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金融機構有哪些
㈠ 著名的國際金融機構有哪些
著名的國際金融機構有: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保證機構等。
國際金融機構是多國共同建立的金融機構的總稱。分為地區性和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處理德國戰爭賠款問題,曾在歐洲建立了國際清算銀行,這是第一個國際金融機構,是地區性的國際金融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並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這是全球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在其他各地區,也成立了類似的國際金融機構,例如泛美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
國際金融機構的產生與發展:
為適應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曾先後出現各種進行國際金融業務的政府間國際金融機構。其發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爾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並相應地建立了幾個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作為實施這一國際貨幣體系的組織機構。
1957年到70年代,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的國家為發展本地區經濟的需要,通過互助合作方式,先後建立起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如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
拓展資料:區域性經濟機構:
一、國際清算銀行
國際清算銀行是根據1930年1月20日在荷蘭海牙簽訂的海牙國際協定,於同年5月,由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比利時和日本六國的中央銀行,以及代表美國銀行界利益的摩根銀行、紐約花旗銀行和芝加哥花旗銀行三大銀行組成的銀團共同聯合創立,行址設在瑞士的巴塞爾。
國際清算銀行成立之初的宗旨是,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賠款的支付和解決對德國的國際清算問題。1944年,根據布雷頓森林會議決議,該行應當關閉,但美國仍將它保留下來,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附屬機構。此後,該行的宗旨轉變為,增進各國中央銀行間的合作,為國際金融業務提供額外的方便,同時充當國際清算的代理人或受託人。
國際清算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由認繳該行股金的各國中央銀行代表組成,每年召開一次股東大會。董事會領導該行的日常業務。董事會下設銀行部、貨幣經濟部、秘書處和法律處。
國際清算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會員國繳納的股金,另外,還有向會員國中央銀行的借款以及大量吸收客戶的存款。其主要業務活動是:辦理國際結算業務;辦理各種銀行業務,如存、貸款和貼現業務;買賣黃金、外匯和債券;辦理黃金存款;商討有關國際貨幣金融方面的重要問題。國際清算銀行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的十國集團(代表發達國家利益)的活動中心,經常召集該集團成員和瑞士中央銀行行長舉行會議,會議於每月第一個周末在巴塞爾舉行。
二、歐洲投資銀行
歐洲投資銀行是在1957年3月25日,根據《歐洲共同體條約》(即羅馬條約)的有關條款組成的歐洲金融機構。它的成員都是歐洲共同體的會員國,行址設在盧森堡。歐洲投資銀行的宗旨是,為了歐洲共同體的利益,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和共同體本身的資金,促進共同市場平衡而穩定的發展。該行的主要業務活動是,在非營利的基礎上,提供貸款和擔保,以資助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項目,改造和使原有企業現代化以及開展新的活動。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向歐洲貨幣市場借款。
三、亞洲開發銀行
亞洲開發銀行是1965年3月根據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即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社會委員會)第21屆會議簽署的「關於成立亞洲開發銀行的協議」而創立的。1966年11月,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同年12月開始營業,行址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亞洲開發銀行的宗旨是,為亞太地區的發展計劃籌集資金,提供技術援助,幫助協調成員國在經濟、貿易和發展方面的政策,與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進行合作,以促進區域內經濟的發展。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會員國繳納的股金、亞洲開發基金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
四、非洲開發銀行
非洲開發銀行在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的贊助下,於1964年9月正式成立,1966年7月開始營業,行址設在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非洲開發銀行的宗旨是,為會員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資金,協調各國發展計劃,促進非洲經濟一體化。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會員國認繳的股本以及向國際金融市場借款。
五、泛美開發銀行
泛美開發銀行於1959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1960年11月1日開始營業,行址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泛美開發銀行的宗旨是,動員美洲內外資金,為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項目貸款和技術援助,以促進拉美經濟的發展。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會員國認繳的股金、向國際金融市場借款和較發達會員國的存款。
㈡ 交通銀行金融機構有多少個
交通銀行的金融機構有大約14個,其中主要的金融機構是關於信用貸款和基金管理服務。
一、交通銀行的金融機構是那些。
分別是: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交銀康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交通銀行(盧森堡)有限公司、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BoComBrazilHoldingCompanyLtda、中國交銀保險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安吉交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交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二、交通銀行的業務范圍。
交通銀行組建伊始就按照市場的客觀要求,建立新型銀企關系,率先在我國金融領域引入競爭機制。交通銀行引進了國外商業銀行先進的管理機制和經驗,建立、完善和創新資產負債管理制度、信貸資產質量監控制度、財務指標分析體系制度等,有效地貫徹了現代商業銀行全面自律、穩健經營、追求效益的經營管理原則,各項業務和機構建設持續健康地發展。2001年末,交通銀行注冊資本為17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到達6691億元,盈利水平在中國銀行業中名列前茅。1998年和1999年,國際著名金融雜志《歐洲貨幣》和《環球金融》分別評選交通銀行為中國最佳銀行。
三、交通銀行的組織框架。
交通銀行以一個法人、二級管理、分級授權、集中授信等制度為框架,建立了一整套保障商業銀行業務健康發展的總分行管理制度。交通銀行的分支機構布局和業務發展的重點集中於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中心城市,目前在我國86個大中城市設有分支行,共有營業網點近2700多個。近幾年,通過良好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一批優秀的跨國公司、集團公司、外商投資公司、外商投資企業、科技型產業和其他成長性產業的優秀企業成為交通銀行的優良客戶。
㈢ 其他金融機構包括什麼
其他金融機構指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我國的銀行類金融機構是指中央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眾多的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
我國的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郵政儲蓄機構等。
金融租賃公司:根據企業的要求,籌措資金,提供以「融物」代替「融資」的設備租賃;租期內承租人只有使用權。
㈣ 金融企業具體有哪些
1、銀行;
2、證券公司(投資銀行);
3、保險公司;
4、信託公司;
5、抵押貸款公司。
PS:只要是參與金融市場交易,且主要業務是以金融產品為主的公司均可認為是金融類企業。
㈤ 銀行有哪幾家
一共是4034家.
