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金融商業中心是哪個城市
『壹』 亞洲金融中心在哪
隨著亞洲製造業的蓬勃發展,最近,東京、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等各大城市都表達了爭當亞洲理財中心的願望。
目前,亞洲各國或地區金融業以大型本地銀行體系為主,各地資本市場仍很分散,在這種情況下,誰將最終勝出?
「這取決於跨國公司的選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潘英麗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哪個地區能夠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進而為亞洲理財,要取決於跨國公司的選擇,一般跨國公司把總部設在哪裡,哪個地區就會成為金融中心。潘英麗教授分析說,決定跨國企業選擇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首先,這個地區要有巨大的金融需求,從這點來看,上海和韓國就很占優勢,上海有強大的中國市場做後盾,而韓國近些年來發展也十分迅速。第二,是商務成本問題,也就是勞動力的價格和人才供應的問題,盡管發展中國家擁有廉價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但是跨國公司的遷址往往也要考慮沉澱成本,比如當地市場的人才供應問題和公司的一些動產及不動產問題,所以一些老牌金融中心還是很占優勢。另外,誰將成為新的金融中心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盡管現在看起來不錯,但是長期發展是無法確定的,跨國公司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所以,潘英麗教授認為,在短期內,亞洲的金融中心不會出現太多的變動,老牌金融中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新的金融中心發展起來也有待時日。
中國香港一度被認為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作為亞洲經濟的領頭羊,香港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金融交易體系,擁有先行者的優勢。2005年10月2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美國紐約訪問時表示,現在無論是在國際金融,還是在商業、貿易方面,香港已成為一個動力澎湃的渦輪,透過CEPA及泛珠三角合作協議,香港已作為和經濟騰飛的中國內地做生意的最佳平台,對整個亞太區域具有強勁的輻射作用。
從面積僅有1100平方公里的一個小小的轉口商埠,發展到今天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及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與商貿中心,香港經過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經濟奇跡。雖然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香港的經濟競爭力有所削弱,曾經一度低迷,房價和股價大量縮水,金融體制受到了考驗。2003年初,董建華在《香港家書》中承認:「現在是香港經濟最嚴峻的時候,香港這種困境,是過去幾十年沒有見過的。」但在最近的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由去年的第6名躍升至第2名,重現巨大競爭優勢。
2005-12-19 22:50 回復 cbloc 0位粉絲 2樓上海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受惠於內地經濟二十多年的迅猛發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著越來越強的競爭力。印尼中央銀行行長蘇德里安·吉萬多諾曾這樣評價上海:「過去我們很重視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未來我們會更多地關註上海。」他相信,盡管過程很艱苦,但在未來的10年至15年,上海一定能建成國際金融中心。
歷史也證明上海具有成為金融中心的可能。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就已是遠東的金融中心,有著「東方巴黎」之美稱。今天,中國政府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心更加堅定。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上海金融市場的集聚能力和輻射能力正進一步增強。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成為僅次於東京和香港的亞洲第三大證券交易所。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城市,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高品質的人力資源和廣大腹地的鼎力支持,越來越多的跨國銀行、保險、金融、高科技公司在內地設亞太總部、開廠、建研發中心。這都增強了上海的競爭實力。
然而,潘英麗教授也表示,上海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存在著必須克服的障礙。由於內地股市正在改革階段,資本項目對外開放的時間表目前尚未確定,這使得內地資本市場的發展面臨著較大的困難,以至於各種金融產品、衍生產品不能及時推出,這在某種程度上減緩了上海爭奪亞洲金融中心的步伐。
潘英麗教授認為,香港和上海完全可以實現功能上的互補。她認為,上海主要側重於中國內地的巨大市場,而香港的國際地位則更為人看重,這種功能定位的差異,避免了上海和香港兩地的正面交鋒,在未來,香港和上海完全可以實現功能互補,實現兩地的雙贏。同時,她認為,新加坡的市場定位與香港比較類似,所以,現在香港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應該是新加坡。
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學博士後楊滌認為,一個地區要想發展為金融中心,政府支持也十分重要,在這方面韓國政府可稱為典範。
2005-12-19 22:50 回復 cbloc 0位粉絲 3樓近些年韓國發展十分迅速,早在2002年,韓國政府就提出了要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設想,並在2003年12月對此進行了戰略規劃,制定了詳細時間表,指出了主要任務所在。分析人士指出,韓國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對手國家無法企及的,比如,韓國擁有著更加開放、更高層次的商業環境,擁有著龐大的的金融市場。然而,也有不同的意見。楊滌就表示,目前韓國市場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勞動力缺乏、高稅收、缺乏透明度等等都嚴重阻礙了市場和公司的運營。如果韓國無法解除法律制度和社會體制對市場的限制、束縛,韓國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道路只能漸行漸遠。
無疑,東京已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然而,近年來,由於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加上國際金融市場競爭激烈,這使得東京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最近,作為東京國際金融中心象徵的東京證券交易所也出現了衰落的跡象。
有業內人士認為,現在東證的衰敗,不僅嚴重地影響到了東京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還將進一步動搖東京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根基。因此,新加坡、香港、上海和韓國等亞洲新興金融市場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趕上甚至超過東京的金融市場。
那麼,到底誰將成為亞洲理財中心?
