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理財收益贖回比持倉收益少
① 購買了一份定期理財產品,到期贖回後比本金還少是為什麼
因為你購買的是定期理財產品,而不是定期存款,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也存在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
如果是股票、債券或混合型基金就會造成本金的損失,因為它們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當你贖回以後本金還會少。
我建議你做定期理財最好是能夠時間長點,至少在三年以上,當理財產品盈利以後,建議在10%左右就贖回。
拓展資料:
現如今,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理財方式,大家在生活中都會選擇適合自己理財產品來供自己生活理財,賺取另一份生活來源。
其實外面很多理財產品雖然利率高,風險其實並不低,在不可把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去考慮買這些理財產品。
要想理財,其實銀行存款也算是理財方式的一種,例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等,都是大多數人喜歡的,說到定期存款,分為3月~5年不等,很多人就會在存款時間上糾結。
首先,是活期好呢,還是還定期好?答案肯定是定期好。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存款一般以效益優先,其次還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以保證不時之需。如果存活期,雖然可以隨時存取,流動性非常高,但0.3-0.35%的利率確實也太低了,根本談不上理財,僅僅是起到了由銀行代為保管的作用。而存定期,按照有關規定仍然可以隨時支取,對流動性沒有絲毫影響。
相反,如果中途不是特別原因,一般都可以持有到期。或提前支取部分,剩餘部分仍然可以繼續享受定期利率,直到到期。
二者對比,首先流動性沒有任何差別,其次取得更多利息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這樣比較當然存定期劃算。
對於投資規劃不能明確的,如何平衡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矛盾?其實也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輕易解決,即分散存入。
有兩種形式,一是將一筆資金分成多筆存入,長期和短期組合配置,短期產品主要是應對臨時用款之需;
二是將不能確定期限的資金,轉移存入到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有貨幣基金類的,也有一些創新型存款,不僅利率遠高於活期利率,而且可以隨存隨取,流動性較強,也比較安全。
通過這些組合存款,也就有效解決了效益性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讓你不再糾結。
② 為啥理財產品贖回比本金還少
因為這是定期的理財產品,而不是定期存款,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具體原因分析有:
1, 現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理財方式,大家在在生活中也會選擇適合自己理財產品來供自己生活理財,賺取另一份生活來源。其實銀行存款也算是理財方式的一種,例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等,都是大多數人更喜歡的,說到定期存款,分為3月~5年不等,很多人就會在存款時間上糾結,其實外面很多理財產品雖然利率高,風險卻也並不低,在不可把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比較不碰這些理財產品。
2, 考慮是活期好呢,還是還定期好的問題。答案肯定是定期好。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存款一般以效益優先,其次還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以保證不時之需。如果存活期,雖然可以隨時存取,流動性非常高,但0,3-0,35%的利率確實也太低了,根本談不上理財,僅僅是起到了由銀行代為保管的作用。而存定期,按照有關規定仍然可以隨時支取,對流動性沒有絲毫影響。相反,如果中途不是特別原因,一般都可以持有到期。或提前支取部分,剩餘部分仍然可以繼續享受定期利率,直到到期。二者對比,首先流動性沒有任何差別,其次取得更多利息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這樣比較當然存定期劃算。
3, 至於存半年好,一年好,還是三年好主要取決於你資金的閑置期限,或者說投資規劃。如果投資規劃模糊不明確,當然是期限較短更加符合實際。由於投資規劃不明確,必然導致提前支取的可能性變大,一旦出現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就會損失更多利息,有得不償失的感覺。但是,如果投資規劃非常明確,能夠基本確定資金的閑置期,肯定是選擇3年期,因為1年期利率肯定低於3年期利率。在一般情況下,即使連續存三個1年的總利息也沒有一個3年期利息多。
拓展資料:對於投資規劃不能明確的,如何平衡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矛盾,其實也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輕易解決,即分散存入。有兩種形式,一是將一筆資金分成多筆存入,長期和短期組合配置,短期產品主要是應對臨時用款之需;二是將不能確定期限的資金,轉移存入到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有貨幣基金類的,也有一些創新型存款,不僅利率遠高於活期利率,而且可以隨存隨取,流動性較強,也比較安全。通過這些組合存款,也就有效解決了效益性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使你不再糾結。
