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交叉金融是什麼

交叉金融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26 07:14:29

1. 交叉性金融產品無序加杠桿指的是哪一類金融風險

摘要 交叉性金融產品無序加杠桿屬於產品確定性金融風險

2. 銀行代理銷售意外險屬於交叉性金融業務嗎

單銀行是不代理的,但是銀行裡面駐點的一般都是保險公司的,有可能是單一的保險,也可能是銀行的集團公司保險業務公司,實質就是集團公司內部交叉業務

3. 資本運作體系,什麼是交叉

交叉持股是公司資本運作的一種常用的策略,又是一種常見的手段,目的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壯大,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日益頻繁。從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開始後,中國已逐步進入全流通時代,出現了大量的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現象。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如果管理不當,會導致企業資本膨脹、證券市場泡沫化、損害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內部人控制等一系列問題。在我國,交叉持股的負面影響已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由於經濟的長期低迷與衰退,人們對交叉持股產生的負面影響,尤其是交叉持股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給予了更多的重視,因此,研究交叉持股具有較現實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交叉持股就是互相持有對方的股份
把交叉持股分為直接交叉持股和間接交叉持股。

4. 保險里什麼是交叉業務

保險交叉銷售是指保險集團下屬子公司或參股公司之間客戶共享,客戶需求交叉挖掘的新型銷售方法。
比如人壽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的交叉銷售就是通過向已購買了壽險的壽險公司客戶兜售財產保險或向已購買了財產險的財產險公司客戶兜售人壽保險。
交叉銷售有諸如客戶源廣、客戶容易接受、資產管理便捷和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理財計劃等很多優勢,所以也被很多公司所採用。
保險交叉銷售目前國內做的最好的是中國平安,它1988年成立的時候只有保險,後來隨著他經營戰略的轉變,開始做綜合金融。目前它的產險業務、壽險業務、銀行業務、信託業務與證劵業務都在藉助交叉銷售的優勢賺的盆滿缽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5. 什麼是金融學,什麼是經濟學

金融學(Finance)的定義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且用來定義學科的術語對該學科的發展方向會有極其重要的影響。Webster字典將「To Finance」定義為「籌集或提供資本(To Raise Or Provide Funds Or Capital For)」。華爾街日報在其新開的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的固定版面中將(公司)金融定義為「為業務提供融資的業務(Business Of Financing Businesses)」,這一定義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實業界的看法。代表學界對金融學較有權威的解釋可參照《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y And Finance) 的「Finance」相關詞條。由斯蒂芬•A•羅斯(Stephen A. Ross)撰寫的「Finance」詞條稱「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點和方法論而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中心點是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和定價。其方法論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給金融契約和工具定價。」羅斯概括了「Finance」的四大課題:「有效率的市場」、「收益和風險」、「期權定價理論」和「公司金融」。羅斯的觀點,集中體現了西方學者界定「Finance」倚重微觀內涵及資本市場的特質。

在國內學界,對「Finance」一詞的翻譯及內涵界定存在較大爭議。總覽50多年來國內出版的各類財經專業辭典,「Finance」一詞的漢語對譯主要有「金融」、「財政」、「財務」、「融資」四種。相對而言,後三種譯法用途相對特定,唯有「金融」頗值商榷。「金融」就其理論內涵來說,在國內具有轉軌經濟背景下的典型特徵。基於貨幣、信用、銀行、貨幣供求、貨幣政策、國際收支、匯率等專題的傳統式金融研究,對於「金融」一詞的代表性定義為「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劉鴻儒,1995),並不突出反映資本市場的地位。一般而言,國內學界理解「金融學(Finance)」,主要以「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和「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兩大代表性科目為主線。其原因大致有二:在視資本、證券為異類的歷史環境下,由政府主導的銀行業間接融資是金融實踐的中心內容。與此相適應,針對銀行體系的貨幣金融研究成為金融學絕對主導。

