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亞洲金融危機時泰銖貶值多少

亞洲金融危機時泰銖貶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20 05:01:20

Ⅰ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如何爆發的

亞洲金融首先爆發於泰國,接著蔓延到東南亞多個國家,再接著傳到香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東南亞一些國家經過金融危機的打擊之後,經濟大傷元氣。危機之後,很多國家用了10年時間才恢復到1997年的水平。

Ⅱ 東南亞金融危機泰銖貶值了多少

1997年,以索羅斯為首的投機者認為泰銖率嚴重偏高,與基本因素脫節,故在97年5月開始拋售泰銖買入美元,導致泰銖急挫。雖然泰國政府採取多個措施應付炒家,包括央行動用逾百億美元吸納泰銖,並禁止當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資者和大幅加息。但在97年7月2日,泰銖終於失守,泰央行被迫放棄泰銖與美元掛的機制,導致泰銖在之後半年貶值逾五成,並引發一場金融風暴。除了泰國本身,其鄰國亦陸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尤其韓國和印尼被灼得最傷.

Ⅲ 97年亞洲金融危機,國際貨幣投機商開始大舉沽售泰銖,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不是拋售,而是大量兌換
當時泰國還在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索羅斯借入大量泰銖後,全部兌換成美元,其他投資客也這么做。泰國銀行把自己美元儲備用於兌換後,還是缺很多美元。於是政府就宣布把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結果泰銖就大量貶值。索羅斯就把用泰銖兌換來的美元抽出一小部分來換成泰銖還給美國政府。這樣就完美的完成了一場空手套白狼的好戲。而泰國也因此陷入了幾十年的經濟不濟中,到現在還沒恢復

Ⅳ 亞洲金融風暴太銖為什麼會貶值

  1. 亞洲金融風暴泰銖貶值的原因:釘住匯率制度屏蔽了匯率風險,使貨幣投機成為一件沒有風險或風險極小的事情。經常項目逆差需要吸引外資流入;釘住制度為投機性資本流入提供了制度激勵。大量投機性資本流入造成資產價格泡沫。為了防止泡沫破滅,泰國中央銀行被迫實行高利率政策,高利率加劇了經濟衰退,最終導致資本流入發生逆轉,泰銖大幅貶值。

  2. 釘住匯率制指一國使本幣同某外國貨幣或一籃子貨幣保持固定比價的匯率制度。

  3. 金融風暴: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4. 亞洲金融風暴: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5.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國內學者的分析: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

Ⅳ 亞洲金融危機中關於泰銖貶值的問題

不說很復雜,就是索羅斯首先找銀行借大量泰銖,假設1美圓=25泰銖然後大量拋出泰銖使其貶值,套取美圓,然後貶值後可能1美圓=30泰銖,然後再用套取後的美圓買回泰銖,就每美圓賺了5泰銖,這是很簡單的方法!等等,有很多投機手段,使整個亞洲大部分國家的貨幣貶值,一旦貶值,各國中央銀行就要用大量貨幣填補,使其升值。
說白了,就是依仗有相當強的經濟實力搞投機!!!

Ⅵ 詳細介紹一下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謝謝了!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

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

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

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6)亞洲金融危機時泰銖貶值多少擴展閱讀: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Ⅶ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泰銖的貶值引發了亞洲其他國家貨幣的連鎖反應有誰知道詳情

簡單講,國際游資發現泰國外匯儲備不足,同時泰銖是採用與美元的固定匯率且自由兌換,於是游資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在動用外匯儲備干預不利的情況下,無法保持與美元的固定匯率,97.7.2.當天放棄固定匯率,採用浮動匯率,兌美元匯率大幅下滑17%,游資繼續擴大戰果,從而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甚至新加坡。其後,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在中國政府支持下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且大幅提升隔夜拆息,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Ⅷ 亞洲金融危機各國(除中國外)為何貨幣貶值

要解答這個問題,先要知道亞洲金融危機是怎麼來的。
當時東南亞各國大多都是採用「固定匯率制」,即一國不論國際收支如何變動,匯率都保持固定不變。而西方國家一般都是「浮動匯率制」,凈出口變動、外商直接投資變動、國際熱錢進出等國際收支變動都會相應使一國匯率發生上下浮動。
兩種匯率制度各有利弊,但一般來說浮動匯率制是比較好的,因為匯率的浮動能反映出各國貨幣的供求,乃至各國經濟實力的變化。我們可以想像,如果A國的商品物美價廉,並且人們需求旺盛,而B國的商品價高質次,沒有人買,那麼A國向B國的出口就會大幅增加,現在問題出來了,如果A國採用固定匯率制,那麼B國進口一定量的A國商品就永遠是一個價錢,這就使國際貿易的經濟效率降低,因為供不應求時理應價格上漲,這是價格規律,是市場機制,而現在A國商品大量出口,對B國卻始終不漲價,這樣就違背了市場原則。而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因為索羅斯看到亞洲多是採用固定匯率制,才決定對其金融體系進行沖擊。
一國要維持固定匯率,需要政府的市場操作。當本幣升值時,貨幣當局一般會採取兩個方法使本幣相應貶值以穩定匯率:一.買進外匯。(央行在市場上買進外幣,賣出本幣,會平衡貨幣供求,平抑升值趨勢)二.降低利率。(原因有二——1.由於利差交易,本國降低利率會使世界市場上以本幣投資的利息變低,這樣就加速了本幣流出,使本幣出現貶值;2.降低利率會使境外持有本幣的收益減少,促使外資流出,使本幣貶值)而當本幣貶值時政府就會採取相反的操作。
索羅斯第一個下手的是泰國,而他是怎麼打破固定匯率制的呢?
首先,索羅斯將手中大量的美元逐步兌換成泰銖,這時泰銖就產生了升值壓力,泰國政府將市場上的外匯吃進,以平抑外匯波動。然後,他開始大規模瘋狂地拋售手中的泰銖,使泰銖短時間內面臨大幅貶值的壓力,這時泰國政府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大量拋售其外匯儲備,承接索羅斯拋售的泰銖,但由於其外匯儲備不夠多,很快就沒有外匯拋售了,於是泰銖就出現了貶值,索羅斯拋售泰銖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美元。接著索羅斯又以更多的美元逐步買入泰銖,再像剛才一樣瘋狂拋售泰銖,又換得更多美元,循環往復。就這樣,泰銖在國際金融大鱷的攻擊下大幅貶值,國內產生了惡性的恐慌情緒,所有的民眾都爭先恐後地將手中的泰銖兌換成外幣,更加速了泰銖的貶值。最終泰國政府不得不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
如法炮製,索羅斯還攻擊了亞洲多個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國家,紛紛得逞,使亞洲出現了普遍的貨幣貶值。
而索羅斯在香港碰了釘子。香港實行的是聯系匯率制,即匯率在人為操縱下「相對固定」。當索羅斯按照上面的方法攻擊港幣時,中國政府出手了,由於中國政府擁有非常多的外匯儲備,當索羅斯拋售港幣時,中國政府大幅拋售手中的外匯,承接港幣,由於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相當大,有足夠的外匯用於拋售,因此最終沒有讓港幣貶值,成功地維護了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
而中國本身由於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賬戶還沒有充分放開,外資流入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管,因此也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