東南大學經濟學教授黃凱認為,未來亞洲很可能擁有多個金融中心,隨著重要程度的不斷更替,金融中心也會有所轉移。同樣,保誠人壽總經理杜嘉祺也認為,未來亞洲並非只有一個金融中心。看來,在許多業內人士眼中,亞洲未來理財中心可能不止一個。
『貳』 上海和首爾哪個發達
首先,從地理位置來講,上海地處沿海,有優良海港,首爾則無,交通便利。
二、上海是未來的世界金融中心,發展潛力大。
三、上海的後面有強大祖國的支持,一支花後面有一棵強大的根系,韓國能幹過中國嗎?
從GDP來看,2010年上海比首爾只多不少!
2009年世界城市GDP排名
1-------東京------8028.5億美元
2-------紐約------4159.4億美元
3-------倫敦------2909.6億美元
4------洛杉磯-----2003.1億美元
5-------大阪------1943.2億美元
6-------香港------1721.3億美元
7------芝加哥-----1491.7億美元
8------多倫多-----1448.2億美元
9-----墨西哥城----1271.9億美元
10----蒙特利爾----1152.4億美元
11------上海------1152.2億美元
12------橫濱------1138.3億美元
13-----名古屋-----1071.3億美元
14------柏林------1031.6億美元
15-----休斯敦-----1033.2億美元
16------漢城-------998.5億美元
17-----馬德里------991.8億美元
18------漢堡-------971.4億美元
19-----新加坡------969.5億美元
『叄』 韓國首爾的市中心在哪個區
韓國首爾的市中心在鍾路區。
鍾路區已擁有600年多的歷史,有30%以上的全國重點文物都在鍾路區,其中包括著名的景福宮。鍾路區是首爾市的政治、經濟、行政和文化中心。韓國總統、總理的府邸、議會大樓以及其它重要的政府行政機關大都坐落在鍾路區。
鍾路區是商業區、許多大公司如現代集團公司總部都設在鍾路區,鍾路區內銀行、商場雲集。其中有一條街專門經營古董和工藝品。
(3)韓國的金融商業中心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首爾風景名勝:
首爾是朝鮮王朝600年間的都城,有眾多古跡。朝鮮時代的宮殿、宗廟和其他建築有景福宮、昌德宮、秘苑、昌慶宮、慶熙宮、德壽宮、雲峴宮、宗廟、社稷、成均館、南大門、東大門、漢城城牆、南漢山城、北漢山城、貞陵、洪陵、宣靖陵、獻仁陵、泰康陵等等。
其他古跡有夢村土城、風納土城、嵯峨山城、死六臣墓、奉恩寺、奉元寺、曹溪寺、獨立門、明洞天主教堂等。
『肆』 世界上有哪些金融中心
舊金山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的繁華應該是不用多說了,因為很多人去香港旅遊,都是為了購物,香港的繁榮度在全世界都是很知名的,香港具有很高的競爭力,並且也是國際重要的航運樞紐,連續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第一。
『伍』 韓國有幾個城市呢
韓國有七個城市,分別是:
1、光州:
首爾,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韓國首都,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陸』 首爾三大富人區是什麼
相關如下:
板橋新城被稱為大都市區的「江南」!京畿道單價最高的公寓每韓坪(3.3㎡)單價排名前幾的大多在板橋新城。
首都圈西部的KTX光明站周邊建設如火如荼,有望成為未來第二個「江南」。韓國已經有了第一家宜家、好事多和現代奧特萊斯等大型商場入駐,中心商業區正在建設幾個商業設施項目。
清潭洞是首爾著名的富人區,也是韓國首爾著名的商業中心。無數的富人、商人和電影明星生活在上流社會,象徵著財富和權力。那裡有許多時尚購物中心、酒吧和咖啡館,許多韓國明星在清潭洞附近買房。時尚和財富的結合使清潭洞成為黃金、首爾甚至韓國的主要房產所在地。
相關介紹: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諺文:서울특별시/漢字:서울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全韓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傳疑時代的真番,辰國等後被統稱為三韓部落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
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雖然首爾僅占韓國面積的0.6%,但其GDP卻佔全國GDP的21%。 。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柒』 首爾是個怎樣的城市
