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復利是如何影響投資的
『壹』 影響復利的三要素是什麼
復利三要素:本金、收益率、時間。倒著說,先說時間。
1,第一個因素就是時間。年復利和每天復利,後者要高很多,迭代的次數越多,復利威力越大,真是恨不得每一秒都在復利。
22歲、27歲、32歲開始投資的人到底有多大區別呢?也許你認為5年在漫漫人生路上,連1/10都不到,即使錯過5年,只要抓緊時間,就能夠迎頭趕上。
還是拿數據說話。假設有小春和小秋兩個人,小春的理財意識覺醒得比較早,20歲的時候就開始投資。小秋呢,要稍微晚一點,25歲才開始投資。
看起來只是差了5年,差距不是很大,只要抓緊時間,就能迎頭趕上,可是,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
假設兩人都是每月定投1000元,每年的收益率為12%(歷史數據回溯定投指數基金能夠達到這個水平)。
小春從20歲開始投資,共投資10年,到31歲的時候就不再投入本金。
小秋從25歲開始投資,一直投入本金直到60歲。
我們來看一下,當他們到60歲的時候各自都有多少錢呢?
60歲的時候,小春有696萬,小秋有650萬,即使小秋的投入本金是小春的3.5倍,最終也還是沒有追上小春。
並且,我們可以看到,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小秋始終落後於小春,僅僅就是因為相差了五年。
復利的的魔法在漫長的時間中發揮了魔力,如果你行動時間晚了一點,那麼你的投資回報就會少得多。所以執行力強的人往往會提前行動,爭取時間,讓復利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2,第二個因素,影響非常大,就是收益率,一年賺3%和一年賺10%,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在本金不多的情況下,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提高自己的收益。
3,最後一個就是本金,本金越多,最終收益越大
本金有多重要?舉個例子,同樣是收益率10%,投資10年,張三本金是10萬,李四本金是1萬,回報差多少呢?
張三的回報接近260000元;李四的回報不到26000元,張三賺了16萬,李四賺了1萬6。
本金多個零,回報也會多個零,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別。
有些投資品門檻很低,比如基金定投,有些平台10塊錢就能投,有些地方100塊可以投,如果是場內,大約1000塊起投。但是,你投的是10塊,還是1000塊,最終回報是不一樣的,很可能就是1萬和100萬的區別
『貳』 什麼是「復利」,哪些金融產品會出現復利
「復利」就是「利滾利」,就是在一定的期限內,將利息計入本金,然後在這個加總的基礎之上,再計算利息。
實際上,現在銀行存款利息用的是單利,實際上是按照復利思想來設計的。當然,有好多金融產品都會出現復利,比如:投資基金、長期債券、股票、一些保險產品,還有一些金融衍生工具等等,這些都會出現復利。
『叄』 復利定律在金融市場如何應用
首先來回答什麼是復利?
我們可以從一條公式來簡單表達復利,這樣比較容易理解什麼是復利(compound interest):
1、假設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0%-復利(compound interest),(現在的銀行當然不會這么傻有這么高的利率給到你,我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這樣假設,整數容易計算與理解)
2、假設今天小布存100塊錢進去某銀行,這筆錢我一年之內不動,那麼小布一年後,這個賬號就多了100+100*10%=100*(1+10%)=110元對吧
3、那我這110塊,在接下來的一年也不動,銀行的復利利率也不變也是10%,但因為是復利,復利將以上一年度的本金(本金已經從首年的100元變成了110元),那麼第二年的本金將變成110元,公式就變成了110+110*10%=110*(1+10%)=121。
這就是復利,然後假設我們繼續這樣利滾利的滾下去n年之後:
第1年:100*(1.1)=110
第2年:100*(1.1)*(1.1)=121
第3年:100*(1.1)*(1.1)*(1.1)=133.1
『
『
『
『
第n年:100*(1.1)ⁿ
這僅僅是為了讓初學者容易理解而極度簡化下的公式,實際情況之下,復利的計算將非常的復雜,如簡單的一個問題,我的錢在年復利率10%的情況下,什麼時候(多少年-n)會翻倍,也就是100變200呢?
100*(1.1)ⁿ=200
(1.1)ⁿ=200
然後你就發現,復利計算的復雜性,單單求這個n就需要用到對數:
n=㏒₁.₁2
哈哈哈
然後,其實直接用excel一年一年地加會比較容易計算:
看錶得知,粗略的計算下得知,要在以上的利率水平之下獲得200%收益,本金不動的情況下,需要在第7-8年之間可以達到,但是實際上很少有如此的金融產品能給到消費者,風險與收益永遠成正比。
哪些金融產品會出現復利?
