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金融國際有多少戶人口
Ⅰ 世界五大金融中心指的是哪五大
1.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2.紐約
紐約(New York),是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也是美國最大城市。為了與其所在的紐約州相區分,被稱為紐約市。紐約位於美國東海岸的東北部,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個多族裔聚居的多元化城市。
3.蘇黎世
蘇黎世是瑞士聯邦的第一大城市、瑞士蘇黎世州首府,也是歐洲最安全、富裕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城市之一,集中了120多家銀行的全球及歐洲區總部,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其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銀行、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以及許多歐洲私人銀行的總部均設於蘇黎世。
4.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東臨壯麗的北美五大湖之一密歇根湖,著名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全美人口第三大城市。
5.香港
香港是繼紐約、倫敦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齊稱為「紐倫港」,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連續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
Ⅱ 吉林市與松原市
松原簡介
松原市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的松花江畔。幅員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77萬人,農業人口203萬人,非農業人口74萬人。設太平川、郭爾羅斯、長山、水字、陶賴昭、蔡家溝、集體、興原、乾水等9個市級工業園區。106個鄉鎮,1125個行政村,43個國營農林牧漁場,13個市區街道辦事處,有漢、滿、蒙古、回、朝鮮等31個民族。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遠在七千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夫余、渤海國曾在這里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宋遼金時期,女真族英雄兒女在這里創造了「興金滅遼」的輝煌業績。上世紀初,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國方略》中,曾設想在松嫩兩江交匯處建一座稱之為「東鎮」的中樞城,即今日的松原。 資源豐富,風光秀麗。資源富集,特產富饒。松原幅員遼闊,地上地下資源富集,素有「糧倉、肉庫、漁鄉、油海」之美譽。資源特點可以用「一黑、一黃、一綠、一白」來概括。一黑,就是地下有以石油為主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總儲量達26億噸,已探明儲量10.8億噸,天然氣儲量185億立方米,油母頁岩儲量80億噸,中國陸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座落在松原,2004年原油產量達到505萬噸。一黃,就是松原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上,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玉米、大豆等作物,常年糧食產量在500萬噸以上,最高年產量達580萬噸。一綠,就是松原地處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科爾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的交匯處,是歐亞草原帶延伸的東端,也是吉林省草原比較集中、面積較大的地區之一,全市有草原面積53萬公頃。一白,就是境內有「三江、一河、一湖」(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拉林河、查干湖),江河總徑流量398億立方米,總流域面積8012平方公里,有可養魚水面100萬畝。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松原市地處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松花江畔,處於長哈經濟帶中間,是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的結合部,是規劃中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之一。境內有四條鐵路和五條國省干線公路通過,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從市區南行80分鍾可達長春機場,北行100分鍾可達哈爾濱機場。水運條件也得天獨厚,沿松花江上行可到吉林市,順流而下可達哈爾濱市,隨著長余高速公路和長白一級路的全線貫通,松原至黑龍江肇源的松花江大橋以及203國道2005年建成通車,松原將成為聯結東北3省和內蒙古自治區8市14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工業經濟初具規模,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戶。以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長山化肥廠等大企業為主體,已形成了石油開采、石油煉制、化工、醫葯、輕工、食品、建材、紡織、機械、電力等門類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圍繞石油化工、農畜產品深加工兩大主導產業開發建設的一批工業項目,將更為有力地支撐松原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建市以來,松原們面向市場,發揮比較優勢,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農畜產品加工兩主導產業和生化制葯、建築材料、商貿旅遊三個新興產業。