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做金融能給國家貢獻什麼

做金融能給國家貢獻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06 09:09:00

㈠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的運行不僅直接影響著經濟建設的進程,而且在非常大的程度上關系著社會發展的狀況。所以,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充分發揮金融的作用,通過抓好發展與監管兩手,促進我國的金融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如下:

1、首先,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質和作用所決定的。

2、其次,金融是現代經濟中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杠桿。

3、最後,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貨幣資金作為重要的經濟資源和財富,成為溝通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命脈和媒介。

拓展資料:

  1. 定義:

    金融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㈡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1、金融發展有助於實現資本的積聚與集中,可以幫助實現現代化的大規模生產經營,實現規模經濟的效益。

2、金融發展有助於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從而提高社會經濟效率。

3、金融發展有助於提高用金融資產進行儲蓄的比例,因而有助於提高社會的投資水平。

經濟發展對金融發展的作用:

1、經濟的發展使社會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因而提高人們對金融投資和理財服務的需求。

2、經濟發展形成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集團,這些大的企業集團要求與其融資需求相匹配的現代金融機構為其提供服務。

(2)做金融能給國家貢獻什麼擴展閱讀:

金融的構成要素有5點:

1、金融對象:貨幣(資金)。由貨幣制度所規范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

包括直接融資:無中介機構介入;間接融資:通過中介機構的媒介作用來實現的金融。

3、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4、金融場所:即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

5、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等。

各要素間關系:總體講各要素是既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金融對象、金融場所為金融體系硬體要素,金融方式、制度和調控機制為金融體系軟體要素,金融機構為其綜合要素;

具體講金融活動一般以信用工具為載體,並通過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來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其中發揮監督和調控作用。

㈢ 如果我是金融領域的我會為中國做些什麼

如果你是金融領域的,那麼你就應該在中國的建設中,在你的專業領域內發揮你的特長,做出你的貢獻,用你的專業知識為國家做出最好的作用

㈣ 對於金融專業的學生能為黨做些什麼貢獻

實現資金融通。
將閑置資金收集起來,提供給需要資金的產業,為經濟建設做貢獻,在中國的建設中,在專業領域內發揮特長,做出貢獻,用你的專業知識為國家做出最好的作用。
金融學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該專業的修業年限是四年。主要研究金融學、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證券、投資、信託、保險等行業進行投資理財和風險控制等。

㈤ 金融在國民經濟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的運行不僅直接影響著經濟建設的進程,而且在非常大的程度上關系著社會發展的狀況。所以,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充分發揮金融的作用,通過抓好發展與監管兩手,促進我國的金融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金融活,社會才活

鄧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這一經典性的評價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適應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為經濟服務,又反作用於經濟,對經濟的成長和運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經濟,是社會的經濟;金融,是社會的金融。所以,無論經濟還是金融,都是與社會密不可分的。金融在以特有的方式作用於經濟的同時,也在作用於社會,對社會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社會,從廣義上來說,是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類生活共同體。它包括作為社會主體的人,以及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等。作為一個社會有機整體或大系統,它包括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等多個子系統。狹義的社會,則是以人的社會活動和交往關系為主要內容的公共生活系統。它與廣義社會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相並列,特指人的社會生活、社會交往、社會關系以及相應的社會管理、社會環境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說的「社會」,可以從廣義上使用,但主要還是指狹義的社會。所以,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無論是廣義的社會,還是狹義的社會,金融都與其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經濟建設中,金融「一著棋活,全盤皆活」。在社會領域,我們還不能說金融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但如果沒有金融,或金融不活,那社會肯定活不起來。所以,我們至少可以說:金融活,社會才活。