二是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改革開放國策導致將對外貿易加強,國內高校相應大面積開設以國際收支和貿易為核心的「國際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專業。 令人尷尬的事實是,基於以上兩大學科界定的(國內)「金融學」,今天看來卻恰恰不是Finance的核心內容。西方學界對Finance的理解,集中反映在兩門課程:一是以公司財務、公司融資、公司治理為核心內容的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二是以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為核心內容的Investments,即投資學。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很多學者將Corporate Finance譯作「公司財務」或「公司理財」,很容易使人誤解其研究對象為會計事項,今後應予修正。總體觀之,國內所理解的「金融學」,大抵屬於西方學界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內容。而西方學界所指的Finance,就其核心研究對象而言更側重微觀金融領域。 鑒於以上分析,我將金融學(Finance)分為三大學科支系:微觀金融學,宏觀金融學,以及由金融與數學、法學等學科互滲形成的交叉學科。

這種界定對於澄清目前中國學術界的金融學定義之爭應有所幫助。 1、微觀金融學(Finance) 也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個大的方向。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微觀金融學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 2、 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 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我個人認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國際資產定價理論為基礎的國際證券投資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Financial Market And Intermediations )等等。這類研究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和經濟系內。第二類是國內學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 涵蓋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

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宏觀金融學的研究在中國有特別的意義。這是因為微觀金融學的理論基礎是有效市場理論,而這樣的市場在中國尚未建立,所以公司和投資者都受到更大范圍的宏觀因素影響。金融學模型總會在開始說「讓我們假設……」,例如,以金融的範式——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為例,詹森(1972)歸納出CAPM建立在下述七個假設上:所有投資者追求單周期的財富期望效用最大化;根據期望收益的均值和方差選擇資產組合;可以無限量地拆借資金;對所有資產的收益回報有相同的估計;他們是價格的接受者,資本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資產總量是固定的,沒有新發行的證券,並且證券可以完全分離,交易無成本;最後,資本市場無稅收。這些假設顯然過於苛刻,尤其在中國這樣的不成熟市場更難成立。 諸如此類的假設,側面反映了宏觀經濟體制、金融中介和市場安排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我這里所定「宏觀金融學」的研究內容。我們必須重視對這些假設本身的研究。

3、金融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科 伴隨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學科交叉成為突出現象,金融學概莫能外。實踐中,與金融相關性最強的交叉學科有兩個:一是由金融和數學、統計、工程學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學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金融工程學使金融學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學將金融學帶回現實。 數學、物理和工程學方法在金融學中被廣泛應用,闡述金融思想的工具從日常語言發展到數理語言,具有了理論的精神與抽象,是金融學科的一個進步。當我開始涉足金融學理論時,正是將物理和應用數學應用於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隨機積分等數學工具描述股票走勢、收益率曲線等。我讀金融學博士時的一個同窗是義大利人,他本科學的是物理,之所以選擇金融,是因為期望金融能成為20世紀後期的物理學。11年後的今天,事情並沒有像他當初預期的那樣,物理和數學並未能統治金融學,完美的金融模型並沒有出現,金融學經歷了對物理和數學的狂熱期後,回歸到了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 那為什麼高深的數學和物理方法在金融研究中作用有限呢?金融是藝術(Art)而非科學(Science)。

物理學理論模型使用確定性的參數,而金融學研究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所以不存在完美的金融模型來指導實踐。科學利用理論模型引導人們的認識由未知走向已知,而金融利用理論模型從一種期望變成另一種期望——如股票定價、期權定價模型的參數分別是期望紅利和期望收益變動率,永遠是一個不確定性。 基於以上原因,加之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等金融工具的缺乏,估計金融工程學在中國近期不會有太大的現實意義。金融學人應該學會「走過數學」(Go Beyond Mathematics)。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改革實踐的發展卻亟需法和金融學的理論指導,可以預見法和金融學在我國將會有相當發展。 我國目前金融改革的結構性難題大多都同時涉及法律和金融兩方面問題:如在轉型期的法律體系下,什麼樣的金融體系最能有效配置資源?怎樣為解決銀行壞帳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等金融創新提供法律支持?怎樣修改《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和《商業銀行法》等法律中不合時宜的條款,激勵金融創新?等等。類似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近年來已成風潮,而且逐漸形成了一門新興學科,謂之「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 「法和金融學」是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法和經濟學(Law And Economics)」的延伸,Rowley(1989)把法和經濟學定義為「應用經濟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方法考察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程序和影響」,法和經濟學強調法學的「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執行都要有利於資源配置的效益並促使其最大化。

