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錢在銀行做理財
① 怎樣理財存錢
一,理財其實很簡單,做到下面9點,你會發現理財也可以很輕松一、時常梳理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總是有一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個月下來沒什麼結余。這種情況,以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最為典型。 要學會理財,首先要控制支出,有了錢才能理財,學會記賬,將每天的花銷都記下來,可使用網上的記賬本,也可以是記賬軟體,比如財智,清楚記錄你的每一筆錢都花在了哪裡,等過一個月再回頭看看,哪些是應該花的,而哪些是可以省下來的,在下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特別注意,調整自己不合理的收支,首先讓自己脫離月光族 竅門: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記賬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只有把自己的收入和開支梳理清楚了,才能進一步進行理財策略的調整。
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這個月你存錢了嗎?雖然現在利率趕不上CPI增長,但是強制性存款對個人和家庭來說也必不可少。很多人信奉"能花錢才能賺錢",但是"花錢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的家庭又能靠什麼來投資呢?"能賺錢,又能有計劃的花錢"才應該是投資理財之道!竅門: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應該每個月一拿到工資,就存一定比例的錢到銀行,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基金定投,剩下的才是支出部分。尤其對於不懂投資知識,盲目投資的人來說,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保險。三、注意家庭中的固定資產比例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土地和房子有著深深的感情,這種感情往往會轉移到投資中去。許多人看到房價節節攀升,覺得買房子是很保險的投資方式,所以手頭一有錢,就去買房子。除去房價下跌資產縮水的風險,因為買房而背上幾十上百萬房貸也往往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其他的家庭固定資產也是如此。以家電和傢具為例,這些東西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縮水。竅門:固定資產的增值空間有限,而且變現能力較差。所以,固定資產在所有家庭資產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60%。
四、重視保險,理性選擇投保的家庭成員保險在家庭理財中是風險管理工具,而非投資工具。保險的最大功能是保障未來生活不因風險發生而被徹底改變。隨著人們對保險的認知和了解,在經歷了前期的陌生、反感、猶豫等階段之後,已逐步開始接受保險。這里不做累述。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投保的家庭成員的選擇。現代人都疼愛孩子,把所有好東西給孩子都在所不惜。有一個家庭,給1歲的孩子購買了各種保險,總保額為20萬元。但是孩子的父母卻幾乎沒有買商業保險。竅門:不要忽視保險的重要性,尤其是處在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一旦生病或者發生意外,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打擊。家庭的經濟支柱應該是保險的主要對象。此外,關於孩子的保險有規定,18歲以下的青少年如果身故,能享受的最高保額為5萬元,買多了也沒用。
五、做一個長期理財規劃很多人只知道拚命的工作、賺錢,而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往往個人或家庭資產超過幾百萬了,也沒想明白這些資產如何打理才更好。對於保險規劃和養老計劃,更是無暇顧及。竅門:很多都市人都只知道拚命掙錢,准備掙到了錢就休息,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所以,應該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規劃。六、不要妄想一夜暴富理財是什麼?許多人對於理財沒有清醒認識,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有的人甚至認為,要一年內資產翻幾番,才算真正的理財。竅門:理財就是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的分析,制定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終達到財務自由。一夜暴富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觀念。七、不盲目跟風我們發現周圍常常有這類人:股票漲了就投資股票、收藏品火的時候就投資收藏品、看黃金漲了就投資黃金。但實際上自己什麼都不懂,只是盲目的跟風投資,往往投資之後就被套牢。竅門:在對自己的情況充分了解之後,再制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劃,尤其注意,自己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八、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話我們總能聽到,但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卻往往忽略。有人把80%的錢投入股市,有人買了幾套房子還想再買……竅門:從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出發,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如果大部分的錢投資股票,風險過高;而全是房產的話,也會讓你的資產變現能力降低。還有,在配置資產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買保險。九、充分准備緊急備用金很多家庭都忽視了這一點,股票、基金、房子一大堆,但是用於救急的現金很少。竅門:雖然把錢放在銀行存活期沒有多大的增值效果,但還是應該將3--6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② 有一萬塊錢怎麼理財比較好