第一,金融活,才能夠使生產力得到更大的發展,使人們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從而為社會整體的良性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一種信用中介,金融將社會零星、分散、閑置的資金積聚起來,變成高效、穩定、長期的資金來源,通過借貸、投資的方式,配置到社會急需的領域和部門,組合生產要素,不僅維系社會的簡單再生產,而且不斷擴大再生產,以及相應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生產方式,從而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加。物質基礎雄厚了,社會才有更大的力量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才有更多的條件興辦各種社會事業,才有豐厚的財力建立社會保障、社會福利體系,才有更強的手段來實行財政轉移支付,解決區域差異等問題。金融—經濟—社會,通過這樣的途徑,金融為社會作著巨大的貢獻。

第二,金融活,才能夠為人們的創業活動提供更好的條件,從而激發社會活力,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大的生產力是掌握了一定科學技術和勞動技能的人。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單憑自己個人的原始積累是難於以較快的速度組織較大規模的社會生產的。而金融,就能夠提供最重要的條件。黨的十六大指出:「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通過金融的支持和幫助,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創業或從事生產,同時還可以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社會不僅將更有活力,也更為有序。

第三,金融活,才能夠更好地調節宏觀經濟,調節收入分配,使社會公平正義得到更好的實現。金融與國民經濟各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它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各個單位和法人的經濟活動乃至社會活動,同時,又能夠利用利率、匯率、信貸、結算等手段影響這些經濟和社會活動的進行。通過調整貨幣供應總量,可以使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平衡;通過調整貨幣供應的方向和具體數量,可以調整生產要素在不同領域配置的格局。金融的這種杠桿作用,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價格、影響進出口的數量和規模,影響不同部門不同單位的收入,影響社會財富在不同人們之間的分配。如果金融手段運用的方向、力度和措施得當,可以有效地抑制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保證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得到更加切實的維護。

第四,金融活,還有助於培養社會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氛圍,增強社會和諧的動力和條件。金融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正常運行需要兩個最重要的社會條件,一個是有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制,一個是具備基本的信用基礎。人們知法守法,講究誠信,金融業務才能正常開展。金融發展,與金融有關的法制也會發展,倫理道德的建設也會發展。人們經常受到這種非常嚴格的法律和道德的熏陶,整個社會就會潛移默化地增強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安定有序的氛圍,並且帶動社會其他方面法治和道德的建設,從而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種內在要求不斷地得到實現。

金融亂,社會則亂

金融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固然有很多積極的影響和作用,但由於它本身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所以,如果出現問題,也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金融發展的好壞如同一把雙刃劍,利與弊都非常明顯。「金融活,社會才活」,是它「利」的一面,而「金融亂,社會則亂」,則無疑是它「弊」的一面。

金融是存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的中介,通過吸收的存款發放貸款,以保持資金在社會的正常流動。金融的發展構成了整個社會資金流動的循環系統和主要鏈條。而社會,則是通過銀行進行存款和貸款的交換,以保證資金在全社會的「血液循環」。如果金融系統規范有序,社會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環境,社會資金就會按正常的渠道和秩序流動,一切都會井然有序。

但事實上,現代金融自創立以來,就出現過無數大大小小的混亂和危機。從1825年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西方國家的一次次經濟危機,都包含著金融的混亂和危機在內,有的還是由金融混亂和危機引起的。1929~1933年雪崩式的大危機,橫掃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起始就是金融鏈條的斷裂。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980年至1997年,世界上有120個國家發生嚴重的金融問題,為此耗費的資金高達2500億美元。隨後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我們迄今還記憶猶新。我們國內,由於國家宏觀管理和有關政策、決策比較得當,沒有發生過嚴重的金融危機,但各種金融問題還是不斷出現,潛在的風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對此,我們不能不高度警惕。

金融之亂,既有金融系統自身管理和運營上的紊亂,也有因多種原因引起的整個金融系統和牽動社會的劇烈動盪。亂的規模,小至一般的「故障」,大到較大的金融風波,最嚴重的乃至社會動亂甚至世界性的危機。如果借款人不履行約定的還款承諾,或者金融機構的支付能力不足,或者市場利率變動引起成本收益的較大變化,或者出現國際間的匯率風險,或者國家宏觀決策發生失誤或不合時宜,或者金融機構的有關人員違規經營,或者受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或者金融衍生產品過度投機或經營失誤,或者金融機構擴張過快管理不當,諸如此類,都有可能使金融機構發生支付危機,甚至破產。由於金融系統本身是一個巨大的信用鏈條,一旦哪個環節出現故障,就很容易發生連鎖反應,引起全局性、系統性的金融風波和金融危機。

