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理財企業為什麼存在

理財企業為什麼存在

發布時間: 2022-08-25 18:38:05

⑴ 中國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大量購買理財產品

很多上市公司有大量沉澱資金,隨便翻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公告,比如2014年德力股份發布公告,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多喜愛公告,增加閑置自有資金500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016年11月份,有9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購買理財產品公告,其中60多家的投入資金中包含閑置募集資金。

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

公司的理由通常是這樣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加公司收益。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因為大多上市公司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是以保障資金安全為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大多會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為7天,最長為1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左右。這樣一算,一個億買一年理財利息是:1億元*3%=300萬元,這可是凈利潤,基本沒有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劃算。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不能對上市公司的說法偏聽偏信,需要審視公司的經營情況。通過眾多案例的總結,可以看出,其實上市公司熱衷於銀行理財,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理財產品收益高,獲利快;二是主業增長空間有限,經營性盈利艱難,企業發展的動能不足。這其中透露出的風險如下:

首先,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這違背了我們投資者的初衷。投資者買股票,是希望企業通過經營,獲得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公司估值,使股價上漲獲利。但有的公司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不做業務創新改進,而是去買了理財產品,用錢生錢,實際是存在一定的資金浪費。

其次,所有的投資均有風險,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買了「理財產品」,無非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轉嫁給了「買股票的人」。趨利避害!

另外,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財專業戶」,是一種「懶惰」的投資行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進取精神。

再補充一句,入市有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

⑵ 為什麼要公司理財

已經有很多企業或者機構去銀行或互金平台采購資產了,企業理財是大趨勢。

⑶ 網上投資理財為何存在風險

網上投資理財為何存在風險?
雖然這體現出創新對於行業發展的重要價值,但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其背後的風險也開始逐漸累積顯現。
尤其是一些P2P模式的網貸公司,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之後,出現了倒閉潮。一些平台因不規范運作、壞賬頻發、擔保缺乏等因素先後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不少投資者的網路理財也血本無歸。網路投資平台的專業性以及安全性均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一旦疏忽,很容易成為網路投資騙局的受害者。
實則,不少理財產品在宣傳時往往只突出強調高回報,對存在的風險卻語焉不詳、甚至刻意迴避—有的風險提示不足,有的重要條款披露不足,有的甚至違規通過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補貼方式爭奪客戶。這些行為的後果便是信息披露不足,缺乏透明度,導致投資者對潛在風險認識不夠。
風險控制是金融業的立身之本,但在現實中,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管理者缺乏金融從業經驗,他們往往長於創新,卻疏於風險管控。
互聯網金融確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恰恰是這種獨特性,使得其風險也與傳統金融行為有所不同。

⑷ 什麼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它的作用是什麼

國有銀行加入設立理財子公司行列,已是大勢所趨,很多銀行已經設立了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理財子公司可以使商業銀行更加專業,更加規范的進行理財業務和資金運作。那麼,什麼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它的作用是什麼?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

一、什麼是銀行理財子公司?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獲得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類信託」的綜合牌照的公司,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
因此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
二、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作用是什麼?
1、將業務規范化,將形式專業化,使得自身完全獨立,形成專業的業務機構。使得理財業務健康發展。讓減輕銀行資管業務,使其更專注於融資部分。
2、擴大理財和企業規模的同時,有效的獲得更大的投資機會,擴寬渠道,降低門檻,來吸引更多投資者投資。
3、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明確了理財業務的法律地位,可以減少商行的中間手續成本。
4、銀行作為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金融機構設立理財子公司比原來更有管理優勢,與其他資產管理公司相比,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關於什麼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它的作用是什麼的內容就說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⑸ 企業為什麼要理財

從廣義的角度講,企業理財就是對企業的資產進行配置的過程;狹義地講,企業理財是要最大效能地利用閑置資金,提升資金的總體收益率。企業理財目標,是企業經營目標在財務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業一切理財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企業理財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下,公司財務經理只要通過發行股票並將所得現金投資於國庫券,便能使利潤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但對大多數公司而言,這種作法將導致所有者股份單位利潤的下降,即每股收益的下降。

⑹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理財公司,我投的錢,他們究竟用在哪裡去了理財公司究竟靠什麼賺錢啊