最安全最穩妥的理財方式:可以往銀行存1萬元;選擇國債,國債風險大於銀行存款,但長期來看國債收益率會相對較高;如果你想實現1萬元的快速升值,可以考慮投資股市。但如果選擇股價較高的股票,1萬元能買到的股票數量相對較少;支付寶正規理財產品或微信。
一、什麼是理財
財務管理是指以保持和增加財務價值為目的的財務(財產和債務)管理。財務管理分為公司財務管理、機構財務管理、個人財務管理和家庭財務管理。人類的生存、生活等活動都離不開物質基礎,與財務管理息息相關。「理財」常與「投資理財」相結合,因為「理財」包括「投資」,「投資」包括「理財」。所謂財務管理不僅僅是投資財務,而且被投資也是一種財務管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投資,你就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財務。理財是一輩子的財富,不僅僅是解決緊急的金錢問題。財務管理就是現金流管理。每個人在出生時都需要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所以,不管你有沒有錢,每個人都需要理財,理財也包括風險管理。
二、理財方法及規劃
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最穩定的理財方式,但收益相對較低;基金:基金的種類很多,其中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略高於銀行存款,支取更靈活,風險程度也是基金種類中最低的。債券:債券可分為企業發行的債券和政府發行的債券;股票:股票回報率高,但風險程度也高。投資者首先要合理估計個人擁有的資產及其未來的收益預期,這是理財的基本前提。投資者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制定理財目標和計劃,包括理財開始時間、所選產品、金額等。
理財,顧名思義,就是管理財務。當人們談論財務管理時,他們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其實財務管理的范圍很廣。理財是一生的財富,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和風險管理。
③ 如何把自己的工資做理財計劃呢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
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想要提升自己在理財方面的技能,首先在開頭給大家安利一個靠譜的 《理財訓練營》課程:限時特惠!《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存款,首先要攢下自己的第一筆錢,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這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在這里我給你推薦一種能夠保障你在一年裡最低會存下13780元的方法,就是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直白的話來講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這樣算下來,一年總共會有多少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誠然,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感覺簡直太簡單了,你能夠從100元開始,你也可以直接索性從1000元啟動。
如果有結余的可以存錢,結余多的多存,結余少的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或者你認為這樣子省錢太艱辛,那每個月你可以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適合的金額,可以滿足自己的一個較奢侈的夢想,能夠做到輕松和開心地理財。
假設擔心自己的存錢計劃會有始無終,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了解,基金定投或是投資銀行存款,一般說來最好是使用閑錢,在急需用錢時,這筆錢用不了,就會很尷尬。
可如果是手頭的錢很少,沒有什麼零花錢的朋友,該要怎麼投資呢?
如果你有如上的困擾,那麼你肯定非常需要這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十二投資法」詮釋一下,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用來得到最好的利益,每月固定投資。
每個月按照這樣的方式堅持下去,強制性存一筆錢,而且都用在正常理財上,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若你需要巨額資金,都可以通過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完成你的要求。
如果沒有用錢的需求,則可以將到賬的本金和利息,連同這個月准備投資的資金再繼續投資。
學姐告訴你的這種方式不管是用在基金定投,還是用在銀行理財產品上都非常好用。
