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理財利率結算時少了怎麼辦
❶ 理財贖回後錢變少了是怎麼回事
如果理財的贖回資金變少,可能是理財的損失。理財不保證本金和收益的安全,存在一定的損失可能性。 一旦發生損失,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損失。一般理財不能提前贖回。 部分財務管理即使在成立後進入封閉期,在封閉期內也不能進行任何經營活動。 理財到期後,本金和收益將自動轉入投資者賬戶。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去中心化存款。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一隻基金分成多份存款,長短期相結合進行配置。 短期產品主要用於滿足臨時資金需求; 二是將期限不確定的資金轉存至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包括貨幣資金和部分創新存款。 不僅利率遠高於當前利率,而且可以隨時存取。 它們具有高流動性且相對安全。 通過這些組合存款,您可以有效解決效率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讓您不再糾結。
至於存半年,一年還是三年, 主要看你的資金閑置時間,或者投資規劃。 如果投資規劃含糊不清,當然短期更現實一些。 由於投資規劃不明確,必然導致提前退出的可能性較大。 一旦發生提早取款,如果按照現在的利率計算利息,損失的利息會更多,讓人覺得得不償失。 但是,如果投資計劃很明確,資金的閑置期基本可以確定,就必須選擇三年期,因為一年期利率肯定低於三年期利率。 一般來說,即使連續3年的1年期存款的總利息沒有3年期的多,這也是有理論依據的。
拓展資料:
贖回開放金融產品
開放式金融產品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投資者可以在開放期內自由申購和贖回開放式金融產品。 因此,開放式金融產品一般需要投資者手動操作贖回。
提交理財產品贖回申請後,贖回資金不會立即到賬。 大多數開放式金融產品的贖回到達時間為t+1,例如12月2日15:00之前贖回的資金一般在12月3日到達。
但是有些銀行的t+0理財產品可以當天兌現,當天到賬。 具體時間以產品合同約定的時間為准。
❷ 我是存款小白。敢問各位大俠。郵政三月定期當時存了600利率是2.8%怎麼存了一萬三月定期利率少
這個問題的話,本金*利率*時間 就可以算出來了 總的存款利率的話一般都是有央行規定的,怕出現什麼亂子,你會看到今年的存款利率三個月的1.35,六個月的1.55,年利率略高是1.75,這樣的話個人覺得存入很不合適呢,要是想通過此存錢的話是不太可能實現的,這樣的話還不如網路上的理財平台呢,理財通都是不錯的選擇呢,還有就是理財通網頁版的還支持最高1000萬的充值呢
❸ 郵政理財2018年244期賬戶少利息就減少了是怎麼回事情
郵政理財2018年244期的話,他賬戶少,利息也是很正常的,雖說減少了利息,也是根據當時的利率下調,都是有規定的,我們也是左右不了的
❹ 我爸爸在郵政儲蓄銀行買了一款理財產品但是突然少了一萬多,這是為什麼
理財產品有保本和非保本之分,如果買的非保本產品,顧名思義,他拿你的錢做項目,虧本了,你的本錢自然就少了。買前一定要仔細研究產品投資方向,認真閱讀合同,以免後悔。
❺ 當時理財利率是0.49,現在掉了,結算怎麼算
按照票據上寫的計算,如果是固定的就是以前的利率,如果寫的是浮動利率就是現在的
❻ 去郵政銀行存錢,被工作人員忽悠了,買了理財,剛過3天錢少了100多,怎麼回事
現在只要不是銀行的存款,一般的情況下都不會是保本的,如果說你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那麼你就應該想到這個風險,它就會有存在的,就算是找銀行的人也沒有用的現在。
❼ 我到郵政銀行存錢,被工作人員忽悠了,買了理財,而且2天以後錢少了200是怎麼回事
因為現在的理財產品都不是保本保息的。是有風險的,虧錢是很正常的。就像你在銀行的買了理財股票基金漲跌都是很正常。
❽ 郵政理財每周定開存了兩個月參考市值變少了,那這兩個月還有利息嗎
有的,肯定有的,只要存進去就有,不過根據利率調整而已
❾ 我在五年前在郵政銀行被忽悠買了一份理財分紅保險,現在到期了利息比銀行還少收入好幾萬,我要投訴郵政
維權艱難,銀行理財本來收益就不高,一個老太存了幾千元,買一套房子當時,最後到期一萬塊不到,我們有新三板股權承銷,預期收益翻倍,有興趣可以私信,起投50-100萬,幾萬塊可以參與的股權投資肯定有問題。
❿ 銀行理財的錢變少了不知怎麼回事
01把投資當理財,頻繁操作
有的人聽朋友說炒股能賺錢,就把存在銀行里的錢拿出來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了股票;然後聽說基金能賺錢,又去買了基金;反反復復漲漲停停。這樣錢沒賺多少,虧的更多了。
這個樣子下去,錢越理越少不無道理。最關鍵的原因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真正搞懂理財是什麼,簡單的把投資當成了理財。
很多人聲稱自己在學理財,但其實所有動作都是為了追逐利益,都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
像這樣從銀行轉戰股票再轉戰基金,越頻繁操作,越容易虧錢。
最重要的是,要賺錢也不是通過投資或者理財,而是靠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02過於保守
如果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表面上看起來很安全,實際上卻是在慢慢虧損。存款利率根本跑不過通貨膨脹。
03過於冒險,盲目跟風
就像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風的表現。每個人的風險應對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投資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
比方說,有人說他覺得某家公司挺好,有潛力,投資了股票,然後你跟著投了錢進去,然後公司股價下跌,你為了不讓損失擴大,低價拋售了股票,但沒過多久股價就開始回升,你後悔不已。
這里的關鍵點在於,那個人做的是價值投資,他的獲利來源於公司的長期成長;但是你卻寄希望於一時的價格波動來賺差價,最終因為盲目跟風而造成損失。
04低保障高保費分紅險之「惑」
很多人因為想賺錢,會被市面上的熱銷分紅險「迷惑」,認為買了分紅險既有保障又有分紅,一舉兩得。但事實是,分紅險雖然有保障,但是保額要比純保障型的保險低很多。
另外,雖然保險公司的分紅利益看上去挺好,但是實際分紅不高,而且沒有保證,不確定。而且為了這點收益,資金還要被封鎖,降低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