年產500多萬噸原油的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年加工150萬噸原油的中國石化前郭石化分公司、年產32萬噸化肥的長山化肥廠、年發電能力69萬千瓦的長山熱電廠等大企業構築了松原石化產業的主體樞架;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責任公司50萬噸玉米深加工、吉糧賽力事達玉米工業有限公司30萬噸玉米深加工、草原興發集團長嶺50萬只肉羊加工、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0萬噸大豆深加工等企業,構成了松原農畜產品加工業的骨幹群體。目前,全市玉米加工能力達100萬噸,肉羊加工能力達50萬只。生化制葯、建築材料、商貿旅遊三個新興產業,都有較好的發展基礎,開發前景非常廣闊。200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6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4.2億元,實現工業利潤73.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5億元,實現稅收總額46.1億元。 繪就藍圖,建設小康。新的世紀,松原市委、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調整結構,深化改革,優化環境,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力實施工業立市、開放帶動科教興市和縣域突破戰略,致力打造人文松原、信用松原、數字松原、綠色松原,努力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優市、旅遊名市,加快松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我們真誠地希望與海內外的企業、財團進行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同時,熱忱歡迎工商界、金融界、貿易界以及各界的朋友們來松原觀光旅遊、考察洽談、開展合作、投資置業,共謀新世紀 的新發展
Ⅲ 韓國人口數量2021總數是多少
約5200萬。
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語,50%左右的人口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
【國名】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
【面積】10.329萬平方公里。
經濟
20世紀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70年代以來,持續高速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創造了「漢江奇跡」。
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汽車、SK、LG等。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明顯下滑。韓國政府迅速採取包括大規模財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場全面回暖,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國家。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韓國國家概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韓國
Ⅳ 深圳各區面積是多少
1、 南山區
全區總面積187.47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42.4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9.44萬人。
2、 鹽田區
全區總面積74.99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24.2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54萬人。
3、 福田區
全區總面積78.66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50.1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95.35萬人。
4、 羅湖區
全區總面積78.75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03.9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0.64萬人。
5、 龍崗區
全區總面積388.21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238.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2.78萬人。
6、 坪山區
全區總面積168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44.6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4萬人。
7、 光明區
全區總面積156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62.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74萬人。
8、 龍華區
全區總面積175.6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67.2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8萬人。
9、 寶安區