首爾 (韓語: ,舊稱漢城),正式名稱為 首爾特別市 (朝:/特別市),是大韓民國的首都,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人口1000多萬。首爾都市圈包括仁川廣域市和大部分的京畿道,人口達2300萬, 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是韓國的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 近一半的韓國人口居住在首爾都市圈。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處在朝鮮半島的中部。公元前18年,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最初定都於此地。首爾也是王氏高麗的南京和李氏朝鮮的國都。首爾都市圈內擁有四處世界遺產:昌德宮、水原華城、宗廟及朝鮮王陵。 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商業城市之一,2008「對外政策」雜志全球城市指數排名第9的全球城市。首爾消費水平世界第五,亞洲僅次於東京。 [4] 2008年,首爾被《福布斯》雜志列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城市。 [5] 首爾曾成功舉辦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 首爾是2010年的世界設計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同時也是一個高度數字化的城市,其數字機會指數(Digital Opportunity Index)排名世界第一。 歷史 已自從公元前18年百濟國都慰禮城始建,就開始了它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的地位,此後,今日的首爾一直都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家必爭之地。 首爾高麗朝的名稱是南京,於高麗文宗23年(即1068年)時命名,到恭愍王時的1356年,開始遷都往南京,但其後中斷。此後,在禑王、恭讓王時亦再提及過遷都南京的事。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國,1394年遷都漢陽並將漢陽改為漢城,日本1910合並韓國後朝鮮總督府以府令第7號,將漢陽改名為京城府並與開城府並入京畿道為止(日治時代的「府」相當於日本本土「市」層級) 朝鮮半島光復後不久即實行南北分治,李承晚在京城建立大韓民國,於1945年將京城之名改為「」(英譯Seoul)」,沿用李朝時期的漢字名漢城。朝鮮戰爭爆發後,原漢城(今首爾)在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之間四度易手,遭到交戰雙方毀滅性的摧毀,昔日繁華的市區成為一片廢墟。光化門和政府大樓(前朝鮮總督府)被完全摧毀,市政設施全部被破壞。朝鮮在漢城展開肅反活動,處決了大量韓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員、軍官、警察、資本家、傳教士、教授、記者等「階級敵人」。韓國軍隊隨聯合國軍佔領漢城之後也處決了大量共產黨員和親共分子。戰前漢城原有人口180萬,由於大量難民南逃,朝鮮方面在撤退時又將剩餘人員帶至北方,戰後只剩6萬左右。 朝鮮戰爭後,韓國開始步進工業化,民眾紛紛前往漢城求生。漢城在此時的人口開始激增,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居住需要,當時的韓國政府決定開發連接漢城及周邊地區的公路。1988年漢城成功舉行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02年作為第一東道國的首都,漢城承辦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開幕式。2005年,時任市長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漢字文化圈普遍認為此舉主要為了消除中國文化對朝鮮歷史的影響,有助於強化朝鮮族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函意。 地理 首爾位於朝鮮半島的中部,在漢江和南山之間。市內包有南山、仁王山等多座山脈。隨著時代的發展,首爾的都市區已經擴展到南山以北,漢江以南。而漢江以南的各個副都心新區,以前本來是京畿道的冠岳市和廣州郡所屬。首爾、仁川、議政府、水原的市區和鐵路早已經連成一片。 首爾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11.8度,四季分明。春、秋季節少雨,氣候溫和。夏季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城市寒冷。 