(1)開發性金融機構1家:國家開發銀行;
(2)政策性銀行2家: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
(3)5大國有銀行:工、建、農、中、交;
(4)郵儲銀行1家;
(5)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招行、中信、興業、民生、浦發、光大、廣發、華夏、平安、浙商、渤海、恆豐
拓展資料: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
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商業它主要的業務范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 。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我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稅後利潤逐年大幅增長,2011年中國銀行業所實現利潤佔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近三分之一。我國銀行業規模發展迅速,但是利率市場化加快、內外競爭加劇、盈利增速下滑背景下,銀行金融 機構必須在業務結構、資源配置以及區域布局上均做出相應戰略性調整。
而隨著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銀行業金融機構愈來愈重視對行業發展環境與市場需求的跟蹤研究,特別是對銀行業務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銀行機構迅速崛起,逐漸形成自己的業務特色並成為行業的翹楚或新秀.
㈥ 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信託公司嗎
不包括信託公司,其主要的金融機構分為四大類:銀行類、保險類、證券類、信託類。
拓展資料:
主要的金融機構分為四大類:
1、銀行類,典型的就是我們所謂商業銀行;
2、保險類,這個不用過多解釋吧;
3、證券類,比如國內的證券公司,在美國叫投資銀行,簡稱投行;
4、信託類,信託是一種金融制度安排,最典型的是基金。
銀行業金融機構有:
1.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2.大型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3.中小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
4.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農村資金互助社
5.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6.外資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
1.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2.信託公司
3.企業集團財務公司
4.金融租賃公司
5.汽車金融公司
6.貨幣經紀公司
金融機構往來核算的內容有:商業銀行之間的往來,包括同城票據交換及清算、異地跨系統匯劃款項相互轉匯、同業拆借等;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往來,包括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送存或提取現金、繳存存款准備金、向中央銀行借款、辦理再貼現及通過中央銀行匯劃款項。
具體包括:
1.各銀行按國家規定存入中國人民銀行的准備金。
2.人民銀行對各商業銀行的貸款。
3.各銀行在結算過程中相互佔用的資金。
4.拆借。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借貸行為。
5.再貼現,是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後,如自身資金緊張,可將通過辦理貼現取得的票據轉讓給人民銀行,由人民銀行按票據面值和規定的利率扣除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利息後,將票面余額支付給商業銀行,待票據到期後,人民銀行按票據面值向商業銀行兌取現款。前面已介紹過,商業銀行辦理的票據貼現業務從性質上說,類似於貸款業務,那麼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辦理的再貼現業務,也就類似於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
㈦ 金融機構有哪些
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央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7)銀行金融機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職能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1、 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
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風險類型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主要涉及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其他風險的管理,同時針對不同的風險的特點,確定不同的實施方案和管理戰略。
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波動而使得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包括價格或利率、匯率因經濟原因而產生的不利波動。
除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價格的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市場風險還包括融券成本風險、股息風險和關聯風險。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包括貸款、掉期、期權及在結算過程中的交易對手違約帶來損失的風險。
金融機構簽定貸款協議、場外交易合同和授信時,將面臨信用風險。通過風險管理控制以及要求對手保持足夠的抵押品、支付保證金和在合同中規定凈額結算條款等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風險。
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統操作不當引致損失的風險,包括因公司內部失控而產生的風險。公司內部失控的表現包括,超過風險限額而未經察覺、越權交易、交易或後台部門的欺詐(包括帳簿和交易記錄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內部會計控制)、職員的不熟練以及不穩定並易於進入的電腦系統
㈧ 銀行金融機構的主要類型有
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分為五大類,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和其他類金融機構。
拓展資料
銀行(Bank),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