全區總面積397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325.7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7.29萬人。
經濟
在 2021 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深圳被評為全球第 8 位最具競爭力和最大的金融中心,在整個亞洲和大洋洲地區排名第 6(僅次於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和東京)。深圳與廣州、斯德哥爾摩、舊金山並列為Alpha-(全球一線)城市。
據《福布斯》報道,深圳的億萬富翁人數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五。深圳的名義GDP預計在2035年躋身世界十大城市之列(與北京、上海並列)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 2030 年其人均名義 GDP 將達到57,000美元以上(中國大陸第一),與東京和首爾相當。
Ⅳ 簡述作為國際金融市場應具備的條件
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備條件
(1)健全的金融體制和健全的金融市場。所謂健全的金融體制指:①具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即根據國際規則,尤其是國際金融市場的規則,參考本地、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體現國際化、公正化的金融法律、法規、制度,並使之與發達的金融中心接軌。②建立系統、嚴明、高效並符合國際慣例的金融及經濟監督機制。金融中心即使有了健全的金融法令,也會因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與之相配合而漏洞百出,甚至衰敗失落。東京金融中心雖然80年代發展勢頭非常兇猛,一度成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金融中心。但是,由於其監督機制不完善,90年代初期以來,金融丑聞屢屢曝光,從而嚴重損壞了其世界頂尖金融中心的形象,迫使資金大量外流,國際地位迅速下降。⑧形成靈活、高效的貨幣調控體系。對於形成什麼樣的貨幣調控體系,各國貨幣當局看法不一。但總的看來,成功的做法是依據市場供求關系而不是依據政府的行政目標建立相應的貨幣調控體系。東亞各國金融當局貨幣調控體系過於硬化,關鍵時期效率不顯,而歐美國家貨幣當局貨幣調控體系較為通靈。④建立能夠充分、合理、公平競爭的商業銀行體系和證券公司體系。
(2)幣值穩定。金融中心作為區域乃至世界的資金集散地,雖然外部流入和向外流出的資金所佔比重很大,但是本國資金要佔有相當的比重。這主要有三條原因:第一,樹立良好的金融信譽;第二,資金運籌需要;第三,應付風險必需。而本國資金實力的大小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資金總量,二是匯率的變化。金融中心要扮演規模巨大的國際流動資金的中介角色。各種外幣經常大量匯集或者流出金融中心,並且必然與本幣發生聯系。本幣的幣值不穩定會帶來幾種不良的後果:①被國際投機商利用,損失大量匯差。東亞金融危機深刻說明這一點。②降低國際信譽,迫使較多的資金逃離本地。自1997年以來,曾經一向被人們看好的日元匯率不斷下滑,日元匯率的不穩定導致東京外匯市場資金大量外流。到1998年6月底,日本已將2650多億美元資金用於購置美國國債,進而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如果加上其他外流資金,東京可以稱之為當今世界逃離資金規模最大的金融市場。
(3)一定規模的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規模由兩個方面所構成,其一為資金來源規模;其二為資金使用規模,相比之下,前者更為重要。金融市場的資金來源規模決定因素大體上有兩種,一是本國的總儲蓄規模,一是吸收外國資金的能力。它不僅取決於本市場運作資金規模大小,而且取決於政府的相關金融政策如何。如長期以來新加坡的無准備金政策、香港的「不對利息征稅」政策,較大程度動員了海外資金進入本地金融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寬松的金融政策均是有條件的,均需符合本金融市場及本國經濟實力允許的范疇。過度寬松的金融政策勢必挫傷國內金融機構發展活力,甚至會給國際投機資本搞垮本國金融體系創造條件。
(4)經濟穩定增長,文化和地理條件適宜。經濟穩定增長不僅指本地區,而且指整個國家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甚至指周邊國家,即該金融中心所輻射的廣泛的經濟區域,也相應的達到較高的、較長期的經濟增長目標。這是因為金融資本是產業資本的結合性資本,金融資本的運營如同經濟的血液循環,沒有產業和整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作基礎,它就會成為無源之水,不可能有發展前景。
一般說來,文化因素包括域內人口受教育的程度、道德修養程度、宗教信仰、行為習慣、人才結構——特別是國際化人才所佔比重等。這些方面的水平越高,與海外文化的融合性越強,開展國際金融業務的范疇越大。
綜上所述,建立金融中心並非易事,需要具備比較完善的經濟、政治、文化、信息、人才等條件。事實上,除上述條件以外,還應當包括:政治局勢穩定、交通便利、良好的通訊設施、經濟交流的核心場所、高層次金融人才、便於溝通的語言、貨幣當局具有干預國際金融市場的能力等。建立國際金融市場,既需要自身具備條件,也需要國際環境的配合。
Ⅵ 什麼是國際金融炒家
