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

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

發布時間: 2022-07-10 18:36:10

『壹』 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有哪些

法律分析:金融監管機構是根據法律規定對一國的金融體系進行監督管理的機構。我國目前的金融監管機構包括「一行三會」,即中國人民銀行又稱央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證監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保監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第一條 為了確立中國人民銀行的地位和職責,保證國家貨幣政策的正確制定和執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督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銀行業的監督管理,規范監督管理行為,防範和化解銀行業風險,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促進銀行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工作。本法所稱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銀行。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的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對經其批准在境外設立的金融機構以及前二款金融機構在境外的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貳』 金融監管機構有哪些各監管哪些方面

只有以下這四個: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拓展資料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2、按照金融機構的管理地位,可劃分為金融監管機構與接受監管的金融企業。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是代表國家行使金融監管權力的機構,其他的所有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都必須接受其監督和管理。
3、按照是否能夠接受公眾存款,可劃分為存款性金融機構與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存款性金融機構主要通過存款形式向公眾舉債而獲得其資金來源,如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合作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則不得吸收公眾的儲蓄存款,如保險公司、信託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以及各類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
4、按照是否擔負國家政策性融資任務,可劃分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非政策性金融機構。
由政府投資創辦、按照政府意圖與計劃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非政策性金融機構則不承擔國家的政策性融資任務。
5、按照是否屬於銀行系統,可劃分為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按照出資的國別屬性,又可劃分為內資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和合資金融機構;按照所屬的國家,還可劃分為本國金融機構、外國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

『叄』 中國證監會的主要職能和基本職責有哪些

答:
中國證監會基本職能
(1)建立統一的證券期貨監管體系,按規定對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實行垂直管理。
(2)加強對證券期貨業的監管,強化對證券期貨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和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其他機構的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3)加強對證券期貨市場金融風險的防範和化解工作。
(4)負責組織擬訂有關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草案,研究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定證券市場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與證券市場有關的事項;對期貨市場試點工作進行指導、規劃和協調。
(5)統一監管證券業。

中國證監會的工作職責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研究和擬定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規章、規則和辦法。
(二)垂直領導全國證券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負責有關證券公司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和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四)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清算;按規定監督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五)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六)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按規定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證券業協會和期貨業協會。
(七)監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清算公司、期貨清算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級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審批基金託管機構的資格並監管其基金託管業務;制定上述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中國證券業、期貨業協會開展證券期貨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
(八)監管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股票、上市;監管境內機構到境外設立證券機構;監管境外機構到境內設立證券機構、從事證券業務。
(九)監管證券期貨信息傳播活動,負責證券期貨市場的統計與信息資源管理。
(十)會同有關部門審批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其相關的業務活動;監管律師事務所、律師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活動。
(十一)依法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罰。
(十二)歸口管理證券期貨行業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事務。
(十三)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肆』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4)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擴展閱讀: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伍』 金融監管部門有哪些

金融監管部門包括「一行兩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

金融監管也被稱作為金融監管治理。該提法在國際學術界和監管實踐中是一個較新的領域。治理水平、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有效性是決定金融體系穩健性的主要因素。逐漸採用良好的治理方法是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共同的責任,監管機構始終採取良好的治理結構,是其監管對象引入良好治理的前提條件。

(5)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擴展閱讀:

公共監管理論認為,金融業是外部效應和信息不對稱性均十分突出的公共行業,因而需要政府管制。以監管當局為代表的外部監管正是一種使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強制性制度安排。但是這種監管的核心作用也是有限度和邊界的,諸如監管法規的滯後性、監管彈性不足等,從而使有效監管受到限制。

『陸』 三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部門都有哪三個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從體制上看,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應屬於「一元多頭」,即金融監管權力集中於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設立的金融主管機關和相關機關分別履行金融監管職能,即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監管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及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審計機關、稅務機關等分別履行部分國家職能。

銀監會負責對銀行業的監管,證監會作為國務院證券監督機構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對全國保險業和保險市場的統一監管。

(6)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擴展閱讀:

1、金融監管的主要對象:

金融監管的傳統對象是國內銀行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但隨著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金融監管的對象逐步擴大到那些業務性質與銀行類似的准金融機構,如集體投資機構、貸款協會、銀行附屬公司或銀行持股公司所開展的准銀行業務等。

如今,一國的整個金融體系都可視為金融監管的對象。

2、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

對金融機構設立的監管;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業務的監管;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如市場准入、市場融資、市場利率、市場規則等等;對會計結算的監管;對外匯外債的監管;對黃金生產、進口、加工、銷售活動的監管;對證券業的監管;對保險業的監管;對信託業的監管;對投資黃金、典當、融資租賃等活動的監管。

『柒』 金融平台出現問題清盤由哪個部門監管

我國三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部門分別為:銀監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監管可以分成金融監督與金融管理。金融監督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金融機構監管部門部分主要職責及監管措施如下:

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

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4、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

5、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 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

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
1、擬定保險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制定行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起草保險業監管的法律、法規;制定業內規章。

2、審批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保險集團公司、保險控股公司的設立;會同有關部門審批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設立;審批境外保險機構代表處的設立;審批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等保險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審批境內保險機構和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審批保險機構的合並、分立、變更、解散,決定接管和指定接受;參與、組織保險公司的破產、清算。

3、審查、認定各類保險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制定保險從業人員的基本資格標准。

4、審批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險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對其他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實施備案管理。