③ 理財贖回後錢變少了是怎麼回事
如果理財的贖回資金變少,可能是理財的損失。理財不保證本金和收益的安全,存在一定的損失可能性。 一旦發生損失,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損失。一般理財不能提前贖回。 部分財務管理即使在成立後進入封閉期,在封閉期內也不能進行任何經營活動。 理財到期後,本金和收益將自動轉入投資者賬戶。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去中心化存款。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一隻基金分成多份存款,長短期相結合進行配置。 短期產品主要用於滿足臨時資金需求; 二是將期限不確定的資金轉存至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包括貨幣資金和部分創新存款。 不僅利率遠高於當前利率,而且可以隨時存取。 它們具有高流動性且相對安全。 通過這些組合存款,您可以有效解決效率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讓您不再糾結。
至於存半年,一年還是三年, 主要看你的資金閑置時間,或者投資規劃。 如果投資規劃含糊不清,當然短期更現實一些。 由於投資規劃不明確,必然導致提前退出的可能性較大。 一旦發生提早取款,如果按照現在的利率計算利息,損失的利息會更多,讓人覺得得不償失。 但是,如果投資計劃很明確,資金的閑置期基本可以確定,就必須選擇三年期,因為一年期利率肯定低於三年期利率。 一般來說,即使連續3年的1年期存款的總利息沒有3年期的多,這也是有理論依據的。
拓展資料:
贖回開放金融產品
開放式金融產品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投資者可以在開放期內自由申購和贖回開放式金融產品。 因此,開放式金融產品一般需要投資者手動操作贖回。
提交理財產品贖回申請後,贖回資金不會立即到賬。 大多數開放式金融產品的贖回到達時間為t+1,例如12月2日15:00之前贖回的資金一般在12月3日到達。
但是有些銀行的t+0理財產品可以當天兌現,當天到賬。 具體時間以產品合同約定的時間為准。
④ 在支付寶把錢放進交銀理財為什麼全部贖回比當初放的本金還少
分析起來,應該是你同被投資方簽訂的理財合同期限還沒有到,屬於提前贖回,而提前贖回是要按照合同約定扣掉一些手續費的。這樣,贖回的金額當然比投資的夲金少了。
所以,當你投資理財後,沒有到期限,一般不要提前贖回。提前贖回不但沒有收益,不能賺錢,還要被扣掉一些手續費,實在是不劃算。
⑤ 理財贖回金額為什麼少了
如果理財的贖回資金變少,可能是因為財務管理的損失。目前,財務管理並不能保證本金和收入的安全。存在損失的可能性,損失需要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一般財務管理不能提前贖回。財務管理建立後,就進入了閉關期。在封閉期間不能做任何操作。財務管理到期後,本金和收益自動轉入投資者賬戶。贖回資金到達時間的一般規則為: 非貨幣基金一般在4個交易日內到達(視各基金具體規定而定); 貨幣資金到達時間為t + 1或t + 2。它仍然需要三個交易日才能到達。
拓展資料
1.贖回費,也就是基金贖回費。一種收取管理費的共同基金形式。當投資者從基金中撤出時,他們向基金經理支付費用。我們知道,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購買股票的交易行為被稱為買入;出售所持有股票的交易行為稱為賣出。與股票市場不同,開放式基金不叫買賣,而是叫申購(申購)或贖回。所謂認購(申購),是指投資者在本基金設立後的存續期間向基金公司購買基金單位(申購是在本基金成立時的募集期間)的交易行為;所謂贖回是指投資者將自己持有的基金股份出售給基金公司的交易行為。 在上述交易活動中,投資者需要向基金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種手續費在申請(認購)基金單位時稱為認購(認購)費;基金單位的贖回稱為贖回費。本條目只討論贖回費用。以下是贖回費的嚴格定義。
2.同樣,交易期間是指基金成立後的持續時間。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從基金公司購買基金股票;一是將持有的基金份額出售給基金公司的交易行為。 由於兩者的贖回率和申購率不同,從以下公式可以看出,兩者的贖回費和申購費也不同: 贖回費=贖回總金額x贖回率 認購費用=認購凈金額x認購率 一般情況下,申購率為1.5%,贖回率為0.5%,即申購率高於贖回率。因此,從以上兩個公式可以看出:當贖回總額等於認購凈金額時,申購費用高於贖回費用。此外,為了鼓勵投資者購買基金,認購率通常會隨著認購金額的增加而降低;為了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減輕基金公司的贖回壓力,贖回率隨投資者持有時間的增加而降低,甚至為零。因此,申購費和贖回費也是不同的。
⑥ 建信理財產品持倉收益為什麼會減少
凈值型產品買入後會將投資本金折算為相應的產品份額,產品到期或主動贖回時,同樣按產品份額計算贖回金額。
持有收益變少是因為基金凈值下跌,基金收益是由基金凈值決定的,基金凈值上漲投資者獲得收益,基金凈值下跌投資者產生虧損。
基金持有收益是指持有這只基金以來基金的總收益,基金賣掉後,基金的持有收益就會算在累計收益里,持有收益是沒有扣除賣出手續費的收益。
⑦ 銀行買的基金理財產品為什麼到期實際收益比賬面上的收益少很多
因為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採用的是年化率並不是實際利率所以往往賬面上的收益要比實際收益要高一些的,年化率是把一年總體的利率算上的,比如說前半年利率高後半年利率低的情況下,你後半年買入的話你看到的利率是前半年與後半年綜合的平均利率,但是實際情況是你按後半年算利率是沒有那麼多收益的。
