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如何授信
㈠ 中國銀行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及融資模式
1.經銷商、供應商網路融資模式
融資方式介紹:通過介紹核心企業的信用,為核心企業的眾多經銷商和供應商提供信用的金融服務。這是供應鏈金融,最典型的融資模式,目前主要用於汽車、鋼鐵等供應鏈管理完善的行業。在這些行業中,核心企業和供應鏈成員密切相關,並有相應的准入和退出制度。
該模式的應用以核心企業必須有供應鏈管理意識,並與銀行的授信環節合作為基礎。
2.銀行物流合作融資模式
融資方式介紹:銀行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通過物流監管或信用擔保向客戶提供信貸。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物流公司提供自有倉庫監管、在途監管和出口監管等。也有物流公司根據貨物控制向客戶提供擔保的情況。
該模式的核心是銀行藉助物流公司的專業能力控制風險。供應鏈融資模式。
3.交易所倉單融資模式
融資模式簡介:利用交易所的交易規則和交易所中性的動產監管功能,為交易所會員提供動產質押和授信的金融服務。該模型包括兩種形式:現金倉單質押融資和未來倉單質押融資。
交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期貨三大交易所如上交所,另一種是一些地方的大型專業交易市場。供應鏈融資模式。
這種模式的驅動力是,交易所和批發市場都是由促進交易的利益驅動的,然後才關心資金成員的流動。
4.訂單融資封閉授信融資模式
融資模式介紹:銀行利用物流和資金流程的封閉運作,為經銷商提供一種授信的金融服務。
事實上,這種服務適用於產業,不同領域的中間商,如煤炭企業為上游、鋼鐵企業為下游的經銷商、辦公設備製造商為上游、政府采購平台為下游的經銷商等。
_5.設備製造買方信貸融資模式
融資方式介紹:根據設備製造企業與下游企業簽訂的銷售合同,商業銀行向下游終端企業或經銷商提供購買製造企業設備的信貸。
㈡ 供應鏈金融平台有哪些融資模式
首先證明回答
你的問題
主要有
應收賬款融資
,預付款融資等。這是最主要的兩種。還有一些其他的模式,不過基本不成規模,因為操作難度比較大
中小企業融資難
問題一直是
中小企業發展
的一大困難。中小企業由於自身規模小,現金流容易出現緊張甚至斷裂的情況,因此,如何盤活資金成為了中小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
是以供應鏈真實交易背景為基礎產生的。它不同於以往的傳統銀行借貸,能夠較好的解決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不穩定、信用不足、資產欠缺等因素導致的融資難問題。
傳統的銀行借貸對企業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
靜態分析
,依據對授信主體的孤立評價做出信貸決策,因此,銀行並沒有把握住中小
微企業
真實的經營狀況。相反,供應鏈金融評估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信用狀況,加強了債項本身的結構控制。供應鏈金融在真實交易的前提下,以大企業的
信息優勢
來彌補中小企業的
信用缺失
,從而全面提升了產業鏈中的
中小企業信用
水平
和信貸
能力。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信用融資,在產業鏈中發現信用。
目前供應鏈金融屬於新興金融,能不能把供應鏈金融做好,跟服務企業對於產業的了解,對風險的控制能力,與銀行的
戰略合作關系
等等都有直接關系。比如
雲圖
的供應鏈金融,核心是
風控
和大數據管理能力。開展供應鏈金融必須具備對行業的了解、
融資方式
的理解、風險的識別、
金融產品
和方案的設計等綜合能力,唯數據論、唯埠論等都是不行的
㈢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的三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層面)。
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貨融資服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如下:
1、阿里模式;
2、行業資訊門戶模式;
3、軟體公司模式;
4、物流公司模式;
5、傳統龍頭企業模式。
(3)供應鏈金融如何授信擴展閱讀:
供應鏈金融的好處
1、企業融資新渠道
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理念和技術瓶頸提供了解決方案,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供應鏈金融開始進入很多大型企業財務執行官的視線。對他們而言,供應鏈金融作為融資的新渠道,不僅有助於彌補被銀行壓縮的傳統流動資金貸款額度,而且通過上下游企業引入融資便利,自己的流動資金需求水平持續下降。
由於產業鏈競爭加劇及核心企業的強勢,賒銷在供應鏈結算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企業通過賒賬銷售已經成為最廣泛的支付付款條件,賒銷導致的大量應收賬款的存在,一方面讓中小企業不得不直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企業資金鏈明顯緊張;
另一方面,作為企業潛在資金流的應收賬款,其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利用問題,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在新形勢下,盤活企業應收賬款成為解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路徑。一些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招商銀行最新上線的應收應付款管理系統、網上國內保理系統就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創新。
據招商銀行總行現金管理部產品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能夠為供應鏈交易中的供應商和買家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電子化應收賬款管理服務及國內保理業務解決方案,大大簡化傳統保理業務操作時所面臨的復雜操作流程,尤其有助於優化買賣雙方分處兩地時的債權轉讓確認問題,幫助企業快速獲得急需資金。