金融之亂,絕不僅僅是金融本身之亂,也絕不僅僅是經濟之亂。金融運行的任何故障,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社會。而那些規模較大的金融風波、金融危機,則往往都會影響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

㈥ 金融投資行業對國家的作用

金融投資 - 投資影響作用:

經濟全球化直接影響金融投資發展的外在經濟環境,政府企業,個人等主題對各自利益目標的追求共同推動了經濟的全球化金融發展,但是,對任何單個微觀經濟主體而言,經濟全球化是其生存發展的既定經濟環境,無論是進行生產金融投資,還是日常經營管理,企業都必須適應這種全球化的環境,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從微觀層面分析,經濟全球化對企業金融投資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全球分配和營銷網路,利用國際貿易依託國內市場容量的限制,擴大銷售規模,在利潤增長的同時也為規模經濟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2、通過建立海外子公司進行金融投資生產,即國際金融投資,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供給彌補國內短缺,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外貿出口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規避一些國家陳隊進口設置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種國外資源的利用不僅局限於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源,還包括對一些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爭奪,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3、利用某些國家法律制度的差異,獲取成本優勢和市場機會金融投資在生產,銷售等過程中對剩餘價值的追求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而經濟全球化反過來對金融投資產生重要影響。

㈦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1、金融能夠提高投融資水平和效率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多兩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是可以增加要素總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應;

二是通過提高要素生產率,比如資本的生產效率,投融資效率等來促進經濟發展。

2、金融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吸引優秀人才。

金融的本質是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通過將資金配置到生產效率最高的項目中去,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同時提高技術進步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因此,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將可以更好地分配資金,提高進步水平,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7)做金融能給國家貢獻什麼擴展閱讀

金融發展規律

1、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上層結構的增長比國民產值及國民財富所表示的經濟基礎結構的增長更為迅速,因而金融相關比率(FIR)有提高的趨勢。

2、一國金融相關比率的提高並不是永無止境的。一旦達到一定的發展階段,特別是當FIR達到1~1.5之間時(西歐和北美20世紀初就達到了這一水平),該比率將趨於穩定。

3、經濟欠發達國家的FIR比歐洲和北美國家要低得多。欠發達國家目前(指20世紀60年代)的FIR多在1和2/3之間,相當於美國和西歐在19世紀後半期就達到並超過的水平。

4、決定一國金融上層結構相對規模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經濟單位和不同經濟集團之間儲蓄與投資功能的分離程度。

5、在多數國家中,金融機構在金融資產的發行額與持有額中所佔份額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大大提高了。即使一國的FIR已停止增長,該份額卻依然呈上升勢頭。

㈧ 金融為中國貢獻了多少錢

關於全球經濟增長正從新常態進入「新平庸時代」的討論日益增多。而其背後的發達國家過度金融化,也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關注與討論。即將召開的G20杭州峰會,為各國凝聚共識、實現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共同構建和完善全球經濟新秩序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作為東道國特別是一個正在崛起中的大國,中國將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2014年,在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召開的G20峰會提出了「更多2%」的增長目標,其目標就是希望G20各國聚焦經濟增長,加快各國經濟結構性改革,帶動就業崗位的增加,從而實現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除了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外,全球經濟的整體表現並不樂觀。自去年以來就在西方國家中一枝獨秀的美國,最新的年度GDP增長數據也只有1.2%,大幅低於預期的2.5%。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俄羅斯、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經濟也陷入衰退。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各國央行釋放出大量的流動性,甚至出現了負利率,但仍然未能改變全球經濟下行的趨勢。這說明,全球經濟秩序,尤其是國際金融秩序出現了嚴重的功能失調。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過度金融化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相比,雖然美元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貨幣,但其仍佔有主導地位,國際貿易中有一半以上的交易都是以美元開立結算, 美元差不多佔據了63%的外匯儲備和87%的外匯市場交易。這種狀況並沒有反映世界經濟發展的最新成果,反而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

