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負債的市場價值怎麼算

金融負債的市場價值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6-23 03:10:02

❶ .A企業負債的市場價值為4000萬元,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為6000萬元。債務的平均利資

股東權益資金成本=11%+1.41×9.2%=23.97% 負債的資金成本=15%×(1-34%)=9.9%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4000/(6000+4000)×9.9%+6000/(6000+4000)×23.97%=18.34%。
拓展資料:
一,概念:
國際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BOP)記錄內外交易的流量。其中,進出口、工資、投資收益、捐贈等影響國民收入的部分,計入經常賬戶。涉及實物資源的轉移,但不影響國民收入的部分,計入資本賬戶。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的流動,計入金融賬戶;根據是否具有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又劃分為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和儲備賬戶,反映央行外匯干預所導致的資產在央行和居民之間的流動。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時期一國同外國的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流量表。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交流過程中所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的實際動態所作的系統記錄,是國際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項目 :
(1)經常項目:是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項目,主要記載商品和勞務的國際交易。包括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和轉移收支這三個子項目。
(2)資本項目:記載作為資金形態的資本流出和流入的情況,可分為長期和短期資本流動這兩個子項目。
(3)平衡和結算項目:包括誤差和遺漏以及官方儲備等兩個子項目。
三,組成:
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由四部分組成: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儲備資產,凈誤差與遺漏。 經常項目,包括各種物質商品的輸出、輸入的貿易往來,勞務收支、投資所得的非貿易往來,以及親人之間匯款等經常轉移項目。當這些項目使我國的外匯收入大於支出時,貸方大於借方,經常項目余額就呈現出順差差額,反則出現經常項目逆差差額。

❷ 金融負債的面值,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怎麼理解,面值不是賬面價值嗎

公允價值是活躍市場上的報價,也就是當前市場價值
賬面價值在初始確認時是和初始確認成本相等的,在後續計量過程中等於初始確認價值減去累計折舊,有減值准備的還有減去減值准備的
初始確認價值就是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面值這一般針對權益性工具和債務性工具而言的,即票面價值

❸ 公司的價值計算公司金融

1、根據MM資本結構理論,公司不負債時的價值=公司負債時的價值減去債務的稅上利益。
50-70*10%*(1-34%)=45.38萬元
2、不負債公司的EBIT=45.38*0.2=9.076萬元
由於預期的EBIT不變,所以負債公司的EBIT也是9.076萬元,則負債公司的稅後盈利為9.076*(1-34%)=5.99016萬元

❹ 金融資產的計量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第三十三條 企業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於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應當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但是,企業初始確認的應收賬款未包含《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所定義的重大融資成分或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規定不考慮不超過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資成分的,應當按照該准則定義的交易價格進行初始計量。

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的增量費用。增量費用是指企業沒有發生購買、發行或處置相關金融工具的情形就不會發生的費用。

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證券交易所、政府有關部門等的手續費、傭金、相關稅費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券溢價、折價、融資費用、內部管理成本和持有成本等與交易不直接相關的費用。

第三十四條 企業應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定,確定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在初始確認時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通常為相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交易價格。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存在差異的,企業應當區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一)在初始確認時,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依據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的報價或者以僅使用可觀察市場數據的估值技術確定的,企業應當將該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一項利得或損失。

(二)在初始確認時,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其他方式確定的,企業應當將該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遞延。初始確認後,企業應當根據某一因素在相應會計期間的變動程度將該遞延差額確認為相應會計期間的利得或損失。該因素應當僅限於市場參與者對該金融工具定價時將予考慮的因素,包括時間等。

第三十五條 初始確認後,企業應當對不同類別的金融資產,分別以攤余成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進行後續計量。

第三十六條 初始確認後,企業應當對不同類別的金融負債,分別以攤余成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以本准則第二十一條規定的其他適當方法進行後續計量。

第三十七條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被指定為被套期項目的,企業應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4號——套期會計》規定進行後續計量。

第三十八條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應當以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確定: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累計計提的損失准備(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實際利率法,是指計算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以及將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分攤計入各會計期間的方法。

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預計存續期的估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賬面余額或該金融負債攤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在確定實際利率時,應當在考慮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所有合同條款(如提前還款、展期、看漲期權或其他類似期權等)的基礎上估計預期現金流量,但不應當考慮預期信用損失。

第三十九條 企業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應當根據金融資產賬面余額乘以實際利率計算確定,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對於購入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企業應當自初始確認起,按照該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和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其利息收入。