2、銀行開源新通路
供應鏈金融提供了一個切入和穩定高端客戶的新渠道,通過面向供應鏈系統成員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核心企業被「綁定」在提供服務的銀行。
供應鏈金融如此吸引國際性銀行的主要原因在於:供應鏈金融比傳統業務的利潤更豐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強化客戶關系的寶貴機會。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上述理由顯得更加充分。
供應鏈金融的潛在市場巨大,根據UPS的估計,全球市場中應收賬款的存量約為13000億美元,應付賬款貼現和資產支持性貸款(包括存貨融資)的市場潛力則分別達到1000億美元和3400億美元。
招商銀行人士表示,在供應鏈金融這種服務及風險考量模式下,由於銀行更關注整個供應鏈的貿易風險,對整體貿易往來的評估會將更多中小企業納入到銀行的服務范圍。
即便單個企業達不到銀行的某些風險控制標准,但只要這個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穩定,銀行就可以不只針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獨立風險評估,而是對這筆業務進行授信,並促成整個交易的實現。
3、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同樣重要的是,供應鏈金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突出,藉助「團購」式的開發模式和風險控制手段的創新,中小企業融資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並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經濟。
據統計,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進、庫存檔活和延期支付,美國最大的1000家企業在2005年減少了72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需求。
與此類似,2007年歐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從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存貨等三個賬戶中盤活了460億歐元的資金。
4、供應鏈金融實現多流合一
供應鏈金融很好的實現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
㈣ 供應鏈金融是什麼
供應鏈金融本質是基於對供應鏈結構特點、交易細節的把握,藉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或單筆交易的自償程度與貨物流通價值,對供應鏈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並非某一單一的業務或產品,它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主體的授信模式,而是圍繞某「1」家核心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製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供應鏈鏈條,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相關企業的職能分工與合作,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基於供應鏈金融的保兌倉融資模式和融通倉融資模式。
㈤ 供應鏈金融三大模式
供應鏈金融的三大模式可分為:應收賬款模式、動產質押模式、預付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P2P等互聯網金融平台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引入核心企業、第三方企業(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風險控制變數,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封閉授信(同一家銀行或金融機構內部資金流轉)及其他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的實質就是依靠風險控制變數,幫助企業盤活其流動資產從而解決其融資問題。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㈥ 恆捷供應鏈金融如何進行
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層面)。
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貨融資服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以上定義與傳統的保理業務及貨押業務 (動產及貨權抵/質押授信)非常接近。但有明顯區別,即保理和貨押只是簡單的貿易融資產品,而供應鏈金融是核心企業與銀行間達成的,一種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
㈦ 供應鏈金融三大模式是怎樣的
供應鏈金融的三大模式可分為:應收賬款模式、動產質押模式、預付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P2P等互聯網金融平台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引入核心企業、第三方企業(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風險控制變數,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封閉授信(同一家銀行或金融機構內部資金流轉)及其他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的實質就是依靠風險控制變數,幫助企業盤活其流動資產從而解決其融資問題。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㈧ 供應鏈金融怎麼融資融資模式有哪些
