人民銀行直屬學校(湖南財經學院)貨幣銀行也不錯。
劣勢:學生素質一般,地方不好。
1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隸屬財政部) 考研難度:較易(比較公平,招生規模小)
優勢:合並後,比較重視金融學
劣勢:非重點,原來財政部的學校,金融學一般,學生一般。
15.清華大學 考研難度:難,招生規模小
優勢: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學校建設好,理工科強,金融工程微觀金融以走在中國最前列。
劣勢:中國意義上的金融學不行,沒有金融學傳統, 不重視。
16.武漢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
優勢:985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校園風景好,金融學最近記幾年比較重視,有好老師,黃憲好象是博導吧,金融工程也不錯。
劣勢:沒有金融學傳統,老師整體水平一般。
17.遼寧大學 考研難度:較易(招生規模不大)
優勢:地方重點大學,地方重視,有好老師,金融學白欽先,孔祥毅博導比較有名。
劣勢:最近發展緩慢,默默無聞,地方一般。
18.中山大學 考研難度:較難(招生規模不大)
優勢:校園風景好,廣州地方也不錯,金融系在嶺南學院,學生素質比較高,畢業在南方比較吃香。畢業領兩個學位證,好象嶺南學院還發畢業證的。
4. 學金融出來是干什麼的
會計證,注冊會計師證。
金融(Finaunce, Finance)的內容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
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相關信息
現代金融學依然停留在現代經濟學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內。其特點是從微觀主體的理性行為入手(行為金融學也考慮了非理性行為,比如錨定效應),構建考慮時間和不確定因素的市場均衡體系,考察金融系統在資源跨期配置中的機制和作用。
金融學開創了經濟學中比較獨特的研究方法,比如說金融資產定價中常用的無套利分析,實際上比經濟學中的供求分析更specific,在市場中更容易實現。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古典經濟學發展的預期的概念在金融學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金融學考慮了市場中的隨機因素,因此市場主體的預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並且依賴數理和計量工具進行相對精確的分析。
5. 金融到底是干什麼的
金融(Finance、Finaunce)是市場主體利用金融工具將資金從資金盈餘方流向資金稀缺方的經濟活動,
金融是貨幣資金融通的總稱。主要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相關的各種活動。
主要內容包括:貨幣的發行、投放、流通和回籠;各種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項貸款的發放和收回;銀行會計、出納、轉賬、結算、保險、投資、信託、租賃、匯兌、貼現、抵押、證券買賣以及國際間的貿易和非貿易的結算、黃金白銀買賣、輸出、輸入等。
(5)金融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金融業特點: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
1、指標性
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2、壟斷性
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 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3、高風險性
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
4、效益依賴性
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於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
5、高負債經營性
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於一般工商企業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
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對此有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6. 金融主要是幹嘛的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
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
(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7. 金融是干什麼的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徵: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於現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
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
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生是基於給予對方信任。
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8. 金融主要是干什麼的
金融是貨幣資金融通的總稱。主要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相關的各種活動。主要內容包括: 貨幣的發行、投放、流通和回籠;各種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項貸款的發放和收回;銀行會計、出納、轉賬、結算、保險、投資、信託、租賃、匯兌、貼現、抵押、證券買賣以及國際間的貿易和非貿易的結算、黃金白銀買賣、輸出、輸入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9. 做金融的是什麼工作
一、什麼是金融?
金融是指在經濟生活中,銀行、證券或保險業者從市場主體募集資金,並借貸給其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
從廣義上說,政府、個人、組織等市場主體通過募集、配置和使用資金而產生的所有資本流動都可稱之為金融。因此,不僅是金融業者,有關政府的財政,行業企業的行為、以及個人的理財都是金融的一部分。金融可以看作為資金的募集配置(籌資)、以及投資和融資(借錢買股)三類經濟行為。
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就是研究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麼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
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
二、金融行業的可以做什麼工作?
1.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2.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3.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4.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5.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6.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8.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