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理財利息收入屬於什麼分配方式

理財利息收入屬於什麼分配方式

發布時間: 2022-06-26 19:12:24

⑴ 4321理財法則的分配方法

這是一種科學支配家庭月收入的投資理財方法。具體分配方法為:
*40%投資創富:比如投資股票、外匯、基金等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也可以選擇開放式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每個月通過自動扣款投資省時省力,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30%衣食住行: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費用。吃飯穿衣費、手機費等。當然有車的還有汽油費,有房子按揭的還要交按揭費。
*20%儲蓄備用:通常存為活期存款,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的提出來,用於改善生活質量。比如,某日心情不錯,約親朋好友喝兩杯吃頓飯;收到「粉紅炸彈」或生日邀約;甚至家庭應急,此時備用金就派上用場了。
*10%投保險:投保是一種長遠的安排,是對日後生活的負責和保障,尤其是預防家庭收入的主要創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況,以免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創。以保額(即出險後保險公司的賠付額)一般不低於年收入的10倍為合適。
在此法則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目標或投資方案等作細致調整,才可達至最理想的效果。
上面的方法沒有剔除基本固定的日常開支,以總收入為基數,而對於收入較高人士,應採用下面一種理財方案。
1、(收入-日常開支)×10%用於解決醫療保險及意外、健康保險,重疾保險20萬元/人。無論發生什麼事,萬一是普通疾病有保險公司補償損失,不會影響張先生其它賬戶的儲蓄計劃。萬一患大病/失能,都能保證未來10年收入不至於下降。
2、(收入-日常開支)×20%用於養老及子女教育,養育子女及日後年邁時有足夠的養老金從而不增加子女負擔是許多為人父母的心願,由於它是以後必定要花費的資金,所以不容有半點投資風險,惟有養老保險才能以合同的形式標注退休時可領的金額來保證以後自己享有怎樣的養老生活。
3、(收入-日常開支)×30%存入銀行,用於應急、消遣及提升生活質量。
4、(收入-日常開支)×40%用於投資:工資收入是體力、腦力賺取的,而投資則可以用錢生更多的錢。如某一天身體不能工作,而他的金錢還會無休止地繼續為自己賺錢,以達成人生願望。可以考慮投資連結險產品。

⑵ 理財產品收益屬於營業收入嗎

理財產品的收益屬於什麼收入需要根據企業的性質來進行區分,如果企業本身是金融企業,其主營業務就是銷售各種理財產品而取得收入的,則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如果企業不是金融企業,只是平時將企業的多餘資金進行理財的,則可以計入投資收益。
營業收入意思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商業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營業收入是從事主營業務或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收入包括: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收入、生產加工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飲食業的飲食品銷售收入、服務業的服務收入、倉儲企業的倉儲收入、運輸企業的運費收入、代辦運輸收入等。
發生商品銷售取得收入時,通過「營業收入」帳戶核算,借(增)記「銀行存款」或「現金」帳戶,貸(增)記「營業收入」帳戶。對不屬於企業主營業務范圍的兼營業務的收入,作為附營業務收入處理。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收入=產品銷售量(或服務量)×產品單價(或服務單價)
主副產品(或不同等級產品)的銷售收入應全部計入營業收入;所提供的不同類型服務收入也應計入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
通常在營業收入管理中主要應考慮以下幾項影響因素:價格與銷售量、銷售退回、銷售折扣、銷售折讓。

⑶ 個人理財的具體分配是怎麼樣的

我的理財觀念及方法和生活規劃供參考
首先資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否則本金都全無。
我只做一點點股票,占自己銀行存款的1%,一定要控制資金,如果對股票沒有一點了解,不建議入市,牢記資金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是存款的一部分,決不能借錢去炒股.你要借別人的錢炒,不要只看到能賺錢,萬一炒賠了,別人可對你不客氣,是給你要利息的.其餘的我都用一種方法做定期存款了。一個家庭的存款可以放在其不同成員名下,同一存款人可以在多個銀行開戶,這樣可獲得的存款保障將提到更高.