(二)對於購入或源生的未發生信用減值、但在後續期間成為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企業應當在後續期間,按照該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其利息收入。

企業按照上述規定對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運用實際利率法計算利息收入的,若該金融工具在後續期間因其信用風險有所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減值。

並且這一改善在客觀上可與應用上述規定之後發生的某一事件相聯系(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被上調),企業應當轉按實際利率乘以該金融資產賬面余額來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是指將購入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在預計存續期的估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攤余成本的利率。

在確定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時,應當在考慮金融資產的所有合同條款(例如提前還款、展期、看漲期權或其他類似期權等)以及初始預期信用損失的基礎上估計預期現金流量。

第四十條 當對金融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具有不利影響的一項或多項事件發生時,該金融資產成為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已發生信用減值的證據包括下列可觀察信息:

(一)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重大財務困難;

(二)債務人違反合同,如償付利息或本金違約或逾期等;

(三)債權人出於與債務人財務困難有關的經濟或合同考慮,給予債務人在任何其他情況下都不會做出的讓步;

(四)債務人很可能破產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五)發行方或債務人財務困難導致該金融資產的活躍市場消失;

(六)以大幅折扣購買或源生一項金融資產,該折扣反映了發生信用損失的事實。

金融資產發生信用減值,有可能是多個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單獨識別的事件所致。

第四十一條 合同各方之間支付或收取的、屬於實際利率或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組成部分的各項費用、交易費用及溢價或折價等,應當在確定實際利率或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時予以考慮。

企業通常能夠可靠估計金融工具(或一組類似金融工具)的現金流量和預計存續期。在極少數情況下,金融工具(或一組金融工具)的估計未來現金流量或預計存續期無法可靠估計的,企業在計算確定其實際利率(或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時,應當基於該金融工具在整個合同期內的合同現金流量。

第四十二條 企業與交易對手方修改或重新議定合同,未導致金融資產終止確認,但導致合同現金流量發生變化的,應當重新計算該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並將相關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重新計算的該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

應當根據將重新議定或修改的合同現金流量按金融資產的原實際利率(或者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的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或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4號——套期會計》第二十三條計算的修正後實際利率(如適用)折現的現值確定。

對於修改或重新議定合同所產生的所有成本或費用,企業應當調整修改後的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並在修改後金融資產的剩餘期限內進行攤銷。

第四十三條 企業不再合理預期金融資產合同現金流量能夠全部或部分收回的,應當直接減記該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這種減記構成相關金融資產的終止確認。

第四十四條 企業對權益工具的投資和與此類投資相聯系的合同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但在有限情況下,如果用以確定公允價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價值的可能估計金額分布范圍很廣,而成本代表了該范圍內對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的,該成本可代表其在該分布范圍內對公允價值的恰當估計。

企業應當利用初始確認日後可獲得的關於被投資方業績和經營的所有信息,判斷成本能否代表公允價值。存在下列情形(包含但不限於)之一的,可能表明成本不代表相關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企業應當對其公允價值進行估值:

(一)與預算、計劃或階段性目標相比,被投資方業績發生重大變化。

(二)對被投資方技術產品實現階段性目標的預期發生變化。

(三)被投資方的權益、產品或潛在產品的市場發生重大變化。

(四)全球經濟或被投資方經營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五)被投資方可比企業的業績或整體市場所顯示的估值結果發生重大變化。

(六)被投資方的內部問題,如欺詐、商業糾紛、訴訟、管理或戰略變化。

(七)被投資方權益發生了外部交易並有客觀證據,包括發行新股等被投資方發生的交易和第三方之間轉讓被投資方權益工具的交易等。

第四十五條 權益工具投資或合同存在報價的,企業不應當將成本作為對其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

(4)金融負債的市場價值怎麼算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第十八條 金融資產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一)企業管理該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標又以出售該金融資產為目標。

(二)該金融資產的合同條款規定,在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僅為對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

第十九條 按照本准則第十七條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和按照本准則第十八條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之外的金融資產,企業應當將其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在初始確認時,企業可以將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並按照本准則第六十五條規定確認股利收入。

該指定一經做出,不得撤銷。企業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確認的或有對價構成金融資產的,該金融資產應當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不得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表明企業持有該金融資產或承擔該金融負債的目的是交易性的:

(一)取得相關金融資產或承擔相關金融負債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出售或回購。

(二)相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初始確認時屬於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近期實際存在短期獲利模式。

(三)相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屬於衍生工具。但符合財務擔保合同定義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