「他們是非常非常非常聰明的一群人,他們的操控手段之復雜是你無法想像的,動用資金能力之強大更是你不可想像的。更可怕的是,他們與政府關系之曖昧,也是你不可想像的。」通過3個「非常」和3個「不可想像」,郎咸平(博客)進一步將「他們」的特徵具化為,他們要麼「是猶太人,或者是通通的白種人(英文叫WASP,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即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通常在美國沃頓商學院金融系學習,非常講究門第出身,就像我們魏晉南北朝一樣講究門派。」郎口中的「他們」,正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國際金融炒家」。「國際金融炒家通過對定價權的操控,大幅拉抬能源價格,而中國企業誤判能源價格的上升源於需求上升,以為是常態。為了確保原料來源,避免進一步損失,從而被國際金融炒家誤導進行國際收購以及簽訂各種形式的套期保值合同,最後,能源價格大跌,中國一傢伙就被算計了幾千億美元。」郎咸平說。 日本的教訓和亞洲金融危機為了說明國際金融炒家有多「大鱷」,郎咸平用了日本的教訓和亞洲金融危機舉例。20世紀80年代亞洲經濟強國是日本。1982、1983和1984年,日本貿易盈餘已經迅速從69億美元劇增至205.3億美元,之後又飆升至336.1億美元,這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當時,通過出口汽車、家電到美國,日本給美國創造了大量的貿易赤字;更讓美國人感受到巨大經濟壓力的是,日本三菱公司還收購了洛克菲勒中心。如同國會山、自由女神像和麥當勞、肯德基一樣,洛克菲勒中心也代表著美國精神。在這個時候,一場精心策劃的「金融超限戰」(超越傳統限度的戰爭,本報注)發生了,即國際金融炒家和美國政府合謀攻擊日本。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德、法五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紐約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在美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由於上述4國均對日本存有貿易逆差,因此,在會後簽署的聯合聲明——「廣場協議」中約定,五國將聯手實現主要貨幣對美元的有序升至,以矯正美元估值過高的局面。按照當時的普遍認識,廣場協議主要是為了減緩日本對外收支盈餘的急劇上升。而後來之所以將該協議稱作陰謀,主要原因在於,只要日本政府一旦簽字確認了協議條款,那無疑給國際金融炒家一個明確的信號——日元要大幅升值了。於是,大量國際熱錢湧入日本炒日元,而日元則越炒越升值。 果不其然,在廣場協議發布幾小時後,美元開始了對日元的瘋狂貶值,進而持續兩年未見止跌跡象,高峰時期,美元兌日元一度貶值50%。更重要的是,美國財政部還對日本央行施壓,要求其降低利率放寬信貸。 由此帶來的後果非常可怕。由於利率降低、信貸放寬,日本信貸泛濫,日本各大商社都在借錢做大做強;日本老百姓則借錢炒樓炒股、買產品。於是,當這些錢流入什麼市場就造成該市場的泡沫:炒樓,樓市泡沫;炒股,股市泡沫;買產品,通貨膨脹。 在國際金融炒家和美國政府的合謀下,日本匯率上升、股市泡沫、樓市泡沫、通貨膨脹,十分相似於我國2007年經濟過熱、流動性過剩的情況。後來,當國際金融炒家將熱錢撤離日本,負債率甚至高達四五百倍的日本企業財務風險泡沫隨之破裂,日本經濟的「虛假繁榮」在隨後的20年內都未能完全走出蕭條。 與此相似,1997年之前,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再次重蹈覆轍。從索羅斯1997年狙擊泰銖開始,亞洲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中國香港為例,股指從危機前的18000點暴跌至6000點,房價平均下跌了6成。一直到2004年後,通過中央政府的自由行政策,香港才慢慢恢復過來。不止於此,2008年4月,外資非常有秩序、有規律地撤出越南,同樣引起了越南經濟泡沫的破滅。 做局關鍵:操控定價權統覽中國企業的虧損案例,不難發現,這些合同幾乎無一例外是在油價147美元/桶前簽訂的。難道中國的企業在做套期保值時都不知道風險而如此「大膽」?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據郎咸平的研究,上述虧損多數情況發生在如下情形。當油價從70美元/桶開始上漲時,一些國際金融資本,譬如雷曼兄弟、高盛等國際金融「馬前卒」,開始找到這些公司游說,你是否要買礦產,要不要簽訂遠期石油合同,因為油價很快就會上漲到90美元/桶,所以要趕快。當時,這些中國公司肯定都是不信的。但沒過幾個月,油價果真90美元/桶了。於是沒有簽訂合同的中國公司開始心癢,雖然還是不敢簽。於是馬前卒們再次前來,趕快簽吧,接下來會到100美元/桶。中國公司還是不敢簽。於是國際金融資本再次把油價拉至100美元/桶。如此反復數次,未簽的中國公司無不懊悔,畢竟,要簽了的話,自己現在已經賺個盆滿缽滿了。而及至油價達到130美元/桶時,中國公司紛紛開始出手簽約。郎咸平發現,就在此時,國際金融資本的「馬前卒」羅傑斯等人開始站出來喊油價會達到200美元/桶。中計簽約的中國公司越來越多。然而,當油價高至147美元/桶時,美國政府宣布要舉行國會聽證會,調查為何油價如此飆升;並將一些所謂美籍國際金融炒家喊過來進行一些所謂「處罰」。郎咸平將此稱為「二人轉」,也即美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炒家唱的「雙簧」,畢竟,沒有見哪個國際金融炒家被判刑。於是,國際油價開始暴跌。事實上,中國企業並非完全做多,對於可能的下跌他們也並非完全沒有準備。據郎咸平的研究,深圳南方電力公司(下稱「深南電」)曾在油價80~90美元/桶時與高盛對賭,如果油價低於62美元/桶,高盛贏;否則深南電贏。結果,就在如此局中,國際油價一度跌至35美元/桶。「30多美元一桶的油價是什麼概念?30多美元一桶是1980年的價格。從1980年到2009年,這30年期間,難道沒有通貨膨脹嗎?」但事實擺在面前,郎咸平據此指出,「國際金融炒家的最高戰略指導思想就是取得定價權」,以後可以不要用供需關系原理來判斷國際大宗貨物的價格,因為這些價格往往都為國際金融炒家所操縱。事實上,國際金融資本通過操縱定價權大賺其利的例子數不勝數。以成為 建設銀行(行情 股吧)最大外資股東的美國銀行來說,通過壓低價格獲得股權、並在建設銀行上市後獲利,美國銀行一舉獲利1300億元。「每一位讀者都虧了100元,乘以13億人口,剛好等於1300億元人民幣。」
Ⅶ 什麼是國際金融中心
1、國際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全面集中地開展國際資本借貸、債券發行、外匯交易、保險等金融服務業的城市或地區。
2、金融市場齊全、服務業高度密集、對周邊地區甚至全球具有輻射影響力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徵。
3、
根據2010年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所設立的環球金融中心指數來看,
前十名排名為:第一倫敦(775分),
第二紐約(769分),
第三中國香港(759分),
第四新加坡(722分),
第五上海(694分),
第六東京(694分),
第七芝加哥(673分),
第八蘇黎世(665分),
第九日內瓦(659分),
第十悉尼(658分)。
其中,倫敦、紐約、深圳和香港兩地合作、新加坡、上海和東京為國際金融中心地區。
Ⅷ 國際金融中心是什麼意思,,誰知道詳細說一下!
