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用金融角度闡述疫情消費低迷

如何用金融角度闡述疫情消費低迷

發布時間: 2022-06-09 04:49:27

A. 疫情之下,汽車「金融」能否迎來全新拐點

疫情導致2020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受挫已經是大概率的事件,如果想追回2020年預期銷量,企業需把握好調整節奏,合理利用線上工具,或許仍有機會。

疫情影響將會從正向影響和負向影響造成汽車的雙重下壓,首先,疫情主要影響一二季度購車需求的正常釋放,因此,一二季度的的剛需會延遲到三季度爆發,真正的剛需並沒消失。其次,處於安全考慮,疫情的發生將引起消費者對私家出行的渴望,從而激發新需求,如果出台經濟刺激政策,必能消除一定程度上疫情消失後的整體消費下滑的負面影響。

戰疫情,修煉內功是關鍵

疫情對中國車市的影響不言而喻,如何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何在特殊時期調整策略,改變打法,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度發展,AR看車、線上看車已經高度還原汽車的前置信息,消費者可通過大型汽車網站,對經銷商以及車輛的基本信息做一些了解和認知,加大線上服務跟蹤能力,已經是汽車經銷商的主要考驗。

廠家需及時調整產能規劃,保證下半年市場回暖的產能供應,截止目前,已有多家汽車廠家推出更加靈活的汽車銷售政策,首付比例進一步降至15%,提供3-5的的低息及免息政策,這些措施不失為疫情之下積極的刺激政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疫情影響下的中國經濟觀察:短期沖擊不足懼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帶來困難和挑戰,此時此刻,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既要徹底戰勝疫情,還要完成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中國經濟韌性強勁,內需空間廣闊,產業基礎雄厚,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特別是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疫情不會動搖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怎樣正確看待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如何迎難而上、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從今日起,本報推出「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系列述評,從多個角度觀察研判經濟形勢,見證中國經濟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的強大韌性與活力,解疑惑、增信心、鼓實勁。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疫情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同時,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也應堅持底線思維,積極應對。
科學理性地看待疫情帶來的影響
「剛剛副區長給我打電話,說明天就帶50輛大巴車去貴州安順那邊招工,親自把工人拉回來!」2月11日復工之後,浙江白馬實業有限公司到崗工人數不足員工總數的1/3。正當董事長馬妙武眉頭緊蹙的時候,企業所在的金華市金東區領導一通電話,讓他一下子振作起來。
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各地區各部門紛紛伸出援手,幫企業共渡難關。
租大巴、包高鐵、管食宿、有補貼……政企聯手,跨省對接,浙江嘉興嘉善派出5支招工小分隊,讓員工乘專機返崗;福建福州包下數十輛大客車,招工隊火速抵達雲湘川;廣州黃埔區更是送上「真金白銀」,規模以上企業一季度投產獎勵100萬元,實現兩位數增長最高獎勵500萬元。
免租金、減稅額、降社保、不抽貸……援企穩崗措施招招給力,最大程度緩解企業因疫情造成的經營困難。工信部出台20條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等難題;銀保監會加大對受困小微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稅務總局公布185個「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事項清單;京滬粵蘇等多地推出了延長社保繳費期、減免房租、貸款適當展期等舉措。
目前,復工復產取得積極進展。截至3月13日,除湖北省外,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
客觀地說,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疫情大大減少了人口流動,對消費需求,尤其是對餐飲、影院、交通旅遊、酒店住宿等服務性消費的沖擊最為明顯。從供給側看,受防疫防控影響,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流通有所不暢,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速度。
不過,多位專家學者表示,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要科學理性地分析。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國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看未來,隨著疫情結束,生產要素流動將恢復正常,在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將獲得反彈性釋放,中國經濟將回歸既有的增長趨勢。「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沖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從發展實踐看,疫情對大型經濟體的沖擊往往是短期的、階段性的,一般在疫情結束後一個季度恢復正常增長。
看當下,盡管疫情會給中國經濟造成一定損失,但我國有能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有能力將疫情帶來的不利沖擊化解到最小。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認為,疫情對多數行業和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影響程度有限,目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已經出台了不少政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恢復,這有助於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
良好的基本面有利於戰勝疫情、保持經濟發展好勢頭
疫情影響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而不是趨勢。
在專家們看來,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僅如此,良好的基本面還有利於戰勝疫情、保持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
——實力大、家底厚,基礎扎得牢。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外匯儲備規模超過3.1萬億美元,為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生產的齊全性、規模性,金融市場的厚實性,使外生沖擊難以引起經濟趨勢性變化,更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彈葯」。