第二十條 在初始確認時,如果能夠消除或顯著減少會計錯配,企業可以將金融資產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該指定一經做出,不得撤銷。

❺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別確認和會計核算

一、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定義
(1)金融負債,是指企業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負債:
①向其他方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義務;例如銀行借款、應付債券
②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例如公司發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看漲期權,且期權將以現金凈額結算。
③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業根據該合同將交付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例如公司發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看漲期權,且期期權將以普通股凈額結算。
④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2)權益工具,是指能證明擁有某個企業在扣除所有負債後的資產中剩餘權益的合同。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發行方應當將發行的金融工具分類為權益工具:
①該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方,或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例如發行股票。
②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結算該金融工具的,如該金融工具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合同義務;如為衍生工具,企業只能通過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結算該金融工具。例如認購權證。
二、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區分的基本原則
1.是否存在無條件地避免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義務
(1)如果企業不能無條件地避免以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來履行一項合同義務,則該合同義務符合金融負債的定義。實務中,常見的該類合同義務情形包括:
①不能無條件地避免的贖回,即金融工具發行方不能無條件地避免贖回此金融工具。
如果一項合同使發行方承擔了以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回購自身權益工具的義務,即使發行方的回購義務取決於合同對手方是否行使回售權,發行方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該義務確認為一項金融負債,其金額等於回購所需支付金額的現值。(如遠期回購價格的現值、期權行權價格的現值或其他回售金額的現值)
如果發行方最終無須以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回購自身權益工具,應當在合同對手方回售權到期時將該項金融負債按照賬面價值重分類為權益工具。
②強制付息,即金融工具發行方被要求強制支付利息。
(2)如果企業能夠無條件地避免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例如能夠根據相應的議事機制自主決定是否支付股息(即無支付股息的義務),同時所發行的金融工具沒有到期日且持有方沒有回售權、或雖有固定期限但發行方有權無限期遞延(即無支付本金的義務),則此類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結算條款不構成金融負債。如果發放股利由發行方根據相應的議事機制自主決定,則股利是累積股利還是非累積股利本身均不會影響該金融工具被分類為權益工具。
2.是否通過交付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結算
如果一項金融工具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企業需要考慮用於結算該工具的自身權益工具,是作為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替代品,還是為了使該工具持有方享有在發行方扣除所有負債後的資產中的剩餘權益。如果是前者,該工具是發行方的金融負債;如果是後者,該工具是發行方的權益工具。因此,對於以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結算的金融工具,其分類需要考慮所交付的自身權益工具的數量是可變的還是固定的。
對於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結算的金融工具的分類,應當區分衍生工具還是非衍生工具。
(1)基於自身權益工具的非衍生工具。
對於非衍生工具,如果發行方未來有義務交付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則該非衍生工具是金融負債;否則,該非衍生工具是權益工具。
如果將交付的企業自身權益工具數量是變化的,使得將交付的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數量乘以其結算時的公允價值恰好等於合同義務的金額,則無論該合同義務的金額是固定的,還是完全或部分地基於除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市場價格以外變數的變動而變化,該合同應當分類為金融負債。
(2)基於自身權益工具的衍生工具。
對於衍生工具,如果發行方只能通過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進行結算(即「固定換固定」),則該衍生工具是權益工具;如果發行方以固定數量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可變金額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或以可變數量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或以可變數量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可變金額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則該衍生工具應當確認為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因此,除非滿足「固定換固定」條件,否則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應分類為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

❻ 金融負債計量方式

金融負債的計量方法是,按其公允價值計量,交易性的金融負債的交易成本應計入當期損益,後續計量也按照公允價值計算。而其他類別的金融負債的交易成本應計入初始計量金額,後續應按照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來計算。
【法律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三十三條
企業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第三十四條
企業應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定,確定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在初始確認時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通常為相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交易價格。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存在差異的,企業應當區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一)在初始確認時,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依據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的報價或者以僅使用可觀察市場數據的估值技術確定的,企業應當將該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一項利得或損失。
(二)在初始確認時,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其他方式確定的,企業應當將該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遞延。

❼ 金融負債

金融負債,指基於下列合同義務的負債:(1)向另一個企業交付現金或另一金融資產合同義務;(2)在潛在不利的條件下,與另一企業交換金融工具的合同義務」《國際會計准則》第39號在涉及金融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時指出「初始確認」當且僅當成為金融工具合同條款的一方時,企業應在其資產負債表上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終止確認「當且僅當金融負債消除時,企業才能從資產負債表上將其剔除」。初始計量「當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初始確認時,企業應以其成本進行計量。就金融負債而言,成本指收到的對價的公允價值。交易費用應計入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成本。」後續計量「初始確認後,企業應以攤余成本計量各種金融負債」。