單個企業的流動資金被佔用的形式主要有應收賬款、庫存、預付賬款三種。金融機構按照擔保措施的不同,從風險控制和解決方案的導向出發,將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性產品分為應收類融資、預付類融資和存貨類融資三大類。
(一)應收類:應收賬款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是指在供應鏈核心企業承諾支付的前提下,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可用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是債權融資需求方,核心企業是債務企業並對債權企業的融資進行反擔保。一旦融資企業出現問題,金融機構便會要求債務企業承擔彌補損失的責任。應收賬款融資使得上游企業可以及時獲得銀行的短期信用貸款,不但有利於解決融資企業短期資金的需求,加快中小型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和成長,而且有利於整個供應鏈的持續高效運作。
(二)預付類:未來貨權融資模式分析。很多情況下,企業支付貨款之後在一定時期內往往不能收到現貨,但它實際上擁有了對這批貨物的未來貨權。未來貨權融資(又稱為保兌倉融資)是下游購貨商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用於支付上游核心供應商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交付貨物的款項,同時供應商承諾對未被提取的貨物進行回購,並將提貨權交由金融機構控制的一種融資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下游融資購貨商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部貨款,即可從指定倉庫中分批提取貨物並用未來的銷售收入分次償還金融機構的貸款;上游核心供應商將倉單抵押至金融機構,並承諾一旦下游購貨商出現無法支付貸款時對剩餘的貨物進行回購。未來貨權融資是一種「套期保值」的金融業務,極易被用於大宗物資(如鋼材)的市場投機。為防止虛假交易的產生,銀行等金融機構通常還需要引入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機構對供應商上下游企業的貨物交易進行監管,以抑制可能發生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謀給金融系統造成風險。例如,國內多家銀行委託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簡稱:中外運)對其客戶進行物流監管服務。一方面,銀行能夠實時掌握供應鏈中物流的真實情況來降低授信風險;另一方面,中外運也獲得了這些客戶的運輸和倉儲服務。可見,銀行和中外運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雙贏」。
(三)存貨類:融通倉融資模式分析。很多情況下,只有一家需要融資的企業,而這家企業除了貨物之外,並沒有相應的應收賬款和供應鏈中其他企業的信用擔保。此時,金融機構可採用融通倉融資模式對其進行授信。融通倉融資模式是企業以存貨作為質押,經過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評估和證明後,金融機構向其進行授信的一種融資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抵押貨物的貶值風險是金融機構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金融機構在收到中小企業融通倉業務申請時,應考察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庫存、是否有長期合作的交易對象以及整體供應鏈的綜合運作狀況,以此作為授信決策的依據。但銀行等金融機構可能並不擅長於質押物品的市場價值評估,同時也不擅長於質押物品的物流監管,因此這種融資模式中通常需要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金融機構可以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和運營能力,將一定的授信額度授予物流企業,由物流企業直接負責融資企業貸款的運營和風險管理,這樣既可以簡化流程,提高融資企業的產銷供應鏈運作效率,同時也可以轉移自身的信貸風險,降低經營成本。
㈨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的模式有哪些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就是企業向金融機構貸款或者融資,既然是貸款,就需要企業給金融機構一個保障,企業通過名下車輛、房屋、原材料等作為抵押品來獲得金融機構的授信額度,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也將作為企業授信額度的重要考量,應收賬款就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一般來說一家穩定企業其上下游都是固定的,比如上游的原材料商以及下游的銷售商,如果合作時間足夠長,其關系應該是非常穩定的,假設這家企業上下游企業向銀行借款,由這家企業做擔保,銀行是願意借款的,而這個也是供應商金融的基本原理。
其他的模式還包括,一家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穩定,願意根據為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提供擔保,向金融機構申請一個固定的授信額度,同時輔以其他保障措施(比如借款企業的股權質押、名下廠房或生產原材料抵質押等)。
除此以外,供應鏈金融還能衍生出多種模式。比如選擇和商品交易所、專業批發交易市場合作,為成員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模式和原理上與跟倉儲物流企業合作類似;也可以打破傳統的「1+N」模式(即僅為核心企業關聯的上下游企業服務模式),為不同領域中相關聯企業提供服務。舉個例子,比如上游企業是生產辦公傢具,然後該市的機關單位,通過政府采購平台向這家企業采購辦公桌椅;再比如謀經銷商主營煤炭業務,上游對接國有煤礦,下游對接的是大型鋼鐵企業,如果經營穩定,也可以申請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