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民工為什麼進入直播
① 金融民工是什麼意思
從事金融機構服務的個人。
金融農民工是指從事金融機構服務的個人,「金融民工」一詞是金融業從業者的一種自嘲。就像一個對沖基金經理總是說他是一個依賴天氣的農民,這些人每天都非常努力地工作,雖然他們為金融從業者提供了體面的工作,但他們沒有別人想像的收入水平。一般來說,基本上是一個從事金融工作的新人,工作很忙,但工資不是特別高。
拓展資料: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等。
金融是一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未創造價值,那為什麼在金融交易中就有賺錢的呢?按照陳志武先生的說法,金融交易是一種將未來收入變現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錢今天來花。明天的錢花的多了,是否會造成通貨膨脹
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
傳統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貨幣資金的流通的學科。而現代的金融本質就是經營活動的資本化過程。
黃金曾一度成為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貨經濟時代,商人只能進行對口的交易,以物易物。因此,人類的經濟活動受到巨大制約。在金本位經濟時代,價值與財富是以實物資產——黃金為依據和標准,這種客觀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
然而,作為價值流通的載體,黃金不利的一面如搬運、攜帶、轉換等不便的物理條件限制,使它又讓位於更為靈活的紙幣(貨幣)。
如今,貨幣經濟不僅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易貨經濟,而且覆蓋了金本位經濟。貨幣經濟在給人類帶來空前經濟自由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諸多麻煩和問題,如世界貿易不平衡、價值不統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經濟發展大起大落等等。
脫離金本位的初衷是想實現經濟自由和穩定發展,然而卻適得其反。在貨幣多樣化的今天,現代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內涵、作用及風險卻越來越廣,越來越大,並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和每個人的生活中。
如今,盡管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作為價值的流動性卻越來越強。金融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的「血脈」,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人體的活動會帶動血液的流動,同樣,所有經濟活動都會帶動金融(資金和價值)的流動。離開了流通性,金融就變成「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價值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經濟無法運轉,新的價值也無法產生;新的價值無法產生,人類社會就無法發展。
② 「金融民工」是啥為什麼!
金融民工是金融初級從業者對自身的一種自嘲,就像碼農是程序員對自己的一種自嘲一樣。這些人每天的工作強度很大,雖然有著金融從業者體面的工作,卻沒有旁人想像中的收入水平。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網路網友的帖子「帝都金融民工的一天」,相信你閱讀完後對這個稱謂會有具體的理解。
如果滿意,記得採納喲~~!
③ 金融業年薪一百萬
什麼行業最賺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的就是金融行業,5年北京一套房?真實的金融行業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樣賺錢嗎?進入金融行業,年入百萬不是夢(這口號感覺,有點像某組織。
雖說沒有宣傳的那麼誇張吧,但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的待遇和各行業進行對比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即便加班苦,能有工地苦嗎?干個幾年可是別人一輩子的收入。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金融行業這事靠譜?能幹,然後就帶著一腔熱血扎進了歷史的長河裡了。沒有經過調查統計分析,怎麼會體現我們嚴謹性?畢竟都是高素質人才,沒有調查,沒有統計,沒有分析,就等於沒有話語權。話說金融行業到底能賺多少錢?真像外界說的年薪達百萬?據wind統計,2019年銀行平均薪資為37.12萬元,非銀金融(包括保險、證券等)更是以平均薪資40.9萬元位列第一。其中非銀金融中,證券公司更是以47.1萬元榮登第一寶座,不說百萬,但是打對折還是能達到了,這樣看來也不少呀,你看看現在民企小老闆,一年能拿多少?且不論,今年的疫情影響,就以往年度,個體戶也賺到這些,怪不得外界都說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是打工皇帝。
01
金融行業都是打工皇帝?金融行業賺錢真的像統計的那麼高嗎?當然,數據怎麼能騙人呢?當然,數據這東西,不同的展現形式就很大的不同。看一家上市公司,從市值,還是從凈資產來看,還是不大一樣的。
另外,滬深兩市21家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21家上市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18萬人。其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及管理費項下員工費用的具體組成。數據顯示,這17家銀行2019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下稱「薪酬」)合計4844.4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6.68%,人均薪酬超過22萬元。從統計來看,平均最低的年薪也達到17.21萬,如果你真的簡單約等於這個就是基層員工的收入的話。那你就太天真了,但從銀行來說,一家銀行有多少個營業點,營業點如果在3、4線城市,一個小20w,這個收入在當地來說,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一年收入了。有平均的概念,就有被平均的概念。好巧不巧,混跡金融行業的大多數都擺脫被平均的命運。
之前有網友曬出,自己在一線城市金融街工作,但到手也就4K多。按照二八定律,20%的企業席捲全世界80%的財富,而在金融行業這個比例更加凸顯,甚至有統計證實是2%比98%。什麼?你好像還是不太想接受這個事實?來我們換一個群體(金融行業總經理級別)采訪一下:問:聽說您年薪輕松過百萬?答:小朋友,你應該在見見世面...據wind數據顯示,金融行業總經理年薪超過百萬的有41家,其中中國平安年薪更是超過1000萬。確實是,這些大佬年薪別說百萬,千萬都不止,也就是因為這些大佬的存在,才拔高金融行業的平均收入。不過,這也就是金融行業有魅力的地方,起點工資雖然不像外界那麼高吧,但行業上限也是非常可觀的。
畢竟哪個咸魚決定當咸魚之前,還都是有夢想的。02
「先別談年薪100W,那場面太浮誇」有多少想進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是被金融行業吸引去的,有很多同學持著金融行業就是高杠桿,可以加速我們的財富積累。暴富夢,該醒醒啦!!!