「家底厚了,抗沖擊能力肯定更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表示,我國財政收入從2002年的1.89萬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9萬億元,增長了9倍多,這意味著我國能更好地運用財政政策,實施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並向受疫情影響的地區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動力足、潛力強,發展空間大。
中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城鎮化過程中。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剛需」,不會因疫情而消失。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仍在穩步擴容,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疫情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不會產生長期影響,更不會削弱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楊光普說。
——調控強、經驗豐,應對更從容。
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鬥力就越強。從九八洪災、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到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國際經貿環境變化,中國經濟都展現了驚人的風險抵禦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依靠中國人民的萬眾一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強大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依然能保持中國經濟平穩運行。
「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空間仍然是十分充足的。在貨幣政策方面,我國在國際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是少數實施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工具箱是充足的,可以有效地對沖疫情的影響。」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說。
積極應對,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疫情造成的暫時性干擾總體上不會延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定量要求來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蔡昉判斷。
蔡昉算了一筆賬:從實現兩個「翻一番」目標來看,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達到5.7%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1.9%,便可實現統計意義上的准確達標。從決戰脫貧攻堅來看,結合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成果,今年實現551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也能夠達到。
說千道萬,既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還得靠實干。
——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援企政策送上「大禮包」。
拿到寧波市區信用聯社首筆500萬元貸款,凱福萊特種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建浩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疫情發生以來,國內負壓救護車的訂單陡增,公司資金周轉不過來,只能幹著急!」讓謝建浩沒想到的是,打電話申請貸款才過了18個小時,就獲得3200萬元的授信。「不需抵押一分錢,還執行優惠利率,我們肯定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下調貸款利率、延期還本付息、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短短幾天,一攬子政策密集出爐,助力重點民生行業恢復生產,扶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截至3月11日中午12點,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超過15315億元。
——城鄉政企攜手紓困,產業鏈受惠「及時雨」。
政府忙搭橋,物資不用愁。
「2月底前公司恢復正常生產水平。」2月10日復工後,福建普斯特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文坤一度為疫情防控成本而擔憂。當地有關部門立即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的平價供應渠道聯系好。「去年底接了不少訂單,我們對今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轉行有渠道,生計有保障。
36歲的武漢市民柳淑芬失去了超市營業員工作,轉身當上了京東的兼職客服,「在家就能上班,每天最少時只需工作3小時,就能掙六七十到100塊錢,挺滿足。」疫情發生以來,京東集團先後提供超過3.5萬個就業崗位,讓柳淑芬這樣的普通人成功轉行。
農超來對接,增收有希望。
運輸受阻、用工不足,讓海南一些冬季果蔬爛在地里。海南王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慧勤,緊急聯系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全國大超市,打通物流渠道,「目前已運出1萬多噸新鮮果蔬,單價跌到6毛錢的辣椒恢復到2元!」
——經濟新動能加快孕育,轉型升級抓住「新契機」。
智能診療輔助醫生分析患者肺部圖像,大數據技術輔助政府部門進行流動人員管理,在線教育打造互聯網課堂,智能製造幫助企業按時交付訂單……在傳統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同時,經濟新動能也在迸發涌現。危中有機,危中尋機。應對疫情造成的沖擊,也為中國產業鏈、產業集群脫胎換骨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契機。
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我們一定能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C. 從經濟角度而言,疫情所引起的消費觀的變化給商品經濟帶來哪些機遇

由於今年的新冠疫情,許多城市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個多月的時間了。從經濟角度,疫情的擴散對經濟也是影響巨大,但對我國而言,不會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和動盪,只會帶來局部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得催促。中國目前經濟本來就處於轉型和調整階段,這次疫情只會加速調整的步伐,並且給局部企業加快調整節奏。當疫情結束後,經濟就會轉換成快進的加速模式。
這次疫情,很多人學會了在家裡學習和提升專業知識。傳統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必須加速轉型,就像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流通路徑,互聯網同樣也改變了知識傳播的路徑。線上教育將更優秀的教育資源平民化,普及化,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線上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以上這些,就是疫情對商品經濟所帶來的機遇,值得讓我們去探索!