金融負債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以下兩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其他金融負債。

公司成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時,確認一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時,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於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公司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後續計量,且不扣除將來處置該金融資產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但下列情況除外:(1) 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貸款和應收款項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2)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及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按照成本計量。

❽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該怎麼算

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法,而不是用成本法。賬面價值=舊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變動; 至於公允變動了多少,就需要根據市場作評估了。

特點;

1、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2、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擴展質料: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界定:

根據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會計准則的規定,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如購入的擬短期持有的股票,可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如基金公司購入的一批股票,目的是短期獲利,該組合股票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3)屬於衍生工具。即一般情況下,購入的期貨等衍生工具,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因為衍生工具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易。但是,被指定且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因為它們不能隨時交易。

參考資料:交易性金融資產-網路

❾ 資金現值和終值的計算

方法一:

一年後的終值為:100×(1+10%)=110(元)

二年後的終值為:100×(1+10%)×(1+10%)=100×(1+10%)2=121(元)

三年後的終值為:100×(1+10%)2×(1+10%)=100×(1+10%)3=133.1(元)

以此類推,十年後的終值為: 100×(1+10%)10=259.37(元)

通過計算,可知今天的100元錢的價值等於十年後的259.37元錢的價值,所以你應該選擇得到今天的100元錢,而不應該選擇得到十年後的200元錢。

在經濟學中,我們通常用p表示現值,用s表示終值,用i表示利率,用n表示時間,那麼,復利終值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S=p(1+i)n

方法二:

由於復利現值是與復利終值的相對稱的一個概念,根據上面的復利終值公式:S=p(1+i)n,我們可以推導出復利現值公式:P=s/(1+i)n=s(1+i)-n

根據復利現值公式,我們計算十年後的200元錢的現值是:P= s(1+i)-n=200×(1+10%)-10=200×0.3855=77.1(元)

通過計算,我們可知十年後的200元錢的價值等於今天的77.1元錢的價值,所以你應該選擇得到今天的100元錢,而不應該選擇得到十年後的200元錢。

式中,n是期數(若r為年利率,則n為年數);r是利率、投資報酬率或通貨膨脹率。

現值是如今和將來(或過去)的一筆支付或支付流在當今的價值。或理解為: 成本或收益的價值以今天的現金來計量時,稱為現值。

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例如:在確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可收回金額時,通常需要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等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通常需要使用實際利率法將這些資產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再通過相應的調整確定其攤余成本。

除非貨幣的時間價值和不確定性沒有重要影響,現值原則應用於所有基於未來現金流量的計量。這意味著現值原則應被用於:

(1)遞延所得稅;

(2)確定IAS36未包含的資產(特別是存貨、建築合同餘額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用於減值測試。

對於僅僅基於未來現金流量計量的資產和負債,現值概念應:

(1)在其影響是重要的少有情況下,原則上被用於預付款和預收款;

(2)被用於建築合同,以允許在不同時期發生在現金流量的更有意義的加總;

(3)不被用於決定折舊和攤銷,因為這時運用現值概念的成本將超過其效益。

折現是為了符合三個主要的計量目標。

(1)當不能直接從市場上觀察到公允價值時,估計某項目的公允價值;

(2)決定某資產或負債的特定個體價值;

(3)決定使用實際利率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實際利率指將從現在開始至到期日或至下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重新定價日預期會發生的未來現金支付額,精確地折現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當前帳面凈值所用的利率。IAS39要求對某些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使用實際利率。

熱點內容
5萬買指數基金10年後的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5-18 04:14:52 瀏覽:612
如何進行股市個人評估 發布:2025-05-18 03:55:04 瀏覽:47
香港滿地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8 03:54:58 瀏覽:636
如何認定公司股權持有合法 發布:2025-05-18 03:53:37 瀏覽:143
基金工作人員叫什麼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601
短線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5-18 03:34:21 瀏覽:157
工基金個人交多少 發布:2025-05-18 03:25:10 瀏覽:491
2月10號的基金怎麼沒有收益 發布:2025-05-18 03:21:44 瀏覽:241
投資股票跑贏房價 發布:2025-05-18 03:11:53 瀏覽:170
忘記退市股票是那個怎麼辦 發布:2025-05-18 03:11:52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