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確實賺錢,但是也要分行業,也要分崗位。確實金融行業有些核心崗位對於應屆生來說,還是很可觀的,但也沒有外界說的那麼誇張吧。然後,其次金額行業的核心崗位就那麼些(不禁看看手裡的牌,和競爭對手裡的王炸,久違的緊迫感。)
那麼,金融行業到底有多少個不錯的崗位(發展好,薪水高,當然壓力也不小)。
比如投行,一年也就是招個1000-2000人,大點券商一年招50-100人(大平台這兩年都在100左右),箭頭也是百人級別,中小就是小幾十人,小券商不招或者招的很少(這裡面是把股、債、資本市場部這些都加起來的)。把行研、資管等加起來,還有一波人,整體量不大。加上銀行的總行,國有行的總行是1000人左右,工行農行一般是300左右(含IT方向,姑且都算上吧)其他幾家一般是100多到200人。除了這家國有行,還有一堆堆的城商行(銀行總牌照是4000多張),有些銀行招的可不少。所以,銀行總行全算上(包括了城商行、各地方的農商行等),再把分行裡面的一些利潤中心算上,一年就是3000-4000左右的量。再算上一些金融租賃、少部分的PE、上市公司、國企央企的投融資崗,部分私募,一行兩會,一些不錯的偏體質的方向,再算上一些市場方向的崗位,加上信託、一些地方投融資平台、FA等崗位。一級、二級、市場、體制內等方向全部加起來,還沒到2萬人。對比一下今年的應屆生人數874W(當然不是說都去做金融),就算一個小零頭,競爭壓力也不少。就算你是天選之子,靠自身的努力進了金融行業核心崗位,也就相當於進了這個行業高薪領域的門檻了。
就像上面小金子老師在視頻中介紹的,就算「三中一華」,像這樣的大券商給應屆生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幾乎都沒破萬,補助不多的,獎金就看命了,3個月到30個月都有可能,個位數是常態。所以,經常是15-25萬,投行的話裡麵包括了瘋狂出差的差補,我剛入行時候項目都不在北京,一年確實跑了300多天。
大部分核心崗位,大家參考15-25就行,包括了投行pe、投研、資管、金賃、銀行總行等等。如果運氣不好沒啥獎金發低於15也不是沒可能。
幾家頭部券商還有合資券商、大買方、頂級私募給的要高點,25-40,太高別想了,太少了。非要找的話可以考慮一下bat戰投,外資投行。
其他的,參考10-15吧,這是金融行業最真實的收入,所以,在金融行業的第一個100W也不是大家口中那麼輕松的,最起碼也要3-5年的積累。
03「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年薪百萬的金融人,無外乎兩類人:能拼,敢做!是不是懷疑說了一類人?NO!