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理財方式多種多樣,但根本的原則和技巧卻是共通的,對於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朋友來說,那麼就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步就是保證正常的生活支出,意思就是我們在理財之前,要給自己留出一部分現金作為生活備用金。建議大家還是留下3個月的周轉資金比較保險。
這筆錢大家也可以存放在支付寶或者微信零錢通裡面。
在保證基本開支夠用的情況下,結余的資金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雖然不同階層的人群在用於理財上面的錢會有差異,但其實工薪階層的選擇並沒有什麼差別。在理財方式選擇上,人們有很多不同的選項,一般會集中在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人們的抗風險能力不同,也就決定了他們對理財方式配置的不同,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都很高,與固收類的理財產品是沒有辦法去比較的,基金定投在風險上卻更低一些。
黃金可以作為規避投資風險的理財方式,股票和股權投資這種高風險的理財方式可以用來博取收益。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④ 我有5萬元存款,如何理財
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種,目前以下常見的理財方式有:
1、 銀行理財: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這種雖然收益較少,但本金的安全性較高。
2、 購買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都是低風險的基金,收益要略高於銀行理財,本金雖然存在虧損的風險,但極少出現虧損的情況。
3、 買賣股票:如果具備一定的投資技巧,同時比較了解股市行情,那麼5萬元也可以進入股市理財。但要注意的是股票屬於高風險的投資,極有可能沒有收益或者負收益。
4、 投資養老理財:這類產品是保險公司發行的,期限較為靈活,收益高於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且收益比較穩健,適合保守型用戶。
5、 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債券,簡單來說就是把錢借給國家。一般來說,國債的投資期限有3年、5年、10年等。 安全性:國債是債券裡面最安全的,以國家信用為擔保向投資者借錢,風險很低的一種理財方式。 收益:國債低風險的同時收益也很低。財政部12月10日最新數據,3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2.84%,5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3.00%,10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3.18%。 流動性:國債提前兌取,利率會降低,買國債就相當於長期存款。
拓展資料
1. 首先需要判斷你的風險類型,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購置的理財產品風險超出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當你看到價格出現波動時不僅僅會影響你的心情,更重要的是你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追漲殺跌,屢次失敗。一般來講風險類型包括三種:保守型,一般型和激進型。
2. 然後需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摒棄一夜暴富的貪念,秉承價值投資的理念長期持有,穩定獲取復利和上市公司業績的紅利才是正確的理念。長期持有穩定的基本面好的資產。 _
3. 接著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購買理財產品。對於激進型:除去日常開銷6個月的費用外,其餘資產拿出50%購置股票,基金,剩餘資產購置貨幣基金;對於一般型:除去日常開銷6個月的費用外,其餘資產拿出30%購置股票,20%購置債券,其餘購置貨幣基金和定期存款;對於保守型:除去日常開銷6個月的費用外,其餘資產購置貨幣基金和定期存款。另外對於1至2年內准備使用的錢不建議去投資理財。比如准備讀在職研究生,近期要舉辦婚禮,房屋要裝修等等。
4. 購買了理財產品後就不要頻繁的操作和關注了。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計劃和目標堅定的持有資產。好的心態是資理財成功的關鍵,投資和投機區別就在於,投資是長期持有,對未來充滿信心。投機則是在猜測明天是否會漲,屬於賭博行為。聰明的投資者明白,東西一定會漲,但是具體什麼時候漲不清楚,採用守株待兔的策略,用閑置的資金進行投資。而投機者輸贏各佔一半,希望通過一夜暴富來實現財務自由,多數都是血本無歸的。錢是賺不完的但可以虧得完。
5. 最後合理的投資理財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風險的控制,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條件下進行,切不可意氣用事盲目自信。有時間的時候多看看有關價值投資方面的書籍
⑤ 錢在銀行怎麼理財
現在銀行除了定期存款以外,還有很多的理財產品,比如國債,基金,保險類理財產品等等…如果想沒有風險的就存定期和國債,較低風險的可以買定期理財產品和保險類理財產品,中高風險的買基金和債基類產品。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例的,風險低的收益低,風險高的收益高,要看你適合哪種理財類型就買哪種理財產品。
⑥ 銀行存款怎樣理財
因為你沒有買過基金,建議你首次先去銀行辦理,有銀行職員會指點你. 但是銀行的手續費會稍高些.
1.把想投入的錢存入你方便的銀行. 最低1000元即可買基金.
2.到這家銀行開基金帳戶.
3.關注該銀行代銷核基金產品.比較這些基金的以往業績.
4.對自己喜愛的基金看其何時分紅,分紅後就可購買,凈值低,合算.
分析盈利:在你申購某基金後
基金當日凈值*你持有該基金的份額-你申購時的本金>0,你的基金就盈利了!