銀行一詞,源於義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長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場上貨幣兌換商的營業用具。英語轉化為Bank,意為存錢的櫃子。在我國,之所以有「銀行」之稱,則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相關。
在我國歷史上,白銀一直是主要的貨幣材料之一。「銀」往往代表的就是貨幣,而「行」則是對大商業機構的稱謂。把辦理與銀錢有關的大金融機構稱為銀行,最早見於太平天國洪仁_所著的《資政新篇》。
起源
一般認為最早的銀行是義大利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其後,荷蘭在阿姆斯特丹、德國在漢堡、英國在倫敦也相繼設立了銀行。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銀行得到了普遍發展。
在17世紀,一些平民通過經商致富,成了有錢的商人。他們為了安全,都把錢存放在國王的金庫里。這里要注意,那個時候還沒有紙幣,所謂存錢就是指存放黃金。
因為那時實行「自由鑄幣」(Free coinage)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塊拿到鑄幣廠里,鑄造成金幣,所以鑄幣廠允許顧客存放黃金。但是很不幸,這些商人沒意識到,鑄幣廠是屬於國王的,如果國王想動用鑄幣廠里的黃金,根本無法阻止。
1638年,英國的國王是查理一世(Charles I),他同蘇格蘭貴族爆發了戰爭,為了籌措軍費,他就徵用了鑄幣廠里平民的黃金,貸款給國王。
㈨ 屬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哪些
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行是不同的兩個概念。2018年之前,我國有458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包含22種金融機構類型,具體有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 、貸款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等等。
而銀行只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里的其中幾類,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等。
1.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
1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如果你在某處看到或聽到「3家政策性銀行」,那便指的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如果是「2家政策性銀行」,指的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這3家其實是同胞兄弟。1994年的時候,國家一起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到了2015年,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從政策銀行序列中剝離。但目前很多人還是習慣將國家開發銀行與政策性銀行並列統計。
所以我們提到三大政策性銀行時,其中仍包括國開行。狹義來說,國開行是開發性金融機構,這也是對它最准確的定位。
那開發性金融機構到底和政策性銀行有什麼不同?
政策性銀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服務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開發性金融機構用官方的話來說,是更高級階段的政策性銀行。
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為主動服務於國家戰略,但對項目有選擇權,依託信用支持。
簡單來說,政策性金融機構仍為「國家兜底」,雖然現在基本可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但不排除在特定年份、特定項目局部賠錢。 而開發性金融機構「市場運作,中長期保本微利,實現財務可持續」,這是開發性金融區別於政策性金融的最大不同之處。
所以有人說,開發性銀行介於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之間。
2. 廣義的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部分內容我都在前面具體介紹過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3.住房儲蓄銀行
我國唯一一家住房儲蓄銀行叫中德住房儲蓄銀行,由中國建設銀行和德國施威比豪爾住房儲蓄銀行合資,於2004年在天津正式開業。
住房儲蓄銀行,光聽名字,就知道它與住房息息相關。
我們國家在80年代成立了2家住房儲蓄銀行。一家是蚌埠住房儲蓄銀行,一家是硯台住房儲蓄銀行。隨著90年代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逐漸取代住房儲蓄銀行的職能。2家銀行開始轉型,蚌埠住房儲蓄銀行被當地的城市信用社合並,煙台住房儲蓄銀行更名為恆豐銀行。
現在,中德住房儲蓄銀行的成立並發展,也是因為住房公積金的覆蓋率不足,許多私企或者小企業的員工,沒能享受到住房公積金政策。這部分人群就可以在住房儲蓄銀行得到類似的服務。
模式很簡單,客戶與住房儲蓄銀行簽訂《住房儲蓄合同》,然後每個月有規律地存入一筆錢,日後達到一定條件後,就可以從銀行里貸款。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都很低,叫「低存低貸」。
這和我們在體系內的住房公積金是一樣的運作模式。每個月,我們都會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存入到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非常地低。等我們要買房或者裝修時,又可以從公積金中心進行貸款,而且貸款利率又遠低於商業貸款。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他們實際上因銀行而生。
我國銀行在初期一段時間內,只是服務於政府和國有企業,相當於國家的出納。這種非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必然帶來了奇高的不良貸款率。後來,國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1999年的時候,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爛賬收走。從此,銀行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了自己的業務模式。
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四大AMC,所以以後看到AMC,大家要知道說的是哪一類金融機構。
現在四大AMC都陸陸續續轉型,市場化運營,做一些投資類的賺錢的項目。
5. 貸款公司
這里的貸款公司和我們經常在大街小巷看到的小額貸款公司有些不同。貸款公司是指由銀保監會審批,在農村地區設立的專門為縣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貸款服務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