「能拼」指的是有爹(有資源的也叫「爸爸」)可拼,畢竟在金融的世界裡,資源一直排第二(主要第一沒人敢領)。
有的人在入職的時候就是帶著項目進組的,就跟演藝圈帶資金組,說白了帶資源的人的加入,是幫平台賺錢的。「敢做」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金融民工的本質,就是本本分分的高級打工仔,不過這點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都介紹了也認可了金融行業的學歷要求還是蠻高的,除了這些條條框框外,還有的就是能力,能力強的話,也是可以彌補學歷的差距,畢竟大學生真的差不太多。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實了,然後就差一個機會了(不過有時候能抓住機會也是實力的表現),很多大企在找實習生的筆試(專業知識)、面試(實操能力)的考核也不簡單。對於大部分求職金融的學生來說,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能力,別無他法,另外,金融行業的幾乎所有崗位都要求快速的學習能力。求職金融,提前系統性准備,保持強學習力,養成快速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除了少部分可以拼爹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是靠本事吃飯的,一兩撥千金是不大可能,但踏踏實實努力,認認真真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
最後,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結尾:「世界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④ 什麼是「金融民工」具體是做什麼的收入有多少為什麼會這樣
營業外收入不是收入,而是利得。
原因如下: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這里所提及的收入是指營業范疇的收入,即凡納入營業利潤范疇的收入均在此列。
利得,是指企業在非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說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流入。營業外收入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所以營業外收入是非日常發生的,例如像捐贈事項等等,所以它屬於利得,不屬於收入。
⑤ 直播帶貨這么火,現在才剛開始直播帶貨還能掙到錢嗎
現在直播帶貨真的很火,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直播帶貨中,有一些機構在直播帶貨中逐步成長起來,同時也有很多新人在逐步進入直播這個行業,對於目前才剛剛進入直播行業的人,能夠賺到錢嗎?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⑥ 周圍的人不管什麼背景的人都想進金融行業,這是為什麼
周圍的人不管什麼背景的人都想進金融行業,這是為什麼?
很多人想進入金融業工作,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他們覺得金融業很掙錢,而且說出去很有面子,其實還是虛榮心在作祟。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進入證券、基金等行業,許多工作了幾年的人也換了金融行業,從律師到私募,從法官到資產管理公司,從媒體到證券公司。
他們在城市的黃金地段工作,穿著定製的套裝。他們可以坐頭等艙而不是公務艙。他們可以住在五星級酒店而不是四星級的酒店。他們的工作環境不錯,能接觸高級和富有的客戶,這是他們自己的光環。當別人表達羨慕時,金融業工作者傾向於謙虛,然後稱自己是「金融業農民工」,但他們很驕傲,很有魅力,這種感覺真的很酷。當然,迫不及待地想進去金融這個行業有很多動機。例如,一些人想實現他們為中國金融做出貢獻,為自己鍍金。
⑦ 微博上的杭州金融女民工是誰
關注她的微博半年多了,應該不是同一個人,財上海是個虛擬的人設,杭州金融女民工應該是在銀行工作的,講的干貨還是很專業的,比如房貸、抵押貸款、信用貸款等。最近加了她的星球「財富敲門磚」,提了幾個問題都得到了詳細的解答,很熱心的一個人
⑧ 請問什麼是金融民工請說的詳細些。
金融民工是指從事金融機構服務的個人,「金融民工」這個詞是金融行業從業者的一種自嘲。就跟一個對沖基金經理總說自己是靠天吃飯的農民一樣。
這些人每天的工作強度很大,雖然有著金融從業者體面的工作,卻沒有旁人想像中的收入水平。
通俗來講基本就是工作特別忙,但是工資不是特別高的從事金融的新人。
活兒累、全年無休、不光體力消耗大,還費腦子、累心,最重要的是錢還不多。
具備的素質:做一名出色的金融民工要具細心、慎重、獨立性強、責任心強、嚴格要求自己、有較高的穩定度和重程度、擅於聆聽與輔導等等做事鍥而不舍專業,以及要懂得心理學,投資學,要會分析..... 等等。
(8)金融民工為什麼進入直播擴展閱讀:
凡事都有過程,拿到了這幾張證書,金融民工也會變成金融精英:
1、CFA全稱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最為嚴格與含金量最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
2、ACCA在國內稱為「國際注冊會計師」,實際上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縮寫,ACCA資格被認為是「國際財會界的通行證」。
3、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是全球金融風險管理領域頂級的權威國際資格認證,由美國「全球風險管理協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 ,簡稱GARP)設立。
4、CMA即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英文譯名為 (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協會(IMA)旗下的注冊管理會計師認證(CMA認證),被譽為財會領域的三大黃金認證之一,在全球范圍內被企業財務高管所認可。
5、注冊財務策劃師(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簡稱RFP)為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學會所特許制定的國際權威認證資質。
6、CPA是注冊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縮寫,是指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⑨ 金融行業為什麼都是勸退不勸進
因為金融行業的門檻高,一般人沒有技術沒有本金就是舉步維艱,很難做下去的。而且金融的風險高,收益有時並不理想。比方說炒股,大盤跌的時候輸得底褲都沒得,傾家盪產也不是個例。就是因為大多數很難搞懂金融行業,所以大部分進入這個行業試過水的人都會勸著不要碰,咱大部分人其實並不適合金融行業,就適合那些有錢的且自身專業能力強的玩玩。