我覺得如果是學生重點還是學習,錢多花在學習上,吃的好點,保護好大腦應該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結余點錢,也別急於理財,資金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學生最好別炒股,別分散精力.以後工作了有精力多學點炒股知識再投入少量的資金,還可以考慮.炒股風險還是很大的,再沒有知識的情況下不建議炒股.就是炒股,也要有控制力,資金的投入一定是少量再少量.
我做股票十幾年了,一開始也是聽別人說買哪只股票,現在能自己判斷一些了,要認真學習的,多看點有關股票基礎知識的書,有關技術指標的,多學點有關經濟方面的知識,以便於對大盤的走勢作出判斷,大盤不好時大部分股票都不會好,還是先撤出來好。投資股票有紀律,家中的資金不要都投進去,牢記。
炒股有句話叫買漲不買跌,可不是說的人家已長了許多要出貨了,你一頭買進去.
所謂買漲的股票,是說趨勢向上確立的股票.當您確定一支股票趨勢是向上的,您想買入這支股票時,就要看這支股票當天的相對低點時買進,這種不叫買跌.判斷一隻股票剛啟動時及時介入,等到人家漲到一定程度後,就堅決不能再碰.
不能買跌的股票是指趨勢已向下的股票,這些股票的每次反彈都要出貨的,不能再碰.
如果炒股可買點有關股票的基本知識的書看看,有關技術指標的.可以知道什麼是趨勢向上或向下.
假如你投資1萬元到股市,等你賺錢到2萬元時,就將原來存入的本金1萬元取出,這樣留1萬元在股市就是你賺的錢,其餘1萬元本金取出了,以後1萬元就是都賠了,也是你賺的錢賠了,不影響心情及基本生活的。如果賺了,資金到一定數目就取出一些,轉而存定期去,保證收益。
再說說有關理財,我的觀點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為什麼叫風險投資,首先肯定是有風險。大部分人都說(我接觸的好多賣理財的)他們說風險高,收益也高,但從不給你強調風險的問題。但你買產品時,他們又讓你填寫「已閱讀,風險自擔」之類的話,等到風險真產生時,就沒人替你了。買產品時是你的錢,人家讓你買時你買,但產生風險時,人家就撤了。還有很多跑路的。不簽合同的更壞。
我的理財觀點就是一定要保本,投資萬一有損失不要影響自己的基本生活及質量。不買理財產品。保本產品,如寫「風險自擔」之類的詞時也不買。否則不是保本。不要只看收益高。
我管理家中資金的方法是:
有關銀行卡的管理
用物理隔離法
在自己存錢的銀行,共開三張卡:
第一張:存款相對多一點的銀行卡,一定不要開網上銀行;
第二張:用於轉賬的銀行卡,可開網銀,但平時保留1000元以下的存款即可;
第三張:如果用支付寶購物,可開這張卡,用於綁定支付寶,上面平時也保留2000元左右即可,用於平時小購物,方便一些。
下面就說說這三張卡的使用:
1、 如有需要,存錢多的銀行卡(不開網銀的)到櫃台給轉賬卡上轉一些錢,用多少轉多少;
2、 再用專用轉賬卡給別人轉(一定不要給陌生人轉)或給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轉錢,一定記住用多少轉多少,安全第一;
3、 支付寶要用錢,用支付寶綁定銀行卡充值即可;
4、 平時轉賬卡、支付寶綁定銀行卡都不要存太多的錢,這樣可以防止銀行卡被盜用。
5 針對存款保險條例出台,您可能家中有不同銀行的銀行卡,建議有一為主的銀行,辦以上三種卡,其他銀行只開儲存卡,一定不要開網銀,確保資金安全.
存款的管理
1、 一開始將2個月的工資,除去必要的花費剩餘的錢存一張定期(一般存一年);
2、 這樣一年就有6張存單(假如說每雙月),到第二年再在每單月存一張定期,這樣循環下來,以後每個月都有到期的錢,每個月又有結余的錢,如果沒有急用,就可以繼續連本帶息存上;