法和金融學有兩大研究方向:一是結合法律制度來研究金融學問題,也就是以金融學為中心、同時研究涉及的法律問題,強調法律這一制度性因素對金融主體行為的影響,這也是本叢書的核心任務。二是利用金融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法學問題,本叢書同時覆蓋這方面的重要問題,例如金融立法和監管的經濟學分析。 法和金融學對中國的金融創新和司法改革意義尤為深遠。目前,這門學科在我國尚屬空白,吳敬璉教授和江平教授最近已開始倡導經濟和法的融合研究,不過目前學術界的研究還停留在概念引進階段,其對實際工作和教學科研的意義尚未顯露。換言之,要實現法和金融學由概念詮釋到實務操作、教學普及直至學科發展的躍升,學界仍需付出巨大努力,從頭作起。

經濟學(economics)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
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系進行理論的、應用的、歷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經濟學又可稱為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s)。

6. 交叉學科(跨學科)有什麼優勢經濟金融與什麼交叉比較好

首選數學、法律,其次可以選擇一些工科:機械、電子、通信、計算機、能源等。
現在的金融機構招人喜歡有復合背景的人,所以交叉學科有一定優勢。

7. 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什麼意思

1、影子銀行是指銀行體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機構和業務活動,具有信用轉換(通過通道等信用中介代替傳統的客戶從銀行體系獲得資金)、流動性轉換(將流動性較強的資產轉換成流動性較差的非標資產)和期限轉換(即構建以短補長的資金池)等特徵,進一步在業務上主要通過表外業務、理財業務、同業業務等業務形式表現出來,並支撐商業銀行通過這些業務來達到規避監管的目的。
2、進一步,交叉金融業務是影子銀行的一種具體表現,而非標業務則可以理解為交叉金融業務的一部分,通道業務亦可理解為交叉金融業務的載體。顯然,影子銀行業務實際上是指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非法人產品(如貨幣基金、現金管理產品以及各類資管產品等)變相承擔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功能,而其資金則主要來源於銀行體系,資產端則以各類通道和各類非標資產為主。
3、事實上從國外來看,真正的影子銀行業務是以資產證券化為核心的信用業務,本身由於具有公開的二級市場,只要鏈條不是太長其風險大都可以控制,但是中國的影子銀行業務則由於缺乏公開的二級市場進行公允定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可以構建資金池使其呈現出鏈條較長、產品透明度較低、資金投向不明、風險較為隱秘、監管漏洞比較多、風險隔離舉措比較弱、跨行業和跨市場現象比較突出等特徵。
拓展資料
違規開展同業業務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同業治理改革不到位(是否實行總部集中統一管理、集中審批以及合作名單、目錄機制等),以及違規突破監管比例規定或期限控制開展同業業務。
(2)違規多層嵌套或充當通道,通過與銀行、非銀金融機構合作,隱匿資金來源和底層資產,不掌握底層基礎資產信息和實際風險承擔情況,違規投向限制性領域,未通過同業代持、互持或充當資金通道導致資金空轉,按照「穿透式」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進行風險管理並足額計提資本及撥備,或未將最終債務人納入統一授信和集中度風險管控;
(3)開展業務時接受或提供了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第三方金融機構信用擔保,或違規簽訂「抽屜協議」「陰陽合同」、兜底承諾等,存在隱匿最終投向、突破投資范圍與杠桿限制、期限錯配等情形。
(4)通過同業投資或吸收保險資管計劃等虛增一般存款,通過同業繞道虛增資產負債規模、隱匿業務風險。