D. 疫情之後低迷的汽車消費,該怎麼刺激

根據2019年國務院的相關文件《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已經明確了「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的改革方向——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而汽車這種大宗商品,顯然最適合做消費稅改革、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試點。

最後說說

其實刺激汽車消費,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最重要是要有真金白銀。要刺激車市,只有政策吹風是沒用的,落實要靠地方政府。那麼地方財政手裡必須要有錢,而且這錢要取之於汽車,用之於汽車,汽車稅改勢在必行。如此汽車消費才能形成穩健、良性的正向循環。在限牌、限行、限購、交通設施建設和老百姓的用車福祉之間,才能找到最佳平衡點。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從金融的角度闡述居民消費低迷的原因

摘要 1.勞動力工資收入水平長期偏低,一直沒有跟上GDP的增長步伐

F. 結合現代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發展研究和其他專業課內容分析疫情是如何對我國經濟

我國的話,疫情對經濟還是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相信國家可以度過這個難關。

G. 專家稱有些消費失去了很難彌補,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作為社會搬磚人中的一員,我們都看到了疫情對於經濟不可逆的影響,這些影響就算是疫情被控制了也無法馬上恢復的:一、消失的公司和就業機會;二、收入降低而消費疲軟;三、某些行業不可逆的收入損失和成本損失。

三、某些行業不可逆的收入損失和成本損失。就如專家所說,有消費失去了很難彌補。比如以前一個月要理一次頭發,經濟恢復你也不可能把之前的次數都補上。特別像理發、酒店、旅遊、餐飲這一類的服務業,疫情期間損失的消費不僅無法補回來,在疫情期間的人力成本、物業成本等依然在支出。這是一筆巨大的不可逆的經濟損失。


H. 如何用政治經濟學分析疫情情況下我國居民的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目前經濟發展不旺,所以對居民的消費水平有了一定的影響,消費反作用於生產,通過刺激居民消費需求能拉動經濟增長。

I. 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受疫情影響顯著。那麼,站在中央銀行視角,應該採用哪些手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靈活運用降准、MLF、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平穩運行,穩定市場預期。
二是繼續釋放改革紅利,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引導MLF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行 , 帶動LPR下降。穩步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 價基準轉換,推動降低存量貸款利息支出。
三是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精準滴灌。合理利用專項再貸款。創新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加大對普惠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經濟恢復發展。
四是以我為主,兼顧對外均衡。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增強。
五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貫徹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金融風險處置,加大不良貸款核銷處置力度。

J. 社會消費為什麼如此低迷

經過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二零二零年度第一季度GDP約20.6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估計,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8%。按三次產業的劃分來看,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約1.02萬億元,同比下降3.2%;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約7.36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國內第三產業增加值約12.27萬億元,與二零一九年同期相比減少5.2%。GDP同比下降6.8%,這些數字令不少市級政府開始擔憂未來地方經濟會不會一直走下坡路?

為了盡快走出經濟泥潭,有些市政府開始有點按耐不住,開始決定發放消費優惠券,以此提振持續下滑的經濟困境。

3 從社會消費對社會再生產的主要作用看

社會消費為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市場。「商品的使用價值,只有在商品進入社會消費領域後,才能實現,才能發揮作用」。只有通過社會消費,產品最終實現了,才能持續開拓市場,使再生產繼續運轉。

看完這些你就懂得各級政府不為餘力慷慨解囊的用心良苦了吧。因此,當前應該通過增加社會消費以及由社會消費帶動投資來擴大總需求,從而拉動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特別是在全球疫情依舊在不斷擴散之下,我國出口勢必遭遇巨大的重創,作為三駕馬車,實際上只剩下消費和投資了,這也就是熱衷於追求GDP的政府為什麼對社會消費情有獨鍾的主要原因了吧?

熱點內容
依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5-17 17:53:49 瀏覽:870
基金怎麼能在短時間多收益 發布:2025-05-17 17:46:56 瀏覽:132
股市平均跌幅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7 17:43:51 瀏覽:39
理財吃雞腿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7 17:26:03 瀏覽:906
期貨運費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5-17 17:09:54 瀏覽:59
股票歷史行情查詢軟體 發布:2025-05-17 16:59:25 瀏覽:835
學金融為什麼可以做財務 發布:2025-05-17 16:50:15 瀏覽:890
溫商貸怎麼樣投資理財 發布:2025-05-17 16:49:29 瀏覽:299
波音股票歷史漲了多少 發布:2025-05-17 16:44:13 瀏覽:413
高陽科技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2025-05-17 16:20:05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