經濟 首爾世界貿易中心 首爾中部 韓國在全球的世界頂尖企業,例如:三星、樂金(LG)、現代及起亞(KIA)集團等,都在首爾設有服務中心。服務行業占韓國GDP的63.2%,在國家的GDP平均值以上。在2006年,首爾的人均GDP是24,500美元。 作為韓國服務業的中心,首爾作為國內服務業的集中點,讓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得以保持。作為企業融資集資的韓國證券交易所(KSE)設在首爾的汝矣島。 人口 10,373,234人(2000年12月)。其中男性5,166,605人,女性5,144,709人。居留的外國人為61,920人,以華人、美國人及日本人為主。 行政區域 首爾特別市由25個區()、15,267個洞()組成。「洞」相當於「屯」、「村」或「里」。這一萬五千多個洞,又由112,734個「番地」()所組成。韓國首都圈電鐵為聯系各區的主要運輸系統。 文化 首爾有眾多的文化機構。博物館機構有國立中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世宗大王紀念館、戰爭紀念館、國樂博物館、樂天世界民俗博物館、三星出版博物館、韓國刺綉博物館、韓國泡菜博物館等100多家。劇場和美術館有世宗文化會館、國立中央劇場、國立國樂院、貞洞劇場、LG藝術中心、KBS廳、藝術的殿堂(劇場和美術館)、首爾市立美術館、德壽宮美術館、綜合美術館、朝鮮日報美術館、首爾畫廊、樂天畫廊等上千家。著名的電影院有CGV和Megabox。 旅遊 首爾(漢城)是李氏朝鮮500年間的都城,有眾多古跡。李朝時代的宮殿、宗廟和其他建築有:景福宮、昌德宮、秘苑、昌慶宮、慶熙宮、德壽宮、雲峴宮、宗廟、社稷、成均館、南大門、東大門、漢城城牆、南漢山城、北漢山城、貞陵、洪陵、宣靖陵、獻仁陵、泰康陵等等。 昌德宮仁政殿 其他古跡有夢村土城、風納土城、嵯峨山城、死六臣墓、奉恩寺、奉元寺、曹溪寺、獨立門、明洞天主教堂等。 公園和旅遊設施有西大門獨立公園、獎忠壇公園、塔洞公園、樂天世界、孝昌公園、南山谷韓屋村、汝矣島公園、南山公園、奧林匹克公園、社稷公園、龍山家庭公園等。 自然旅遊景點有北漢山國立公園、國立森林園、洪陵樹木園、水落山、仁王山、冠岳山、栗島候鳥棲息地。 著名的時尚購物中心為明洞、梨泰院、狎鷗亭洞。古董和特色商品集中在仁寺洞、黃鶴洞和長漢坪。南大門市場和東大門市場是最大的綜合貿易市場。 首爾塔與63大廈是首爾著名地標,近年落成的世界貿易中心與COEX商場則是首爾的人氣熱點。2005年完成修復工程的清溪川成為首爾市中心的休憩地點。
『捌』 關於首爾
=========
首爾特別市
=========
首爾是韓國的經濟中心,所以被稱作「首爾特別市」(韓文:서울특별시)。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萬,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註:首爾都市圈人口達二千三百萬,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韓國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首爾都市圈。首爾是韓國的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世界十大金融商業城市之一,世界第五位最昂貴,亞洲第二昂貴城市。
『玖』 韓國的主要城市是哪幾個
皇宮之城——首爾
首都,韓國行政、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半島中西部,臨近西海岸的漢江下游右岸。人口1000多萬,位居世界特大城市行列。始建於公元前18年。1394年朝鮮王朝遷都於此,時稱漢陽。1948年定為韓國首都。現為規模最大的城市,政府機構、各黨派團體的中央機關、大企業的總公司、主要的文化機構、新聞媒介、重要大學等齊聚於此。首爾—仁川工業地帶的核心,以加工出口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最大的交通樞紐,鐵路有京原、京釜、京仁等線;公路縱橫交錯,與仁川,釜山等城市間有高速公路相聯;市內4條地鐵線總長居世界前列;四部的金浦國際機場有近50條航線與五大洲相通。全市共分22個區。鍾路區是首爾的中心,世宗路、太平路一帶多行政機關,鍾路、忠武路是最繁華的商業街,南大門和東大門為市場區。有國立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等大、專院校50多所。首爾是一個高度的現代化與豐富的古代遺產和諧井存的城市。歷代皇朝修建的眾多宮殿使其享有「皇宮之城」的美譽。漢江沿岸綠樹成行、碧草連天,江上19座橋梁如彩虹飛架;果川首爾大公園氣魄非凡;首爾體育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設施先進,第10屆亞運會和第24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首爾更享盛譽。首爾與北京、天津、青島、沈陽有飛機往返。