我們可以從公式上得知,只要消費者買到的產品允許你用前一年的本息和作為下一年的本金來計算年中收益的話,那麼這種產品就是復利產品,然而世界上金融產品何其多,說是復利的產品有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讓你不得不望而卻步。
但是目前國內的復利產品,如保險、某些銀行的產品給出的利率都是不多目前到頂4.025%,以前好一點,我見過6%的,再早一點90年代中,很多復利產品都定價得很高,所以當年暴雷了很多產品,有幾個雷現在還在影響著那幾家當年發布產品的大企業,如某安,某壽,某康。
這里也有很多因素制約著:
1、趨勢已見,小心為上
國家在前期改革開放時是吃過虧的,復利不是不好,但是需要兩年看,老百姓在追求高利息的情況下,國家&機構都希望這個錢真的能兌付出去,這就需要投資標的的穩定收益達到了預期,但是當資金池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受到外界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波動也會越來越大,所以99年-02年的國家大范圍降息就對於當時認為國家利率會持續保持高位的金融機構(保險、銀行、基金等)倒打一棒,猝不及防,最大的相差8-10%點啊陰功,如果不想破產來償還,那隻好努力賺錢補坑了,所以投資大環境的穩定是很重要的,但是2019年後的未來會怎麼樣呢,誰都不知道,但市場貌似陰霾多過陽光,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特別是這幾年來M2也是不小,通脹壓力是有的,我們的GDP增長速度確實是下降趨勢(雖然仍然是世界上GDP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美國公開對打的貿易戰對於老百姓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實際的傷害(從事進出口相關的民眾)
2、吸取教訓,防範犀牛
很多年前從外國傳來了2個概念,灰犀牛事件&黑天鵝事件,
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灰犀牛是與黑天鵝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事件」則是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網路
既然我們已經在復利產品上出現過灰犀牛事件,那就以防範灰犀牛事件作為主基調。這樣才是保障廣泛百姓資金穩定安全的大前提,所以監管機構的責任非常重大,任務也是非常重,因為隨著網路的發展,很多新型的騙局、接盤局紛紛出現,各種打著高收益卻不能兌現的產品層出不窮,P2P、各種幣...........,所以不吸取教訓可不行,故從2000年開始,每一年的監管都比上一年要嚴格,如今我們的外交政策還保持更擴大的開放態度,開放意味著外資的進入,外資的進入也會挑動更大的杠桿,這樣順帶出現的風險可謂我國史無前例,表面很美麗,實際很骨感就是,有一個閑錢自己小心些就是!!
『肆』 影響投資收益的因素有哪些
1、年齡。目前投資理財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加入到了理財大家庭中。一般來說,年輕人比老年人在接觸新事物上更加輕松,也更容易承受相對較大的風險。主要是年輕人有沖勁,敢於挑戰新事物,一旦失敗了,也有勇氣爬起來,受到的影響也不會很大。而老年人就不一樣了,一旦遭遇風險,自身承受不了,將給自身健康和家庭帶來嚴重的後果。
2、資金。投資理財其實就是讓錢生錢,這就需要理財前,准備些本金。資金多少決定著獲取收益是多是少,反正投的越多賺的就越多。要記住,不管是錢多錢少都可以投資理財,只是理財產品選擇方式不同罷了。
3、投資理財與產品周期。其實,在投資理財時,除了與資金有關外,還與理財產品的期限長短有關。有些產品期限越長,所獲得收益也就越高,但收益越高其中風險也越大,所以,就需要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理性,一般像房易貸這樣收益在12%,用戶資金交由銀行存管的中等收益理財產品最為合理,既不低也不高。
4、風險承受能力。我們要知道是,不管是任何投資都是會有風險的。這就需要你在投資前,對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風險進行評估。而在投資理財市場中,每種理財產品風險大小不一。如果你是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等安全性高的理財產品;如果你是積極型的投資者,就會選擇股票、基金等高風險理財產品,這就看你比較傾向於哪種了。
拓展資料:
投資,指國家或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又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投資是貨幣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貨幣計量其價值的財富擁有者犧牲當前消費、購買或購置資本品以期在未來實現價值增值的謀利性經營性活動。
『伍』 復利投資如何操作
進行復利投資的方法包括:
1、購買萬能型保險產品,萬能型保險產品是每日都可以獲得收益。
2、購買貨幣型基金,貨幣型基金一般都是低收入、低風險的穩健型理財產品。
3、固定期限理財再投資,就會先購買銀行固定期限與利率的理財產品,到期後再將利息和本金一起投入到新的理財中,從而進行復利投資。
拓展資料:
投資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投資是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方式有貨幣購買、企業參股、價值置換等。
基本簡介: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詞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向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累積。
投資作用: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經濟理論界,西方和中國有一個類似的觀點,即認為經濟增長情況主要是由投資決定,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是經濟增長的必要前提。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從要素投入和資源配置來分析。
投資是促進技術進步的主要因素
投資對技術進步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投資是技術進步的載體,任何技術成果應用都必須通過某種投資活動來體現,它是技術與經濟之間聯系的紐帶;另一方面,技術本身也是一種投資的結構,任何一項技術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本和資源(如試驗設備等)等的產物。技術進步的產生和應用都離不開投資。
中國常見投資品種:
房產。很多人都投資房產,一家買n套房等著升值。
債券。債券有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這個比起股票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選擇復利計息。國債是很多人都不能買到的,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被稱為「金邊債券」。金融債券風險相對高些,公司的債券風險最大,收益最高。
『陸』 什麼是復利思維如何用復利進行投資理財
愛因斯坦說:復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在投資中復利無處不在,股神巴菲特年化20%的成績就是真實演繹了這一神奇,那麼什麼是復利?如何利用復利原理做好投資?這是我們投資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先看一個非常驚醒的公式的365次方=的365次方=這個公式每個人都一看就明白,根本不用解釋,我覺得做投資的每個人都應該掛一個放牆上,每天進步1%,一年下來就是接近38倍,每天損耗1%,一年下來只剩下了!