5、依法監管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市場行為;負責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監管保險保證金;根據法律和國家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政策,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依法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進行監管。

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

《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 監事會是證券交易所的監督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1、檢查證券交易所財務;

2、檢查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3、監督證券交易所理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行為;

4、監督證券交易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證券交易所章程、協議、業務規則以及風險預防與控制的情況;

5、當理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證券交易所利益時,要求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6、提議召開臨時會員大會;

7、提議召開臨時理事會;

8、向會員大會提出提案;

9、會員大會授予和證券交易所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7)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務業(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

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捌』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都歸央行管轄嗎

不歸,銀監會和保監會已合並,稱銀保監會。
銀保監會,證監會不歸央行管轄。它們和央行,都統一被國務院管轄。
銀保監會,證監會主要行使監管職能,而央行負責貨幣政策的規劃和實施。互相之間沒有統屬關系。銀監會跟央行的關系就象監察跟警察一樣的關系 一個是職能一個是監督 不存在相互監管 只存在銀監會監督銀行 銀監會不僅僅監督央行 其他銀行一樣可以監督.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都是是從央行分離出去的,四者同為監管機構一、「一行三會」金融監管體制歷史貢獻與現實問題。
(8)證監會的金融監管由什麼負責擴展閱讀: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國的金融監管取得了長足進步,逐步形成了人民銀行主要負責宏觀調控、金融改革、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穩定,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微觀監管的分業監管格局,金融監管法律法規日臻完善,監管方式和手段不斷改進,金融風險的監測、評估和處置機制逐步健全,金融監管專業化水平和有效性大幅提升,對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穩定、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創造公平競爭的金融市場環境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現代金融市場和信息技術發展使監管體系面臨諸多不適應性。

一是與系統性風險防範不適應。在泡沫形成時,分業監管模式使得監管數據和信息難以共享,嚴重製約了對市場整體風險的判斷和識別。在泡沫破滅時,不同監管部門從各自行業出發,缺乏整體風險理念,對風險跨市場傳遞認識不足,造成反應遲鈍。在處置風險時,跨行業、跨市場的風險特徵超出了單個監管機構的能力范圍,增加了化解風險的決策鏈條和協調難度,放大了風險處置成本。本輪資本市場震盪警示我們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的緊迫性。

二是與信息技術發展不適應。以金融創新為名行龐氏騙局之實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事件頻發,從外因看,互聯網金融無序發展源於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互聯網對金融的過度滲透,互聯網對輿論的塑造與掌控迫使監管放任;從內因看,互聯網金融風險源於誰的孩子誰抱走的金融壓抑式監管理念、缺乏全局性穿透式風險監控的監管機制和畫地為牢式分業監管體制。內外因疊加,互聯網金融風險在當前呈燎原之勢,在今後仍將此起彼伏。

三是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需要不適應。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業不良資產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根據微觀審慎監管要求,金融機構資產業務呈現明顯的順周期性,甚至放大周期波動。政府債務置換和新增債務加劇擠出效應,實體經濟面臨融資收縮周期。建立防範系統性風險、實施逆周期操作的宏觀審慎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玖』 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有哪些

中國的金融監管部門有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的是「一行三會」的管理構架,中國銀監會負責監督管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和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中國證監會負責集中管理全國期貨和證券;中國保監會負責監督全國保險市場;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貨幣政策的制定。

拓展資料:

金融監管是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如中央銀行、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對金融交易行為主體作的某種限制或規定。本質上是一種具有特定內涵和特徵的政府規制行為。金融監管可以分成金融監督與金融管理。

金融監督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金融監管是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總稱。綜觀世界各國,凡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無不客觀地存在著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管制。

從詞義上講,金融監督是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金融監管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監管是指中央銀行或其他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規定對整個金融業(包括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實施的監督管理。廣義的金融監管在上述涵義之外,還包括了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和稽核、同業自律性組織的監管、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管等內容。

(1)維持金融業健康運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減少銀行業的風險,保障存款人和投資者的利益,促進銀行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2)確保公平而有效地發放貸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資金的亂撥亂劃,防止欺詐活動或者不恰當的風險轉嫁。

(3)金融監管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貸款發放過度集中於某一行業。

(4)銀行倒閉不僅需要付出巨大代價,而且會波及國民經濟的其它領域。金融監管可以確保金融服務達到一定水平從而提高社會福利。

(5)中央銀行通過貨幣儲備和資產分配來向國民經濟的其他領域傳遞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可以保證實現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的傳導機制。

(6)金融監管可以提供交易帳戶,向金融市場傳遞違約風險信息。

熱點內容
中大金融是哪個公司 發布:2025-10-06 04:54:19 瀏覽:646
股票交易時間先去大財優配 發布:2025-10-06 04:51:35 瀏覽:721
貿易戰對股票板塊價格的影響 發布:2025-10-06 04:37:18 瀏覽:94
金融中介怎麼簽單 發布:2025-10-06 04:36:43 瀏覽:364
金融戰和石油哪個更厲害 發布:2025-10-06 04:30:59 瀏覽:34
基金官網直銷機構有哪些 發布:2025-10-06 04:19:45 瀏覽:119
如何找到跌到低點基金 發布:2025-10-06 04:18:01 瀏覽:763
北上資金以什麼貨幣結算 發布:2025-10-06 03:29:26 瀏覽:286
對方不承認代持股權怎麼辦 發布:2025-10-06 03:26:03 瀏覽:680
股票交易參考盈虧准確嗎 發布:2025-10-06 03:00:47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