首爾的水上門戶——仁川
仁川市行政中心,西海岸港市。位於江華灣內突出的半島頂端,漢江河口南側。東距首爾約40千米。原為漁村,名濟物浦。1883年開港,當時是黃海沿岸唯一的對外貿易港。現已發展為首爾—仁川工業地帶的組成部分,韓國第二大貿易港。首爾的衛星城,有鐵路和高速公路與之相通。輕重工業均較發達,有紡織、食品、化學、鋼鐵和造船等工業。沿岸島嶼漁業發達。旅遊名城,有自由公園、88奧林匹克塔等景觀,多旅行社和旅遊飯店。
新興工業科學城——大田
大田市和忠清南道行政中心。位於中部,錦江平原東南端。原為一偏僻村莊,現已發展為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之一。為京釜線和湖南線的公路和鐵路的交匯點。全市劃分為5個行政區。大德區為高科技小區,有各類科研機構60多個,集中了眾多研究專家,區內有政府為科學家修建的博士別墅。市內設有國立忠南大學等13所大專院校。近郊的儒城溫泉為著名療養地。近年該市以「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大田國際博覽會而享盛譽。
最大的紡織工業城——大邱
大邱市和慶尚北道行政中心,東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韓國三大商業城市之一。位於洛東江中游支流琴湖江沿岸山間盆地中。舊名達城。擁有重要的銅礦產地達城礦山。大邱紡織工業區有1000多個工廠,約占韓國紡織企業的60%。重要的交通樞紐,有航線、鐵路及高速公路通首爾和釜山。東郊所產蘋果暢銷東南亞各國。市內分7個區,舊市街一帶為市中心,火車站前和中區是金融、經濟業務區,新川沿岸為工業區,東、西門外是著名的市場區,尤以葯材市場交易為盛。旅遊景點有達城、八公山、桐華寺等。設行國立慶北大學和永南大學。
全羅南道地區的大都市——光州
西南部光州市和全羅南道行政中心。位於山區邊緣的古老城市。百濟王朝時即為貿易中心和地方政治中心。現已發展為西南部的交通樞紐之一,有航空線、鐵路和公路北連首爾,東通釜山。現代工業發達,以汽車生產為主。市內多名勝古跡。市政建設規模不大,但精巧緊湊。設有全南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
最大港口——釜山
韓國第二大城市,直轄市之一。位於半島東南端,隔釜山海峽與日本對馬島相望。原為漁村,1443年開港,現已發展為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嶺南臨海工業區的核心。其兩港為漁港,建有水產加工廠;東港是最大的對外貿易港。沿海為海洋漁業基地。海陸空交通要地。韓國海運的起點,定期航班通達首爾、大邱與日本的福岡和大阪。京釜鐵路和京釜高速公路的終點。市內有地鐵和機場。市區背山臨水,市中心在中區,其中中央洞、光復洞一帶最為繁華。多名勝古跡,市內有龍頭山公園和子城台公園,郊區的金井山有著名古剎梵魚寺,東萊溫泉、海雲台、松島等均是著名的海水浴場和休養勝地。
文化之城——慶州
歷史古城,最大的文化旅遊中心。位於慶尚北道東南,慶州盆地中部。四面環山,風景壯美,曾為新羅王朝都城,時間長達900多年,是韓國歷史文化及藝術文物最豐富的地方,被譽為「沒有圍牆的文化博物館」。古跡數以百計,多為王室陵墓、佛教寺廟、古堡遺址等。慶州博物館薈萃許多精美而珍貴的文物。市中心有數座巨大的古墓,以天馬冢最為著名。慶州城附近有東亞最古老的觀象台——瞻星台,新羅時代石造美術代表作——佛國寺的釋迦塔和多寶塔,著名洞窟寺院——石窟庵,新羅名將金瘐信的墓園等,均凝聚著新羅時代的璀璨文明,體現了千年古城的獨特神韻。
首爾的衛星城——水原
京畿道行政中心。位於西北部。自14世紀後期即為首爾的衛星城,有鐵路及公路與之相通。原為當地農產品集散地,現為農業研究中心。有國立首爾大學農科學院和政府農業廳所屬的幾個研究所。工業有三星電子工廠等著名企業。
李氏王朝古城——全州
西南部全羅北道行政中心。位於黃海以東34千米處。最古老城中之一,為三國時代的地方軍政要地和李氏王朝的發祥地。現為交通中心,有鐵路通首爾、麗水等地。造紙業著名,建有大型造紙廠。設有國立全北大學、全州學院及全州初等師范學院等。古跡眾多、保存有慶基殿、梧木台等名勝。
自由貿易區——馬山 慶尚南道城市,馬山灣北岸天然良港。位於釜山西35千米,有鐵路、公路與之相通。1898年辟為商埠,現發展為金海平原和南江流域的農產品、海產品集散地。主要工業有海產品加工和以優質而著名的釀酒業及機器製造、化工等。全道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之一,港口設有自由出口區。市內有馬山初等師范學院。
『拾』 韓國選擇城市哪個更好
韓國十大城市排名:第一是首爾,第二是釜山
韓國國土面積很小,只有中國四川省四分之一那麼大。但是,這個這個只有巴掌大的國家,卻能產出比四川省高出兩倍的GDP,可以說是很富裕的了。
十、清州
清州,是韓國內陸城市,正處於韓國最中心的位置。清州不論是地理位置、經濟水平,有點像我國武漢。剛好清州這座城市與武漢又是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