8. 銀行業交叉性金融風險具體指的是什麼

銀行業交叉性金融風險指的是不同金融機構業務融合加深,交叉性金融工具不斷涌現,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金融風險的傳染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而增加了金融市場的脆弱性。

交叉性金融業務可分為「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商業銀行集團與子公司、商業銀行自身信貸與類信貸」等三類交叉事項。

前兩類交叉以交易關系或合作關系為基礎,後一類交叉以客戶維度為基礎。

主要涉及「資管、同業、債券承銷、債券投資和代銷資管計劃及信貸」等六大核心業務板塊。

(一)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界定

所謂「交叉」指的是金融機構突破分業經營約束,通過各種金融工具或變換經營的組織形式,在多個金融子市場中開展金融活動,這些活動往往涉及多種金融工具、多方參與實體和多層法律關系。

主要包括理財、債券、同業存單、拆借、票據、基金、信託和互聯網金融等活動,交叉性金融風險就是開展上述金融活動所導致的不確定性。

(二)交叉性金融風險的主要特徵

1. 跨業務交叉性金融風險傳染

隨著不同金融機構之間涇渭分明的業務界限日益模糊,銀行傳統業務受到來自其他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越來越直接的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利潤空間,由於跨業務發展可以很好地優化收入結構;

已成為各家銀行的必然選擇。但當前部分跨業務領域產品層層嵌套,交易結構設計較為復雜,產品功能延伸和機構參與廣泛,部分銀行通過抽屜協議提供隱性擔保自擔風險,或通過多層委託代理承擔實質兜底,使風險在不同業務間擴散。

2. 跨機構交叉性金融風險傳染

隨著銀行綜合化經營的不斷推進,銀行母子公司之間通過交叉持股、資產轉移、提供擔保等方式開展的業務愈加頻繁,不同經營實體的風險通過這些通道和平台傳染與放大。

一旦出現母公司決策失誤,集團風險將快速蔓延和傳染於多個子公司。反之,各子公司出現重大風險事件,其危害也會迅速向母公司集中。

這種母子公司間的自強化效應就像風險的擴大器,一旦觸發風險傳染源,對跨機構的資金流動與聲譽風險將產生巨大影響。

3. 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傳染

銀行在追求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不斷突破分業經營限制而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很容易將某個市場的風險傳導到其他市場,這種風險的影響通過股權控制、資金交易等紐帶,使得各行業、各金融子市場的風險相互交織和滲透。

特別是銀行與證券、保險、基金等機構合作日益深化,跨市場的資金流動已成為常態,資金流向更為隱蔽,風險傳染性更大。

4. 跨監管交叉性金融風險傳染

不僅為監管套利類的跨業務發展提供了長期動力和空間,同時也削弱了微觀審慎監管效果,導致相當數量的套利業務未被有效地評估和監測,監管資本和報表難以真實反映實質風險。

拓展資料

當前,銀行利用與其他金融機構的交叉金融工具,或以其他金融機構作為通道來提高資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資產率以及拓展銀行資金運用范圍等,已逐漸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在分業監管體系下,不同監管主體對相似業務的監管標准不盡相同;

金融風險指的是與金融有關的風險,如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險等。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

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

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網路-金融風險

熱點內容
工行理財如何提現 發布:2025-08-24 18:51:32 瀏覽:193
質押股權如何表述 發布:2025-08-24 18:04:35 瀏覽:980
除信貸外還有金融產品有哪些 發布:2025-08-24 17:20:20 瀏覽:736
劉俊管理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8-24 17:08:38 瀏覽:840
基金處於封閉期如何贖回 發布:2025-08-24 17:07:21 瀏覽:57
十五萬的理財收入一年多少 發布:2025-08-24 16:54:42 瀏覽:851
如何分析農村股權問題 發布:2025-08-24 16:39:45 瀏覽:771
2020政治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發布:2025-08-24 16:37:25 瀏覽:427
達爾曼股票退市了嗎 發布:2025-08-24 14:59:08 瀏覽:472
基金調研去哪裡了 發布:2025-08-24 14:43:48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