注意事項
· 牢記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錢,銀行工作人員的勸說是好意。
下面說說生活規劃
首先自己的存款盡量做到專款專用,具體怎樣專款專用下面說.
我將我的收入每月分成幾塊:從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電話費、水電費、租房費(如果貸款買房就是還貸的費用)去計劃。將自己月收入合理支配後的結余部分用以上每兩個月一存單的方式存起來,等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作分配.
年輕時這塊積累資金要養寶寶及孩子稍大以後的教育消費,還要想著自己及愛人的父母親,給他們一點錢,哪怕很少一點,等以後自己錢多一點再給.
中年時,此時上有老下有小,積累的資金要分塊的.
1 有醫療資金,現在有醫保好一些,目前還有沒有醫保的.
我想醫療資金要有家人的大病資金,每人多少考慮周到.我是將這塊錢存定期是基本不動的,要確保家人(含雙方父母親)有大病時有解決辦法.
2 要有教育資金,主要幫助孩子完成必要學業.
3 再每月給雙方父母點錢(自己錢多就多給點,錢少就少給點,別忘了父母).
4 要存點自己及愛人到老時所需資金.因為人老了可能需要找人來幫著照顧的或 去養老院的.
5 其他資金.有了閑余資金可考慮旅遊等其他個人的喜好了

⑷ 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怎麼做分錄

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分錄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手工帳一般是
發生財務費用時: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利息
期末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借:財務費用-利息
第二種:財務軟體一般是
發生財務費用時:
借: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利息
期末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財務費用-利息
拓展資料:
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
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賬務如何處理?
企業把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作為一類,採用了相同的會計處理。這類企業投資的主要是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購買產品時:借:銀行存款——定存(銀行理財)/其他貨幣資金;
貸:銀行存款——公司賬戶。
收回時再做相反分錄,所得收益記入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或投資收益賬戶。
銀行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銀行理財產品最低起購金額為5萬元,如果是剛了解這類型理財工具的投資者,可以先從小額產品選購起。當然,銀行理財產品也有10萬、20萬,甚至500萬以上的起購金額。
銀行理財產品優勢之一就是投資期限靈活,如工商銀行(601398)個人增利和個人尊利系列,有40天、60天、120天、150天、180天、240天、360天這七種可供選擇,除此之外,也有2000多天,或者1000多天的理財產品。

⑸ 中行理財產品中的「收益分配」指什麼

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存在收益分配,只有理財說明書中有明確提及「收益分配」的,才有可能會進行收益分配。收益分配可以是現金分紅,也可以是份額分紅。分紅前將提前發布公告。例如債市通產品,通常每年分紅一次。如果凈值增長不好,可能一年都不分紅。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⑹ 老師將工資存入銀行獲取利息屬於什麼分配方式

總體意思表達投資理財,所以,屬於按生產要素中的資本(資金)要素分配。

⑺ 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是做財務費用還是投資收益怎麼做會計分錄

投資收益。

購買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理財產品-成本

貸:銀行存款

贖回時: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收到的利息,虧損時余額在借方)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理財產品-成本

1、「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1)企業持有的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也在「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

借方——登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成本、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

貸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低於賬面余額的差額 、企業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結轉的成本

(2)關於該賬戶的明細科目——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設置「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等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3、「投資收益」科目核算企業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期間取得的投資收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實現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7)理財利息收入屬於什麼分配方式擴展閱讀:

投資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的,企業應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屬於本企業的部分,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被投資單位在取得投資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額,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二)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的,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根據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或經調整的凈利潤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本科目。

被投資單位發生虧損、分擔虧損份額超過長期股權投資而沖減長期權益賬面價值的,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

發生虧損的被投資單位以後實現凈利潤的,企業計算的應享有的份額,如有未確認投資損失的,應先彌補未確認的投資損失,彌補損失後仍有餘額的,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出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貸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出售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還應按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比例結轉原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⑻ 理財產品屬於按勞分配嗎

理財產品不屬於按勞分配,
屬於按其他生要素分配。

⑼ 我國居民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屬於 A.按勞分配B.按貢獻大小分配C.按生產要素分配D.社會福利分

按生產要素分配

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要素所有權,從生產要素使用者那裡獲得報酬的經濟行為。它包括三層含義:(1)參與分配的主體是要素所有者,依據是要素所有權;(2)分配的客體是各種生產要素共同作用創造出來的價值;(3)分配的衡量標准,這涉及到按生產要素的質量、數量還是貢獻大小進行分配。因此,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在依據是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其直接表現和標準是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生產要素貢獻的大小。

詳情請參考 http://ke..com/view/663555.htm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