復利是利滾利,連同本金和利息不斷地進行累加,好比滾雪球,越滾越大!
復利的三大要素
本金
這也是投資裡面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本金的多少直接決定你的時長,在投資游戲裡面為什麼散戶偏短線,機構偏長線,因為本金太少,自然想到了增加周轉次數,從而期望實現超越。
增長率
這是投資者最為看重的地方,因為本金很難增加,那麼就想到了如何提高收益率,因為10%與20%收益率的區別相差兩倍,同樣1000美元,45年後一個是72800美元,一個是3675252美元,相差五倍之多,這就是巴菲特與道瓊斯指數之間的差距。
時間
如果本金和增長率都是無法改變的現實,那麼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時間,與時間做朋友,讓時間去改變一切,這就是吊絲逆勢的唯一優勢,只要你的本金比富豪起步時多那麼一點點,你就可以完勝,事實也是這樣,每代人的起步都比上一代好太多了,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看透這當中的原理。
復利原理
72法則
這個法則是為了計算翻番而設置的簡便公式,當年化收益為9%,那麼只要8年你可以實現翻倍,如果你的收益可以提高到18%,那麼就只要4年就可以實現。
堅持良好習慣
復利最重要的一個原理就是不斷地累積,價值投資人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好的習慣可以堅持一輩子,投資也一樣,終極目標是尋找可以相伴終生的企業!
及時改正錯誤
而被大家所忽略的往往就是事情的反面,就是負利,當所有人都盯著目標不顧一切地往前沖的時候,卻忘記了腳下的坑,摔倒的次數將是巨大的損失,虧損50%需要翻倍才能彌補,而如果碰到致命的事件,那麼就完蛋了,N*0=0,一切從頭開始!
『柒』 什麼是復利效應理財中復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復利效應它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式,除了根據本金計算以外,新獲得的利息同樣可以產生利息,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利滾利」。
關於復利效應有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
關於復利效應有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
『捌』 如何利用復利進行投資理財
在投資理財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往往被忽視,即「時間的復利」。如果對比兩個目標一致的理財方案,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第一個理財方案是:從20歲開始,每年存款10000元,一直存到30歲,在60歲時取出作為養老金;第二個方案是:從30歲開始每年存款
10000元,一直存到60歲,然後在60歲時取出作為養老金。
對此,相信絕大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後者————畢竟到60歲時,第一個理財方案的本金只有10萬元,而第二個方案卻有30萬元之多。然而,據專業理財公司的計算數據顯示,在年理財收益率為7%的情況下,從20歲開始每年存款10000元一直存到30歲,那麼60歲時可以拿到的金額為70多萬元,而從30
歲開始每年存款10000元一直存到60歲,最終能夠拿到的金額卻只有60多萬元————盡管後者的本金是前者的3倍。這就是被理財行業內稱之為「時間的復利」效應。由此不難發現,對於個人而言,越早開始理財,未來會越輕松。所謂理財,實際上就是對財富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現金管理、資產管理、債務管理、風險管理、投資管理等。
現金管理是理財的基礎,包括各項收入的籌劃和管理,各項稅費的管理,各項日常支出的管理,以及現金的積累和短期儲蓄等,具體的管理工具和形式有各式各樣的銀行卡片,各式各樣的儲蓄方式,各種各樣的支出方式,包括各種各樣的節儉手段等。資產管理是理財的重心,包括對房產、面鋪等固定資產,以及儲蓄資產、投資資產、保險資產等流動資產的管理。債務管理是理財的關鍵,主要是把債務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之內,起到優化財務結構的作用,比如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按揭買房,從而提升家庭生活的品質。風險管理是理財的關鍵,即要正確認識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確保家庭財務狀況處於良性發展之中。投資管理是理財的重點,即通過投資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實現財富的保值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