國際清算銀行在最近發布的年報中指出,當前以美元及歐元為主導地位的體系增加了「金融失衡」的風險,也就是說不可持續的信貸和資產繁榮過度延伸到資產負債表,從而引起金融危機,對宏觀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由於全球性的貨幣寬松和跨國融資,也使得這種失衡可以在不同國家同時發生。因為美元和歐元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使用,這會直接影響到大量以美元或歐元計價的資產(債務)的估值。同時,許多國家在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都會把美元和歐元的貨幣狀況考慮進去。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的進程也使得各國債券及股票價格受到資本流動很大的影響。當前這種「過度金融彈性」,就像一根橡皮筋,你可以把它延伸得很長,但當它最終彈回的時候會更有破壞性。

國際金融體系存在的弊端已經引起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視,但是發展中國家在其中的話語權過少,其利益及實際國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改革。2010年IMF通過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原來屬於發達國家的6%的份額將被轉移至新興經濟體。中國的份額將由目前的3.99%大幅上升至6.39%,投票權將從原來的3.65%上升至6.07%,其他金磚國家也將全部進入前十位。這一改革被稱作IMF的「最根本改革」。但是此次IMF份額改革直到2015年才得以完成。

中國為國際經濟秩序的完善作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除了繼續推進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多話語權之外,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建立全新的多邊合作機構也是推進國際貨幣金融體系變革的重要步驟。作為首個由發展中國家主導的多邊開發銀行,金磚銀行成立的初始目的是構造一個外匯資金池,以使成員國在遭遇金融危機時維持幣值穩定,可以有效減少成員國對IMF的依賴。這一舉動顯示了新興經濟體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願望與努力。亞投行作為第一個由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將與現有的多邊開發銀行合作,對其起到補充而不是替代作用,從而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是現行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體系的受益者,我們不會另起爐灶。世界各國都希望經濟穩定,實現共同發展。一個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秩序符合所有國家的根本利益。人們也希望,本次杭州峰會為推動現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與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務於全球經濟增長,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㈨ 學習金融學能為國家做出哪些貢獻

實現資金融通,將閑置資金收集起來,提供給需要資金的產業,為經濟建設做貢獻。

㈩ 在你看來現代金融行業對社會的貢獻體現在什麼地方

簡明扼要的說,現代金融就是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促進了世界發展,我們說的期貨套利交易,無數的這種套利交易讓資源定價更為准確,准確的定價意味著它能夠讓生產者估計其收益,只有技術最好效率最高的生產者才能在准確定價下獲取利潤,所以資源就會落到那些有效率的生產者手中。迫使同業其他從業者提高水平,導致社會整體效率提高。

熱點內容
仲裁延期股票影響 發布:2025-05-15 17:16:30 瀏覽:450
期貨一般多少周期 發布:2025-05-15 17:13:43 瀏覽:956
先健科技股票目標價 發布:2025-05-15 16:54:47 瀏覽:813
期貨價格標準是多少 發布:2025-05-15 16:38:54 瀏覽:561
在那裡可以看到股票歷史市盈率 發布:2025-05-15 16:36:58 瀏覽:983
質押和解除質押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5-15 16:24:08 瀏覽:483
前五經紀商持股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5-15 16:17:51 瀏覽:118
股票交易作廢坐牢 發布:2025-05-15 16:04:29 瀏覽:894
江特電機股票會被退市嗎 發布:2025-05-15 16:04:22 瀏覽:604
2019年退市的制葯股票有那些 發布:2025-05-15 15:50:40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