年化收益率過大不靠譜,一般理財產品從資金~期限~來制定年化收益率的。

⑺ 企業為什麼會存在

要回答企業為什麼存在的問題,首先就要回答什麼是企業的問題。對於什麼是企業的問題,人們的回答並不相同。但是,本文認為:企業就是由人、財、物等資源要素在一定的自然、人文條件下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關系結構的經濟組織。在這里強調的,一是自然和人文條件的約束,二是人、財、物的結合,三是結合所形成的關系結構。這三點,在本文看來,相互制約、缺少了任何一點就不會有企業的存在。說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這是因為企業都是追求經濟效益的(注意:追求利潤也未必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說企業是一個組織,是因為企業是在特定條件下,由多人組成的、具有超個人的組織化力量的關系結構。本文認為:正是因為企業作為一個組織,具有超個人的組織化力量的特定功能,這種功能用於經濟活動,能夠實現單個人無法實現的經濟目標,所以,人們才在特定的條件下,創造出了這種從事經濟活動的組織,才有了企業這種從事經濟活動的組織的形態。
新古典經濟學把企業看作生產函數,而生產函數主要取決於企業的關系結構(這里的關系結構包括很多內容,如技術結構和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系結構、經濟關系結構等等)。離開了這里的關系結構,就沒有企業的存在,也就談不上生產函數。所以,把企業看作生產函數,還不如把企業看作一個特定的關系結構。問題在於,作為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主要流派,新古典經濟學和其他西方經濟學流派一樣,都迴避對生產關系的分析,把企業看作技術上的生產函數,從表面上就可達到迴避對生產關系分析的目的。但是,事實無法迴避,企業的運行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全部關系的問題。在企業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而生產關系是影響個人的行為的眾多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生產關系對企業的運行及運行結果具有重大影響。迴避生產關系而分析企業的行為(決策、運行、運行結果)是存在重大缺陷的。
科斯把企業看作是市場(即價格機制)的替代機制,把企業存在的原因解釋為價格機制的運行成本(即「市場的運行是有成本的」,企業可以節約市場運行成本,參見科斯《企業的性質》),並用市場的交易成本和企業內部追加交易的成本的均衡規定企業的邊界。科斯的企業理論的問題是迴避了生產。我們知道,一個用戶在決定一種產品是通過在市場上購買或者自己生產來滿足需要時,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市場上存在該商品的供應或者自己有能力生產。若沒有生產能力(包括通過合作、購並獲得的生產能力),就不存在(自己)生產的可能性。若市場上沒有供應(供應來自生產),就不存在通過購買滿足需要的可能性。總之,必須有生產才可能滿足需要。而生產一種產品,就必須具有生產該種產品的能力。現實是,很多產品是無法通過個人或家庭手工作坊進行生產的,因為個人或家庭手工作坊不具備這些產品的生產能力,只能通過近現代的生產組織形式——企業——來實現。生產與交換(交易)比較,生產更為根本,沒有商品生產就沒有商品交換的對象,也就談不上商品交換,交易成本也就無從談起。當然,很多非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必須考慮生產和交換的成本(在生產者和購買者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必須強調的是,生產和交換的成本是特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制度是生產關系的反映)條件下的成本,生產力的變化,必然導致人的需要、滿足需要的方式(生產關系)和滿足需要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變化(從無法承受,到能夠接受),導致生產、交換的內容和組織形式的變化。科斯把市場運行成本(滿足需要的成本的一部分,甚至是更不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企業存在的原因,包含著一些合理因素,但卻忽視了企業存在的更根本、更主要的原因。

熱點內容
哪個基金公司收費少 發布:2025-08-25 01:16:33 瀏覽:460
一千萬理財保險一年能保多少錢 發布:2025-08-25 00:42:43 瀏覽:284
成都正規的股票交易公司招聘 發布:2025-08-25 00:33:07 瀏覽:737
期貨投資一般多少 發布:2025-08-25 00:22:27 瀏覽:409
拉法基金屬條是什麼 發布:2025-08-25 00:05:31 瀏覽:776
st股票什麼情形會退市 發布:2025-08-24 23:57:07 瀏覽:424
如何看是不是基金的持倉 發布:2025-08-24 23:30:08 瀏覽:905
如何發行貨幣主權 發布:2025-08-24 23:19:38 瀏覽:430
郵政金融是什麼部門 發布:2025-08-24 23:08:41 瀏覽:826
估值增長了股權如何分 發布:2025-08-24 23:06:12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