希望採納
⑦ 五萬塊錢怎麼理財合適
5萬元可以選擇定期存款、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等產品進行投資,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那麼可以選擇定期存款、理財產品、債券等風險較低的產品,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那麼可以選擇基金、股票等風險較高的產品。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風險越低相應的收益也比較低,風險越高相應的收益也比較高。
拓展資料:
1、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就是把錢存在銀行,這是最為大眾所知道的理財方式了。對於理財意識薄弱的人群來說,銀行存款是一個比較好且安全的理財方式。 安全性:雖然銀行破產在中國史無前例,但是央行已經出了新規定,一旦銀行破產,你存在銀行的錢,最高只能賠付50萬元。打個比方解釋:你存在銀行是25萬元,你是賠25萬元;如果你存的是51萬元或者100萬元,你都只能獲賠50萬元。 收益率:銀行存款利率是最低的,活期存款年利率為0.35%,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為1.75%,而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才只有2.75%。也就是說,如果今年把5萬元存銀行三年定期,三年後的利息僅為50000x2.75%x3=4125元。 流動性:活期存款流動性高,可以隨時存取,而定期存款的資金流動性則不高,提前兌取損失利息。
2、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債券,簡單來說就是把錢借給國家。一般來說,國債的投資期限有3年、5年、10年等。 安全性:國債是債券裡面最安全的,以國家信用為擔保向投資者借錢,風險很低的一種理財方式。 收益:國債低風險的同時收益也很低。財政部12月10日最新數據,3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2.84%,5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3.00%,10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3.18%。
3、銀行理財產品即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有的是銀行自己開發的,有的則是銀行代銷的。 安全性:自2017年出台了新的政策資管新規後,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不承諾保本保息了。 收益率:銀行理財收益率較前兩年降了不少,目前半年期理財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8%-4.0%之間。
⑧ 如何理財存錢
有小夥伴兒說,我懂理財啊,就是沒有錢。那今天咱們來聊聊,如果天降一筆錢,你會怎麼辦呢?說是一筆……不多,就5萬。
先說不懂理財
不理財有很多種情況,咱們這里就以放銀行不動為例。
5萬塊如果不亂花只是存銀行,按照2015年起執行的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表,3年定期利率在2.75%。四大國有控股銀行和其他股份制銀行還有一些區域性商業銀行的3年定期整存整取利率也不完全一樣,有高的有低的,咱們這里就按3%算。還有錢在定期期限內都是單利計息的,所以3年後,手裡的5萬變成5.45萬。
利息計算如下:50000*3%*3=4500
根據當前的CPI判斷,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怎麼也要3%。錢數看起來多了,購買力卻縮水了,多出來的4500元幾乎沒意義。
再說懂理財
理財的話,是不是就要選擇利率高於3%的理財產品,尋找收益率高於3%的投資形式呢?不是的!理財是管理我們財務的全過程,並不只是賺錢,更不只是直接說買什麼理財產品,選哪只股票、哪只基金或者什麼債券這么簡單。
投資比賽中,普通人能跑贏專業選手嗎?
如果理財投資是一場比賽的話,我們普通人可沒法打敗專業投資選手啊。那普通人投資理財還有意義嗎?必須有!作者托尼·羅賓斯采訪了全球50位投資巨匠,得出了資產配置是投資理財致富的終極法寶。怎麼配置呢?手中5萬塊錢,要怎麼分配呢?
至少應該分成2部分,一部分求穩,選擇本金安全、收益固定的理財形式;另外一部分求進,選擇能產生更高收益的投資形式。因為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這時要做的,是先設置自己的理財目標,測評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決定投資期限,再選擇對應的產品。這里有個問題,高收益伴隨高風險,那低收益風險就低嗎?真不一定。這兩天網傳寧波一位投資者選擇年化收益率5.5%的私募產品巨虧5.5億,稍微好點兒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和這個差不多啦,夠冤的。這里關於這5.5%利率的產品是怎麼回事咱們先不多說,只是小夥伴兒在投資理財的時候一定擦亮眼睛,不要僅從表面現象判斷問題,盲目接觸自己不懂的投資。
本金穩固,是理財投資的首要條件。
5萬分成2部分,先說求穩部分,往細了說,比如有沒有留出能夠滿足一段時間生活的備用金?如果工作忽然出現問題,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短時間沒有收入,哪怕是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得滿足日常穿衣吃飯不是?比如有沒有給家裡的經濟支柱配置相應的人壽保險?不是唱衰,萬一一場大病來臨,辛苦奮斗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怎麼辦?比如有沒有固定收益類的投資,不論股市如何崩盤,定期也有收益入賬啊。
投資有風險,往往難以預測。