國際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全面集中地開展國際資本借貸、債券發行、外匯交易、保險等金融服務業的城市或地區。其能夠提供最便捷的國際融資服務、最有效的國際支付清算系統、最活躍的國際金融交易場所的城市。
金融市場齊全、服務業高度密集、對周邊地區甚至全球具有輻射影響力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徵。
Ⅸ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紐約,倫敦,香港
發達國家CBD國際金融業發展的啟示
介紹的第一方面就是發展模式。
從國際經驗看,CBD國際金融業發展大致存在兩種模式。
第一,自然形成模式主要代表是紐約曼哈頓金融中心,倫敦金融城等。形成過程是:經濟發展—地區金融中心—全國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呈漸進式發展。軌跡是:首先,隨著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在某一城市或地區形成一個區域性的金融中心,然後逐步成長為全國性的金融中心。隨著對外經濟貿易聯系和交往的廣泛發展,那些能夠在國際層面上為各種金融業務活動最大便利的國內金融市場就逐漸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我還要介紹發展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前提和條件,要想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無論上海、北京、天津我可以說大家積極性都非常高。但是,經濟的發展離既定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政府主導模式。主要代表是香港金融中心、新加坡金融中心。形成過程是:政府主導設計—金融業國際化—帶動國內金融業的發展—功能性金融中心。還有企業的發展模式。這是新的經濟模式,是大型企業憑借自身的經濟實力來建一個城市的CBD。
這兩種模式對我國建設CBD都有借鑒意義。從發達國家CBD發展歷程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是從國際金融中心的設立地點看,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是在本國的大都市最繁華地段開發一條「金融街」把各主要金融機構的網點、各類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功能引入其中,使人們進入這條街就能及時得到各類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並切實感受到作為金融中心的濃烈氣氛。
二是從國際金融中心的類型看。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按性質可以分為功能中心(或稱融資型中心)和名義中心兩類。絕大多數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如倫敦、紐約和東京都屬於功能中心。這類國際金融中心憑借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悠久的金融業發展史,吸引包括本地區客戶在內的全球客戶。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並發展成為外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聚集地。
三是從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階段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金融市場經歷了重大的演變和發展過程。大體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紐約、蘇黎世的崛起並與倫敦並成為世界三大國際金融市場。由於戰後英國經濟的衰退,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金供應者,美元成為各國儲備貨幣和重要的國際結算貨幣。國際資本的信貸和籌措大多集中在紐約。
第二階段,歐洲貨幣市場的產生和擴展。60年代以後,美國國際收支出現了持續的巨額逆差。美元信用動搖,結果歐洲美元、亞洲美元市場相繼出現並且迅速發展起來。其中倫敦成為規模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並實現了信貸交易的國際化,為金融中心國際化擴散創造了重要條件。此後國際金融市場廣泛擴散到巴黎、法蘭克福、等等。
第三階段,發展中國家金融中心建立,並且向國際金融市場方向發展。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正在逐步發展成為國際性金融市場。這就告訴我們,我國CBD金融業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第四個啟示是,縱觀這些經驗,我們全國各地都在講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現在無論是上海、北京和其他城市都不能稱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現在誰說我是國際金融中心我覺得有點不現實。
作為一個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一般應具備以下5個基本條件:1.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和實行本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一般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清算的中心。2.擁有完備的金融機構和高度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能從事大規模的國際資金交易活動。3.擁有一個有著廣泛國際聯系的自由外匯市場。有利於國際資金的自由流動。4.擁有靈活而富有彈性的金融貨幣政策。5.除了適宜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外,還要擁有良好的通訊設施和發達的配套服務業。因此在我國CBD金融業的建設發展中要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條件的創造與完善。
參考資料:http://tj.focus.cn/news/2005-03-26/96199.html
Ⅹ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有多少人啊
大約500人。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是由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和公司基於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外合資投資銀行。
中金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金融增值服務,業務范圍覆蓋宏觀經濟、證券和市場研究、股權與債務發行與承銷、兼並收購財務顧問、股本銷售交易、固定收益、自營投資、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咨詢等諸多領域。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大廈2座27層及28層。
經營范圍
一、人民幣特種股票、人民幣普通股票、境外發行股票,境內外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的經紀業務;
二、人民幣普通股票、人民幣特種股票、境外發行股票,境內外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的自營業務;
三、人民幣普通股票、人民幣特種股票、境外發行股票,境內外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的承銷業務;
四、基金的發起和管理;
五、企業重組、收購與合並顧問;
六、項目融資顧問;
七、投資顧問及其他顧問業務;
八、外匯買賣;
九、境外企業、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資產管理;
十、同業拆借;
十一、客戶資產管理。
十二、網上證券委託業務;
十三、融資融券業務;
十四、代銷金融產品;
十五、證券投資基金代銷;
十六、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
十七、經金融監管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