拓展資料:
1、年化利率,即「年化收益率」,是通過產品的固有收益率折現到全年的利率。年化利率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已取得的收益率。與年收益率不同的是,年收益率是一筆資金與投資一年實際收益的比率。而年化收益率貨幣基金是以過去七天每萬份基金份額凈收益進行摺合成的年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
貨幣市場基金存在兩種收益結轉方式:「日日分紅,按月結轉」,相當於日日單利,月月復利;以及「日日分紅,按日結轉」,相當於日日復利。
2、基金由基金公司發行,投資者購買基金後,基金公司用這筆錢進行投資。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又可以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指數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資風險較大,債券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投資風險較小。
貨幣基金:比如支付寶(10.1.2手機華為v50鴻蒙2.0.0)裡面的余額寶和微信(8.0.13華為v50鴻蒙2.0.0)裡面的零錢通就是貨幣基金。
債券基金:主要是投資於各類債券型資產,比如說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
股票基金: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股市的走向直接影響了基金的盈虧。
混合基金:就是同時投資股票和債券的基金。
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精選中國股市有代表性的龍頭股和白馬股作為投資對象,具有成本低,收益穩的特點。
⑧ 理財的持倉收益為什麼會減少,是不是馬上贖回
持有收益變少是因為基金凈值下跌,產品到期會主動贖回。
產品凈值高於1,以基金為例,開放式基金的初始單位凈值一般為1,基金上市後的每個交易日都會更新基金單位份額凈值。例如某投資者購買了1萬元某基金產品,申購費率為0,申購日的基金份額凈值為1.0200,那麼申購份額=10000除以1.0200=9803.92,此時投資者持有份額就要低於投資本金。
基金有申購費率,基金交易費率包括申購費、贖回費、銷售服務費等多個項目,根據收費標準的不同,同一基金產品又可分為A類和C類,其中A類是根據基金申購金額收取申購費的。以某債券A基金為例,買入金額小於100萬,按0.6%收取申購費(部分平台可按1折優惠至0.06%)。一般個人投資者的申購金額都在100萬以下,所以大多需要支付一筆申購費。假設申購金額為1萬元,那麼申購費為10000*0.06%=6元。
申購費是直接從申購金額中扣除的,所以如果購買A類基金產品,也可能因為申購費而導致持有份額比本金要少。
⑨ 徽商銀行理財為什麼持有份額數字多,贖回卻變少了
可能是以下原因:
①扣了手續費,理財產品的買賣是有手續費的,這筆手續費大都是在贖回的時候扣除的。就比如你買了某基金,贖回費用=贖回總額*贖回費率,贖回金額=贖回總額-贖回費用。
②只贖回了一半或者是部分份額,理財產品大都是按照份額來算的,若是你贖回的時候沒有全部贖回,那麼贖回的錢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了,就好比你買了500份額的基金,但是只適合了300份額。
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會因為產品的差異而不一樣,意思就是說不同類型理財產品收益計算規則存在差異,請以理財產品說明書為准。
⑩ 信銀理財月添利1號為什麼贖回比本金還少
因為這是定期的理財產品,而不是定期存款,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
您購買的理財產品是凈值型(產品名稱後面有小標題提示),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按份數結算,每一份的具體凈值由管理人進行公布,出現贖回操作時,在確認當日的凈值後根據凈值與贖回份數進行交易結算。
最終贖回的金額是產品凈值乘以份數再減去贖回手續費(如有,而且看題主可能持有時間不長,有手續費的可能性較大)。
拓展資料:
一、凈值型理財產品
1、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其運作模式與基金類似,非保本浮動收益,投資者購買產品前無法預知產品實際收益率,而是根據產品實際投資運作情況定期在產品開放申購或贖回日公布產品凈值,投資盈虧由投資者自負。
2、與傳統理財產品未到期無法贖回相比,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具備流動性。產品通常約定最短持有期,期滿後投資者每周或每月都可在開放日進行申購和贖回。同時,不同於傳統理財產品的透明性較低,凈值型理財產品會定期披露收益,投資者的操作也更加靈活。
3、在資金面寬松、利率下行的環境中,傳統銀行理財的年化收益率已經降至3.8%左右,對投資人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在這種環境下,凈值型理財產品則為投資者獲取更高收益提供了可能。從去年至今的市場情況來看,凈值型理財產品,特別是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正逐漸成為銀行理財市場的主流。
二、產品特點
1、運作透明度高
凈值型產品定期披露產品運作公告,投資者在投資期內可准確掌握凈值型產品的投資情況及產品凈值等信息,產品運作透明度高;
2、 真實反映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凈值型產品投資資產流動性高,估值更為透明,在市值法的估值體系下,凈值型產品凈值可直接反映出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