再說求進的部分,是買股票還是買債券呢,或者其他形式的投資,本質都脫離不了股權或者債權,選好一個大力買進行不行?不行,在市場上最難的就是選擇。為什麼這么說呢?看看生活里,比如在超市結賬,隊伍看起來都差不多,咱們肯定選看起來最快的隊伍,但是結果一定最快嗎?不一定吧。婚姻也是,千挑萬選的另一半有多少沒走到最後?生活中的選擇很難,在金融市場上選擇更難。根據截至3月底的數據,蘋果公司不僅在全球市值最高,而且利潤顯示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股神」巴菲特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資組合里持倉蘋果公司股票達到400多億。可是蘋果股票不僅在2019年初經歷過一次大跌,5月中旬的大跌又讓蘋果公司的市值蒸發了580億美元。所以,投資求進的錢還要繼續劃分,說白了,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那求穩的部分放多少錢,求進的部分放多少錢呢?還是要回到前面說的,看每個人自己的情況!願意承受多大的風險,現在的階段有多少錢來進行投資,這部分錢能投資多長時間不動。
真正的投資理財,並不僅僅是追求手中一點兒閑錢的增長,而是真正讓自己的資產之船,無論在任何風浪下,都不被掀翻或者擊沉。
⑨ 打工仔如何理財存錢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想要更進階的提升關於在理財方面的知識,開頭就先給大家推薦一個靠譜的《理財訓練營》課程: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的正確方式應該第一步開始存款,先攢下自己的第一筆錢,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
我現在帶你了解一種能夠使你一年之內最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它就是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這樣一年下來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當然,很多人覺得第一周存下10元確實太輕鬆了,你的起始金額可以從100元開始,或者直接從1000元開始。
大家憑自己的情況來存錢,剩餘的多的多存,剩的少的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也許你覺得這樣子省錢太辛苦,你可以每個月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適合的金額,讓你一個比較奢侈的夢想得到滿足,做到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理財。
倘諾你害怕自己的存錢計劃無法堅持,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清楚,基金定投或是投資銀行存款,一般來說最好是使用閑錢,防止在緊急用錢的時候,這筆錢不能套現,就會十分尷尬。
可如果你的資金並不充足,手頭沒有可供支配的錢,那該怎麼辦呢?
下面,學姐偷偷告訴大家一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十二投資法」詮釋一下,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從而得到最好的利益,並堅持每月都投資。
這樣子堅持下去,而且在你每個月都強制性存一筆錢,這筆錢都能夠正確的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若你需要大額的資金,都可以用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解決需求。
假如沒有必須用錢的情況,就可以將到賬的本金和利息,以及這個月准備的投資資金繼續用於投資。
對於購買基金定投和銀行理財產品來說,這種方法都非常管用。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理財方式多種多樣,但根本的原則和技巧卻是共通的,對於收入不是很多的朋友來說,那麼就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向入手。
第一步還是要確保自己生活開銷沒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在投資理財產品之前,要給自己留出充足的生活備用金。一般情況下都是留下3個月的生活開銷比較保險。
這筆錢完全可以存放在支付寶的余額寶中,或者微信裡面的零錢通中。
在滿足生活所需的情況下,資金有結余,就可以用來投資。
即使每個階層的人群在投入理財的成本上都有差異,但工薪階層的選擇也相差無幾。一些人們在理財方式上會更集中的選擇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每個人對於每種理財方式的具體配置取決於理財方式的風險大小,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很大,收益也不穩定,與固收類的理財產品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基金定投的方式與投資股票相比,風險會降低一些。
用於博取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可以選擇股票和股權投資,避險資產可以選擇黃金來配置。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以上是我對《打工仔如何理財存錢?》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⑩ 銀行存了三萬塊錢,要怎麼理財
3萬元怎麼存收益最大?當然是存期越長利率越高,收益也就最大了,當然了,如果不確定什麼時候用錢的話,根據銀行員工透露,採用階梯存法收益會更大,俗稱拆分存法。所謂拆分存法,簡單來理解就是將一份資金拆分成多筆存,分別存成不同的期限,這樣選擇的好處是每筆資金互不影響,各自單獨結算利息,下面就詳細給大家舉例說明一下。
以上存錢方法看似復雜,其實對儲戶來說是有好處的,總體來看能實現收益更高,因為人生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如果將3萬元存成一筆定期,那麼一旦遇到需要用錢的地方,找人周轉會傷了和氣也傷了面子,而提前動支的話利息統統按照活期算,這樣就損失了一大筆利息收入,因此,從專業和風險防護的角度來說,採用拆分存法最穩妥,在多筆資金互不影響的情況下,也是保證了收益最大化,那麼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