Ⅸ 97年亞洲金融風暴索羅斯是怎樣把泰銖拋售出去的泰銖不是已經貶值得很厲害了嗎

很多人都知道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由索羅斯阻擊泰銖開始的!可是到底,索羅斯是如何阻擊泰銖的,估計很多不是學金融的人直到今天也沒搞明白。

其實很簡單:

1:索羅斯在泰國注冊了一個公司,然後向泰國銀行借出巨額的泰銖。

2:由於泰國的泰銖和外幣可以自由兌換(我國不可以),所以,索羅斯把部分泰銖在泰國國內就可以換成美元(打比方這時候,一美元換10個泰銖)

3:索羅斯到國際市場低價拋售泰銖,其他金融炒家跟進拋售,不知行情的投機者從眾心裡拋售,導致泰銖狂貶。由於,當時泰國的外匯儲備只有幾百億,所以,他不能全部吃進這些被拋售的本國貨幣,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貨幣沒人要!然後巨幅貶值。比如貶到一美元對100泰銖。

4:這時候,索羅斯回到泰國再用很少的美元買回當初貸款數量的泰銖(由於泰銖現在貶值,只有很少的美元就能買回相同數量的泰銖)還給泰國銀行。

當初,索羅斯阻擊泰銖的前提是,泰國的外匯儲備少;而且外匯能自由兌換。這也是當初中國不能被阻擊的原因。因為,當時中國的外匯不到兩千億美元,最重要的是,當時中國的匯率制度是全世界最原始的接近固定匯率制度的一種匯率制度。中國倖免於難,巴菲特有句名言,沒搞明白的東西就別玩哈哈

Ⅹ 東南亞經融危機泰銖貶值了多少

(1)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劇烈動盪以1998年3月底與1997年7月初的匯率比較。各國股市都縮水三分之一以上。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擊最大的是泰銖、韓圓、印尼盾和新元,分別貶值39%、36%、72%和61%。 (2) 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大批企業、金融機構破產和倒閉例如,泰國和印尼分別關閉了56家和17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居前的20家企業集團中已有4家破產,日本則有包括山一證券在內的多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出現大量虧損和破產倒閉,信用等級普遍下降。泰國發生危機一年後,破產停業公司、企業超過萬家,失業人數達270萬,印尼失業人數達2000萬。 (3) 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大量外逃據估計,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泰國和菲律賓私人資本凈流入由1996年的938億美元轉為1998年的凈流出246億美元,僅私人資本一項的資金逆轉就超過1000億美元。 (4) 受東南亞危機影響,1998年日元劇烈動盪6月和8月日元兌美元兩度跌至146.64日元,為近年來的最低點,造成西方外匯市場的動盪。 (5)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衰退並向世界各地區蔓延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經濟增長速度從危機前幾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國和香港、韓國甚至日本經濟都呈負增長。東亞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引發了俄羅斯的金融危機並波及其他國家。巴西資金大量外逃,哥倫比亞貨幣大幅貶值,進而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西歐美國股市大幅波動,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熱點內容
股權評估要找什麼公司 發布:2025-05-16 17:00:59 瀏覽:872
國際貨幣多元化怎麼理解 發布:2025-05-16 16:57:32 瀏覽:605
上市公司股票跌了對資金有影響嗎 發布:2025-05-16 16:57:29 瀏覽:536
非上市公司離職後股權怎麼辦 發布:2025-05-16 16:18:10 瀏覽:737
美國股市怎麼凌晨就集合競價 發布:2025-05-16 16:17:27 瀏覽:463
基金押題哪個准 發布:2025-05-16 15:58:37 瀏覽:140
為什麼總是有保險理財的打電話 發布:2025-05-16 15:53:23 瀏覽:114
嶺南股份股票恆潤科技 發布:2025-05-16 15:36:33 瀏覽:341
基金不復權基金除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15:23:51 瀏覽:271
廣東宜通世紀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6 15:02:11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